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古代做夫子 > 第201章 潤物細無聲

第201章 潤物細無聲

“趙清,對不起啊。”

五個人走在回學舍的路上時,祝峰突然開口說道。

趙清詫異地看著他,不明白他為何要這麼說。

祝峰撓撓頭,說道:“今天楚司業說得對,如果咱們真是好兄弟的話,就不能為了一己私慾阻撓你上進。”

“是啊,祝峰說得對,早上我也做錯了。”吳光不好意思地說。

“是啊,我當時也就是覺得以後不能在一塊上課了有些遺憾,並沒有責怪你的意思。”朱明越老是管不住自己這張嘴巴,想說什麼從來都是直截了當說出口便是的。

“抱歉。”姜顯也衝著趙清點點頭,雖然他早上沒說什麼,但他心裡也是那樣想的。

趙清聽著他們的話,頓時感動不已:“並不是你們的問題,是我自己想差了。正如楚司業說的,我之前和你們一起作弊,替你們寫課業,並不是真正的幫助你們。往後,我一定要督促你們學習上進,如此才不枉費咱們兄弟一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清的性子比較溫吞,平時難得見他有這麼熱血的時候,所以他說出這番話時,大家都點頭表示同意。卻不知,這一點頭,那瀟灑自在的日子就和他們揮手告別了。

……

“楚司業,提學道來人了,說是讓您趕緊去提學衙門一趟。”何平接到門房的通知,便立刻滿國子監去找楚辭告訴他這件事情。

楚辭正拿著變厚了的名冊每個班巡查,聞聽此言,便回去換了官服,然後讓張虎趕緊套好馬車,送他去提學司衙門。

在提學司衙門門口,楚辭碰見了府學的山長趙譽。兩人互相見禮之後,便一同走了進去。

“楚司業,你說,這楊提學找我等過來是因為何事啊?”趙譽隨口問道。

“這我可就不知道了。趙山長,楚某資歷尚淺,比不得你任職多年,對提學大人也更熟悉一點,你覺得今天他傳喚我們大概是因為何事呢?還請趙山長為楚某解惑呀。”楚辭小小的恭維了幾句。

趙譽哈哈一笑,捋了捋下巴上的鬍子,說道:“楚司業太謙虛了,不過,趙某對提學大人,倒確實要比你熟悉一下。今日他喚我們前來,想必是為了季考成績一事吧。”

“兩位在說什麼呢?老遠就聽見你們說話了。”楊提學半點不見那日在朝堂之上與楚辭針鋒相對的樣子,笑呵呵的像是個慈和的老人。

“見過楊大人。”兩人對著楊提學拱手行禮。

楊提學讓他們起來,然後說道:“二位快隨本官進去吧,其他人正在裡面等著你們呢!”

“是。”兩人齊聲應道,隨後跟在楊提學身後往裡走。

一進大廳,就見那六家書院的山長正坐在裡面,見楊提學和他們兩人進來,都站起來見禮。

一番寒暄之後,有人問起了楊提學喚他們的來意。楊提學笑著說道:“若無要事,本官自是不會打擾大家的。只是今日溫太傅他老人家傳了話過來,說是要與大家共同商議季考成績之事,我這才把大家請了過來。”

“原來如此,不知溫太傅他老人家在何處,我等應前去拜訪才是,怎可勞煩他老人家過來呢?”溫太傅名聲在外,沒有哪個讀書人不敬仰他的。

“各位稍安勿躁,溫太傅他老人家此時正從宮中出來,一時還到不了。大家先喝喝茶吧。”楊提學笑道,然後拍了拍掌,讓僕役送上茶水。

京中這會正流行六安茶,楊提學也不例外,吩咐僕人送上來的正是六安茶。大家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然後紛紛恭維起這茶來。

楚辭無心加入,腦子裡正在想溫太傅其人到底是何模樣,就聽那楊提學叫了他一句。

“楊大人,下官剛剛一時恍惚,未聽清大人說了什麼,還請大人見諒。”

“無妨,本官只是見你神色淡然,似是不喜歡這茶,心中唯恐招待不周,故有此一問。”楊提學說道。

“大人盛情款待,下官又怎會不喜呢?”楚辭端起茶盞又抿了一口,以示自己挺喜歡的。

“可是,老朽卻聽說,楚司業喜歡的是明前龍井,不是這六安瓜片啊。”趙山長突然說道。

楚辭聽了,細細一想,瞬間明了。他只在兵部尚書那裡說過自己喜歡的茶,這趙山長姓趙,那兵部尚書也姓趙,兩人只怕是本家。

“非也,這人的喜好眾多,誰又規定只能喜歡一種茶呢?明前龍井喝起來柔和清甜,這六安茶則滋味鮮醇,二者同是茶中精品,楚某恰好兩種都喜歡。而且,在不同的環境裡飲不同的茶,也能收穫不同的感觸。”

