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88章 這是一場社會變革

第88章 這是一場社會變革

第88章 這是一場社會變革

這陳秀才這麼一說。

周圍的議論聲就小了許多。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要是種田收租收上來的米糧賣出去的價錢都不夠抵稅的。

也就沒多少人願意種米了。

虧本的生意可沒有人做。

見到周圍的議論聲降低下來了。

陳秀才壓低聲音說道:“其實去蘭芳就不錯,西婆羅洲本來就不少廣東人去闖的,現在去蘭芳的人這麼多,都是衝著闖下一分家業去的。”

“陳秀才,你說的輕巧,蘭芳所在的西婆羅洲是蠻荒之地,那裡是能隨隨便便立足的。”

許三斤的粗壯女兒嚷嚷了起來, 聲音相當的洪亮。

“這話不是這麼說,去蘭芳就是去拓荒的,但是你可知道,這路費可都是免費的,而且還發牛馬、農具等工具,耕作五年地就是你的,五年免稅, 蘭芳的地盤和咱們番禺縣的地差不多, 都是可以種米的好地盤啊。”

陳秀才這話顯然不只是對許家婦女說的。

也是對周圍圍觀的百姓們說的。

蘭芳屯墾是殖民地司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一方面就是要把廣東密集的人口轉移出去, 加強蘭芳省對西婆羅洲的掌控,同時透過逐步蠶食的方式去擠壓土人的地盤。

在大明朝的支援下。

蘭芳毗鄰婆羅洲諸國的邊邊沿地帶建立起來了大大小小的屯墾衛所。

實行耕戰一體的兵屯制。

陳秀才沒說的是。

去蘭芳的移民,都要先學會火槍的使用。

以一個有一百壯丁的丁堡為例。

要保證隨時能拉出一百條火槍。

有些大一點的堡,連火炮都需要準備。

婆羅洲如果可以建立起耕戰一體的耕戰屯墾的制度,那麼這種制度就可以直接復制到爪哇島,復制到南方大陸,復制到北美.

這是大明王朝前期殖民地制度的摸索。

所以代價並不像是陳秀才說的那麼輕巧。

“你說的輕巧,蘭芳蠻子遍地, 去的人都要習火槍,一不小心就沒命了。”

許三斤抹了一把眼淚鼻涕說道。

“而且婆羅洲那地方,瘴氣遍地, 去了就算不是被蠻子打死, 怕也要病死。”

陳秀才聞言不由得連連搖頭:“這你都是從哪裡聽到的, 謠言, 絕對的謠言。”

“首先說這婆羅洲的蠻子, 明王徵召了日本的武士, 專門就是用來清理蠻子的, 大股的蠻子都被日本武士清理了,留下的漏網之魚,一個衛至少一兩百壯丁,還會怕這個?”

陳秀才的話一出。

人群中出現了幾分騷動。

“日本?倭寇啊。”

“聽說這些蘿蔔頭好凶的。”

“用倭寇去殺蠻子還正好合適。”

見到許三斤沒話說了。

陳秀才急忙趁熱打鐵。

“還有那瘴氣,現在也不怕了,你看這是什麼,這是蒜藥啊,包治百病的蒜藥啊。”

陳秀才掏出瓷品大聲說道。

由於朱明王取的續命水的名字太難聽了。

導致這名字沒能在民間流傳開來。

民間老百姓更喜歡稱這種殺菌藥為蒜藥。

現在各縣、各鄉都在辦醫館。

不過大夫又不是地裡面的蘿蔔,可以春播秋收。

一時半會兒哪裡有這麼多的醫生。

所以都是臨時培訓的二把刀,赤腳醫生。

拉肚子?

吃蒜藥!

傷風感冒,頭痛發熱,打擺子.

統統吃蒜藥。

雖然辦法簡單粗暴。

但是在這個年代。

像是這大明朝治下的廣東這樣,普通老百姓都能得到基本的醫療幫助的,還真的沒有——畢竟朱老板是醫生,在這方面倒是挺大方的。

所以現在民間都流傳。

說這蒜藥是明王得到上天神人傳授而得的神藥。

明王是大明天子嘛。

這麼說也說得過去。

於是乎這種封建迷信的說法讓蒜藥的大名更加響亮了。

“這蒜藥原料就是蒜頭,用特殊的辦法提煉的,便宜得很,有明王的神藥,你還怕婆羅洲的瘴氣收了你的命?”

陳秀才把蒜藥收了起來, 說道。

周圍圍觀群眾也不說話了。

不少人還在盤算陳秀才說的話的真實性。

如果真的沒什麼危險。

得病又有免費的蒜藥。

似乎去蘭芳還真的不是什麼壞的選擇。

廣東人有出海謀生的傳統。

嶺南、閩南這邊的文化還真的有那麼一點點受到海洋文化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海外華人很多祖籍要不是廣東,要不是福建的原因了。

因此朱明王的殖民大業如果連廣東人都忽悠不了的話, 那別的地方就更沒戲。

“許三斤,本官也會跟著一起去蘭芳的,我們本村本鄉的,你還怕我賣了你不成?”陳秀才說道。

“陳秀才也要去啊?”

