筆趣閣 > 大靖執劍人 > 王朝篇 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覽揆餘

王朝篇 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覽揆餘

沂城,作為大奉京城失守後的戰時陪都,已然成為了權臣和天子的腳下重地。以此往南,遊雲八州,二十四座城池,便是大奉正統皇室最後握在手中的江山。

危難之中見真性情,昔日的朝廷萬官,竟足足有十之七八叛國投敵。剩下的十之三四,寧死不降和寧死不退者又佔了十分之二三,故而現在沂城的朝廷官員不足千人。那位大奉皇帝曾在朝會上言:“叛國的叛國,捐軀的捐軀,戰死的戰死,現在滿朝文武,朕一眼望去,能看見兩種人,一是懦弱不舉者,二是忠義不渝者。前者是因為害怕在史書上臭了名聲,後者是出於真正的家國大義,二者有異呼?反正你們最後都會變成忠烈之士。而朕,最終會成為那飽受後人詬病的亡國皇帝!”

很顯然,大奉皇帝已經聽天命盡人事,不願在歷史上留下屈辱的罵名,不願給彌留之際的大奉抹上汙點,至於自己是被那位叛軍首領囚禁還是當場被叛軍刺死,他根本不在乎。

漏斷人靜,燈火如晝的皇帝寢宮,走出一位雙鬢微霜的中年人。

自從諸多權柄滔天的??朝廷大臣紛紛倒戈投敵之後,這位此前名聲不顯的周家主便成為了當今大奉正統皇室的第一大權臣。前線戰況,無論大小,都要由這位周家主先過目一遍,然後再呈遞給皇帝審閱。皇帝在朝會結束之後,也經常單獨留下周家主處理政事,一留便是一天,一天便至深夜,故而這位周家主此刻才走出皇帝寢宮,其實是剛幫皇帝處理完政事和前線軍務。

疲憊一天至深夜,家主周頊心力交瘁,眼前發黑,跟在提燈的宮女後面,勉強能夠看清眼前的大概。

或許是太疲憊的緣故,,他沒有發現引路的宮女換人了,此前深夜出宮一直是皇帝陛下的宮女引路,可這次卻是一個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小姑娘。

這座沂城,已經不存在真正的皇宮,故而周家臨時府邸離皇帝十分貼近。沒過多久,提燈女子停下腳步,周頊不用抬頭看牌匾就知道,已經到府上了。

接下來,照理來說這位引路的宮女就應該返回去了,但是在周頊的詫異目光下,她俯身將大提燈放在一旁地上,然後提裙走上臺階,直接推開硃紅大門,自然而然地走了進去。

周頊連忙跟在她身後,這時才發現,方才給自己提燈引路的哪裡是皇帝陛下的丫鬟,分明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女。

四四方方的天井,澄澈月光照進,地上如積水空明。

少女站在月色下,不再往前走,背對周頊,不言不語。

那一刻,這位疲憊如睡的周家主恍然驚醒,連忙上前幾步,小心翼翼道:“睿睿?”

少女終於不情願地轉身,氣嘟嘟道:“才認出來,太晚啦!”

周頊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想了又想,把肚子裡的話揀了揀,又咽了咽,於是最後能說出口的便只剩下一句:“幹嘛給爹這麼個驚喜?”

“驚喜?”少女故意把音調拉的長長的,笑眯起狐魅的眼睛,故作小聲道:“爹爹不小心說錯了吧?”

周頊一臉真誠,連忙搖頭否定,“哪有。”

少女點點頭,一副“知父莫若女”的表情,一根青蔥手指抵了抵自己的臉頰,人畜無害道:“你個小丫頭片子,大晚上不睡覺瞎鬧什麼?還敢偷偷大半夜出門,知不知道現在外面到處都是壞人!看我不狠狠說你一頓!唉,算了,還是別這樣說了,好歹親閨女也是擔心你,這樣說非但不領情,反倒讓閨女傷心了。真是個不省心的小祖宗啊!這回就順著她,哄一哄,下次可得讓府上的人給她看住了。”

少女最後一句點睛之筆是:“用你提燈籠照路?你爹夠忙了,少給你爹添亂!”

果真是“知父莫若女”,所有心思都被看透。周頊嘆了口氣,算是大大方方的承認,“大晚上亂出去,多不安全,爹會不滿是因為爹擔心你啊。你既然全都知道,就也應該能明白爹的辛苦。”

“所以爹爹果真是在怪睿睿嗎?”

少女驀然眼眶通紅,聲音發顫:“我們還能堅持多久?半年,還是三個月?也許說不好就在明天呢?女兒和孃親願意一直陪著爹爹,所以才來到這裡。可是爹爹您呢?這一輩子心中都只有處理不完的政務,而你一口一個叫著的睿睿,??其實根本沒被你放在心上,對吧?”

“大奉的最後一刻,我們的最後一刻,爹爹的最後一刻,也是睿睿的最後一刻。在這最後一刻,爹爹都不能陪陪家人嗎?女兒今年十六歲,可爹爹又何曾陪過女兒一天?女兒喜歡讀什麼書,喜歡吃什麼飯菜,喜歡什麼樣式的簪子和瓔珞,爹爹可知道這其中一件?”

