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龍戰野 > 第十二章、宅鬥開始

第十二章、宅鬥開始

張祿落荒而逃,然後拼著全身的力氣,放了最後一句話——一則總得說明這是誤會,二來也問問那大漢究竟是誰,有名無名啊?結果身後傳來回覆:“河東徐晃字公明!”張伯爵不禁腳下就是一個趔趄——我靠原來是徐晃!

那可是未來曹營異姓五大將之一啊,跟關二爺都稱兄道弟的,最後還在江陵或者樊城什麼地方,直接打敗了關羽。若論武力值,估計就算跟關羽有點兒距離,差得也不太多啊,自己竟然能夠在他手下連走數個回合,最後還逃出來了……老子還是很了不起的,雖敗猶榮。

不過今日乃是步戰,若真在戰場上撞見,徐公明手中長槍大戟,胯下再騎一匹良駒,估計自己的輸面更大……而且真未必逃得了!

想到這裡,更是滿腦門兒的冷汗,腳下絲毫也不敢停。徐晃還問“汝又是何人”呢,張祿也不敢折返回去解釋,再想開口,估計距離太遠,就算報了名徐晃也聽不見。算了,若能重逢,那時候再報名不遲啊,若無後會之期……你管我是誰呢。

既然跑開了,乾脆就穿林過嶺,一路往東走,路上撞見個行人,也不管是好是歹,上去先作個揖,打算問問方向、道路。那人見林中猛然間躥出個男人來,不禁吃驚,本能地就去拔腰間的佩刀。張祿心情正不爽——本打算救人的,結果被冤枉了,誰會樂意啊——二話不說,不等對方把刀完全抽出來,腿一抬,當胸一腳給踹翻在地,隨即布鞋就蹬在臉上了。那人慘聲告饒:“須錢自取,請勿殺我!”張祿也不跟他廢話,只問:“密縣何所向?如何去?”

問明白道路以後,再走了大半天,周邊景物逐漸熟悉起來——其實他去家多年,密縣周邊多經兵燹,田野早非昔日景象,但基本山嶺、道路總還是不變的。以他的腳程,很快就找到了縣西的張家塢。

要說密縣的張氏,也算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張祿老爹張德是做過郡守的,這二千石官員不可能毫無根基,而就算因緣際會,瞬間高升,高升之後也必然會福澤家族,張家想不風光都不可能。當然啦,密縣張家跟什麼潁川荀氏、汝南袁氏等世家豪門肯定沒得比,但也不是那種只有幾百畝地的小田主。

尤其張德當上太守之後,雖說為官還算清廉,但張氏家族就利用他的職位和人望,很快把密縣西部的三四個村莊全都納入治下,兼併了一萬多畝土地,然後壘土砌牆,把祖居地建成了一所塢堡。亂世之中,地方上大大小小的塢堡本不在少數,一方面保護族人,避免橫遭兵燹,同時也鎮壓佃戶、奴婢的反抗。張祿一路行來,抵達塢堡之下,還沒叫門,突然間不知道從哪兒躥出兩名塢丁來,手執長矛,遙遙逼住,問他:“客自何來?”

倆塢丁瞧眼前這傢伙打扮挺奇怪的,所以不敢貿然動手。

張祿還沒有來得及換上郎官的服飾,此刻還穿著跟山上修道時相同的衣衫。這衣服他是跟裴玄仁打商量,由裴玄仁下山去請人特製的,乍一看跟普通士人裝扮沒啥兩樣,細瞧卻又不同。主要是為了行動方便,也符合穿越前的習慣,所以一則袖子比較窄;二是下裳比較短,才到小腿,還遮不住腳踝,並且左右兩側暗開了縫;三是下裳內有褲子,還是合襠褲,不是這年月常見的開襠褲。

倆塢丁一瞧,這人穿著有點兒怪異,但雖然非絲非帛,總歸是細麻——普通老百姓是穿不起細麻的——而且腰下佩劍。若是平頭百姓,肯定上來先按翻再問話啊,你從哪兒來,為何窺探我家塢堡?難道是山賊的眼線不成嗎?這既然瞧著貌似有點兒身份,還是別莽撞,先問問來歷為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祿聞言,淡淡一笑,手指自己的鼻子:“吾非客也。家父張伯稚,我是張祿。”

張家幾百年來就出了張德這麼一名高官,所以張祿跟族裡那就是小少爺啊,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問題他離家的時候,嘴唇上還只有一點點茸毛,如今鬍子已經大致長全了,面貌自然有所改變;二則這些位於塢丁最底層,擔任普通守衛、巡邏工作的,一般也不會是張家本族的人……

所以兩名塢丁聞言都不禁一愣,面面相覷之後,就畢恭畢敬地請張祿——您先把劍給解下來交給我們成嗎?我們再去稟報長老,好核實您的身份。張祿不以為忤,當即解劍,於是一名塢丁就捧著他的劍入內稟報,另一人則仍然執矛,押送張祿進塢。

