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838章:舉世矚目

第838章:舉世矚目

呂武對中行吳會不會跟自己進行沒有私下動作的較量,打從內心底不抱任何的期待。

不是什麼自己內心齷齪,看待別人也會覺得是個齷齪人,純粹是事關國祚這種大事,誰面臨困境的時候不會進行各種掙扎,事先也進行多方面的努力和準備呢。

所以了,漢國與荀國還沒有正式開打,雙方在邦交上面的交鋒已經進行了兩年之久,各憑本事去爭取列國,來回交鋒著謀求列國幫助以及阻擾列國參與進來。

總體來說,漢國對比荀國的優勢更大,邦交交鋒上也一直在欺負荀國這個弟弟。

"大漢並無顯現頹勢,公孫攻滅綿諸,震懾狄戎,為大漢增色不少,使之楚、齊、魯諸國得見大漢強盛,有心阻我大業也需思量後續。"崔杼講了一句大實話。

只要漢國沒有出現太大的失利狀態,當今天下有哪個諸侯敢於輕易與漢國為敵呢?

這個就顯示在漢國於東面有飛地,那邊並沒有多少漢軍駐紮,周邊各國依然不敢窺視。

換作是漢國呈現頹勢,信不信那塊飛地很快就不屬於漢國了?

漢國持續保持強勢,飛地不會有失去的可能,哪怕是一再敗在漢國手上的楚國也沒有表現出明顯敵意。

現在楚國自己內部麻煩一大堆,關於楚王圍要在楚國執行變法,並且一再派人尋求漢國的幫助,相關的事情在諸侯之間並不是什麼秘密。

連一再敗於漢國的楚國...,也就是南方霸主都那樣,其餘國家就更不敢對漢國齜牙了。

"齊必助力於荀,為我不可阻也。"崔杼是齊國的公族,儘管因為跟齊靈公鬧翻,搞到了出奔的地步,他身為齊國公族的身份是永遠不會變的。

曾經的呂環...也就是齊靈公各種作,他的兒子**繼續作,鬧到現任的齊君呂杵臼就更能作了。

可以說,要是齊國沒有晏嬰的話,以當前的局勢而言,極可能早就領飯盒了,哪有再次蒸蒸日上的景象。

是的,**已經在公元前547年薨逝,比原歷史上多活了一年,現任在位的齊國國君是呂杵臼,也就是歷史上的齊景公。

根據漢國這邊在齊國刺探的情報,呂杵臼是一個十分愛好享樂的一國之君,矛盾的地方在於他能夠信任賢臣,本人享樂不幹事也能讓齊國顯示出了中興的跡象。

當前**齊國軍政事務的是晏嬰,另有司馬穰苴以及梁丘據充當左右手,三人配合得很是愉快,尤其在變法上面並沒有太大分歧,使得齊國上上下下變得井然有序。

這樣的齊國爆發出了極大的力量,不止恢復了原先呂武作為晉國"卿"時的各方面經濟打擊,還爆發出新的生產熱情,尤其是在軍隊建設上得到了較大發展,以至於拉上魯國、曹國以及幾個三流諸侯國就能與荀國正面抗衡不落下風。

那可是荀氏,他們雖然立國,曾經好歹也是晉國的卿位家族,武力方面再弱也不會弱到哪去。

變法之後的齊國拉上幾個列國就能跟荀國抗衡,還不足以顯現變法的成果嗎?

呂武說道:"我聞齊國由濟水至沂山修築**?"

齊國的確是在著手幹修建**段的事情,他們打算先修泰山一帶的關隘,慢慢向西北擴充套件到濟水邊上,隨後又朝東南方向修,要打造出一條長度不少於七百裡的**防禦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件事情在公元前555年已經有所跡象,齊國也的確開始修建各處關隘,一直到戰國中期才將齊**修成,目的是為了防範楚國。

在呂武的這個歷史版本,齊國並沒有在公元前555年就著手修建**,原因當然是呂武兩次率軍將齊國打得挺慘,齊國哪有那個人力物力去搞大工程。

這不,晏嬰主持變法,歷時六七年讓齊國的經濟重新緩了過來,考慮到接下來進入到漢國與荀國大戰不休的階段,齊國有想要橫插一槓子操控風雲變幻,另一方面不得不為接下來漢國和荀國分出勝負做事先準備,結果是讓齊國君臣將修建**的方案拿了出來。

作為太行令的梁興出班,說道:"王上,齊確實有遣使相告,並求大漢使之能匠相幫。"

什麼情況?

楚國要變法尋求漢國派人去幫忙,連帶齊國要修**也派人來請求漢國派出人手進行幫助???

這不算什麼太詭異的事情,大家有來無往而已,只要漢氏子姓的國祚存在一天,各方打歸打,派人互相尋求幫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某種程度上,齊國未嘗不是在告訴漢國:大佬,俺要啟動大工程了,你就跟荀國安心打吧。

楚國請求漢國幫忙變法也是相同的意思,隱晦表示無力干涉漢國想做什麼,漢國只要不繼續為難楚國,雙方其實可以當很要好的朋友。

在"東方世界"這邊,漢國無論是在國家制度方面,還是在一些科技相關,無疑處在領跑地位,各諸侯想裝瞎子都不成,不想落後太多又不知道怎麼追,直接找漢國抄答案就成為一種可行手段了。

呂武已經發現"東方世界"進入到諸侯謀求變法的時代,之前因為各種顧慮而沒有付之行動的各國,好些國家已經展開實際行動,差別在於動作或大或小罷了。

當下"東方世界"的變法模板只有兩個,一個是漢國這種,另一個是鄭國那種。

排的上號的國家,大多數選擇了漢國當"模板"進行模仿,一些很清楚自己底子的不入流國家則是選擇學習鄭國。

什麼鄭**式?就是像子產那樣畫餅,先吸引他國黎庶過來,能不能完成嘴巴說出去的某個偉大目標,反正將人騙過來變成國力的一部分就行。

呂武對各諸侯求變並沒有什麼看法,不入流的國家求變,哪怕是變得強了一點點,後面也逃不過被兼併的命運;強國變法有可能變強,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變法的過渡期,可能得到一個"外敵來犯內部不穩"的下場。

變法啊,哪有那麼容易的?尤其是列國又不像漢國是個新建立的國家,沒有太多的歷史包袱拖累。

"如此說來,天下皆在等候大漢與荀國大戰?"呂武說完笑了起來。

舉世矚目啊?這待遇可真是高。

呂武這邊沒有任何壓力,不知道中行吳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