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 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

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

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

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這個武器和戰術發生了巨大變革的時代那麼的敏銳的。

比如奧地利等國。

在東方戰場上已經開始鐵絲蹲坑流的時候,奧地利陸軍還在使用燧發槍,打排隊槍斃的戰術。

所以庫圖左夫的建議是有操作空間的。

但是和歐洲國家打仗,牽一髮而動全身。

歐洲各國關係錯綜複雜,沙俄一直以來都想要融入到歐洲,得到歐洲國家的承認——不管是18世紀的沙俄還是21世紀的沙俄都是如此。

但可惜的是。

無論是在18世紀還是在21世紀。

歐洲的貴族老爺們都將沙俄堪稱是斯拉夫野蠻人。

並且是一定要將其描繪成為兇聲惡煞、咄咄逼人才好。

真是天見可憐。

無論是18世紀的沙皇還是21世紀的傻皇,都是相當的親西方的。

奈何人家都主動休克了。

西方不但沒有接納,反而直接一刀捅到了克里米亞,就抵在新沙俄柔軟的腹部下。

無奈啊。

新沙皇只好哭哭啼啼去找自己不太看得上的某東方大國抱團取暖了。

印度:正是在下。

不過斯拉夫這個民族對土地的貪婪還是讓這位18世紀的新沙皇有鋌而走險的念頭。

“陛下,趁奧地利人還在用十幾年前的武器戰術的時候,給他們來一下狠的.說不定我們能將加利西亞和羅鐸梅利亞這兩塊地盤拿下來.這樣的話,對國內就算有所交代了。”

彼得羅維奇心裡估算了一番。

失去荒蕪的東西伯利亞,得到巴爾幹半島地區的摩爾達威亞、吞併了半個高加索地區,再從哈布斯堡的笨蛋皇帝那裡撕下一口加利西亞和羅鐸梅利亞,雖然在面積上和東西伯利亞沒得比。

但是這些可都是在俄羅斯的核心地盤附近得到的土地,無論是從任何方面,這些土地的價值都是要遠超西伯利亞的。

“但我們手頭的兵力可不多了。”彼得羅維奇皺起了眉頭。

“我想我們可以從高加索戰場上撤離三到四萬人,再從巴爾幹東部抽調三到四萬人,再從各軍區抽三到四萬,湊夠十萬大軍,就能打奧地利人一個措手不及了!”

‘等等,要從高加索撤兵?這不是把吞下去的高加索的地盤又吐給土耳其人了?’

彼得羅維奇說道、。

“我的陛下,時代變了,我們不需要在某個不再試圖進攻的戰場上維持太多兵力了,以現在的防禦體系,一萬人就足以防守土耳其人的進攻了!”

庫圖左夫說道。

“另外土耳其人也清楚,他們無法攻破鐵絲網和塹壕組成的防禦體系!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沙皇有些沉默。

一年多的戰爭打下來,證明了一點:防守萬能!

交戰雙方,無論誰是主攻方都是傷亡慘重,而防禦一方則是用非常小的代價取得勝利。

“好吧,那就抽調10萬大軍,去找哈布斯堡的笨蛋麻煩吧!不過他們是不列顛人的盟友.”

“沒關係的,不列顛人現在沒有力量用在歐洲大陸上了,法蘭西人和哈布斯堡的糟糕關係也決定了奧地利人不太可能得到歐陸強權的支援。”

“普魯士人呢?”

“普魯士?我們不去找他們麻煩就不錯了,”

庫圖左夫攤開手說道。

雖然在巴爾幹地區鏖戰了一年多,沒什麼太大的突破。

但是庫圖左夫也算是知道了現代戰爭是怎麼打的了。

奧地利人和普魯士人都還沒經歷過“現代戰爭”的洗禮。

所以。

他認為俄軍是可以在中歐戰場上取得進展的。

而對於大明帝國而言。

俄羅斯人的動向也不是什麼秘密。

大規模的軍隊調動是需要時間準備的。

在俄羅斯人從高加索地區調兵遣將的時候。

大明的情報體系就透過快馬加鞭,將俄軍的新動向傳遞到了中都江北行宮。

“俄羅斯人要對奧地利動手了。”

