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洪荒從拜師羅睺開始 > 第4章:各取所需

第4章:各取所需

大荒山,無稽崖。

遠道而來的眾仙三三兩兩的坐在山石之間,不時可見一些由草木之屬被司夕點化而來的靈仙在其中穿梭。

雖然玉桉之上俱是一些北地的天才地寶,玉液瓊漿,並沒有多麼珍稀,但是與會的大羅金仙們卻絲毫沒有嫌棄。

在品嚐了一杯萬年冰髓之後,那刺激的口感讓伏羲頓時忍不住嘴角微翹的眯起雙眼。

見此情形,一旁的女媧沒好氣的白了自家兄長一眼,便饒有興致的打量其山巔的不死樹來。

作為精修造化之道的先天大神,女媧對這類奇異的靈根向來頗有興趣。在向司夕討要了一片不死樹葉後,便興致勃勃的研究起來。

至於其餘大羅金仙,則不是尋著故友出趁機閒聊,便是在大荒山上四處閒逛,想要見識一番這混沌遺脈到底有何玄妙。

甚至有些大羅金仙還在山下的羅浮塔閒逛了起來,卻是對立面的諸般神通與外道法門頗感興趣。

看著眼前這般盛景,角落裡的燃燈眼中不禁滿是羨慕之意。

他沒想到不久前還與他坐而論道的司夕,竟然轉眼便拉起了這般大的聲勢。這次若不是因為他與司夕的交情,還真得未必能混到大羅金仙這片來。

在等了數日之後,見眾仙也休息的差不多了,也再無新人加入。於是司夕這才輕輕一敲玉磬,那清脆的聲音頓時傳遍了大荒山上下。

看著長身而立的司夕,在場的眾仙心中忍不住閃過諸般念頭。

尤其是那些知道司夕底細的大羅金仙,此刻眼神尤為炙熱。

只見司夕在朝眾仙微微頷首之後,便面色澹然道:

“大道艱難,前路難行。吾欲與諸位道友共享傳承,同修大道。這便是本次“不死法會”之宗旨。”

“故此諸位道友之間若是有些恩怨因果,還請暫且按捺一二,待此次法會結束之後,再處理也不遲。”

當司夕話音一落,便見那一身黑袍的冥河,當即直爽的問道:“聽聞道友乃是須彌山那位大能的親傳弟子,不知此事可是真得?”

看著冥河周身那肅殺的氣質,司夕心中其實也頗為感慨。

其實若是說起來,冥河之道倒是與羅睺頗為相似,他卻是要比司夕更適合做為羅睺弟子。

甚至在見識了須彌山大戰之後,連冥河自家都是這麼覺得。

可是偏偏羅睺行事與常人不同,他並不在乎自家道統有沒有人傳承。

在他看來,各人自有其道。所以傳承道統,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唯有不斷的推陳出新,方才是不斷精進之法。

故此他才沒有選擇冥河,反而是看上司夕收為弟子。

司夕也不知道冥河從哪兒得知這不死法會的訊息的,畢竟無論是他還是紅雲,都未曾與之有過交集。

但是對於這次冥河不請自來,司夕還是頗為高興的。

故此面對著冥河的疑問,司夕沒有迴避,而是微微頷首道:“不錯!”

見司夕直接這般承認,周邊大能頓時不由眼神一亮。

畢竟雖然無論是羅睺還是司夕,都未曾在天機中遮掩這段往事。

但是如此輕易的便從天機之中,推演到司夕的師承,還是令眾仙感到有些難以相信。

此刻見他當著眾仙的面承認了,在場的大能心中也總算是放下了最後一絲擔憂。

伏羲與女媧更是眼神炯炯的看著司夕。

畢竟他們遠道而來可不真得就是為了吃吃喝喝閒聊的,若不是因為司夕身負羅睺傳承的緣故,在場的大神通者最起碼少去一半。

不過說起此事,便不得不談大羅金仙的境界的修行之法了。

從常理上來說,大羅金仙之境便已經是後天生靈仙道之路的盡頭了。

故此當諸多先天大神突破至大羅金仙境界後,便發現此境的修行與以往的完全不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尋常的吐納靈機、參悟天地,對他們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

可以說若是無人指點,大部分大羅金仙都只能靠著漫長的歲月,來慢慢尋找精進之道。

但是這樣的情況對於這些先天大神來說,無疑是難以忍受的。

因為能走到這一步的先天大神,幾乎都是根腳深厚之輩。而他們從各自的先天烙印之中,幾乎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傳承資訊。

而這些傳承資訊都是天地在孕育此輩的時候遺留下來的,故此也就是說這些資訊……來自盤古。

從這些傳承資訊之中,諸多先天大能幾乎都清楚,在大羅之上還存在著一個更加玄妙的境界,那便是“混元”。

故此你讓這些驕傲的先天大神們,如何能忍受明明大道尚有前路,但是他們卻在踟躕不前的境況呢?

這也是為何當初祖龍、祖鳳、麒麟王三人,在得到氣運成道的秘法後,明知其中必有算計,但還是毅然決然的扎了進去。

對他們而言,聞道不見道,才是比身死道消更加恐怖的事情。

而因為當初鴻鈞與羅睺的一場大戰,使得洪荒中諸多大神通者見識到了遠超大羅之境的偉力,這才使得當他們得知司夕與羅睺的關係之後,便幾乎毫不猶豫的便應邀前來。

不過無論眾人信或不信,司夕都開始了講道: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地者,萬物盜之;萬物者,人之盜之,人者,聖人盜之。故此聖人實乃天地大盜!”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

……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爰有奇器,是生永珍,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盡乎象矣。

……

司夕並未藏私,徑自便將當初羅睺所傳授的悉數轉述於眾仙。

當司夕話音一落,伏羲便最先疑惑的問道:“何為聖人?為何我等傳承之中,從未提起此境界?”

聞聽此言,不只是伏羲,法會之中的其他大能,也都忍不住面露不解之色。

對此司夕也沒有胡說什麼,而是直接坦然道:“此境乃是吾師的一位故友所創,其中玄妙我也不甚清楚。但是吾師並不認同此念,故此便只是略略提及。”

見是如此,眾仙也不好再問。

不過隨即場中的諸位大能,便因為各自理解不一,當場便相互論道起來。

即便是得到了羅睺親授司夕,有時候也不由為這些先天大神的某些想法感到震驚,於是便也全身心的投入到論道之中。

而隨著場中諸多大能的道韻碰撞,頓時那冥冥之中激發的人道靈光,頓時便好似百川歸海一般,悄無聲息的朝著地底滲去。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我的藝人天天想退出娛樂圈從虛幻到真實的創世之旅海賊的銀翼兇星輪迴者的退休生活末日模擬:這竟然不是遊戲人在美漫:從卡瑪泰姬開始簽到世子入贅,軟飯硬吃!都市古武仙醫金手指拍賣會苦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