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811章:差距超乎想象

第811章:差距超乎想象

敗了?又敗了!

這一次,楚軍敗給了漢軍,比之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慘!

在以前的交戰中,楚軍哪怕是敗給漢軍都能獲得一些戰果,然而這一次楚軍死傷超過三萬,沉重的傷亡只是狠狠地消耗了漢軍的一波各種箭,給漢軍帶去的傷亡卻是微乎其微。

漢軍從開始不斷用遠端武器覆蓋,一直到楚軍撤退,兩翼在遊弋的騎兵出擊,一共消耗了多少各類箭矢?粗略一算,短暫的一個時辰左右,他們消耗的各類箭矢達到四十萬有餘。

辛虧弩的操作不困難,即便是未成年的孩子都能扣動扳機發射,一再持續投入射箭作業的漢軍從正兒八經的五千弩兵,到弓箭手和其餘兵種加入進去變成一萬八千人充當弩手,要不然僅僅是五千弩兵要射四十萬發弩箭,弩機崩壞了都辦不到,時間方面也不允許。

出戰的三萬八千楚軍,直接被射死的人數約有一萬左右,只有不到六千人退回了營寨,剩下的那些變成傷患或失蹤人口被遺留在交戰場地。

直至楚軍的殘兵退回營寨,一場戰事被塗寫了一個“逗號”,觀戰的大多數人還是沒有能夠回過神來。

太尼瑪恐怖,也太尼瑪驚悚了!

今天那一幕幕地形線有“烏雲”升空的畫面,必將會一再出現在很多楚人的夢境之中,使之不斷地做噩夢;觀戰的範人、韓人、荀人以及一些其餘列國人,他們的感觸會輕一些,見證到漢軍遠端武器的使用,多多少少會留下心理陰影。

“如果是我軍面對這樣的遠端覆蓋,怎麼應對?”韓起在思考。

韓氏玩遠端玩得很溜,他們先人一步研究出了箭陣這麼一種戰法,能夠更加“科學”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覆蓋射擊。

不要以為玩箭陣不需要技術,總是需要判斷當時的風力,再很有眼力勁地計算攻擊哪裡能夠獲取最大戰果,再來對戰局起到作用。

如果善射只是組織箭陣對人多的地方射就叫掌握或玩得溜,能玩這種戰法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有時候並不是遠端覆蓋更多的敵軍就是正確,特定的時間覆蓋需要的位置,哪怕是沒有對敵軍產生多少傷亡,對整個戰局能提到的作用也許比殺死更多敵人大得多。

韓氏就是掌握了什麼時候應該覆蓋,又是覆蓋哪裡,不是因為製作出的弓精良,大多數韓人也將射箭玩得很利索,才得了一個善射的名聲。

韓起對箭陣覆蓋簡直是太熟了,然後私底下一再偷偷研究漢國那邊的弩,早就窺探了弩箭的射速和著力,不難窺知弩射出的箭比弓射出的箭更有穿透力這個結論。

簡單的說,一樣是遠端武器,射出的箭矢飛行速度是不一樣的,也就給了他們不同的穿透力。

當然了,要有什麼穿透力,離不開對箭鏃種類的瞭解。

韓氏偷偷試驗過,漢國的弩箭裝載三稜箭鏃,二十步以內能夠穿透三層甲,六十步以內還能夠起到破甲效果。

一步是多遠?一般是指一點五米。

那麼就是,漢軍的弩使用三稜破甲箭頭,三十米以內直接懟金屬怪能起到殺傷效果,九十米左右還可以射穿一層甲。

誇張了嗎?要看是跟誰比。

知道傳說中大慫的神臂弩,最遠射程達到一千五百米,幾百米內還有破甲能力嗎?天曉得是不是真的,以大慫文人那嘴炮無敵的尿性,估計是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是真的,擁有這樣的神兵利器還一直慫,那真的不是科技實力和國力的因素,是人的問題。

好了,僅僅一戰,楚軍出動三萬八千,只有不到六千人逃了回去。

該怎麼說?

韓起和韓無忌心態最為複雜,以前陰氏就有超過韓氏成為善射之族的跡象,到今天徹底證實在玩遠端武器方面,韓國已經玩不過漢國了。

玩近戰,韓氏一直以來就是弱勢,再有連善射的優勢都沒有,韓國的前路在何方?