大明外交部尚書林大公在御前會議室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彭浚微微皺眉。

相比於林大公這樣的從歐洲回來的“知歐派”。

他這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丞相對歐洲各國的複雜關係是真的有些摸不著頭腦。

所以在遇到外事的時候,外交部尚書林大公肯定會出席的。

而且到時候林大公肯定會做一任丞相的。

另外現在朱皇帝的種種變革,已經完全突破了“中學為本”這個框框之內了。

無論中西,現在是只要合適就用。

彭浚雖然是湘湖派的儒生,但他對此還是有些不太舒服。

不過好在湘湖派本質上都是官僚。

他們不是什麼“為往聖繼絕學”的今聖。

所以即使想法和朱皇帝不完全契合,但也能求同存異,相忍為官。

比如說之前對俄羅斯的戰爭,許多湘湖派的官員都是反對的。

他們也不是說不為了大明帝國的國家利益考慮。

主要是擔心戰爭曠日持久,戰線過長,被俄羅斯人用持久戰拖垮。

但現在來看。

這種擔心實在是有些多餘了。

而且現在大明已手在東北進行了大規模的屯墾,現在東北已經有三百多萬的人口。

一半以上都是青壯年,即使是十丁抽一,都能組成將近二十萬大軍了!

更何況。

大明在東北的社會結構是依託於大大小小的集體農莊的結構。

沒有漢地的地方鄉紳階層。

大明的統治力量可以直接貫徹到每一個人!

在遼闊的東北大平原、黑龍江流域、內外興安嶺地區擁有強大的力量。

帶來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草原諸部也是空前的順服——能不順服麼,以前大明朝要拿捏草原諸部還要從關內出兵,現在直接就從東北的集體農莊抽調軍戶就能將草原諸部屠不止一遍了。

有了草原諸部的擁護,投降的滿蒙八旗改編的徵西行營的忠誠也有了保障。

隨著大西北的集體農莊的建立,東西兩方都有了大量移民。

在北方草原和西北方向作戰,支撐十幾萬大軍的後勤不再是可以壓垮任何一個中原王朝的沉重負擔。

於是乎。

這些湘湖派的官僚們如今一個個都是戰爭的擁護者了。

“沙俄要對奧地利動手?法蘭西會有什麼反應?”

朱皇帝頗為有興趣的問道。

“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是最激烈反對法蘭西共和國的君主,他們和法蘭西的關係並不和睦所以臣認為法蘭西會在前期靜觀其變,不過他們也不會讓沙俄在中歐得到太多的地盤,畢竟加利西亞、羅鐸梅利亞、保加利亞這些地方,可都是中歐最肥沃的土地,其土地的價值遠遠超過東西伯利亞,沙俄的新沙皇把目標放在這些地盤上,原因也是因為他們丟掉了東西伯利亞,新沙皇想要得到國內的支援,就必須拿下一些地盤。”

林大公說道。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朱皇帝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

“既然沙俄要向西方擴張,那徵西行營也要挪挪窩了,這一次.就以葉尼塞河為兩國國界吧,反正現在俄羅斯人在西伯利亞也沒幾個據點,只要把他們在葉尼塞河以東剩下的幾個據點拔除,這葉尼塞河以東的土地,就是我大明的了。”

朱道樺的手在地圖上一滑。

手指尖順著葉尼塞河一路向北,直抵北冰洋。

別看地圖上,俄羅斯的地圖那麼大。

但其實他們在東方的領地的控制力並不強。

尤其是西部利亞巨大的凍土帶,這些地方人類生存尚且困難,更何況要駐紮大軍了。

因此,大明要拿下這些地盤也容易。

只要驅逐沿著葉尼塞河建立的一系列的沙俄據點,就能在地圖上宣稱對葉尼塞河以東,勒拿河以西這一大片土地的歸屬於大明了——至於當地土著。

眾所周知。

在18世紀的世界。

土著,是沒有人權的。

這個世界是屬於那幾個“文明國家”的狩獵場。

“這樣一來,大明朝總算是成為了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了。”

朱皇帝開了個玩笑說道。

雖然說是地圖開疆。

但是他是開國大帝。

他的地圖開疆,和別的什麼人的地圖開疆可不一樣。

他的手在地圖上這麼一滑。

那就意味著大明真的會多了幾百萬平方公裡的地盤!

