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817章: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第817章: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範國為什麼要對漢國悖盟啊?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範鞅是王位繼承人沒有錯誤,錯的就在沒有正式成為範國臣民的王,有彘裘回國攪局,再有荀國和韓國的意志相逼,漢國和楚國的威脅也擺在那裡,一時間讓包括範鞅在內的所有人都有點進退失據了。

在一切都顯得不利的條件下,範鞅無法拿全部的主意,範氏公族進行了意見上的整合,得出一個讓漢國跟楚國先死拼一陣,造成多方實力受損的局面,範國再用邦交的辦法求存。

中行吳能夠控制住彘裘嗎?其實當彘裘真的回國,中行吳能不能將彘裘控制住已經顯得不是那麼重要。理由是範國剩下的選擇不多,靠攏向荀國會是對範國最有利的一個選項。

站在範國的立場,他們深深知道漢國並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可靠,楚國同樣不是一個能夠信任的國家,保持跟荀國、韓國的步調一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範國已經對漢國進行了悖盟,有了荀國和韓國的支援,極大的可能性能逼得楚國不敢滅掉範國。

道理還是不複雜,楚國重要顧著點荀國和韓國的意見,只要楚國想要將荀國和韓國拉到對抗漢國的陣營,範國哪怕境遇會很糟糕,滅亡則是不可能在短期內滅亡的。

而到時候範國就有自己的作用了,比如玩左右逢源那一套,極力創造機會和找機會再讓範國重新變得偉大?

很難,非常難,範鞅現在也只能不斷催眠自己,範國在某一天還是會在自己的統治下恢復實力,乃至於變得更強。

此時此刻,範鞅站在“新鄭”的城牆之上,眺望南邊各處的點點火光。

那些點點火光代表著血腥,有傳過來的廝殺聲音為證。

“非我願為,實不可不為!”範鞅覺得自己真是有夠不幸的。

劉明說道:“待天明,臣便往漢王處。”

去幹什麼?去哭啊。

範鞅說道:“必使漢王得知,非我悖盟,乃是柯裘奪權。”

劉明重重點頭。

那麼,彘裘奪權了嗎?

士匄才死多久,前一次還是範氏一致驅逐了彘裘,怎麼可能彘裘重新現身就能成功奪權。

“此番弄險,恐難欺騙漢王?”範鞅看上去很擔憂。

劉明說道:“我並未滅亡,僅是時局所迫。若有喘息之機,我自有用處。”

著實沒有其餘辦法的範鞅只能接受這個說法了。

進入到不講信義的時代,大爭之下的局勢,看待一切事務會變得更加真實。

只要範國還有利用價值,怎麼都還能依靠各國的各種盤根錯節再掙扎一下的。

範鞅想到了什麼,臉上有了一絲絲勉強的笑容,說道:“相較而言,韓國不勝則亡。”

劉明勉強地笑了笑,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有了更慘的,他們多少能有一絲絲的心裡安慰?

韓國跟漢國有著很長的疆域邊界線,絕大部分的山川地利也被漢國所掌握,韓國最為懼怕漢國也就成了一種理所當然。

如果漢國只是有稱霸的想法,沒有“四晉歸一”乃至於進行“大一統”的決心,韓國當然願意跟漢國一起快樂玩耍。而漢國要不要“大一統”暫時無法斷定,想要“四晉歸一”則是明擺著的事情。

這樣一來,韓國選擇跟荀國、範國抱團取暖,或是選擇靠攏向楚國,一切也就不顯得那麼令人意外了。

範鞅在瞭解局勢之後,很理解韓起的選擇,想道:“漢國強橫,築關於韓邊境,奪韓山川地利,滅韓之心已顯。”

劉明應該也是想到了韓國,一些話不得不說,也就低沉聲說道:“如韓可御於漢,我或有生機。若韓亡早,我歸於漢亦為出路。”

範鞅的臉色儘管難看,還是點頭表示認可。

範國真的會失去國祚的話,落到楚國手裡絕對沒有好下場。

範氏跟漢氏同出於晉國,但凡漢氏想要幹點面子工程,歸了漢國的範氏可能短時間內無法再掌權,生命安全總歸還是會有保障的。

劉明說道:“如今且看荀王罷。”

範鞅的眼神開始有些迷離了,心想:“什麼時候變成心裡骯髒的人才能過得更滋潤呢?世道真的是不公平啊!”

