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708章:量我等之物力,結與陰子之歡心

第708章:量我等之物力,結與陰子之歡心

楚國對晉國服軟之後,吳國對晉國的作用便會大大降低。這種狀況對宋國、鄭國、陳國和蔡國都一樣,他們應該考慮接下來怎麼跟衰弱後的楚國相處,又要觀察晉國會對列國怎麼樣。

一個衰弱下去的楚國才是最難相處的,楚國周邊的國家要小心會不會變成楚人的養份。

即將獲得爭霸勝利的晉國同樣讓列國發怵,尤其是擔任元戎的是沒有經過正統貴族教育的呂武。

沒有疑問的是,戰爭爆發在本土讓吳國很傷,他們還被楚軍徵繳了大約半年,一下子讓“蕪湖”周邊成了無人區,經濟損失倒是其次,大量的人口減少就有點要命了。

“我聞吳國盟越國。如今越君何人呀?”呂武還是第一次聽到來自越國的訊息,感到挺好奇的。

餘眛恭敬答道:“當今越侯乃是夫譚。其國戰三夷得勝,正處鼎盛之時。”

三夷是個什麼東西?他們是百越的歸類,十分擅長栽種水稻,非常喜歡吃生魚片。

目前的三夷與越國是死敵,雙方每年都要大戰一場,去年越國大勝三夷再舉目四望,恰好吳國被楚國教訓了一頓,膨脹狀態的越國就想和楚國掰掰腕子,站在吳國這邊跟楚軍打了一場。

沒人知道越軍與楚軍的較量結果是怎麼樣,反正後面越國對吳國極其不爽,卻是又掉頭跑去接著跟三夷玩耍了。

對於中原列國來說,南方的吳國挺有神秘感,知道越國是為了為大禹守靈和後繼祭祀而建立的國家,其餘就什麼都不清楚了。

另外一個國家,也就是北燕,他們在春秋初期還有點存在感,後來包括中原各諸侯以及南方列國,誰也不知道北燕到底是已經滅亡,或者是依然存在,人們失去北燕的訊息長達近百年啦。

餘眛發現呂武對南方的情勢很好奇,投其所好講了不少。

目前南方的勢力挺多,絕大多數都是百越的某一支。用“勢力”來定義的原因是,百越的部落太多太雜,一般是以部落聯盟形式而成為一個群落,稱不上是一種國家的體制。

呂武對什麼幹越、陽禺、縛婁、驩兜都挺陌生,倒是知道楊越和閩越。

楊越是楚國三天兩頭會毆打一頓的百越部落聯盟之一。

呂武知道閩越則是源於西漢時期,漢武帝為奠定諸夏做努力,幾乎沒有費太大功夫就收服了南方諸越,其中就包括了閩越。

“陽禺就是廣東吧?”呂武想起了看過的某個影片,小姑娘和幾個小夥子玩得挺花的。

餘眛一臉殷切地說道:“外臣懇請伯國復使巫臣赴吳。”

呂武張了張嘴一字沒說,臉上露出了哀傷的表情。

申公巫臣已經在去年病逝,還怎麼去吳國?

這位為了女人跟楚王動手的情種一去,身懷絕技的夏姬緊隨其後也沒了。

諸夏少了兩個痴男怨女,尤其是夏姬沒有留下自己的絕技,著實是可惜了呀。

餘眛得知申公巫臣已經病逝,猛地就嚎哭出聲,看著還不是裝模作樣,一邊哽咽一邊說道:“如此,我定善待於庸。”

這個“庸”的全稱叫屈狐庸,是申公巫臣的兒子,至於是不是夏姬的骨肉,沒人特別去瞭解過。

在申公巫臣被召回晉國時,將屈狐庸留在了吳國。

當時的吳君諸樊給了屈狐庸一個“行人”的官職。

什麼是“行人”呢?不是馬路上的行人,是吳國那邊負責外交的一個職位。

申公巫臣病逝後,家裡有派人去吳國通知屈狐庸,然而屈狐庸並沒有歸國,是父親和母親先後撒手人寰都沒有回去,反而是跑去了越國當使者。

由於屈狐庸在晉國這邊並沒有爵位,再來是他向幾個兄弟明確表示要留在吳國發展,等於他經歷作為一個楚人跑到晉國為臣,又辭別晉國並放棄家業,落戶吳國的舉動。

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屈狐庸為吳國和越國的邦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是吳國能持續跟楚國掰腕子非常重要的一環。

呂武沒可能去關注屈狐庸這麼一個人,對於餘眛表態會照顧好屈狐庸,則是需要進行感謝。

沒辦法的事情,身居高位之後一些莫名其妙的人際關係就會加身,跟自己沒半點直接關聯的人,有了需要就必須得會演。

對於吳國再次請求晉國接納?呂武並沒有進行明確的表態。

事實上,晉人已經明白吳人的套路,只有在吳國弱小的時候才會服順,一旦吳國覺得自己行了就會各種跳脫,並且兩國在進行交流時,吳國的表現著實很難獲得他國的友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怎麼說?除了吳人慣於慕強鄙弱之外,作為個體跳脫是自己的自由,國家與國家的交往再天馬行空亂搞就很難關係正常化了。

晉軍沒有駐營,也就等於根本沒打算留在“商丘”接受宋國君臣的款待。

“陰子與晉諸‘卿’已遠離?”華元聽到這個訊息懵了。

一個招呼都沒有打就走掉,晉國這是對宋國的意見不小呀!

