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古代做夫子 > 留名

留名

然而周大人就算暈過去也無濟於事, 因為天和帝是不可能放任倭人肆意橫行的。他唯一能做的事,就只有努力籌錢了。

為了籌集軍費,周宗海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他直接在朝堂上,就把想要在報紙上登廣告的事情說了出來。

今日恰好是大朝, 周宗海此言一出, 立刻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有說“侮辱斯文”的, 有說“與民爭利”的,總而言之,大部分人都是以高高在上的角度批判周宗海的想法的。

周宗海聽著四面八方傳來的譏諷反對聲, 不由滿嘴苦澀,明明眼前就有一個賺錢的機會,這些人偏偏為了面子不肯答應,實在叫人無可奈何!這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反正沒錢他們只管責問戶部就是,哪管他人籌錢之艱!

反對的浪潮聲越來越多,周宗海暗暗在心裡記下了反對聲最大的那幾位, 以後要是他們衙門裡的人再到戶部來報賬, 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等聲音漸漸小了,周宗海站了出來,說道:“現在大敵當前,朝廷需要調動兵馬前去救援, 俗話說三軍未動, 糧草先行,這幾萬人所需花用著實不少。然而連年災害不斷,國庫空虛, 如果大家還要固執己見,那麼本官想問問大家,這軍費應從何處來?”

馬上就有人反駁道:“籌集軍費乃是戶部職責,周大人自己想不出辦法,怎反倒來問我們?”

“周某的辦法就在那裡,只是各位不同意罷了。方才大家的顧慮我都聽清了,可是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早已有人這樣做了,怎麼沒聽說他在民間得了罵名呢?反而是官府和商家得了好處,學生得了實惠,這分明就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為何在各位的嘴裡卻變得如此難聽?”周宗海身為戶部首腦,也不是任人欺負的那種。

“你說的可是狀元郎楚辭?他行事向來乖張,不管不顧,難不成周大人你還要像他學習?”說話的人對楚辭嗤之以鼻,像這種凡事喜歡出頭的人,還不是上面一句話他們便乖乖聽話?

“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果是好的,那像他學習又有何不可?若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世道豈不無趣?”溫太傅悠悠說道,他在文官之中地位崇高,便是有些不贊同的,也沒有出言反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宗海朝溫太傅感激一笑,然後說道:“太傅大人說的極是。本官剛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還記得十幾年前,大魏也是災禍不斷,那時候先帝就下了命令,凡事商戶願意捐獻銀兩賑濟災民的,均可獲得一個科舉名額。若在報紙上投放廣告便是有辱斯文,那麼這些商戶贖買科舉名額一事,又該作何解釋呢?”

這一問,讓那些反對的大人們啞口無言,以前先帝這樣辦事時,他們也不是沒有反對的。但是先帝卻很光棍,他說:“既然大家不同意這個辦法,那麼賑災銀就從各位家中出吧。”

涉及到了自己的利益,這些人不再做聲,只得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商戶送來銀兩和物資,然後拿著新鮮出爐的名額花歡天喜地地跑回家中。

話都到了這個份上,天和帝便出來打圓場了。他同意了打廣告的要求,但也宣告不準以此牟利,待解決危機之後,報紙上就不得再次刊登任何一條廣告條文。

周大人高興極了,立刻就想回去廣發請帖讓那些不差錢的傢伙過來……

京城這邊的動盪楚辭一概不知,他只聽說了最近海防戒嚴的事,官府還貼出告示,宣告所有商船暫停出海做生意,所有漁人打漁時也不得越過海防線。

這一通知對提學司並無半點影響,他如今正計劃著編制新教材的事情。現在已是十二月,距離新學年開學還有三個月的功夫,楚辭想在三個月內完成選材,編寫,審查及印製等程式,讓新生一開學就可以用上新教材。

這個想法是他一直以來都存在心底的,只是以前時機還不成熟,所以他也就沒有透露出來。現在漳州府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軌,再加上今年鄉試漳州府的成績出眾,他就順勢把這件事情提了出來。

如今漳州府提學司的上上下下對楚辭是一百個服氣,自他來了,漳州府可以說是換了一片新天地。現在他無論想要做什麼,他們都是一百個支援,再沒有反對的聲音。

只不過這一次,畢竟事關重大,他們雖然對楚辭很信任,但心裡還是有些遲疑的。楚辭看著他們的表情,心裡也明白這事有些難度。

說好聽點是革新,說難聽點就是篡改聖人之書,放在一些衛道士眼裡,這是十惡不赦的事情。

“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暢所欲言,大家都贊同的意見,楚某也不會反對。”畢竟這個編寫組還得由這些人來當,如果他們不同意的話,那楚辭也不會固執己見。

“楚大人,這……那些書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麼非要重新編寫什麼教科書呢?”有一位老大人站了起來,他姓年,自當官以來,一直都在漳州府任職,這兩年年歲漸大,便來了提學司做些整理書籍的工作,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的,但這老頭的影響力還是有一些的,他這會一說話,大家就不自覺地安靜下來,想看看楚辭會怎麼回覆他。

“年大人,楚某想要重新編寫教科書的原因有幾條,一是,去蕪存菁。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古人編纂的書籍雖好,但裡面也不乏一些糟粕。初入蒙學的幼童還不能明辨是非,讓他們學習這種東西有害無益,還不如就此刪去。再者,不合時宜。古人之書,針對的自然是他們那時候的人,咱們現在無論法理人情,都與古時有很大的差異,學生們學了裡面的一些東西,反落個不倫不類,又有何意義呢?”

“第三,目前光是蒙學除了《三百千》外,還有《弟子規》、《增廣賢文》、《幼學瓊林》、《漁翁對韻》等十餘本書,其中大部分的內容都有重合,不若將他們整合放在一處,學子們學習起來也更加方便,記憶也能更加深刻。”

楚辭的辯才無人能及,便是剛剛還覺得有些不妥當的聽到他這席話,也覺得確實挺有道理的。

楚辭見眾人態度有所鬆動,便拋下了最有說服力的一個理由:“難道眾位不想在史書上留名嗎?”

大家的視線一下子就聚焦在了楚辭身上,由此可見,大部分文人都逃不開名聲的束縛。自古政客爭權,商人逐利,對於他們這些文人來說,錢權雖也好,但並非他們最想要的,比起權霸一方,他們更喜歡青史留名。這也是為什麼,御史臺那些人總是以撞柱威脅帝王。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秋名山車神重生了遠離偏執校草[重生]穿成植物人大佬的沖喜小嬌妻我成了首富的乖孫女偏偏長不大失落的書文豪都是我馬甲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王的女人誰敢動修仙小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