“各位是在品茶?如此雅事怎麼不等老夫一起,老夫也是個愛茶之人吶。”一個聲音在門外響起,伴隨著這個聲音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位看上去慈祥和藹的老人。他看上去略有些清瘦,但精神頭看上去卻很好,臉頰紅潤,說話時中氣十足。

楚辭看見他時,卻十分驚訝,因為眼前這人,他分明是見過的!那會兒他還只是一個舉子,曾於文興坊的水潭附近見過這位老者和一個小少年,因為那二人舉止不凡,所以楚辭一直印象深刻,卻不想,這位竟是溫太傅。

因為心裡驚訝,所以楚辭在旁邊的人推了他一下後,才跟著眾人一起行禮。由於他比別人慢了許多,大家在溫太傅叫起後,齊齊將視線轉移到了楚辭身上,不知他為何如此失態。

“小友,怎麼了?不認識老夫了?”無獨有偶,溫太傅也對當日那個手持書卷,悠然以讀書自樂的小書生印象深刻。只不過,他早知楚辭身份,所以不像他這麼驚訝。

“下官竟不知,太傅您和楚司業竟是老相識?”楊提學有些驚訝,他在大殿之上,明明聽這楚辭說,不認識溫太傅的。難不成是為了避嫌?

“楊大人,老夫於今年三月初時,曾與這位楚小友相處過幾日,也算是老相識了吧。”溫太傅替他解惑。

“不敢當太傅大人以小友相稱,當日於小潭邊初見,下官不識大人身份,有所冒犯之處,還望大人海量汪涵,饒恕則個。”楚辭行完禮之後又鞠了一躬。

“哈哈,楚小友可是怪罪老夫當時沒有說清楚身份?”溫太傅爽朗一笑。

“下官並無此意,若是早知道大人身份,只怕下官會因自慚形穢而不敢和大人說話,正如此時一般,太傅您教化萬民,光芒猶如驕陽初升,下官螢火之輝,崇敬嚮往都來不及,怎敢說怪罪二字?”楚辭說道。他確實也不會怪別人隱藏身份。溫太傅乃三公之一,位高權重,要是見人就表明身份,難不成是嫌自己活的□□穩了?

“沒有就好啊,當時老夫因接到居野山人急件,這才連聲招呼都沒打,便匆匆離去了。不過,正所謂有緣再見,這不,今日老夫便又見到你了。”溫太傅坐在上首,端起新送上來的茶盞,微微抿了一口,嘆道:“好茶呀!”

他神色中的喜愛不似作偽,楚辭覺得,也許這京城之中所以流行六安瓜片,源頭正在此處。

“今日老夫讓楊大人將眾位請來,就是想說一說這季考一事。今年的題目乃是老夫所命,聖上欽點,老夫觀卷數日,雖也發現了幾篇寫的不錯的文章,但大部分學子,都言之無物,老夫心裡甚為憂慮啊。”

在坐的山長都低頭不語,學子們文章寫得不好,自然就是說他們管教無方了。

溫太傅看看眾人反應,微微笑道:“各位也不必如此,須知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夫斷不會因為此事怪罪爾等。”

“吾等慚愧啊。”

“好了,言歸正傳。此次季考評定已出,先說國子監吧,因季考之時,還是有內外院之分的,老夫便還是按內外二院來說。首先是內院,共九十六名學子,其中評優者三十二人,評中者六十四人,總評為中上。相較上一季來說,略有退步。外院,共二百六十六人,其中評優者四十三人,評中者一百一十三人,評差者一百一十人,總評為中。相較上一季來說,進步很大呀,這都是楚司業的功勞。”

“多謝太傅誇獎,外院能取得如此成績,外院所有夫子功不可沒,當然也離不開學子們自身的努力,和下官關係倒不是很大。”楚辭站起來謙虛地說道。

“老夫剛剛從皇上那裡過來,聽說楚司業當日上朝自辯時,運用推敲的手段,將老夫的想法猜得一清二楚,這才能對症下藥,怎可說與你關系不大呢?”溫太傅看著楚辭,眼裡滿是揶揄。

楚辭很不好意思:“還請溫太傅原諒下官妄自揣測,這乃是下下之舉,學問一途,還是要穩紮穩打才行。”

溫太傅一愣,然後笑了:“難得你能想得如此明白。是啊,學問之事不可一蹴而就,若是因為一時僥倖,從而偏離正軌,就本末倒置了。”

“下官謹遵教誨,必定好好教育國子監的學子們要勤學刻苦,不可心存僥倖。”

