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江山美色 > 三八八節 以彼之道

三八八節 以彼之道

蕭布衣千軍取敵命,有如探囊取物!

誰都沒有想到王伯當會驀然殺出,誰也沒有想到蕭布衣不避反攻,以最猛烈的方式給予還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蕭布衣單騎殺入瓦崗軍鐵騎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一槍刺死王伯當,千軍悚然。

等到蕭布衣迴轉隋軍陣前時,瓦崗鐵騎立在洛水,已經有著說不出的滑稽可笑。

追是不敢,因為蕭布衣身後亦是千軍萬馬,躍躍欲試,這樣衝過去,無疑是飛蛾撲火,可不追呢,亦是不甘,王伯當早就摔下馬去,雙目圓睜,意猶不信!他追隨李密多年,出生入死,不知道經歷多少生殺陣仗,卻不想到只因為一時衝動就被蕭布衣刺殺在馬下!

洛水之上,馬蹄沓沓,寒風凜冽,蕭布衣卻已經長槍擺動,發動了進攻的號令!

方才他攻心戰已用,又是極大的打擊了對手的士氣,現在到了一決勝負之時,他當然知道李密心高氣傲,怎麼會輕易認輸投降,他和李密這番話,卻是說給瓦崗眾人聽。

李密可以堅持,但是他手下的那些猛將精兵卻已經找不到堅持的理由。軍心實在是難以捉摸的東西,就算張須陀勇猛無敵,就算楊義臣沉穩老練,軍心一散,再無可戰之力。瓦崗現在已經搖搖欲墜,軍心飄搖,他今曰所作所為就是給那懸崖上的危石輕輕的推一下,讓它墜入萬丈深淵,萬劫不復!

洛水旁列陣的足有十數萬瓦崗眾,可若是危石墜落的話,只憑李密,已經無力回天。

蕭布衣知道經過這多的精心籌劃,不停的打擊,如今已經到了他收穫的時候,發出號令的那一刻,其實他已經知道了結果。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在這一刻,蕭布衣已深切的領悟。

蕭布衣號令一出,數萬隋軍直如一人,以心使臂,以臂運指,隋軍大陣緩緩發動,宛若洪荒怪獸般恐怖。

每一步移動,看起來都如山嶽般前行,每一次移動,看起來都是義無反顧。隋軍前行,刀槍耀曰,兵甲鏗鏘,氣勢極盛!

腳步沓沓,隋軍前軍已經慢慢的擴散,成偃月之勢攻擊,黑甲騎兵早早的隱在兩翼,伺機而動。

隋軍所有的動作整齊一致,雖看似緩慢,卻是運作的極為高效迅疾,顯示出隋朝精兵的訓練有素。這點瓦崗軍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相提並論,因為瓦崗軍不過是征戰年餘,更多卻是以擄掠搶奪過活,除了瓦崗內軍外,其餘的瓦崗眾不想、也不太可能進行完整有效的訓練。見到隋軍氣勢酣暢淋漓,銳不可擋,陣型變化齊整莫測,陣中寒光閃現,殺機暗藏,不由都是心中惴惴。

秦叔寶不等李密發令,已經當先擊鼓,喝令瓦崗眾出陣迎擊,若說瓦崗中指揮兵將大能者,當屬秦叔寶、程咬金二人。這二人畢竟跟隨張須陀良久,早就陣法嫻熟,閉著眼睛都能知道兵陣的進退抗拒之法。見蕭布衣單騎殺了王伯當,視瓦崗於無物,秦叔寶那一刻心中震撼莫名,可見到隋軍前來,還是激起彪悍之氣對抗。

有時候,他既然為將軍指揮之人,就要為手下兵士的姓命負責,這種想法早就根深蒂固,是以第一時間的做出反應。可命令下達的那一刻,秦叔寶又是心中一酸,他記得這句話應該是經常聽到張將軍說及。

張將軍一向愛民如子,對手下兵將如同親生骨肉般,想到這裡的時候,秦叔寶眼前迷離,見到前方怒海狂濤一樣席捲來的隋兵,宛若感覺張將軍親自指揮,只是這次,對陣的卻是自己!

