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688章:俺,其實想當個正直的人

第688章:俺,其實想當個正直的人

這一次晉國以及列國的聯軍將楚國禍害得有些慘!

到底是慘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

就這麼說吧,聯軍攻克的“城”級別就有七座,“邑”級別五十六個,“邦”數百個。

上面的資料看著比較片面,看看統計的相關戰利品,楚國有二十來家的貴族遭到俘虜或是戰死,俘獲以及擄掠的楚人將近十六萬,各類財帛以及物資的運輸需要用到兩三萬車輛。

而那個還只是聯軍的戰利品,沒有算上破壞掉不可再利用的物質層次,還有殺掉不能再復生的楚人,一系列的後續影響絕對大到驚人。

完全無法進行統計,只能進行不靠譜的猜測,受到戰爭威脅不得不背井離鄉逃亡的楚人數量,約是在四十萬人左右?

楚國的總人口是多少?他們自己估計也不清楚,取一個史學家猜測的數字,當前階段應該是三四百萬人口吧?(人口不算奴隸以及在荒野生活的群體)

所以,晉國以及盟友入侵楚國,一下子影響到將近六七十萬楚人的正常生活,以國家層次來看楚國不但慘,並且絕對會很傷!

慘不慘和傷不傷是一回事,從政治角度來看有另外的解讀方式。

晉國跟楚國爭霸了近百年,歷來只有楚軍北上打到晉國的家門口。

雖說晉國的本土沒有遭到過戰爭的破壞,列國還是會看成楚國在這一場爭霸戰爭中站在優勢地位。

那一場“邲之戰”的影響為什麼會那麼大?不是晉國那邊有“卿”的子侄被俘了,乃是楚軍成功飲馬大河,並且還擊敗了看似國力正盛的晉國。

上一次“沫之戰”為什麼影響不大?原因當然是楚軍第二次成功飲馬大河,他們哪怕是戰敗和令尹被俘虜,某種程度上還是賺到了政治聲望。

飲馬大河哦?咱們再次做到了!就問牛不牛逼!?

至於再次成功飲馬大河遭到的一些挫折,咱們是一個損失不起的國家嗎?完全不是呀!

政治是一種挺複雜的遊戲,不能單純去看幹某件事情遭受的損失,要看那件事情辦成之後產生的影響力。

明知道二打十六,俺們也知道自己從軍事裝備到國力有點弱,但俺就是要拼!

輸是不可能輸的,打平都是賺,贏了則是血賺,以後誰再也不敢小瞧了俺!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付出和犧牲都是值得的!!!

怎麼說?以戰略角度為出發點,真的沒毛病呀!

呂武想搞大事,卻是不能蠻橫地去幹大事業。

諸夏這邊很講究聲望,光有實力而沒有聲望,再有實力也要被群毆;實力不足卻是有著很高的聲望,起事後會有一個八方來投的局面;實力和聲望都夠的話,會上演什麼叫做“時代之子”的大戲。

有什麼比親征之下成功飲馬大江更能提高聲望的嗎?有的,攻克楚國都城“郢”絕對算一件。

殺死或俘虜楚君?這個不能算,真的要算也是負分項。

以晉軍為首的聯軍正在回撥兵力,自然不能忘了將獲得的戰利品陸陸續續運出楚國地界。

呂武將運輸戰利品的活交給了魯國和曹國,麾下的晉軍則是全力備戰。

另外的那些列國?呂武是個晉人,有屬於晉人的毛病,打從心裡沒指望列國聯軍在對上正牌楚軍時能頂用。

那為什麼還要集中列國的兵力?呂武將他們集中起來的原因比較復雜,一來是怕這些列國私下搞什麼么蛾子;再來就是讓他們正面頂上沒用,等晉軍跟楚軍正面對壘時,可以派他們四處開花來干擾楚軍呀。