雖然這些地盤現在都是一些看起來毫無價值的凍土地帶。

但是朱皇帝知道。

在未來,這些資源豐富的地區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都說中華地大物博。

但地大是真。

物博卻未必。

比如說工業化時代最重要的黑色黃金:石油!

後世中華就是不折不扣的貧油國。

每年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從國外進口石油才行。

而西伯利亞的凍土下面。

煤礦、石油、金屬礦等等資源可是相當豐富的。

現在只是出動一支偏師,就能趁沙俄要對中歐國家動手的時候切一塊下來,何樂而不為呢?

聽到朱皇帝的玩笑話。

彭浚臉上露出了一絲古怪之色。

朱皇帝大概和歷史上所有其他的中華皇帝不一樣。

他不是中央帝國的皇帝。

而類似於戰國七雄中一名國君。

只是。

七雄爭霸的五天,已經從中原變成了整個世界。

七雄也不再是秦楚韓趙魏燕齊。

而是大明、不列顛、法蘭西、沙俄、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

以前。

對中華的士大夫們來說。

他們不需要去研究什麼歐洲,美洲,世界局勢,外交平衡等等。

畢竟這些地方太遠了。

中華不需要在他們身上耗費太多經歷。

中華只需要搞好自己內部就可以了——正所謂中華既安,則四夷自服。

不過朱皇帝顯然和他們這些士大夫的想法不一樣。

他甚至在大肆批判這種“孤立主義”的思想。

他認為這種思想完全的過時,切不符實際。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再是自己關起門來過日子的時候了。

而且這個門,也關不住。

自己不開啟,就會被別人暴力開啟。

現在也不是隋唐時候。

那時候的中華沒有四萬萬的人口,中華本土還有江南、嶺南、四川盆地等大量地盤可以開發利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完全不需要盲目擴張。

而現在,中華漢地,能開墾的地方基本上都開墾完了。

人太多,而地太少。

平均耕地不到三畝。

而且是連同各種產量不高的旱地一起算的。

人均糧食每年不過三四百斤。

全國上下別說是吃飽了。

不餓死就算不錯了。

全國四萬萬人口,。

至少有一半是營養不良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對外擴張的話,如何才能維持王朝運轉,如何才能長治久安啊!

所以。

對外擴張是現階段大明帝國的基本國策。

在這方面,朱皇帝早就和內閣高層官員們透過氣了。

這方面沒得商量。

這是大原則。

而在這個大原則之下。

如何擴張。

向哪個方向擴張。

這些當然是能商量的。

擴張並不單純就是出兵打。

也是需要剛柔並濟的。

如果一昧武力擴張,也有些過猶不及,而且容易刺激歐洲人的聯合。

如果歐洲人聯合起來,那大明在某些方向的擴充套件就不會太順利了。

所以。

現在朱皇帝在西面、北面採取的是剛性擴充套件。

和俄羅斯帝國打仗——一方面是這個國家確實有很多的地盤,其次是這個國家侵略成性,在佔有優勢的情況下,朱皇帝可不會讓這個國家有喘息的機會。

一次戰役就啃下一大塊地盤。

到時候,把斯拉夫人徹底趕回歐洲也未必不是什麼天方夜譚的事情——在擁有鐵路運輸的情況下,萬里運輸線已不再是什麼難事。

另外在新大陸。

大明帝國不會在那個方向派遣大軍主動出擊——這沒有意義。

因為你可能連對手都找不到。

所以。

在新大陸方向,採取的是蠶食策略,透過不斷的移民,先在新大陸啃下一塊地盤。

一方面,緩解本土人口壓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新大陸積蓄力量,等待著大戰成熟的時機!

現在大明即使派遣大軍去新大陸,打垮了西班牙、不列顛,甚至是美利堅,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沒有足夠多的人口。

是很難佔領這麼廣袤的地盤的。

人口,才是關鍵。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修仙暴徒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榮耀與王座 最強魔神系統 欺天大世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兵王無敵
相鄰推薦:
仙業娛樂秦時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遊戲四合院:主動出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穿越高武世界,我開了簡單模式全球機械進化機戰:從高達OO開始長生:從北鎮撫司開始修行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