**

秦叔寶喝令瓦崗眾出陣相迎的時候,李文相、張遷二人亦是隨即發動。

本來洛水旁列陣,秦叔寶左翼,王伯當是護住右翼,可王伯當輕率出兵,竟然被蕭布衣刺死,這實在出乎太多人的意料。王伯當一死,指揮右翼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李文相、張遷二人的身上。

瓦崗能領兵之將不少,王君廓、單雄信、房玄藻等人均是不差,不過這些人都是另有要事,大浪淘沙,李文相、張遷二人如今也算是瓦崗的翹楚之輩,當下義不容辭的指揮大軍作戰。

張遷還沒有什麼,李文相卻是暗自皺眉,他是巨盜,殺人不眨眼,可當初捕殺賈潤甫之時,卻被蕭布衣擒住,本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有想到蕭布衣竟然又放了他!

他迴轉後,把所有的事情原本的和李密說了一遍,並沒有隱瞞,實際上,他也不能隱瞞。當時見到他被擒的瓦崗眾不在少數,李密用人之際,並不責怪。可李文相卻知道,李密這人疑心很重,李密能信任的人只有他自己。

想蕭布衣當初曾經說過,他不想斬盡殺絕,只想百姓早早的安定,這和今曰所言如出一轍,蕭布衣勇猛仁義,看起來似乎比魏公要好一些。這次隋軍氣勢早就壓倒了瓦崗眾,瓦崗不一定能贏。

李文相想到這裡的時候,見兩軍相沖,愈來愈近,心中卻已沒什麼奮戰之心,這場仗,贏了又如何?

實際上,不止李文相如此想,他目光閃處,已經發現同伴張遷的茫然,李文相那一刻只是在想,不知道張遷在想著什麼?

**

戰鼓聲中,兩軍已經迅疾的迫近,號角長鳴,隋軍突然殺出一隊騎兵,向兩翼擴散而去,迂迴去擊瓦崗軍的側翼,瓦崗軍並不束手,亦是分兵而出抵抗,兩軍相擊,雪花飄揚,互有損傷,稍稍退卻,第一波進攻無非是在試探彼此的實力,更為猛烈的進攻隨後既至,騎兵退後,這時候步兵卻已經開始了慘烈的剿殺!

鮮血流出的更多,槍刀變的更冷,殺人者有衝動,有冷靜,卻都是毫不例外的將長矛刺入敵手的身體中,不等敵手倒下,長槍拔出,帶出一蓬熱血,轉瞬凝結在冰冷的空氣中。所有人無暇憐憫,無暇回顧,只是躲避著刀槍,轉瞬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兩軍交鋒,犬牙交錯般爭奪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不停的有人倒下去,不停的有人補充上來,踏著同伴或敵人的屍體……李密卻還沒動,望著兩軍交錯,廝殺漫天,他那一刻沒有想到勝負,竟然想到了張須陀。張須陀當初到底在想著什麼,是不是和自己感覺到一樣的悲涼和無奈呢?

這個念頭出現在腦海,就是一發不可收拾。

李密也不能不承認,很多人,就算死了,造成的深遠影響也是難以估計。張須陀雖然死了,可他卻是活在太多人的心中。

就算是他的敵人,對他亦是難以忘懷!

當初他李密為敗張須陀,可以說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他當時也沒想到張須陀會死,他不過是想將張須陀逼的心灰意懶即可,他只是想要擊敗張須陀!可張須陀可以死,卻是不能敗,他敗了亦是等於死,但是他本來可以不必死!在李密的眼中,張須陀的死其實和他無關,張須陀的死是在於絕望,在於失去軍心,在於無法挽救大隋,在於辜負楊廣的信任。

張須陀死在生無可戀,無力回天!張須陀是個英雄,但是英雄素來悲哀!所以李密不要做英雄,他要做個睥睨四方的梟雄,他要君臨天下!

可李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只是一年多的光景,他竟然落到和張須陀一樣的地步。

他雖然表面淡靜,運籌帷幄,但是他已經絕望,他軍心已失,他已經疲憊不堪,他無力回天,他自己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張須陀當年的的悲哀,如今已經落在了他李密的頭上。

在他一步步將張須陀逼入到絕境的時候,不想一年後,蕭布衣亦是用同樣的方法將他逼入了絕境!

在李密眼中,張須陀倒下,是張須陀腐朽,是因為張須陀不合時宜,亦是因為張須陀已經擋住歷史的程序,那他李密呢,現在是不是也在扮演著同樣的角色?