選擇魯國和曹國來運輸戰利品也有講究,他們現在跟衛國和齊國不對付,晉國則是在打壓衛國和齊國。

所以,使用魯國和曹國來跑腿不但能讓兩國完成身為小弟的義務,還能讓他們保持實力;再來就是明示在曹國、魯國和衛國的鬥爭中,晉國比較偏愛曹國和魯國了。

老大不好當的。做什麼事情都要將影響考慮進去,再去權衡怎麼做更划算,名聲也要得到增益。

無疑問的是衛國和齊國近期的名聲都不好,晉國偏袒魯國和曹國也就更讓列國沒話說。

“楚軍前‘勁’已抵達‘湫’,可見蒍氏、鬥氏、薳氏旌旗,另有羅氏、權氏、丹氏、陰氏。”中行吳說的後面四個楚國家族,屬於實力弱於幾大強力氏族卻又值得注意的那批。

楚國有陰氏?這完全就是廢話了。

多次提起現在有很多的地名重複,一個家族要是分出小宗,一般會以地名來成為“氏”,也就是有了那個地名的字首,不但楚國有陰氏,魯國、衛國、宋國也有一個字首為“陰”的家族,他們跟呂武這邊除了字首一樣之外,沒有其餘什麼關係。

並且現在看字首只能看出封地在哪,想從字首猜出這個家族是哪個家族的小宗,還是一個新興的家族,其實挺難的呀。

所以,貴族們的家庭教育課之中,必須會有一個教導人際關係的科目,用來讓本家族的成員知道哪個誰是哪個家族的人,他在那個家族又是什麼份量,等等。

楚國的前鋒部隊來了三四萬人,他們打出的旌旗之中以薳氏為主,那麼薳氏就是楚國前鋒軍的“鋒銳”,也被稱為“前勁之主”了。

呂武說道:“楚軍既來,上軍將、上軍佐便會使而去,與其對壘。”

聽說過“以逸待勞”嗎?後面還有一句叫“乘其不備”。

這個“乘其不備”其實不完全指趁著對方準備不足,還包括攻擊一支疲憊之師能佔到大便宜。

中行吳站起來應:“諾!”

趙武當然也站起來應命,只是心裡覺得有些不夠霸氣。

晉軍要是真的信心十足,何不展露出風度,給遠來的楚軍稍作休息的時間,再開始堂堂正正一戰呢?

趙武那種想法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第一種就是真的充滿信心,根本不害怕無法戰勝對手;另一種這就是腦子壞了,要搞蠢豬式的任仁義。

現在的網路上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大國就該有屬於大國的氣度,偶爾吃虧什麼的不用太在意,要大度一些原諒那些佔便宜的國家,並且無視掉一些小丑搞的魑魅魍魎手段。

品品,不用過多詳細的去品,有沒有聞到那一股屬於“腐儒”的腐臭味?

如果不是有“腐儒”的腐臭味,要麼是智商真的有問題,再不然就是傳說中的五毛了吧?

以當前的年代,趙武那種想法很貴族,在廣義上真沒什麼毛病。

直白點來說,要趁著抵達的楚軍疲憊狀態去邀戰,釋出那種命令的呂武顯得有些給貴族丟人了。

中行吳沒想太多,接受命令再出戰,努力去打贏才是本質工作。

晉國的上軍點兵聚將,準備妥當就出發了。

來自各個列國的高層,他們等晉國的上軍完全離開才聽說楚軍的前鋒到了。

一個人就有一種想法,可能相似,也可能完全相反。

列國的高層對呂武的做法當然分為兩面,一種想法跟趙武一樣,另一種則是只想打贏。

“我大肆劫掠楚境,再言品德,豈非自欺欺人?”這是明白人講的話。

他們的的確確是肆虐了楚國,還扮演什麼清白無暇的好人啊!不嫌噁心自己,也髒了別人的眼嗎?

解朔在事後刻意找到呂武,問道:“元戎,何至於斯?”

怎麼了?

是沒有信心正面跟楚軍展開公平公正的較量嗎?

該怎麼說呢?

呂武深知楚人現在正怒火中燒,鑑於有那麼多的楚人受害,也能進入到哀兵狀態。

相反,以晉國為首的聯軍在楚國境內肆虐那麼久,搶得盆滿缽溢是沒錯,軍紀哪有可能沒有受到影響。

一方是帶著復仇的心態過來,另一方明顯放鬆了警惕,真的打起來勝負其實難料。

再則是,呂武有意改變遊戲規則了。

在當前的交戰規則之下,受到保護的其實是弱國。

畢竟,強國不能沒有理由去攻打小國。這種規則對小國、弱國不是一種保護,又是什麼?