範鞅腦子裡先產生了“漢軍牛逼”這個想法,隨後則是控制不住心生怨念:“為什麼不早點來救啊!”

知道範國跟楚國打得多麼辛苦嗎?

老父親為了抗衡楚國,活生生地累垮的身體!

範國幾年間一再喪師丟土,國力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一旦“新鄭”被攻克,面臨的就是失掉國祚的危險。

是吧,漢國為什麼不早早發兵救援範國?

有新的問題出現了,漢國又憑什麼要早早出兵救援範國呢???

用一個說法,範鞅現在的心態就是一種“唯利於己”了。

出戰的漢軍並沒有隨著楚軍撤回營寨而鳴金收兵,他們逼到了楚軍營寨的百步左右,常規弩機和床弩、車弩又開始了持續不斷的漫射。

什麼叫漫射?就是不刻意進行瞄準什麼目標,往大範圍區域瞎幾把射就行了。

觀看了全程的呂武對這一戰的感覺一般般,甚至覺得霍擅是個敗家玩意。

那可是四十萬發各類弩箭,哪怕是有一部分在後續能夠回收再利用,常規弩機和床弩、車弩的“耐久度”是這麼消耗的嗎?

不是玩遊戲,但“耐久度”這玩意對什麼都有,任何東西用的次數多了,必然會減少其“壽命”的。

這一次南下,漢軍帶來的各類箭矢也就三百萬左右,後面是能夠再獲得補充,問題是消耗了就是消耗了。

絲毫不誇張的來講,出征攜帶三百萬各類箭矢,在當前能夠辦得到的國家絕對不多,哪怕是有些國家能做到,天曉得要事先儲備多少年,又是一次性掏空了武庫。

漢國在呂武的堅持下,達不到“工匠之國”的高度,常規生產速度之下,一個月生產出七八十萬箭矢還是沒有問題的。

那是得益於呂武搞了非常原始的“車床”,能夠便利地生產箭桿,至於箭鏃直接用“澆鑄模具”生產,一個模具生產幾十個根本不成問題,後續再打磨去掉鐵砂就行了。

另外一點,其他國家是取材於自然,漢國已經開始玩人工種植軍工材料啦。

那個原始“車床”是個什麼玩意?說白了就是諸夏早早就研究出來的玩意,一般是木工進行使用。

那樣的“車床”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平臺,再加裝一些用來固定物體作用的工具,配上鋒利的其餘玩意去切、削、剝、斷等等,想要打造什麼,尤其是一塊木材變成箭桿,過程會非常快,並且只要“車床”一致,使用的材料再一樣,生產出來的箭桿在規格上的差別絕對不大。

事實上,那種“車床”在兩漢時期就有了,其它民族出現的時間或快或晚,反正基本都有相似的玩意。

漢軍在不斷的射箭,到底取得多少殺傷效果,不是那麼好判斷。

話說,漢軍都已經懟到了楚軍營寨在射箭,為什麼不使用火箭,玩一把火燒連營?

這個問題簡直奇妙,會讓負責指揮作戰的霍擅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大約是漢軍懟到楚軍營寨前面射了一刻鍾之後,楚軍轅門升起了免戰牌。

霍擅並沒有第一時間下令停止射箭,他的選擇是派人到“新鄭”城牆之上,請示呂武得到指示之後才下令鳴金收兵。

“此番甚是打擊楚軍氣焰。”範鞅做出了一副低眉順眼的模樣,討好地對呂武笑著,又說道:“假父,如需輜重,範可應也。”

大家都看到了,漢軍在兩個時辰左右射出了海量的各類箭矢,用膝蓋骨思考都知道對箭矢的消耗量很誇張。

漢軍表演出了強勁的遠端攻擊能力,他們不免會忽視了漢軍的近戰實力,思維變成了想方設法來補充漢軍的箭矢,保持該有的遠端攻擊力度。

“輜重?”呂武並非是瞧不起範國,輕聲說道:“如可供應肉食,甚是好事。”