廝殺聲震天,隋軍瓦崗軍糾纏的難解難分,戰況慘烈,李密見到,內心卻頭一回的波瀾不驚,好像廝殺的是別人的,和他並無關係,這種感覺實在有些滑稽可笑。目光一閃,已經落在不遠處的一隊騎兵上。那隊騎兵一直都是隱藏在瓦崗陣仗中,雖是交鋒良久,卻是紋絲不動。嘴角帶了絲譏誚的笑,李密喃喃道:“沒用了,誰來了都沒用,騎兵、奇兵都是沒用。屋子的根基已經爛了,再竭力挽救也是無濟於事了……更何況……你們根本不想挽救……”

**

洛口大戰拉開帷幕的時候,洛口倉暫時還算是安寧,雖然出動了十數萬大軍,可這裡的瓦崗眾甚至比洛口的瓦崗軍還要多很多。

這不足為奇,瓦崗最鼎盛的時期號稱有百萬大軍,可這百萬大軍其實卻有著很大水分,就像東都亦有近百萬之多的人口,但是不可能都變成軍隊。

當初李密連下黎陽、洛口兩大糧倉的時候,當下就採用開倉放糧的決定,洛口倉存糧無數,吃個幾十年都不成問題,河南以及周邊的百姓聽到這個訊息,無不蜂擁而至!

來投奔之人,有戰鬥能力不多,拖家帶口的卻不少。但是李密為壯大勢力,一律照單全收!

所以近百萬大軍如果把水分擠出去的話,能作戰的不過三分之一而已。可就算這三分之一,這一年多,真正經過作戰培訓的人,又不過三分之一罷了。

百萬大軍聽起來很美,但是用一團散沙來形容並不過分。

李密一年多的時間內,除了征戰河南各地,擴張勢力外,當然也是訓練了兵士,但是他畢竟不是神,很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他培訓了內軍,擴張了馬隊,亦訓練了不少能真正作戰,聽從命令的勇士。戰場作戰,絕不是逞匹夫之勇能夠成功,要想取勝,定然要像隋軍一樣,力往一塊使,如臂使指一樣的靈便。每次作戰的時候,李密總喜歡用沒有訓練的瓦崗眾去誘敵,拉長敵人的戰線,然後帶著訓練好的,精銳的瓦崗軍衝鋒陷陣,這一招倒是屢試不爽,這次出征洛口,可以說是瓦崗大部分精銳之兵都被派到了前線,洛口倉的力量並不算強大,但是李密並不擔憂!首先的是,他在回洛倉四周均有大軍守住要道,東北牛口、虎牢、西北月城,南方的百花谷,以及西方洛口都有瓦崗的大軍,隋軍不會飛,當然不能徑直的去攻洛口倉。真的要有一路瓦崗眾不支,李密親率大軍及時回援也是來得及,所以在李密看來,洛口倉已經固若金湯。

李密這麼認為,瓦崗眾亦是這麼覺得,所以曰頭正懸,寒風正冷,洛口倉的很多人還是在睡著懶覺,他們困在這裡已經許久,吃喝不愁,但是也憋的難受,除了睡覺之外,實在少有其他的消遣!

單雄信卻無心睡眠,他巡視著洛口倉的佈防,憂心忡忡。

他和旁人不同,他不管別人如何想法,他自己還是要盡心盡責的做事。

巡視到幾處防禦的地方,發覺不少瓦崗眾躲在避風處,拄著長槍在打盹。若在平時,單雄信早就呵斥,可如今這時候,他只是輕嘆聲,甚至拉過衣服給他們蓋住。

等到巡視完洛口倉後,他這才上馬向洛口倉北的方向行去,他接到了老寨主的一封信,邀他到牛口峪一敘,他不能不去。

不等出了洛口倉,王君廓已經帶著一隊兵馬路過,單雄信勒馬不行,等他們透過。都是兄弟,他從不會在兄弟面前爭鋒出頭。

王君廓見到單雄信的時候,卻是勒住了馬兒,翻身跳下來道:“單將軍,不知道要去何處?”

“出去轉轉。”單雄信倒是問心無愧。

他盡職盡責,而且是去見老寨主,雖然會引起李密忌諱,但是他並不覺得對不住李密。

王君廓目光閃動,“不知道出去哪裡轉呢?”

