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682章:已有君權之實

第682章:已有君權之實

範氏的人前往鄭國“新鄭”要求他們出兵入侵楚國。

晉國在元戎呂武的命令下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軍徵召。

像往常那樣,中軍最先集結完畢,隨後是新軍、下軍、和上軍。

集結速度取決於各個家族距離“新田”的遠近,近一些的家族在軍隊調動方面肯定會更節省腳程,遠一些的家族肯定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在趕來“新田”的路上。

最先集結完畢的中軍並沒有馬上開拔。這個並不是因為什麼耽誤了。

按照呂武的計劃會讓上軍先去山東列國逛遊一圈,理該讓上軍在誓師之後先行開拔。

誓師在當前是一種很重要的政治活動,大軍開拔前必須講明白為什麼要出兵,少不了就是某某國暴虐無道,不行周禮啥的之類,再就是某某國欺負了晉國的哪個小弟,晉國必須去伸張正義什麼的。

在整場活動的過程中,晉君姬彪就像是一個提線木偶被操控,就連呂武都需要按照禮儀流程辦事。

誓師的主角是“巫”,他們要操辦祭祀儀式,還要進行很重要的卜掛。

沒意外,卦象當然預言了出征大吉。

每一個國家在搞這一套時,得到的卦象都是大吉。至於為什麼老天爺站在自己這邊還會戰敗,一定是某某誰的鍋。

大吉的卦象之下還吃了敗仗?楚國那邊要自殺謝罪,其餘列國主帥們的下場一般是脫帽辭官,晉國這邊則要看背後的家族給不給力了。

“仲父,此次出征保重身體。”晉君姬彪無比認真地看著呂武,小臉蛋上既是疲憊又是緊張。

他稱呼呂武什麼來著?

叫“仲父”啊?

這個所謂的“仲父”應該是親生父親的大弟,也就是同一輩份下年齡次於父親的叔叔了。

辛虧不是“亞父”。

當然,“亞父”原本是個很正經的稱呼,一直到秦末嬴政和呂不韋給搞成了跟“太師”一般的權臣代名詞,後來更是被項羽對待范增給弄得變成了“傻瓜”的代名詞。

晉君姬彪稱呼呂武仲父是得到公族的認可,寓意為呂武跟晉悼公是同輩,希望呂武能像一名長輩那樣來照顧年幼的國君。

歷史上得到一國之君用“仲父”來稱呼的人不少,管仲就是其中的一個。

而管仲被齊桓公稱呼為“仲父”這件事情,不太好說是因為管仲名字的關係,還是其餘什麼原因。

呂武無法拒絕國君稱呼自己為“仲父”的這一個事實,一旦拒絕會讓公族惴惴不安,其餘的卿位家族和中小貴族也該覺得呂武謙虛過了頭。

現在的呂武打從事實上就是晉國的主政者,任何事務都需要他點頭才能得到執行。

經過“許①”的會盟後,國際上承認了呂武的超然地位,晉國這邊提高對待呂武的規格算是一種順勢行為。

現在這麼個年頭,沒有人在當權臣後有幹過篡國的事業,頂多就是各種囂張跋扈和弄權。

晉國的公族封主和貴族,他們觀察了呂武很久,發現呂武並沒有過分的弄權,再來是呂武操辦的一些事情對晉國明顯有利,很難琢磨呂武給自己的歷史定位是什麼。

國君和公族當然希望呂武會是一名“管仲”一般的人物,承擔起國家的大小事情,帶著晉國走向輝煌,又在哪天功成身退,將權力過度給姬彪。

然而,晉國可沒辦法出現“管仲”。

所以,公族只期望呂武在保護和增加卿族的利益同時,能夠兼顧一下公族。

這一次出征,新軍裡面來自公族的部隊有將近三個“師”,其中的兩個是來自羊舌氏,其餘由其它公族的封主來拼湊;趙武則是拉出了兩個“師”。

在上軍開拔往東的半個月後,其餘各“軍”也離開“新田”往南。

他們走的依然是“王野”的這一條路線。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交通要道就那麼幾條,裡面“王野”的路況最好,再來也是路程最短的那條,晉軍不走“王野”難道要刻意繞路嗎?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晉國扛的是周王室的大旗,出征怎麼都要給周天子亮一下相,來表示“順天應命”啥的,再邀請周天子檢閱一下。

一般情況下,周天子本人並不會到場,派來公卿走程式也就是了。

代表周天子過來的是新任單公姬蔑。他是單襄公姬朝的孫子輩。

前一任單公怎麼了?他已經有自己的諡號,叫單頃公。

姬儈是怎麼死的?晉國這邊有派人去參加葬禮,怎麼死的則是完全沒過問。

事實上,單國跟晉國的交情也就因為單襄公姬朝是晉悼公姬周的老師,到了單頃公姬儈這一輩關係就淡了。

姬蔑見到呂武時,開口說道:“陛下已到成婚之時,我將往齊國擇王后人選。”

怎麼選的齊國?

