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古代做夫子 > 互通有無

互通有無

“座師言重了, 只是禮不可廢,恕學生不能聽令,還是得稱您一句座師了。”

張松年客氣, 楚辭可不能打蛇隨棍上,跟著也客氣。這時候有點小小的堅持才是正確的做法。果然,楚辭這樣一說, 張松年雖然用無奈地語氣指著他嘆了口氣,但臉上的笑意卻摻不得假。

見張松年心情好, 書房裡其他人也紛紛說話了。言辭之間都是羨慕楚辭能有這般好的座師,微酸的語氣配合上他們恭敬的表情, 一個比一個顯得真誠。

“這位就是開恩科那年的狀元郎嗎?萬萬沒想到這位天子門生竟與張兄你有此淵源, 三元及第可是由你開始的。現如今你二人同處一室,為朝廷選取良才, 可真是一件風雅的事啊。”

雙湖省提學陶旭看見眼前這一幕,也不禁打趣道,他與張松年乃是同年,昔日在京城時交情不淺, 所以他面對張松年時,並不像其他人一樣略顯拘謹。

張松年笑了笑:“這回確實是湊巧, 可見有緣何處不相逢?好了, 既然人已經齊了,咱們便言歸正傳。此次鄉試是繼天和元年恩科後的第一場鄉試,聖上尤為重視,特許今年取中的名額可較往年多一些。所以今年各位判卷時, 可要手下留情一些啊。”

其他大人們也笑起來,唯有楚辭是今年加入的,尚不知緣由, 但他也跟著揚起一個微笑,不讓自己成為不和諧的那一個。

天和帝之所以更重視這一場,主要是因為,開恩科那年的學子還是他父皇治下取得的成就,而這一場,考驗的則是他治國□□的能力,他自然是要更看重些的。

張松年又道:“此次鄉試,負責巡查貢院的是本地知州何大人,若各位在考場之上發現不妥當之處,直接告訴他就行了。另外,按以往規矩,考前三天才能公佈主考名單,望各位外出時謹慎一些,不要叫人覺察出來洩了底,到時候上面降罪,本官絕對會嚴查到底。”

他邊說,邊用那雙厲眼一一掃視過在場之人,眾人頓感一股無形的壓力環繞周身,一時間竟連呼吸都輕了幾分。

大家保證一定遵守規矩後,張松年笑了起來,說道:“諸位也別太緊張,只要不鬧出事,本官一切好說。其實本官也能理解各位的難處,誰家又沒有三兩個親朋好友呢?本官還是那句話,不要讓人覺察出來洩了底。”

這句話和上句話一樣,但聽在眾人耳朵裡卻又不一樣了。張大人這分明是告訴大家,若遇上無法拒絕的親朋好友,那說也就說了,只是千萬不要鬧大,不然的話他也只能公事公辦了。

在場的都是人精,誰不明白這個事呢?故都含笑不語,一切盡在不言中。楚辭身為這群人中唯一的毛頭小子,自然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有人想看看初入茅廬的楚大人會不會因為這件事鬧騰起來,畢竟一般這種剛入官場的愣頭青們,眼裡都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

讓他失望的是,楚辭在一干人等中間穩如老狗,臉上一絲猶疑也無,在別人看過來時還無辜地看了回去。

楚辭其實知道他們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想看愣頭青怒懟這個黑暗的現實社會,給他們的茶餘飯後添點趣味罷了。

但首先,這個主考官是楚辭的座師,弟子懟師父是大逆不道,雖然張松年只是取中他,但官場之上,若沒有這一步卻是萬萬不能的,他就相當於一個引路人一般,將楚辭引上仕途。於情於理,楚辭都該敬著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楚辭曾聽說有主考官擔心考生年齡小入不得朝堂而故意讓他落榜的,落榜考生不僅不能埋怨,還要提著禮物上門道謝的,可見尊師重道一詞,不是平白說說便是的。

其次,楚辭自己也曾享受過這樣的特權階級待遇,當初他鄉試之時,他的許徵先生,也曾暗自為他打聽主考官,好讓他投其所好。那時候他告訴了好友,好友又告訴了自己的親友,一傳十,十傳百,其實這也不算什麼秘密了。只要不是孤家寡人,又沒有一個友人相伴的考生,基本上都能提前打聽到主考官是誰。結果無傷大雅,又何必糾結這些東西呢?

再一個,真正有才華的人,根本不需要為了迎合主考官的喜好而委曲求全。就像楚辭當年,縱使到了最後張松年還是不喜歡近古文風,但有二重舉薦,五人同取做保,主考官就算再不喜,也得捏著鼻子取中,不然眾怒難平,官途也止步於此了。

當然,若張大人明目張膽地說要給他們的親人做標,破壞考試的公平性,那麼楚辭即便冒著丟官被害的危險,也是要將這事公之於眾的。

做標這種手法是楚辭以前翻看某本史書看來的,此法比起夾帶,替考,換卷等舞弊手段來說,風險要更加小。考生只需在卷中留下商量好的那句話,便都能取中。使用此法之人數量本應少些,避免被看出破綻。誰料那貪官愛財心切,竟一口氣答應了幾十人,到最後因為這句話露出馬腳,落得個秋後問斬,家眷流放的結局。

張松年見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繼續說道:“按照往例,初五設宴,初六入闈封門,到時候內簾官和外簾官切不可私下聯絡,互通有無,實在有事,只能透過中人傳達,不可自作主張。若肆意妄為,一經查處,便關進監牢,待考後再行審理,諸位可明白?”

