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81章:被提前的五國相王

第781章:被提前的五國相王

又是一年的時間過去,時間來到公元前550年。

去年的冬季,關於“商丘”的戰爭結果傳到“長安”這安。

範國得了一個先勝後敗的局面,出征的接近五萬大軍只有兩萬左右撤回國境。

先敗後勝的楚軍並沒有追擊範軍,他們在公子午的領導之下同樣退回了楚國。

那一場戰爭的勝負其實很難定義,之所以說是楚軍勝了,原因是範軍最先支撐不住撤軍,本著誰先跑就是輸的原則才說是楚軍勝了。

兩年的大戰讓範國丟進去兩三萬兵力,源於楚國沒有成功將宋國滅亡的前提,範國其實是完成了戰略目標。

楚軍在“商丘”的用兵前前後後加起來超過八萬,回到楚國的士兵則是只有三萬左右,不看是熬走了範軍,看戰損比以及有沒有完成戰略目標,楚國其實是敗了。

沒錯,就是熬,兩國都在苦撐。

範國初立,國內的事務一大堆,可能朝堂也有不少亟待解決的麻煩。

楚國則是先前被打擊得太狠,在公元前552年到公元前551年動用的兵力合起來約是十四萬,保證軍隊後勤線怎麼都要出動二十萬左右的民伕,一樣是在苦熬。

如果不是實在撐不下去,範軍怎麼可能冒著宋國會被楚國消滅的危險撤軍?萬幸的是楚軍在範軍主動撤退後,那股子氣散了,沒有再試圖滅掉宋國也跟著撤軍了。

在漢國這邊的快騎回“長安”稟告戰況的第十七天,範國的使節團也到了。

士弱是範國這一次的正使,通報“商丘”戰況的同時,彙報“圉”那一線的戰局走向。

在士弱的口中,範國挫敗了楚國吞併宋國的行動,認為那一戰是範軍勝了。

呂武沒有過多糾纏,無論是運氣好,還是範軍打得楚軍無力再攻宋國,事實就是宋國還存在。

範國將自己的出兵認定是阻止楚國吞併宋國,說得勝了其實沒有毛病。

至於“圉”那邊的戰況,士匄先將“商丘”的範軍撤回去,後面才派人通知在“圉”作戰的漢軍、荀軍和晉軍能撤了。

以當時兩線的戰局走向,不太好說士匄有沒有要拿漢軍、荀軍和晉軍墊背的意思。

畢竟,“商丘”的範軍撤走半個月,人在“新鄭”計程車匄才派人去通知盟軍,而當時漢軍、荀軍和晉軍已經追擊楚與多國聯軍到陳國境內。

若是“商丘”那邊的楚軍不是撤回國,跑去攔截漢軍、荀軍和晉軍的後路,事態該是什麼個展開?

呂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譴責範國那種視盟軍安危於不顧的行為,甚至覺得士匄是故意要葬送盟軍。

從那之後,呂武任是士弱再怎麼求見都不再面見。

但凡範國的君臣有點逼數,怎麼都該認清事實了,及時更換對漢國的邦交態度。

而在荀國那邊,不知道是中行吳表現的慫讓齊國鬆懈,還是齊國辦事效率不怎麼樣,極可能也是能力有限,反正齊國要組建聯軍討伐荀國的事永遠是在進行中。

什麼叫“進行中”呢?就是要幹,齊國卻是卡在了第一階段或不知道哪個階段,不見實際出兵的動作。

當前呂武最為重視的是晉國那邊。

他原本以為去年韓起就該將事情辦了,沒想到一年過去還沒有聽到個聲響。

現在,範國跟楚國的交戰停了下來,荀國跟齊國的戰爭不知道能不能打起來,漢國暫時不用去支援範國或是荀國,有合適的時機讓韓起辦大事嗎?

“君上!”梁興一臉出大事的模樣。

呂武心中一動,等待梁興彙報。

梁興語速極快地說道:“天子遣使赴‘新田’,冊封韓起為侯。”

呂武霍地站起來。

有這模樣倒不是什麼失態,純粹是呂武被韓起的智慧給驚到了。

“韓起真能藏,周天子也是有點東西啊!”呂武心想。

漢國、範國和荀國的建立是因為功勞得爵,當初解朔、韓起和彘裘也能獲得賜爵,從而有立國的資格,後者因為各種原因行了婉拒。

梁興並沒有說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呂武,說道:“亦有天子使節往‘新鄭’、‘長安’途中。”

啊?

周天子一下子派出三支使節團,去“新田”冊封韓起,到“新鄭”和“長安”是想幹什麼?

呂武第一時間就猜出周天子想做什麼,一定是找解朔和彘裘進行冊封!

所以了,周天子一天還是天下共主,哪怕自身沒有實力,掌握“名”與“器”就能攪動風雲。

“要說這一代的周天子聰明,還是傻呢?”呂武內心很是感慨。

梁興肯定也是猜到周天子想幹什麼了,問道:“國尉……”

呂武搖頭,說道:“且不告知國尉。”

漢國執行了自己的制度,貴族的權利遭到了削弱,一眾投奔到漢國的貴族,他們心裡肯定有想法的吧?

周天子要冊封解朔?

