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搞化學的不能惹 > 三零五 小鬼,有個重要的……

三零五 小鬼,有個重要的……

“啪!”張小個子摔爛了手中的茶杯。

“小兔崽子!淨敢來教訓我,你算個什麼東西!”

張輔臣和於衝漢都沒出聲。

本來準備轟轟烈烈的和施肇基他們大吵一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看誰嗓門大了。

最後,反正是一盤爛帳,買地這事兒也就糊弄過去了。

現在倒好,準備好的都沒用上,活活的憋出硬傷來。

悶了一會兒,於衝漢打破沉靜,笑了笑說:“大帥!這不挺好嗎?地反正是咱們的啦,姓劉的今後估計也不會追了。”

張小個子抬起頭來,兩隻小眼睛精光閃閃。

“於先生,你錯了!姓劉的比我們高多了!”張小個子語氣中帶著悲傷。

“大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有些事情不必計較。”於衝漢勸著。

張小個子沒再言語,但心裡知道,劉大雙現在比自己站得高許多。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劉大雙已經不把他當做平起平坐的競爭對手,而是當他就是個絆腳石,隨時都可以一腳踢開。

他不怕跟劉大雙吵鬧,就算折騰到國人盡知也無所謂。

在外人眼裡,無非就是兩個軍閥爭奪利益而已。

現在不同了,劉大雙的人把什麼情況都摸清楚了,上門來,不吵不鬧。只是通報一聲,趙四是叛徒,不僅背叛劉大雙,而且叛國了。

如果傳出去,自己的幾塊地都是趙四兒獻出來的,這可就是好說不好聽了。

首先,綠林中的大小綹子會瞧不起他,這可是犯了大忌,按照規矩,這反水的崽子誰要是收留了,不僅留下了不義氣的壞名聲,兩個綹子也是不死不休。

再者,這趙四兒可是投靠了羅剎人,更是數典忘祖,大逆不道了。

大家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但是表面上文章是要做的。

不說群起攻之吧,起碼在大家心目中就是個沒底線、不講義氣之人。

張小個子心底煩的不得了,費盡心機折騰了一陣子,人家劉大雙不吭不哈的把球踢給他了。

把地還了,估計劉大雙還會維持跟他的“友好”關係,兩個人還是老哥兄弟的親熱叫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還,這和劉大雙就徹底掰了,人家以後再搞什麼都不帶自己玩了。劉小子要是心黑手辣點,也許進攻安國軍也說不定。

“輔臣,這個事兒你怎麼看?”張小個子沒理於衝漢,直接問張輔臣。

張輔臣臉皺得跟苦瓜似的,都說劉小子不好惹,你非得去撩騷,現在傻了吧!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出點主意是不行的。

“七哥,有幾條路,你琢磨琢磨。”張輔臣說道。

“行,你說說吧!”

“劉小子這一手,不吵不鬧,壓根不提這事兒,搞得咱們挺被動。咱們現在第一條路,裝做不知道趙四兒的事,把地還回去,以後咱們倆家關係會更好。這第二條路,就是裝糊塗,繼續開礦,但兩家也就結下仇了。第三條嘛,找人說合下,雙方合作,畢竟礦是在咱們地盤上。”

張輔臣搖頭晃腦地講了三條,至於究竟怎麼幹,他可不拿主意,全推給張小個子啦。

張小個子陰沉著臉,也不知在想什麼。

……

靖安的報紙電臺突然公佈了一個通輯令,抓捕叛徒趙四兒。並在報紙上刋出了趙四兒的照片,懸賞一萬銀元。

王亞橋已經在靖安完成了學習,他是文化人,接受能力超強,不僅學到了很多軍事技能,對於軍隊的基本訓練也有了瞭解。

劉大雙辦公室,王亞橋挺直腰桿,坐的標槍一樣筆直,一看就是個訓練有素的軍人。

他雙目平視,臉上的神色很恭敬,在靖安的幾個月,他的傲氣被徹底打掉了。

什麼叫為百姓謀福利?他現在切切實實體會到了。

“路無餓殍,夜不閒戶。”這曾經是華夏文人理想中的太平之治。

在合肥、在南京、在上海,他都沒有見到,見到的仍是滿街的乞丐和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

但靖安幾乎沒有,在這裡,只要你肯出把力氣,總是有活計給你做的。

城裡的福利院、敬老院專門收容無家可歸者,並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

而靖安發達的工業更是深深震撼了他,對於那個二十多歲的劉大雙,他一改原來目中無人,任何人都瞧不起的毛病。天老大,地老二,劉大雙老三,他老四。

“王先生,靖安這幾個月還習慣吧?”劉大雙張口就來,頗有點大領導的口氣。

沒辦法,他也討厭自己這熊樣子,但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流露出來。

“回主席的話,很習慣!”王亞橋簡短的回答。

“習慣就好!習慣就好!”劉大雙幹乾巴巴地說,總覺得像上一世電影裡蔣總裁的口吻。

王亞橋也覺得彆彆扭扭的,於是開口問道:“不知道主席召我過來,有什麼事要做?”

“亞橋啊!有個很重要的事情,我考慮了很久,決定交給你去辦!”

劉大雙現在恨不得自己年紀大點,這樣就可以一手夾煙,一手拍著部下的肩膀,笑呵呵地說:“小鬼!有個重要的事情要你去辦哦!”

可惜,太年輕了,不夠老。

王亞橋“唰!”地一下站起來,大聲說道:“請主席指示!”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團寵妹妹六歲半蝕日之面諸天之昊天帝在精靈世界狩獵紅樓:開局搶了林黛玉心裡內在的小孩重生之女神是個愛哭鬼特區往事下山後,真千金靠玄學驚爆娛樂圈狐鴉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