這封門封的是副主考以下,楚辭等五人不再封閉範圍內,自然無需應聲。各省抽調來的同考官及監考官們皆恭敬回答,張松年聽罷,滿意地點了點頭。

“還有,一日考畢,諸位回到驛館之時,不許赴宴飲酒,當然,自行飲酒也不可。若要出門,必須徵得本官許可,若貿然外出,考後必然追究其責,你們可明白?”這句話,張松年是交代副主考們的,因為其他人在考試結束前都必須待在貢院裡,只有他們五人可以外出。

楚辭等人拱手稱是,只要不是腦子有坑的,一般也不會拿自己的仕途來試探主考官的忍耐度。

之後,張松年又交代了很多規矩,縱使其中大部分都有當考官的經驗,但大家還是不敢含糊,豎著耳朵聽得認認真真的。楚辭就不一樣了,他一邊聽還一把掏出炭筆在小本本上做記錄準備回去複習,以免因為不熟悉犯了忌諱。

張松年在京城時聽過他在國子監的定的規矩,是以知道他在記筆記。而其他大人就算有疑惑也只能藏在心裡,只是時不時地會瞟兩眼。

這個會一直開到下午才結束,張大人說自有人將飯菜送上,讓他們先各自回房休息,待晚上的時候再為大家接風洗塵。

和張松年告辭之後,大家陸陸續續離開了書房,楚辭見張松年臉上略顯疲態,就也沒有上前打擾,跟著大家一起往外走去。

“楚大人好啊。”楚辭正走著,突然有一位官員上前來和他打招呼。

楚辭一愣,隨後也拱手道:“你好,敢問這位大人怎麼稱呼?”

那官員看起來大概二十五六,長得眉目清朗,斯文俊秀,笑起來讓人頓生好感:“在下是南河省定安府提學徐逸州,此次鄉試有幸被選為同考官,有幸得遇楚大人,不上前來打個招呼,總覺得有些不好。”

楚辭有些尷尬,聽他話中之意,好像是認識他?可任他想破了腦子,也想不出自己在哪裡見過這位徐大人,只能應兩聲“幸會”以示禮貌。

徐逸州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尷尬,便主動揭曉答案:“楚大人應是不認識我的,只是我卻早已認識你了,只不過都是從書信上。我祖籍南閩省漳州府,知府衙門裡的徐文書,便是我爹。因我也任提學之故,所以他寫了很多信給我介紹你的政令,還讓我效仿一二。”

楚辭聽他這樣說,立刻恍然大悟,原來是徐文書,他記得這老頭最喜歡看報了,因為知府衙門就在提學司不遠,他無事時總會坐到裡面蹭報紙看,有時候還讓他們把篩選下去的也給他看。原來是想“偷師”啊。

看著楚辭打趣的眼神,徐逸州有些窘迫,連忙解釋:“家父並非有意洩露,是我問了他才告訴我的,我也沒有故意效仿,還請楚大人不要多心。”

楚辭搖搖頭:“不,我沒有多心,更不會多心。學問一途本就應該與有識之士互通有無才能共同進步,這管理一方學政也是如此?。有些州府學風優良,百姓們樂學向上,必然有其緣由,而有些府學風懶散,一定也是有原因的。我們若能取長補短,終有一日,也能使全府上下百姓變得樂學勤學。”

徐逸州有些激動:“那也就是說,楚大人你同意我效仿你們漳州府行事?我們也可以在學堂內部開辦教育報了?我們也可以組織學子們進行辯論賽了?”

連辯論賽都知道了?楚辭挑了挑眉,看來那老頭對兒子還真是盡心盡力啊。“當然,若徐大人你覺得好的,盡都學去便是。楚辭先是大魏官員,其次才是漳州府提學,若此法能為大魏培養更多的人才,那才是楚辭之幸。”

一番大義凜然的發言讓徐逸州和其他佯裝湊熱鬧的官員們都陷入了沉思。如此大公無私,也不怕別人學了後超過他,這位楚大人才是真正有學者風範之人。在他身上只能看見智慧和包容,這怎能不叫大家感動呢?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感謝在2020-08-24 22:53:01~2020-08-25 22:21: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胸口碎西瓜 100瓶;一蓑煙雨 30瓶;小兮 26瓶;頹寅之 5瓶;夏蟲不語冰 2瓶;一隻大柑、星光點點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秋名山車神重生了遠離偏執校草[重生]穿成植物人大佬的沖喜小嬌妻我成了首富的乖孫女偏偏長不大失落的書文豪都是我馬甲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王的女人誰敢動修仙小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