進了塢堡,行之不遠,就有個肥碩老頭兒柱著柺杖,一步三喘氣地過來了。張祿認得,這是本家叔祖,暫攝族長之位,姓張名午字開達,當即深揖行禮——本來應該稽首的,但他真不習慣這年月動不動見人就跪的禮節習慣……

張午盯著他的面孔瞧了好一會兒,這才突然間展露笑容:“果是祿兒!”一邊吩咐把親戚們全都叫出來,一邊就問張祿:“前歲雒中大亂,吾亦遣人訪查,都雲汝已為亂兵所殺,如何今日始歸?”這麼多年你不回家,也無音信,都幹嘛去了?

張祿老實回答,說我被仙人攝到山上,去修仙道,這回是奉師命下山辦事,所以先回家一趟看看。

張午有些不高興:“仙道飄渺,修之何為?”我老張家就出你爹那一個當大官兒的,還希望你繼承你爹的事業,也去弄個千石、二千石,光宗耀祖,也庇護張家門楣呢,怎麼倒跑去修什麼仙道?你就算成了仙,對家族有啥好處,還真能跟淮南王劉安似的,雞犬升天不成嗎?

張祿心說這話一兩句的也解釋不清楚,乾脆雙眉一擰,擺出副無奈的面孔來:“仙人雲吾有仙緣,合當為徒——仙人有命,誰敢違抗?若觸其怒,恐一族俱化齏粉矣!”

張午聞言,不禁打了一個寒戰,可是又有點兒將信將疑——真有仙人瞧上你了?仙人真那麼大脾性?你不是被什麼妖人給騙了吧?

於是領著張祿前往正堂,時候不大,七大姑八大姨的……不對,應該是七大伯八大叔的,就全都趕過來了。要說張氏家族不算很龐大,但七八世聚居在此,大宗小宗、主脈分支的也有這麼二十來戶,男丁六七十人。絕大多數,張祿都還留存著記憶,乃逐一行禮——當然也都不跪,最多長揖罷了。

就中一個少年,直衝到張祿面前,納頭便拜,而且眼淚鼻涕一大把:“阿兄尚在,弟不勝之喜。”

張祿認得,這正是他一母所生的胞弟,姓張名秩字……張祿離家的時候,張秩尚未成年,因此還沒有取字,不過如今瞧他的打扮,應該已經行過冠禮,算是成年人啦。

趕緊雙手攙扶,扯張秩起來:“吾今歸家,乃喜事也,汝何泣為?”

親眷們鬧鬧哄哄的好半天,全都是表面文章,張祿耐著性子跟他們周旋。好不容易眾人全都散去了,張秩就領著張祿往他居住的偏院行去。張祿走著走著,就覺得不對,問張秩:“何不居祖屋?”

張德、張祿這支其實不算張家大宗——雖然偏得也並沒多遠——可是張德還沒能當上太守呢,才剛舉了孝廉,就老實不客氣地霸佔了老祖宗留下來的正房。雖說這祖屋不算很大,而且年久失修,但終究是身份的象徵啊,還距離宗祠很近——就理論上來說,張德要是晚死幾年,或者張祿也能做上官,就很可能小宗繼大宗,把族長的位子也給搶過來。

可是如今張秩卻領著張祿往偏院跑,別說祖屋了,所居之處連一所完整的宅子都稱不上,算跟別家合住。張祿當即就把臉給沉下來了,問張秩:“誰驅汝於此?”

張秩說沒什麼人趕我,是族內公議,說我家人口本就稀少,爹又死了,兄長你又前赴雒陽為郎,光我和庶母兩個人住那麼大棟宅子不合適,所以給安排到了這裡。張祿進了院子,左右一打量,估摸著也就四五間小房子而已——其中肯定還包括廁所,說不定還包括了廚房,那就更剩不下什麼啦。他問張秩:“庶母何在?”

張祿、張秩二人的親孃比老爹死得更早,張秩從小是由庶母養大的——所謂庶母,就是張德納的小妾,也是本地人,孃家姓曾。這年月還不象後世那樣,男女之防沒那麼嚴密,張祿心說我大老遠地趕回來,怎麼不見曾氏出來迎接啊?理論上我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哪,你就算不出院相迎,總應該跟院裡等著吧——還在家的時候,我跟你關係可還不錯吧。

張秩拱著手,表情有些惶恐:“庶母……已改嫁矣……”

透過張秩的解釋、敘述,張祿才明白這幾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原來張秩是去年才剛舉行的冠禮,取字仲平,在此前不久,他和曾氏就已經透過“族中公議”,給趕到這偏院來住了。隨即又有人提出來,說仲平既然已經成年,再跟庶母住一起就不大合適啦,要知道曾氏本年也才三十出頭,少母壯子,合居恐有幹物議。再說了,張秩既然成年,那就應該給他挑一房媳婦兒,到時候三人共居此院,也顯得有點兒擁擠啊……

張祿聽到這兒,不禁心中暗罵:“去你媽的,要是不把老二趕這兒來,還住在祖屋,怎麼可能嫌小?!”