不怪範鞅有這樣的想法。

上一輩的人,士匄表現得最莽,看著也就顯得有些智慧不足,致使“三家分晉”之後的範氏大有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家族;中行吳很早就成為呂武的跟班,一直以來也口口聲聲說是漢國的小弟,一有機會卻是沒有絲毫猶豫給了漢國這麼一下。

老實說,範鞅多少是有點埋怨自己那死去的父親,玩什麼正大光明,還選了楚國這麼個老牌霸主,玩到範國現在這般的半死不活。

“如果父王能夠像荀王那樣陰險多好?”範鞅看著漢軍已經攻進楚軍營寨,宋軍所在的區域也開始對周邊楚軍以及其盟友展開攻擊,心態顯得老複雜了。

現在的天下人怎麼看待荀國?

只要漢國、荀國、韓國和範國關係破裂的訊息傳開,肯定會有聰明人能夠從一些線索來揭開四個國家的老底,再得出中行吳是個能伸能屈的人的結論。

以後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認識到“能伸能屈”的重要性,成為中行吳第二、第三、第四……乃至於無窮。

荀國想要的更簡單,他們不像韓國那麼弱小,也沒有像範國在一連串的戰爭中出現過度消耗,肯定覺得自己哪怕沒有資格玩“四晉歸一”,當韓國和範國的老大總是夠資格的。

一旦荀國能夠成為韓國和範國的帶頭大哥,等於有了跟漢國和楚國抗衡的資本,進而對齊國、魯國、曹國……等等諸侯的戰爭可以取得更多的優勢。

要是荀國能夠繼續擴張,比如將魯國和曹國等諸侯進行吞併,荀國何嘗不能一躍成為楚國和漢國那樣的霸主呢?

三足鼎立的態勢一旦形成,以地理位置而言的話,荀國可以繼續吞併的國家更多,完成了對山東諸國的兼併和整合,到時候誰來做到“大一統”還猶未可知!

“我未嘗不能效仿中行吳呢?”範鞅低聲嘀咕了一句。

正在觀看漢軍以勢不可擋姿態殺進楚軍營地的劉明聽了個半句,詫異地扭頭看了範鞅一眼,然後繼續關注戰局的發展了。

趁著夜色發起攻擊的漢軍是以騎兵打頭,幾乎沒有遭到抵抗就輕易突進了楚軍的營寨。

打頭陣的漢軍沒有幹四處放火的事情,他們做的就是衝鋒再衝鋒,只要攻勢不被打斷就一衝到底。

事實上也是那樣,作為第一梯次衝進去的人,他們玩到處放火是為哪般?斷絕自己的退路,還是給後續上來的友軍製造麻煩???

道理就擺在那裡嘛!水火無情,營地一旦起了火,交戰狀態下誰有閒工夫去控制火勢。

另外,一開始就到處放火,能打擊到的也就是敵軍的外圍營區,哪怕火勢會蔓延開來,愚蠢地把自己的進攻路線給切斷,再斷絕第一波攻勢部隊的後路就是一個事實,還會讓大多數沒有遭到攻擊的敵軍能夠更悠閒地進行撤退。

所以是,以騷擾為主要目的放火倒是沒有關係,玩一波大的則是絕對不能亂放火!

發起衝鋒就是一往無前姿態的漢軍騎兵,馬背上的騎士大多數時候根本沒有機會使用武器,能做的就是儘量將身軀伏低下去,免得遭到敵軍攻擊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戰馬踏蹄狂奔的速度太快太顛簸,哪怕有馬鞍和馬鐙想保持平衡都有點困難。

他們一開始的時候還有隊形,隨著越來越深入楚軍的營地,受限於地形的關係,再來也是夜色中難以辨物,騎士能操控戰馬的機會很有限,更多的時候是任由坐騎踏蹄馳騁,慢慢再無隊形可言。

在漢軍騎兵的衝擊之下,一座座營帳被馬蹄踐踏,營帳裡面沒人還好,有人則不是死傷於馬蹄之下,便是被馳騁狀態的戰馬撞得倒飛。

僥倖沒有死傷在漢軍騎兵下的楚軍,他們還在驚魂未定的狀態之下,迎來了後續跟上來的漢軍其餘部隊,聰明又反應快一些棄掉武器投降還能活命,傻愣愣站在原地又或是採取抵抗則將被漢軍殺死。

