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五胡明月 > 漢魏晉時期文官官職等級摘錄

漢魏晉時期文官官職等級摘錄

一、兩晉官職極品:丞相(或稱相國,為百官之長)。

正一品:太師(兩晉時期因避司馬師名諱,亦稱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

從一品:開儀府同三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等。

正二品:特進、太常、輔國大將軍等。

從二品: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大都督、大都護、鎮東大將軍、大司農等。

正三品:侍中、中書令、尚書、少府、左右驍騎、左右武衛、上都護、冠軍大將軍、中都督等。

從三品: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勳、衛尉、廷尉、宗正、太僕、大鴻臚、左右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校尉等。

正四品上階:侍郎、尚書左丞、刺史、忠武將軍等。

正四品下階:尚書右丞、中郎將、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階:秘書少監、少卿、長史、太中大夫、宣威將軍等。

從四品下階:少府少監、少伊、別駕、司馬、都尉、明威將軍等。

正五品上階:太守、諫議大夫、御史中丞、中書舍人、長史、參軍、定遠將軍等。

正五品下階:內常侍、朝儀大夫、寧遠將軍等。

從五品上階:秘書丞、著作郎、朝請大夫等。

從五品下階:太常丞、太史丞、駙馬都尉、奉車都尉、遊擊將軍等。

正六品上階:太學博士、太子舍人、京師縣令、驍騎尉等。

正六品下階:中牧監、上鎮將等。

從六品上階:起居郎、起居舍人、州郡縣令、旅威校尉等。

從六品下階:侍御史、國子監丞、旅威副尉等。

七品:諸州中縣令、殿中侍御史大夫、主簿、主書、別將長史等。

八品:監察御史、徵司郎、助教、兵曹等。

九品:中關令、諸州縣尉、各府衙博士等。

二、兩晉官制

兩晉官制方面設有三省、一臺、五監、州郡縣等府衙。

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尚書省掌管秘記奉章、奏報正事、選舉人才、賞罰百官及將皇帝詔示宣告內外、出納皇命。由尚書令、左右僕射、列曹尚書、左右丞官員組成。

中書省負責修史、樞密機要、記錄皇帝、皇族子弟日常活動及朝庭議事、禮儀、侍奉,掌管著作、三閣圖書。由中書監、中書令、中書侍郎、中書舍人官員組成。

門下省執掌糾正、獻納、諫正、參政議事、外交等事務。由侍中、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給事中、通直散騎常侍官員組成。

一臺即御史臺,掌管糾察百官、頒佈法令。由御史中丞、治書侍御史組成。

兩晉時期因尚書省(尚即是主管之意)負責出納皇命、奏報正事、宣詔佈告等重要事務,是除皇帝之外最有權力之機構,故古人有言:“皇帝之有尚書,猶天下之有北斗,拱北極之星,鬥為天之喉舌,尚書為皇帝喉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因此而成虛位,並無實權,只是地位象徵而已。

五監即少府監、將作監、國子監、軍器監、都水監,均為專門機構。

少府監負責全國絲織,相當於現在的紡織部;

將作監負責全國冶鐵、鑄造,相當現在的工業部;

軍器監負責全國兵器製造、分配管理,相當於現在的國防科工委;

都水監負責舟楫製造、河道治理、漕運,相當於現在的水利部。

地方上劃州、設郡、置縣,州轄郡,郡轄縣,即相當於現在的省、市、縣,晉分天下為十九州、一百七十一郡國、一千一百零九縣。州官由刺史擔任,兼領武職,統領別駕、治中從事、諸曹從事、主簿官員;郡官由太守擔任,下設主簿、主記室、五官掾、文學掾、功曹史、記事史等官職。京師河南郡稱“尹”;縣設縣令、縣長,大縣置令,小縣置長,下設主簿、錄事史、主記室、功曹史、尉等官職

丞相(相國):

在東漢時期並無丞相這個官職,後董卓專權,任相國,集大權於一身。三國初建後,都設此官職,為一國之首宰,為群臣之首。

太師:

原為“三孤”之一,東漢並不設此官職。董卓遷都到長安後,為太師,號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

原為“三孤”(太師、太傅、太保)之一,在東漢時期,僅保留太傅一職,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時,對皇帝進行善導、輔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東漢時,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權力。太尉為三公之首,掌管軍政。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與後來丞相的職權範圍相近。曹丕稱帝後,曾改魏國的相國為司徒。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為三公之末,與後來工部尚書的權利相近。後世也常以“司空”為工部尚書的代名詞。屬官有長史、東曹、西曹、戶曹、奏曹、辭曹、法曹、尉曹、賊曹、決曹、兵曹、金曹、倉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監察、執法,後改以司空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國建立時,以華歆為御史大夫,復有此官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大司馬:

此官職為漢武帝初建,因將軍位同九卿,故設大司馬官職與三公同列,以示對武官的尊寵。東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劉秀以大司馬為三公之一,後改為太尉。西漢末年別置大司馬一職,位在三公之上,魏晉時沿襲。