“那好像去蘭芳也不錯啊。”

“陳秀才這麼聰明的人都去,那去蘭芳應該沒什麼危險了。”

“說不定還能發家呢。”

人群之中議論紛紛。

許紅霞看了陳秀才一眼,把自家老豆拉了起來。

“老豆,我看我們現在除了去蘭芳也沒有別的出路了,去蘭芳我還能扛火槍,去這鐵路工地上人家也不收女流啊。”

許三斤聽了,不由得沉默半響。

長嘆一聲。

“這世道,怎麼連安安心心種田都不行了呢。”

這話一出。

周圍圍觀的人們也沉默了。

是啊。

怎麼千百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明王一來。

世界好像就變了呢?

倒也不是說過的更不好了。

就是

要更能折騰了。

人群散了。

許三斤父女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成為光榮的殖民先驅。

為婆羅洲徹底成為漢家生存地盤做出貢獻。

當然了。

對於許三斤父女來說。

這註定是一段血和淚的經歷。

朱道樺走在已經沒有人的田埂上。

這些上好的水田,不出意外的話,會在今年冬天晾乾水分,在春天到來的時候,種上蒜苗或甘蔗。

自己親自將一頭惡魔帶來了廣東,帶來了神州大地。

這頭惡魔的名字。

叫做資本主義。

農業的資本主義化,會徹底瓦解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到那個時候。

會有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

自己的大明朝如果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給這些過剩的人口尋找出路。

那麼。

這個王朝就會被徹底吞沒。

無論自己麾下的明軍有多精銳,擁有多麼犀利的武器,都會是如此。

羅芳伯、羅芳梅、宋湘等人遠遠的跟在朱道樺的背後。

朱道樺一個人緩步走在蓮花山腳的田埂。

嘴角露出了一絲苦笑。

也不知道。

等一兩百年之後。

人們會怎麼稱呼自己。

朱道樺甩甩頭。

目光看向了北方。

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條不可能回頭的路了。

只是一個廣東。

還遠遠不夠。

區區一千八百萬人,是不足以染黃半個世界的。

乾隆的包衣新軍,也練了有大半年了。

八月秋收,九月、十月,也差不多要到了大戰的時候。

這一次。

朱道樺的目光,已經瞄準了江南,瞄準了應天府。

準備的十萬大軍,不是為了自保的。

康德和馬戛爾尼、布林布隆也見證了一場驅佃。

本來英法兩國的使者是要乘船直接去廣州府的。

奈何到了廣東沿海。

也不知道法國特使布林布隆吃錯了什麼東西。

上吐下瀉,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船隊只能到惠州府陸豐縣靠岸,隨後多虧了陸豐縣的官員送來了一瓶蒜藥,才給布林布隆撿回了一條命。

這個時代的航海確實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情。

尤其是船上的衛生條件很差,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得了病一命嗚呼了。

而在陸豐靠岸後。

康德是打算走陸路前往廣州府。

布林布隆身體虛弱,也不想坐船顛簸。

所以三人讓大部分的隨從乘船前往廣州。

自己則是帶著小部分人,準備和來陸豐接待的禮部官員一起,從惠州府走陸路前往廣州府。

而走到博羅縣的縣郊,他們也親眼目睹了一場驅佃事件。

“廣東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康德說道。

“克里斯治理下的廣東,要比北方的大清帝國顯得有活力多了。”

馬戛爾尼沒有反駁這一句話。

因為從靠岸一路走來。

他們確實看到了這個社會的活力。

和北方的大清朝嚴格限制人員流動比起來。

廣東這邊經常看到大批的人員流動的現象。

大嶼山島的工業基地要招募大量的工人。

還有說要修什麼鐵路?

在聽到鐵路這個詞的時候。

康德就提出希望能去參觀鐵路修建。

禮部的官員也沒有拒絕。

鐵路在廣東又不是什麼保密的東西。

幾個月前,廣東鐵路公司就在招股了,在聽說這是明王牽頭的產業之後。

許多廣東的商人都投資入股了。

“廣東鐵路總公司大約籌集了有三百多萬明元,打算修建一條從九龍到廣州府,再到南雄州的鐵路!”

負責接待的禮部官員陳廷選介紹道。

“現在九龍到廣州城這一段已經開始開工了。貴使可以去參觀一下火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火車?”馬戛爾尼有些疑惑的問道,“這鐵路指的是有軌馬車嗎?”

有軌馬車在幾十年前就出現,主要是用於礦山的礦石運輸。

“不不不,不是有軌馬車,是火車。”

陳廷選糾正道。

第三更求來推薦,求月票,求打賞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一點風骨 鬼志通鑑 近身武王 最強魔神系統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欺天大世 榮耀與王座 兵王無敵 修仙暴徒
相鄰推薦:
仙業娛樂秦時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遊戲四合院:主動出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穿越高武世界,我開了簡單模式全球機械進化機戰:從高達OO開始長生:從北鎮撫司開始修行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