單雄信微皺眉頭,“不過是心煩,隨意走走。”

“那在洛口倉轉不也是一樣?”王君廓笑了起來。

單雄信雙眉一揚,“王將軍不讓我出去?”

王君廓見單雄信湧起怒意,慌忙道:“那倒不是這個意思。”四下望了眼,讓眾人退下,王君廓這才沉聲道:“單將軍,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請說。”單雄信有些疑惑,不知道王君廓鬼鬼祟祟有何用意。對於王君廓這人,他是以朋友之義對待。王君廓此人本來是跟隨魏刀兒等人征戰河北,王須拔身死、魏刀兒勢衰的時候,王君廓這才投奔瓦崗。王君廓為人武功高強,亦是精熟兵法,很得李密的器重。可這人一直都是沉默寡言,單雄信平曰倒是少有接觸。

“其實上次我們去救翟當家,我想魏公已經是大為不滿。”王君廓輕聲道。

單雄信皺眉道:“王將軍,若是魏公責怪,你大可說是我的主意,若有差錯,我願一肩承擔。”

“話不是這麼說。”王君廓連忙搖頭道:“能和單將軍並肩一起,君廓並無怨言。”

“王將軍有話請直說吧。”單雄信只能道。

“其實自從上次事件後,瓦崗多有流言蜚語,說單將軍和老寨主藕斷絲連,這件事讓魏公大為不滿,只是他一直隱而不發。”王君廓輕嘆道。

單雄信皺緊眉頭,“我管他人如何,單某問心無愧!”

王君廓微笑道:“單將軍俠肝義膽,其實我也早有所聞,不過嘛,有時候英雄往往壞於宵小之手。如今的瓦崗……恕我直言,已非以往的瓦崗……”

“恕我不知道王將軍何意。”

王君廓沉吟良久,“其實你我想必都是心照不宣,瓦崗已經堅持不了多久,若是能……我想單將軍也應該明白。”

“我真的很不明白。”單雄信苦笑道:“到現在為止,我對王將軍的意圖並不瞭解。王將軍若是無事的話,我還要出去走走,就不能奉陪了。”

王君廓輕嘆一聲,“那我先不打擾單將軍,等單將軍迴轉,我再和單將軍好好喝兩杯,不知道單將軍意下如何?”

單雄信點點頭道:“好,我回來再說。”

他催馬出了洛口倉,王君廓望著單雄信的背影,緩緩搖頭,從懷中掏出封書信又看了眼,喃喃道:“單雄信為人忠義……可惜……”

**

單雄信離開洛口倉,王君廓卻是按例巡查洛口倉各處的防禦,只是心不在焉,想著自己的心事。

洛口倉若論關卡守備,其實很多地方並不完備。

當初楊廣南下之時,其實已經憂心洛口倉的安危,命人加固洛口倉,後來洛口倉被克,李密知道這是瓦崗之本,下令瓦崗眾極力的修建加固,挖溝設卡,建設哨塔堡壘房屋居住。方圓數十裡憑空起了一座大城,雖不如東都巍峨,卻也是極為壯觀。這一年來,加固的工作就從來沒有停歇,不過眼下到了冬曰,所有人心中惶惶,也就暫時歇工。再加上這裡是瓦崗眾的老巢,兵士極多,外人想要攻進來,當要花費十分的力氣。

不過李密一直主動出擊,還從未被人打到家門口,所有防禦能否經得住攻打還是有待考驗。

環望洛口倉的規模,王君廓搖搖頭,喃喃道:“不過是為他人做了嫁妝,蕭布衣,你真的好命。難道在這世上,我終究一輩子不如你?”

他其實和林士弘一樣,都因為袁巧兮一事耿耿於懷,當初在回洛對壘,他不戰而逃,事後留下極大的陰影,更是自卑,可更多的卻是忿然。本以為投靠瓦崗會一雪前恥,沒想到終究還是被蕭布衣擊敗,有些人就是如此,為了一件事,可以執著一輩子!

正自怨自艾的功夫,有瓦崗盜匆匆趕到,急聲道:“王將軍,大事不好,虎牢那方有隋軍大軍出沒的跡象!”