範國這邊,他們並沒有加入交戰的打算,能做的就是作為看客,再想方設法加固“新鄭”的防禦。

作為看客之一的劉明思來想去,沒有找到簡便的詞彙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那是他的字典裡面沒有“摧枯拉朽”這個成語。

“漢軍攻勢如狼似虎,今夜過後……,楚軍可存多寡?”範鞅一臉的震驚。

範氏曾經也想要組建騎兵,迫於很多困難自己放棄了。

範鞅多了一個埋怨士匄的理由,想的是哪怕有那麼多的困難,自己那位老父親怎麼就沒有想著排除萬難弄一支騎兵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了今天晚上的漢軍騎兵衝營,戰績再廣傳天下,各個諸侯國對騎兵的存在價值會有新的認知,但凡是有點條件的諸侯絕對會嘗試組建屬於自己的騎兵部隊。

身份不再是一名戰將的呂武,他當然不會去幹自己衝營的事。

不惜身的君王絕對不是一名合格的君王,優秀的君王應該懂得掌控全域性,遠比親自去殺掉幾個敵人更加重要。

呂武現在待在營盤大帳,聽取匯報上來的戰況,再根據局勢的變動做出新的調整。

對了,沙盤這種玩意早就被呂武口述,再讓人做出來了。

那一座很大的沙盤上面,戰場的山川地勢,敵我的分佈,一切是顯得那麼的清清楚楚。

有了沙盤這個玩意,不但統帥看一眼就能省了費腦子憑空想象和構思的步驟,面對一些變化絕對能夠更及時地做出反應。

“騎兵衝進十一裡?”呂武目光停在沙盤上的楚軍營區,上面擺著一些木雕道具,代表漢軍騎兵的兵偶散得到處都是,代表楚軍的兵偶同樣顯得亂七八糟。

呂武親自挪動了一些兵偶,拿著楚軍營區外的漢軍兵偶,擺出了一個合圍的態勢。

當然了,外圍有正在等待命令的漢軍,除非楚軍自己撞上去,要不然天沒有放亮之前也就是繼續待命的份。

“‘陰坂’騎兵……”呂武移動了一下位置,來到能夠將‘陰坂’看得更清楚的地方。

這個“陰坂”之前並不顯得重要,戰局出現新變動之後,那邊的漢軍駐兵成了一把致命的匕首了。

當前正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再有最多一刻鍾的時間,東方天際就將迎來魚白的變化。

呂武問道:“‘新鄭’可有異動?”

暫時擔負‘書記’角色的上邪找人確認了一遍,答道:“並無異常。”

呂武覺得也是那樣。

倒不是範軍完全失去一戰之力,僅是從人心的角度來猜測,他們現在更願意看到漢軍和楚軍打生打死。

這一次呂武開始不講武德收拾了楚軍,會順便把“新鄭”收拾了嗎?答案是不會,要不然也不會在制定作戰計劃時,明確安排了撤軍的時間。

其實吧,呂武不是沒有想過乾脆不跟楚軍打,帶著軍隊安然回國。

只是呂武真的那樣做,楚國接下來肯定會假借幫子產復國的名義滅掉範國,又或是將範國壓縮到僅剩下“虎牢”以北的疆域。

楚國已經兼併了那麼多國家,以他們的虎狼心態不可能真的讓子產復國成功,再獲取“虎牢”以南疆域的楚國該是變得多麼強大?

所以,呂武哪怕是被範國、韓國和荀國的背叛給噁心到了,還是要忍下這波噁心,更要承擔必要的傷亡代價,狠狠地給楚國來那麼一下子。

呂武事先對戰勝楚軍有足夠的信心,得到回報說是熊招第一時間帶著殘存的“左右廣”逃跑,稍微有那麼點愣神過後,基本上知道這一次夜襲將會取得多大的戰果了。

要不要特別針對熊招?

呂武進行了很慎重的思考,派人去給“陰坂”的騎兵傳令,分出一萬騎兵專門追擊熊招,能幹掉就別俘虜了。

“不管能不能殺死楚王,楚國內部的矛盾爆發都會成為必然。如果讓熊招回不去,是會幫了楚國,還是進一步加劇楚國的動亂?”呂武一時半會很難判斷得出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