所以最後又是“族中公議”,決定允許曾氏改嫁——反正張家還有不少男丁沒討媳婦兒,或者斷了弦,資源總不好長期擱置,否則實在浪費。

張祿冷笑一聲:“無乃改嫁東族乎?”

所謂“東族”,就是指的張德二叔他們家,因為長期居住在宗祠東面,俗稱“東族”。張德的二叔,也就是張祿的嫡親叔祖早就已經掛了,所生四子,張祿都得叫叔叔,而這四子又共養六男……

張秩點點頭,回答說:“與二兄續絃也。”

從張德的祖父、張祿的曾祖父起算,張祿這一輩共有男子八人——早夭的不算——論排行,張祿行五,張秩行末,所謂“二兄”,正是張祿叔祖的次孫,姓張名富字子厚。張祿聞言不禁冷笑道:“吾故見仲父眸子眊焉……”

他修道數年,如今的感官非常敏銳,別瞧剛才堂上那麼多人,鬧哄哄的,每個人的神情全都清晰地印入了腦海。有些人是吃驚,有些人是歡喜,自不必論,其中也有些傢伙的表情多少有點兒畏縮。比方說他所說的“仲父”,也就是張德二叔的次子、張富的親爹、目前東族的管事人張浩,那綠豆小眼閃啊閃的,明明不是斜視,卻老往一旁偏,貌似不敢正眼瞧自己。不用問啊,這人心裡肯定有鬼哪。

再細問下去,果然不僅僅張浩、張富父子搶走了自己老爹的側室,把張秩一個人孤零零撇在偏院,甚至還把原本張德名下的四百多畝水澆地也全都“代管”了起來。所以如今的張秩毫無生計來源,就跟普通閒漢似的,全靠族裡每月發點兒糙米度日。張祿一伸手:“田契尚在否?”張秩苦著臉回答:“亦為討去矣。”

名義上是在張秩結婚成家前代管田產,實際上都把田契給搶走了,那將來還可能要得回來嗎?

張祿心裡的火當時就躥起來了。

張秩瞧著大哥的神情,那可憐的小臉就更癟下去啦,當即跪下磕頭:“是弟無能,未能謹守父兄產業……”

其實張祿雖然保留了這一世的記憶,終究靈魂來自後世,跟張秩這親兄弟真沒什麼感情可言,原本在山上的時候還琢磨得好好的——我管他去死!可等真見了面,聽到這種情況,忍不住就氣填胸膺:這也未免太欺負人了吧!就算仲平這孩子跟自己非親,好歹有故,自己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知道是這種情況,怎麼可能置若罔聞?要知道連祖屋帶田產,理論上也不是他張秩的,而是自己的!我要真死了,或者一輩子不下山,不回家還則罷了,如今我回來了,豈能容得那些宵小再肆意妄為?

這不是為了張秩,是為了老子的面子!

想我前一世網上宅鬥文也瞧了不少,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心裡是門兒清啊。我不是無根基、無靠山的遊子,先不提仙道那碼事兒,我終究是郎官,是最底層公務員啊,擱鄉下肯定橫著走啊。別說是我的田讓你們給搶了,就算本是你們的田,我說那是我的,誰敢說個“不”字?想那張富,大字認不得一籮筐,這輩子都不可能當官做宰了,族裡能相幫他來跟我頂牛嗎?

封建大家庭,什麼鄉約、族規,說到了全都是假的,還得靠實力說話,而這實力麼,就由封建體系中的位置所決定。

老子要是不能把該我的東西搶回來,還加上利息,再交到張秩手上,老子就不姓張!

當下雙手扯起張秩來,呵斥道:“別這麼一副膿包相!”惱怒之下,連“古仙語”都脫口而出。張秩瞧著兄長,似懂非懂,張祿就指著自己的鼻子問:“汝以為,吾何等人耶?”

張秩說哥哥你自然英明神武,有老爹的遺風……張祿一瞪眼,說不準拍馬屁,你老實回答我的問題——就你感覺,我是什麼樣的人?張秩癟癟嘴:“兄仁厚人……”

張祿說別瞎扯了——“胡謂仁厚?仁乃不智,厚必不剛……”我從前也就跟你今天似的,是一窩囊廢,只是如今不同往日——“世已亂矣,仁厚不可活,奸宄乃得富貴。吾今寧為奸宄,亦必為汝討此公道!”(未完待續)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作者赤軍其他書: 大唐鍵俠 勒胡馬 漢魏文魁 塵劫錄
推薦閱讀:
降臨深淵無上仙運全能法神說案談情驛唐我成了汽車人雙劍異世農場主網遊三國之王者天下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