“是極,你坐下吧。老夫再說說府學……”

溫太傅將京城參加季考的幾所書院的成績一一列舉出來,然後和上一季的進行對比,其□□過自明,他也就沒多說什麼了。

這次退步最大的是祁門書院,那祁山長一直心有戚戚焉,生怕上一季發生在劉司業身上的事情又發生在他身上。沒想到今年溫太傅親自過來了,他反而一句責罰也無,倒讓他心裡感激不盡了。

說完了季考一事後,溫太傅又把他當日在閩地的見聞又重新說了一遍,比楚辭當日從溫然口中聽到的要更加詳盡一些。原來這閩地不止兩個村子差距比較大,而是所有靠海的村子都似那個富裕村子一般,根本無心向學。有時候,走上四五個村子,都看不到一間私塾。

大家對此也各自發表了看法,但畢竟知之甚少,所以不敢妄加建議。溫太傅也知道這事急不得,於是便把話題岔開,問了一句他們今年準備怎樣“祭孔”。

孔子是至聖先師,所有讀書人入學之時,都會由夫子帶著去拜孔子像。每年的農曆八月二十七,為孔子誕辰,對於讀過書的人來說,這一天意義非凡,是僅次於過年的重要慶典。

楚辭自穿越過來之日始,還不曾和大家一起慶祝過這個日子。他第一年來時,已經過了這個日子。第二年則是剛考完鄉試不久,那時他閉門不出,這日也就是跟隨許先生擺了香案果盤,祭拜了一場也就是了。卻不知京城的書院,對此事竟如此重視。

幾位山長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大概都是按照去年的舊例行事,只是順序換了一換。

溫太傅聽了,搖了搖頭說道:“到底還是有些了無新意。每年都是如此,學子們恐怕也無多少熱情參與。”

楊提學見狀,便說:“不如楚司業說一說你的高見吧,你是年輕人,又初入國子監,腦子裡必然有更加新奇的想法。溫太傅,您老人家是不知道啊,這楚司業思想活絡,必然已經有了好想法,就是太過謙虛,不肯輕易露才。”

他看楚辭想要說點什麼,立刻又說:“還請楚司業不要推辭,這裡都是你的上司與同仁,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只管說便是了。實在不行,你就說說當初你們袁山縣學是如何祭孔的也行。”

溫太傅聽了,便把視線移向楚辭,其他人也是一樣,都豎著耳朵等著聽他的“高見”了。

楚辭臉上笑眯眯的,心裡早就罵上這個楊提學了,裝作一副好鳥的樣子,時不時的便想著陰他一把。他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若自己還說不知道,豈不是讓大家覺得他有意隱瞞?

“溫太傅,楊大人,各位同仁。”楚辭朝他們拱了拱手,“既然眾位想聽一聽我的想法,那楚辭就說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不要見怪。”

“楚辭出身鄉野,對於祭孔一事,其實知之不詳,因為小地方,讀書之人太少,根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而我的縣學,祭孔之時雖態度誠懇,但礙於條件有限,所以舉辦的也不是太隆重,倒也沒什麼好說的。不過……”

楚辭看了看大家,見他們都被這個不過吊起了胃口,心裡很是滿意,繼續說道:“不過,楚辭在翻閱了幾本民俗之後,發現了一件有趣之事。敢問各位,老百姓們,對於哪幾個日子特別重視?”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過年及各種節慶之日了。”有一位山長搶答。

“還有他們的生辰。”另一位補充道。

“說得很對。老百姓之所以對這幾日特別重視,那是因為這些日子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祭孔一事除了讀書人之外,其他人漠不關心,正也是因為,他們認為此事和他們半點不相干。”

“楚司業,咱們說的不是如何祭孔嗎?怎麼又扯到這老百姓頭上來了。”楊大人說道。

“楊大人,稍安勿躁,先聽楚司業說完。”溫太傅聽了他的話,心裡有個想法呼之欲出了,但總覺得還差點什麼才能將其顯現出來。

“結合剛剛太傅所說閩地漠視教化一事,下官心裡倒有個想法,咱們何不把這祭孔一事推廣到百姓之中去呢?教化人心,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先讓百姓們瞭解此事,他們才能積極參與進來。學子們可以透過祭孔一事,展示自身才華,若是老百姓們見識到讀書人的不凡之處,耳濡目染之下,還會拘著自家的孩子不讓他們讀書嗎?”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秋名山車神重生了遠離偏執校草[重生]穿成植物人大佬的沖喜小嬌妻我成了首富的乖孫女偏偏長不大失落的書文豪都是我馬甲我在美漫世界有一個商店王的女人誰敢動修仙小神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