由範國來打造漢軍的箭矢就免了,哪怕是能製造,產量估計也是慘不忍睹。

用一種講事實的態度來說,漢國肯定沒有進入到工業化的時代,對於製造業怎麼都利用上了更多的便利工具,其餘列國還完全在依靠匠人憑藉經驗的“手搓”呢。

範鞅有點懵了。

肉食是吧?哪怕是貴族也不是天天能吃上葷腥,才不是黎庶想象中每頓只吃肉不吃其它型別的食物。

“沒有記錯的話,漢軍帶來了二十餘萬頭羊,約五千只牛?”範鞅想到。

之前得知訊息的範鞅還多少笑話,佔了秦人地方的漢人,慢慢跟秦人一樣在胡化呢。

現在呂武特別強調到了肉食,還用多想嗎?攜帶牛羊不光是為了生產乳酪,還會宰殺了吃肉。

營養跟不上的任何高強度訓練都是一種透支生命力的行為,也就有謀殺嫌疑。

想要訓練精兵?光是讓受訓者吃糠咽菜,其實就是一種殘酷的淘汰過程,能熬過去就算合格,過勞死什麼的視而不見。

當前的時代中,漢國各階層一年吃的肉,不敢說超過全球各族群一年的量,反正吃肉頻率絕對是遠超諸夏其餘列國的。

想要有一副好的體格,營養必須跟得上呀!

漢國那邊,吃肉來增添人體所需的營養只是其中的一種,作為一個半農耕和半遊牧的國家體系,牧養的馬、牛、羊數量那麼多,不搞奶製品就是一種過錯。

在搞奶製品方面,呂武只是進行了必要的敦促,人們自然會有各種辦法來推陳出新做出各種玩意。

隨著時間的一再流逝,新一代的漢人在身體健康度和體格方面,肉眼可見的比老一輩更健康,身高上的差距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了,喝牛奶能長高這種說法,要說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跟鑽石營銷一樣,有那麼點過度誇張了。

範國當然也有貴族養馬、牛、羊,只是在數量上絕對跟漢國沒得比。

範鞅一咬牙,決定收集兩千只羊和兩百頭牛奉獻給呂武。

這麼做就對了,儘管時代已經在變革,一些規矩則是還在。不能是範鞅直接犒勞漢軍,唯一能犒勞漢軍的人只有呂武,其餘人幹了就是挑釁。

韓起說道:“退往營寨之楚軍,我觀之‘左右廣’不足三千。”

那個“左右廣”可是楚國精銳中的精銳!

用一個比較實際的說法,曾經的三千“左右廣”可是能直接跟晉軍的一個“軍”正面交戰而不敗的。

曾經的晉軍能征善戰是各諸侯都承認的事情,通常出動一個“軍”就能打的山東諸侯滿頭包。

楚國歷代國君建設“左右廣”不留餘力,數十萬之眾進行了精挑細選,再配以精良的武器裝備,很漫長的時間裡也就將“左右廣”的數量維持在三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呂武還在等待近一步的戰果彙報,聽到韓起那麼講,視線移動過去。

“楚王或將退兵?”韓起用了疑問句。

今天的交戰是任何人事先都沒有想到的,其中包括了呂武在內的漢人。

床弩和車弩是漢軍首次使用在野戰之中,著實沒有想到會給楚軍帶去那麼強的威懾力,以至於讓指揮作戰的蒍子馮出現了進退失據的狀況。

但凡是蒍子馮決心大一些,直接下令全軍突擊,哪怕一樣是會戰敗,不至於己方折損了那麼多,對漢軍人員的殺傷只有可憐巴巴的不足三百。

現在,楚國精銳中的精銳以一種非常憋屈的方式折損慘重,肯定是會打擊到楚國君臣的自信,再有那漫天有如飛蝗一般的箭雨覆蓋給予的恐懼,他們沒有想到應對的方法之前,不想再繼續打下去,只能說是一種理智,不能絕對的說是喪膽了。

範鞅還在思考,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曾經試圖組建騎兵,可惜的是馬匹質量堪憂,再來可能是訓練不得方法,反正後來放棄了對騎兵的探索。

剛才漢軍展現出來的遠端攻擊能力是很強悍,範鞅卻是注意到了漢軍騎兵的重要作用。

別的不說,僅僅是漢軍騎兵能夠速度極快地插進戰場,還是那種尋找到楚軍薄弱位置,近乎是一擊要命的打擊方式,換作步兵的機動性,哪怕將領一樣能找到敵軍的薄弱位置,以步兵的速度肯定是辦不到騎兵能做到的事情。

呂武也在思考楚王招會不會撤兵,近一步再思量現在停戰合不合適等等的問題。

不用多想,戰爭還沒有達到預期,呂武才不會這樣就想結束!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