從這一次開始破壞規則,給予“東方世界”一種更殘酷的新玩法,會給陰氏“化家為國”創造良好的條件。

說白了,“東方世界”的格局越是穩定,陰氏“化家為國”操作起來的難度更大,並且有條件讓列國團結起來,組成聯軍來圍攻破壞“政治生態”的陰氏。

呂武現在的角色是中原霸主晉國的元戎,手中有足夠的權力,再加上列國臣服於晉國,等於是一種“手中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狀態,肯定是要懂得利用時效優勢的嘛!

解氏知不知道陰氏要搞什麼?他們其實只是有所猜測,沒有得到來自陰氏的任何透露。

換作解朔知道呂武的全盤打算,未必敢跟呂武一塊玩耍。

這個不是膽量怎麼樣的原因,算是一種對“君權”根深蒂固的畏懼,某種程度上也能解釋為很怕遭到舉世的圍攻。

解朔帶著困惑而來,又帶著更大的困惑離去。

晉國的上軍南下後的第六天,得勝的訊息傳了過來,待在“鄀”的聯軍心情頗為複雜。

中行吳率軍前去,到了地頭就派人向楚軍邀戰。

楚國統兵的薳罷跟同僚商量,集體意志讓他們不顧己方將士疲憊,帶著復仇的熊熊烈火跟晉國上軍展開了擺陣對壘的交戰。

結果是,營地都還沒有立起來的楚軍敗了,得以逃脫的殘兵敗將帶著更大的怒火跟楚君熊招親率的“中勁”會合,卻是停在了樠木山附近,不願意再前進一步。

中行吳帶著得勝之師與俘虜、繳獲回到“鄀”的隔天,楚國那邊的使者來了。

來的是薳啟強,沒有提到不久前爆發的那一場戰役,得到接見連行禮都不做,開口就是謾罵晉國怎麼能不講道德,趁著楚國對吳國大肆用兵來搞入侵。

好像、似乎、可能……所有的不確定用詞都給用上,晉國這一次確實蠻不地道的?

“陰子本可磊落留名青史,為何行此小人之事?”薳啟強不理解,十萬分的不理解。

楚國和晉國雖然為了奪取霸權打了幾十年,雙方卻是從來沒有徹底撕破臉,再好的機會都給對方留下一絲餘地。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上一次晉國和楚國在“許①”會盟,是楚國做了什麼讓呂武覺得受到冒犯的事情了嗎???

呂武需要給個正面的回應,一臉難過地說道:“楚君待我以詭,誤我之名。欲使我君臣猜忌,國中不得安寧。今,我為正名,率軍前來,所為之事,以正我心。”

呃!!!

楚國邀請呂武這個元戎,沒提到晉君姬彪半句,要說沒有用心不良,誰誰誰都不相信。

那是一種很現實的常態,國家與國家之間講究君臣有別,有些刻板保守國家的國君甚至都不會直接跟人臣說話,用的是第三方來當復讀機。

一些國君更加會玩,他們願意跟人臣直接交流,卻是講話輕聲細語,音量不比蚊子的翁嚀聲更大,口音方面更是怎麼奇怪怎麼來,再給冠上一個什麼音之類的美稱,比如鶴音。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刻意裝逼唄。

薳啟強帶著強烈的責難心理而來,質問呂武的過錯,反而被呂武的話嗑得一時半會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本人其實很認可呂武的那句話,楚國先用陰暗手段將呂武給搞了,好像沒把呂武給怎麼著,先出手了還能不允許別人反擊,沒這種道理的。

主要是薳啟強臉皮不夠厚,再來也是呂武足夠無恥,以至於場面一時間僵住了。

“原來是我誤會了元戎啊!”晉國這邊的‘卿’,之前覺得呂武太陰暗的人,一致產生了真正的誤會。

有幸能在現場的列國高層,他們則是恍然大悟,原來上一次楚國的用心那麼險惡。

沒得說,史官們趕緊記錄,可不能讓呂武在史書上留下汙名。

薳啟強腦子有點亂,說道:“我王誠待陰子,絕非心有不軌,陰子誤會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蛤!?

那麼也就是實錘了唄。

比如說,南方霸主的國君承認呂武牛逼,還是非常牛逼的那種,心悅誠服之下玩了一手實力追星?

來自列國的眾人,他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念頭,認為至少在這一代,楚國會被晉國各種輾軋。

呂武掃了一眼正在興奮記載的史官,心想:“想用美名綁架我?不能夠呀!”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