九卿:

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卿,位在三公之後,為中央各行政機關的總稱。三國以後,九卿職權漸輕,並逐步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禮儀祭祀。下屬官職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樂令等。

光祿勳(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衛侍從之官。下屬官職有: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謁者僕射等。

衛尉:

九卿之一,掌宮門禁衛。

太僕:

九卿之一,掌車馬。下屬官員有:考工令、車府令、未央廄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訴訟斷案,平決詔獄。類似於後來的刑部尚書。

大鴻臚(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諸侯和各少數民族事務,相當於外交官員。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務,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擔任。

大司農(治粟內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國之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職權與後來的戶部尚書相近,後世也以“司農”為戶部尚書的別稱。下屬官員有太倉令、平準令、導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宮中御用之物。下屬官員有太醫令、太官令、守宮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黃門侍郎、小黃門(宦官)、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御史中丞、蘭臺令史等。

執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負責宮外戒司,京師治安,防止出現水火之事。下屬官員有武庫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輔導太子。

大長秋:

長秋宮是漢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長秋其實是皇后所用的官屬的負責人,一般由宦官擔任。曹操的祖父曹騰即為“中常侍大長秋”。有些三國遊戲將大長秋作為普通官職,是不適合的。

中常侍:

高階太監,漢朝末年掀起腥風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職。

小黃門:

中級太監。

中黃門:

低階太監。

侍中:

內朝官之一,位略低於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學高德之士擔任,切問近對,是皇帝在管理國家時的顧問。在魏晉時期,為門下省的長官,為事實上的宰相。

尚書令:

原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屬中等偏低的官員)。品秩雖卑,但總攬一切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甚至重於三公。在魏晉時期,如不設丞相之職,則尚書令與中書令(中書省的長官)、侍中(門下省長官)為事實上的宰相。

中書令(秘書令):

魏國始設,為中書省長官,掌機密,為事實上的宰相。

尚書:

原為少府屬官,秩六百石,全國政務共分六曹(有時為五曹,有時為七曹)打理,一個尚書分管一曹,為後來的六部雛形。

黃門侍郎:

黃門即宮門,黃門侍郎為任職於宮門之內的官員,內朝官之一,負責侍從皇帝,傳達詔命。級別不高,卻是距離皇帝最近的官員。

散騎常侍:

曹魏時將漢朝的散騎與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負責在皇帝左右規諫過失,以備顧問。

散騎侍郎:

曹魏時與散騎常侍一起設定,職位略低於散騎常侍。

五官中郎將:

光祿勳的助手,協助光祿勳舉察郎官,位略低於九卿,與侍中同級。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將之職掌副丞相事,位高權重。三國時不再設此官。

御史中丞:

原為御史大夫的助手。無御史大夫這一官職的時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職權。

將作大匠:

負責修建宗廟、宮室、道路、園林、水土、植樹。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專管經學傳授。

城門校尉:

負責掌管京師十二所城門。秩“比二千石”。

中書舍人:

中書省屬官,曹魏始置,負責傳宣詔命。

五兵尚書:

曹魏始置五兵尚書,為兵部尚書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

度支尚書(戶部):

吳國始置戶部。與此同時,魏文帝設度支尚書寺,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和支調。後周時更名為民部尚書,唐時避李世民諱,改為戶部尚書。

左民尚書:

曹魏始置,主修繕功作之事,隋朝時改為工部尚書。

吏部尚書(大尚書):

曹魏時始置吏部尚書,負責官員選拔任免。魏晉尚書分曹治事,吏部尚書為首曹,故吏部尚書又稱大尚書。

祠部尚書:

曹魏時始置,掌禮制。後周時更名為禮部。

屯田都尉:

三國時魏、吳所設官名,負責屯田以給人牛之資。梁習曾任此職。

水衡都尉:

西漢時以此官掌上林苑,東漢將其併入少府,不復有此官職。曹魏時復此官職,主天下水軍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劉備定蜀,較鹽鐵之利而設鹽府校尉,並置典曹都尉以屬之,掌供繼軍糧。

西園八校尉:

漢朝末年,為鎮壓黃巾起義,以西園八校尉統領漢朝的中央軍隊。蹇碩為上軍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左校尉、馮芳為助軍右校尉、夏牟為左校尉、淳於瓊為右校尉。

東觀令:

東觀原為東漢宮名,為宮中藏書之處。三國吳置東觀令,職司董理經籍,掌修國史。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鬼志通鑑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欺天大世 這個首富有點牛 兵王無敵 一點風骨 最強魔神系統 近身武王
相鄰推薦:
全職藝術家我的單機遨遊之旅誰讓他修仙的!長生修仙:從掌控自身精元開始全能先生鬧都市我的姐姐是玖辛奈私人定製大魔王了不起的魔法我把崇禎當哥們,他竟想當我爹!龍皇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