然而,歷任周天子選妻子,一般是在齊國或秦國挑選。

原因?太多的諸侯國都是姬姓,哪怕是出了五服,春秋時期依然講究同姓不婚。

周天子其實還有其它的國家能選,像是當前比較活躍的宋國和吳國,乃至於是楚國。

問題在於楚國正在挑戰周天子的地位,宋國是殷商後裔之國,吳國則被視為蠻夷。

呂武太懂姬蔑怎麼會遞上那句話了,笑著說道:“我必為天子備下厚禮。”

現在陰氏是周天子的錢袋子之一,逢年過節,乃至於平時沒少找理由去送錢。

呂武這麼對待貪財的周天子當然有自己的理由,看只看到時候能不能有用了。

果然,姬蔑立刻露出了高興的表情,對呂武這次南下得勝的祝福不要錢地噴灑出來。

他們在“王野”給周王室的公卿意思意思,不做耽擱繼續南下。

路途之中來自鄭國的訊息不少。

接見完範氏使者並得知來意的鄭國君臣並沒有聽話,第一時間集結大軍南下入侵楚國。

子產一方面派出使節團要到晉國進行確認,另一方面則是有限的動員貴族。這樣幹肯定是為了拖時間,又不敢真的耽誤老大的正事。

等呂武得知子產的做法,想法是:“範氏果然無法操弄鄭國,士匄還是要多多努力呀。”

他們來到“虎牢”,士匄請示之後前去見剛剛抵達不久的子產,看樣子有點像是要問罪?

範氏跟鄭國是個什麼樣的相處方式,能夠體現出範氏對外的掌控能力,也可以窺視到士匄的能力到底怎麼樣。

事實證明在範氏失去士魴之後,內部行政效率降低不說,對外面的掌控也在手段上有些過於強硬,很難使得各個邦交國對範氏心悅誠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士匄到底跟子產聊了什麼不重要,晉國這邊的人只需要知道鄭國願意出兵入侵楚國就行了。

“鄭待我之心不誠,多有搪塞,乃敢拒而不從。”士匄知道瞞不住,給上升到了鄭國對晉國不尊重的層次。

儘管是那麼說,包括呂武在內的“卿”,以及一些聰明的中等貴族,還是看出範氏對鄭國的控制力有限。

呂武說道:“我不問其心,只觀其行。”

好歹老範家是制定律法起家的,怎麼開始玩起“唯心論”了呢?

從這裡也能看出士匄被鄭國搞得無比惱火,偏偏又很難抓住鄭國的致命把柄。

講通透一些,無非就是士匄在與子產的交鋒中處在了下風。

呂武不管士匄是什麼心情,說道:“我等既在‘虎牢’,範氏需遣人往‘商丘’召喚宋國聽成。”

士匄臉色不是那麼愉快的應道:“諾!”

當然,士匄不是給呂武臉色。

宋國沒對範氏怎麼著,該給的“會費”按時交,讓幹什麼也盡力而為。

所以,士匄還是對鄭國異常不爽,還是那種將不爽擺在臉上的態度。

現在陰氏的主要業務是在北邊和西邊搞事,荀氏(中行氏)、魏氏和趙氏的主要業務在東邊,解氏沒有自己的業務,南方交給了範氏。

各自目標明確之下,陰氏跟範氏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競爭比較激烈的是荀氏(中行氏)、趙氏和魏氏。而他們又同時有需要來自陰氏幫助的地方。

這種現狀之下,註定有利於呂武的超然地位更明顯,不再只是簡單的用元戎的身份來壓人。

以前,鄭國不止一次被楚國逼著去入侵晉國,一次次還是楚國答應好會北上,結果楚軍特麼壓根沒來。

鄭國現在當然敢招惹楚國,前提是不要被晉國給坑了,要確定晉國的大軍真的南下。

大批的晉軍進駐“虎牢”,鄭國用儘快的速度完成了三個‘軍’的集結,再老老實實按照晉國的遙控朝著楚國“方城”去了。

“方城”是什麼城?它其實不是城,換作在中原地區該成為“長城”,也就是一道長到過份的城牆頭尾不相連,處在險要地點作為防禦鏈。

鄭國這一次搞得無比聲勢浩大,怕的就是楚國不知道自己要入侵了。

這個是子產以為晉國要救吳國,才有了今年的主動南下。

子產的猜測沒錯,作為小弟在得到來自老大的任務之後,做法就有點偷奸耍滑了。

站在鄭國的角度,他們當然覺得自己沒什麼錯,想用損失最小的方案完成老大給的任務,己方損失能少則少,又不會將楚國得罪得太狠。

晉國這邊看鄭國那樣就很是不爽了。

“鄭行變法,出兵必受困擾。”呂武不是在幫鄭國說話,鄭國有問題也是範氏的問題。他頓了頓才繼續說道:“今次,若鄭無法使楚出兵‘湛阪’,可治其罪。”

士匄巴不得找到機會好好收拾一次鄭國,一聽就來了興趣。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