向戌說道:“如今楚已衰弱,我不懼楚來犯,便是晉與我不善,盟約仍在。”

“謬矣!”華元看上去挺著急,惱怒向戌亂下定論,控制不住大聲說道:“你不見秦、齊、衛之下場?”

秦國不用說,晉國怎麼對待都沒有毛病。

齊國和衛國不一樣是跟晉國有盟約,亂搞之後看到晉國因為盟約而去另眼相待了嗎?

所以,該是蠢到什麼程度才覺得有盟約就會讓宋國變得安全?

說到衛國就讓向戌不爽了。

宋國和衛國的關係一直挺好,原先是為了共同壓制鄭國,後來漸漸產生了真感情。

中原霸主受不了衛國先君衛衎,宋國很是有心無力。

上一次曹國站在魯國那邊一起對付衛國,向戌就建議宋國介入,哪怕不出兵幫忙,外交斡旋總是可以的吧?結果遭到了華元的強力反對。

宋國的君臣知道晉國已經徹底受不了衛國,問題是晉國接納孫氏顯得挺不地道,再來是衛衎已經遭到驅逐,換個國君就該翻篇了呀。

華元太過於懼怕晉國,不顧與衛國的老交情,包括向戌在內的一幫宋人覺得害怕晉國沒毛病,衛國受難沒有任何表示就顯得太冷酷無情,會導致再也沒有國家願意跟宋國交心。

開始了,又開始了,右師和左師爭吵,到了不顧公眾場合不合適的地步。

虞顯突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看過去發現是華元,向前兩步行禮等候吩咐。

“你為正使,攜重禮往‘新田’拜見陰子。”華元說得很慎重。

這個虞顯是誰?他是陰氏的第一任家宰呀!後面辭去陰氏家宰的職位,回到宋國老家繼承家業。

有那麼一句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用在虞顯身上還挺合適的。

呂武在晉國身份越來越高,陰氏也發展成了一個巨無霸家族,不管虞顯作為陰氏家宰起到了什麼作用還是會粘上一點光環。

宋國這邊看在虞顯曾經是陰氏家宰的份上,不免也會猜測虞顯跟呂武的交情怎麼樣,其結果就是讓虞氏在宋國崛起,虞顯本人也受到了重用。

“謹記一言,如陰子有所差遣,我莫敢不從。”華元說得光明正大。

那個“我”指的是宋國。

再是保守派的宋人也沒覺得華元那麼講有什麼毛病,原因當然是晉君姬彪年紀尚小,主持晉國軍政事務的人是呂武這位元戎。

最重要的是什麼?恰恰因為晉君姬彪年紀小,晉國在呂武的操持下將要徹底打敗楚國,所有的功勞也就落在了呂武的頭上。

對於一個有能力又夠狠的人,尤其這個人控制著“東方世界”當前最為強大的國家,再怎麼禮遇都是應該的。

虞氏恰好有一批貨物要運往晉國,虞顯講出來,包括華元與向戌,以及其餘宋人,沒有一個人覺得算什麼事。

與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

為什麼現在幹外交是個肥差?在強國幹外交工作除了能收到厚禮,出使期間帶上自家的貨物一路走一路推銷或販售;在弱國幹外交工作除了收穫人脈之外,一樣是能一邊做買賣。

哪怕是再有敵意的諸侯,他們本著基本規則都不會對使節團怎麼樣,為了保住臉面甚至會下令沿途的各個家族進行保護。

所以,幹外交不是個肥差又是什麼?

虞顯先回去封地,不慌不忙地巡視了一圈,帶上三百車的貨物塞進使節團,啟程前往晉國了。

那都是一些什麼?其中的兩百車,裝載的是屬於陰氏的資產,大多是一些玳瑁、珍珠、鹿茸以及南方特殊皮草。

為什麼虞氏這邊會有陰氏的資產?多大點事呀!

根由在於“鄢陵之戰”後,呂武請虞氏幫忙處理從楚軍那邊獲得的大批糧食,雙方建立了互利互惠的關係,慢慢虞氏變成了陰氏在南方的“買辦”了。

像是玳瑁和珍珠,其中玳瑁就是楚國那邊的特產,珍珠在齊國那邊也有出產,但是齊國珍珠的價格比吳國和楚國要貴。

而鹿茸純粹就是呂武效仿管仲舊事,陰氏本身需要的同時,能起到打擊楚國經濟的效果。

現在這麼一個年頭,國戰就國戰唄,不能妨礙各個家族私下的買賣,一邊開打一邊做生意才是主流,並且不存在任何的禁售名單。

虞顯花了近三個月才抵達“虎牢”,短暫停留歇息時,聽到了一些見聞。

“晉復內亂?”虞顯怎麼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呢?

是的,晉國內部又出現么蛾子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