呂武想看一看解朔怎麼應對,再好好瞧瞧一眾貴族會有什麼反應。

漢氏子姓佔了漢國八成左右的實力,即便是其餘的貴族脫離,人心方面會有些動盪,要說出大事則是不會。

事實擺在那裡,有絕對的實力,只要呂武不昏了頭腦,什麼事情不能面對?

其實,周天子這麼搞,會最為難受的是範國。

彘裘是士匄的族親。

士匄出於對彘裘的補償心態,立國之後可是劃割了不少城邑給彘氏。

另外,士匄對彘裘的提防心有點重,明明讓彘裘成為兼任多職的元戎,可是彘裘根本無法履行元戎的職權。

之前彘裘來“長安”出使,儘管已經非常剋制,多少還是表現出了不如意,或者叫心態失衡。

“君上?”梁興問道:“可是天子知曉楚國戰敗,乃有此事?”

如果說晉國的分家是內部權臣的配合,達到了幾乎所有諸侯國想搬開心中巨石的期盼,才讓周天子順水推舟可幹了,當前周天子又搞這出是為什麼?

極可能就像梁興猜測的那樣,一場“商丘”之戰讓周天子看到了楚國的虛弱,認清楚國不再是大威脅,王師則是在三戎那邊遭遇不敗而敗,致使周天子又有了搞事情的心思。

呂武沒回答梁興,改了個話題,說道:“韓宗主既已享爵為侯,且遣使‘新田’祝賀。”

成了侯爵的韓起,他會選擇自行建立自己的韓國,還是會仍然為晉國呢?

至於說拒絕周天子冊封?韓起前一次是認為時機不到,這一次極可能是主動佈局,致使周天子想到前一次有人婉拒賜爵,摟草打兔子又給幹了。

所以,這一出可能是韓起給整出來的?

在接下來,令呂武沒有想到的是楚國那邊有使節團到“長安”來了。

楚國正使的規格很高,直接是令尹公子午親來。

“代我王問候漢侯。”公子午又稱呼熊招為王啦?

呂武皺眉,一時間沒有還禮。

“我來時,見範國上下群湧滔滔,亦見晉國殺戮不絕。”公子午露出了詫異的表情,問道:“漢侯不知?”

說的是彘裘終究還是有想法,沒有第一時間拒絕周天子的冊封,搞得範國內部的政局出現動盪;晉國那邊的殺戮不會是別的,韓氏開始大肆清除異己了唄。

範國那邊的事情,呂武只能進行有限的關注。

呂武最為在乎的還是晉國的大變,尤其是韓起從頭到尾都沒有派遣使節過來溝通。

話說,韓起到底是怎麼想的?時機最合適的時候沒有動手,是在等著周天子的配合嗎???

為什麼那麼說?

周天子的冊封必定會讓範國和漢國出現內部問題,無法在荀國耍花招,有關於齊國已經集結大軍的訊息。

所以,韓起不是被動等待,他在主動創造時機啊!

呂武想不明白的是,哪怕韓起取代了曲沃一系,無論是仍然為晉國,還是更換國號為韓國,能扛住漢國、範國和荀國的怒火嗎?

好,漢國、範國和荀國暫時都有自己的麻煩,總有解決麻煩的那一天,韓起能在那段時間裡將國家壯大到什麼程度?

以路程,再看能行走的路線,周天子派出的使節團最晚到“長安”是正常。

呂武對要來長安的天子使節團是採取冷眼旁觀的態度,等著看大戲呢。

在暫時階段,解朔好像並不知道有那麼一回事,平日裡沒有表現出什麼異常,該幹嘛還是幹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武無法百分百確定解朔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能夠提前知道訊息,要麼是派人隨時在刺探訊息,不然就是源於職權相關。

等事到臨頭才知道,真心沒什麼值得奇怪的地方。

畢竟,現在又沒有報紙、廣播和電視,想知道什麼訊息依靠的是多方打聽啊!

“楚使前來,所為何事?”呂武問道。

公子午再次行禮,說道:“天子此番禍亂諸侯,無為君之德。我王得知甚覺可笑。”

然後呢?

周天子掙扎了一次,鬧出了征討三戎不敗而敗的笑話,誰還不知道周王室是徹底不行啦。

已經不行了的周王室,小日子想過得舒坦,肯定不能讓某個諸侯一家獨大,並且還要削弱周邊諸侯,再從遠遠的地方選個能給予方面的諸侯成為新霸主。

呂武不止一次覺得周天子一頓操作很漂亮,並且還猜出周天子要培養齊國,進而打算強力支援荀國破壞周天子的圖謀。

現在,呂武沒有訓斥公子午,其實已經將態度表達出來了。

公子午能看懂的,他對自己今次前來的任務能不能完成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王邀漢侯往‘會稽’。”公子午停下來一小夥,復又說道:“範侯、齊侯、荀伯皆已遠往。”

真噠?

不能夠吧!?

呂武這一刻想的是:“會稽?這麼遠!”

為什麼選在“會稽”,又是去做什麼,呂武肯定要問清楚。

公子午笑眯眯地說道:“姬洩心失德,何以為王?五國會盟於‘會稽’,祭拜夏后氏……”

夏后氏?大禹嗎?

呂武靜靜聽著,慢慢品出了味道,那是要互相稱王,再互相承認王號啊!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