少女的臉頰泛著閃閃的淚光。

月如地上霜。

她近乎薄情地看了他一眼,輕輕後退挪步,平靜道:“時間不早了,爹爹明天還要忙碌,那便早點睡。”

她轉身離開,彷彿踩在了雪上,走過的路留下不深不淺的腳印。

周頊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嘴唇顫抖,幾度欲言又止。

他緩緩蹲下身,伸出手指撫摸地面,然後放入嘴中,露出極大悲苦神色。

原來是一股苦鹹在口腔化開。

原來不是月色如霜,是鹽霜如月。

————————————

自瑰清悄無聲息歸家之後,皇宮便新設了兩條規矩,一是宵禁時間提前一個時辰,二是夜間不再有禁軍和武人巡視。

顯然這兩條規矩自相矛盾,既然要加強皇宮夜間的治安,延長宵禁時間,不是應該增設巡視的力度嗎?反之,如果皇宮不再用巡視,又為何要延長宵禁時間?

當然,所有的宮中貴人即便絞盡腦汁,都不會把此事和公主殿下聯想到一起,除非他們知道,這位冰山美人的公主便是萬年前能與神道分庭抗禮的酆都之主。

而之所以要立這兩條規矩,有兩點原因。

一是坐鎮皇宮的聖人再度更變,起初是八境巔峰的秦芳,她修為散失之後就由國師坐鎮,如今瑰清歸家,大靖王朝橫空出現一個“十二境”,可謂真正無敵於人間的存在,所以她自然接替過“坐鎮聖人”一職。

也正因如此,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皇宮的一切,何處何地,掌觀山河,一看便知,故而不再需要禁軍和武人的巡視。

至於這些禁軍和武人,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已經被悄悄藏匿起來,另有他用。

這也是第二個點原因。

瑰清歸家的當天晚上,秦芳、國師、蓮花冠道人,這三位棋力至高之人密謀在一起,商議並決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事。

“修建一座酆都京。”

按照這三人的推演,神道共主登天之後,想要重塑神道,至少需要百年時間。

人間萬年才拔出的高度,比起百年光陰唾手可得的神道,就好像是螻蟻和巨人的差別。

故而百年之後,人間如何保全自己?

修建一座酆都京,讓整座京城變成一座“小酆都”,再由純粹人性的酆都之主來坐鎮,這便是辦法。

秦芳思量許久之後,找到瑰清談論此事的時候,後者想都沒有想,給出的回答便是:“女兒正有此意,如果今天孃親不和女兒講,日後女兒也??會主動與孃親說。”

所以四人皆有此想法之後,酆都京便開始悄悄修建,且不是城中修城,不是城外修城,而是一次更震撼的,更無法想象的浩大工事。

整座京城的地底,全會被鑿空,然後大興土木。新建的酆都京,無論形制,規模,都會和地上的京城一模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項為了對抗神道的百年大計,想要付諸實踐可謂難如登天。即便把開工動土之後可能遇見的諸多問題通通省略,還存在兩個最致命的問題。比如勞民的人數明顯不足,再比如加重財政負擔。

細說前者,光靠禁軍和武夫顯然不可能完成一座地下之京的修建,必須要徵召民夫,這一舉動無疑會招來民間的怨言。而且即便徵來了數百萬的民夫,就怕“天機洩露”,被神道共主知曉,所以這些民夫,也許最後的下場便是被“殺之”。屆時天下民怨,覆舟四起,大靖王朝極有可能還沒堅持到“天劫”,就遭遇到顛覆江山的“人劫”。

再細談後者,大靖王朝一直以“休養生息”為基本國策,吏政清明,收稅較低,故而一向國庫財政不多,至少不是金山銀山,倚疊如山。大靖王朝現今的財力,完全承擔不起這一項猶如無底洞的巨大工事。退一步講,即便能承擔起,巨大的財政花銷是不可能藏匿得住的。“天下各地每年都納稅,銀兩一車一車往國庫裡堆,怎麼年年統計下來反倒少了?”這是建立在能夠承擔起財政花銷的基礎上,戶部極有可能在朝廷上,在文武百官面前,講於皇帝聽的質問話語。

歸根結底,想要以一國之力,與煌煌如大日的神道對抗,未免還是太難了。

但如果一國不行,那麼兩國呢?

這句話是瑰流問出口的,這也是瑰流留在大奉王朝不歸家的原因。

他早就聽瑰清說過想修建一座酆都京。

而這個男人的想法很簡單,幫大奉皇室打退叛軍,然後再覆滅大奉皇室,最後扶持真正的大奉正統皇帝。

且他心裡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選。

大奉正統,帝師之孫,張祜。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近身武王 一點風骨 欺天大世 最強魔神系統 這個首富有點牛 兵王無敵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相鄰推薦:
最強重灌穿梭在諸天萬界錦衣長安暗體靈貓事務所最強都市修真人類信仰大魏執筆人湘神新元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