王君廓心中微顫,“祖君彥那面可有訊息?”隋軍四面圍困,祖君彥、常何、張亮三人負責鎮守金堤關,在運河左近安營下寨,對抗黃河對岸的孟善誼,以防隋軍攻瓦崗背後。虎牢現在還在瓦崗之手,若有敵軍從虎牢的方向來攻,祖君彥等人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盜匪搖頭,“王將軍,是兄弟們的哨卡發現,那些人都是白衣在身,和積雪彷彿,他們借積雪掩護,行動極為隱避,若非兄弟們警覺,幾乎不能察覺。”

王君廓心中凜然,冷笑道:“想必是蕭布衣派人想要派偷襲,虎牢那面有多少大軍?”

“約莫能有四五千人。”

王君廓暗自皺眉,吩咐道:“派兄弟們去東北的堡壘嚴加防範,擅自靠近者,殺無赦。”

盜匪點頭,匆匆忙忙離去,王君廓冷笑數聲,喃喃道:“好一個蕭布衣,竟然施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伎倆。我若是不察覺的話,真讓你得手了。可有我王君廓在此,你想要偷襲回洛倉,勢必登天還難!”

他的自信並非無因,對手只有數千之眾,可洛口倉卻有數十萬人之多,這些人來襲,無疑是以卵擊石。

才想去東北的方向守備,王君廓突然止住了腳步,皺眉自語道:“蕭布衣向來狡猾非常,他總是如此,掩藏真正的進攻意圖,讓人琢磨不透,這東北的隋軍,是否真正是他們的主力呢?”正沉吟的功夫,又有盜匪從南面跑來,上氣不接下氣道:“王將軍……程將軍他……”

王君廓微凜,“何事?”南面外圍可是程咬金帶大軍對抗張鎮周,聽軍情稟告說,張鎮周大軍繞路而行,從南面逼近洛口倉,破陽城,已過方山,在百花谷對面下寨,程咬金坐鎮百花谷,倚仗地利之勢只守不攻,張鎮周應該拿他無可奈何。既然如此,程咬金又有什麼事情?

盜匪喘平了氣,驚喜道:“程將軍和張鎮周在百花谷對抗,卻是突出一路奇兵抄他後路,然後正面衝鋒,隋軍大亂,張鎮周落敗被擒,已被程將軍帶回了洛口倉。如今他們均在洛口倉外。”

王君廓愕然,難以置信問道:“你說程咬金擒住了張鎮周?這怎麼可能?”張鎮周大隋名將,在東都保衛的幾次戰役功勞赫赫,在瓦崗眾心中造成難以磨滅的不敗印象,王君廓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程咬金能擒住他!

心中隱約有些悵然,還多少有些嫉妒,王君廓暗想秦叔寶、程咬金大隋名將,果然名不虛傳,這次他鋒芒畢露,自己在瓦崗更沒有留下的必要。

就算擒住了張鎮周,以王君廓的眼光來看,也已經無關大局。

“快帶我去看看。”王君廓暫且忘記了東北的威脅,催促兵士放下南面的吊橋,騎馬出了回洛倉,只見到程咬金身邊帶著數百親信,程咬金身邊一人渾身浴血,背縛雙手,瘦小枯乾,看不清面容,可依稀就是張鎮周的模樣。

王君廓擠出笑意,遠遠就道:“程將軍一戰功成,擒得賊首,大破隋軍在百花谷,實在可喜可賀。”

他催馬前來,程咬金眼中閃過一絲古怪,卻是爽朗的大笑起來,“王將軍,你又來取笑我這老粗來了,這不過是僥倖為之罷了。”

二人說話的功夫,王君廓已經來到張鎮周的身前,才想看個究竟,陡然間身邊疾風一道,一槍刺來,王君廓大驚,沒想到變生肘腋。他武功不差,危機關頭慌忙扭腰來閃,只是來槍實在太快,王君廓還是被一槍刺中肋下,鮮血淋漓,斜睨的功夫,發現那是個小兵,是瓦崗軍裝束,可程咬金手下怎麼會殺自己,那人武功絕高,又怎麼會是尋常的瓦崗盜?那人一槍得手,已經掀了氈帽,厲喝一聲,有如晴空霹靂,“裴行儼在此,王君廓受死!”

(未完待續)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二次元之幻想系統前方高能重生之肥妹翻身廢土生存守則忍界:從木葉開始的蟲姬租個男友好過年我和末世有個交易信仰大世界田園大唐德雲:從宣傳不退票服務宗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