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637章:國君到底想搞什麼?

第637章:國君到底想搞什麼?

原來中行偃是國君派出刺客殺死的?難怪呂武總覺得國君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對勁。

所謂的眼神不對勁,不是呂武感覺到了來自國君的殺意,像是一種國君覺得呂武虧欠了什麼的憤懣。

這樣就能解釋得通了。

那一段時間國君不止一次跟呂武談心,大意就是能不能相輔相成共創霸業什麼的。

呂武跟國君的“野望”並不衝突,一樣希望晉國能在這一場爭霸戰中將楚國打趴下,給予國君的答案肯定很美好。

國君還想要來自呂武的配合。

當然了,國君不奢望呂武能夠無條件配合,沒那種道理,再則春秋也不是大一統之下的中央集權,破家為國什麼的相反會被社會所不接受。

國君想要的配合是呂武能以他為主,起碼國君想要復興公族,希望呂武不要阻攔。

後續的很多事情中,呂武的表現其實讓國君以為是在配合,像是祁奚擔任卿位的透過,能夠使公族有足夠的軍團編制進行參戰。

一直到國君被困“沫”那個地方,一些事情才有那麼點真相大白。

楚軍北上肯定不是呂武招來。

呂武能夠在得知國君和下軍、新軍被困立刻展開救援,無論是從道德還是職權帶來的責任,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

甚至可以說,祁奚被迫自裁謝罪都跟呂武沒有任何關係。

發生那樣的事情,任何一位元戎都有追究祁奚的權利,差別是國君的權威能不能壓不住元戎的追責,有沒有辦法保住來自公族的一位“卿”而已。

呂武有了一種案情破解之後的恍然大悟,說白了就是得到答案再一想,好多事情都明白過來的馬後炮。

在之前,幾乎所有卿位家族都在互相猜忌,認為對在任的元戎中行偃下手,以誰能得到好處誰動手的機率最大推論,接任元戎職位的呂武其實擔了最大的懷疑,再來就是範氏了。

“中行偃雖然弒君,可是對國君還是挺忍讓的。這麼一個‘聽話’的元戎,國君到底為什麼要殺掉?不可能只是因為中行偃有過弒君的事蹟呀!”呂武心裡非常不解。

下一秒,他轉念想道:“按照當時的情況,無論從順位制還是明面的家族實力,士匄才是接任元戎的第一人選。”

所以,國君幹掉中行偃想保住君權不可冒犯的鐵律,又在給範氏設局?

士匄錯愕之後再次露出了駭然的表情,心想:“還好我退位讓賢了啊!”

天氣很冷,士匄卻是在極短的時間裡變得渾身汗,額頭都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了。

知道答案之後再進行思索,之前很多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關聯起來都變成有跡可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明顯的事情,國君就是要將水攪渾,用元戎的寶座進行設局,不管是陰氏和範氏對上,還是荀氏(中行氏)和範氏對上,又或是哪家跟這家矛盾嚴峻到不可調解,以當時晉國面臨的外部態勢來判定,他們都要忍著。

那麼一搞,國君就能得到跟剛回國一樣的局面,成為一名仲裁者來壓制各個卿位家族,甚至能順勢得到卿位家族的投靠和更深層次的效忠。

令人怎麼想都猜不到的是,範氏面對元戎寶座的誘惑竟是選擇了拒絕上位,致使呂武只是用了很小的政治代價一躍成為元戎。

這個當然跟當時範氏面對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有關,看士匄現在的神態,不像是察覺到了國君設下的局。

在國君的設想下,應該是陰氏聯合魏氏、荀氏、智氏對範氏發難,自此以後卿位家族變成了三個陣營。

後來卿位家族的確也是產生了分明的陣營,以陰氏為首,包含陰氏、魏氏、解氏、荀氏(中行氏)和趙氏的一個團體,裡面的趙氏又獨立為一個中立派,甚至可能隨時當二五仔。

範氏自成一個陣營,然而範氏卻是佔了兩個卿位。

剛剛獲得卿位的祁氏肯定算是公族這邊的陣營。

要是新軍能在“沫之戰”不拉垮,三足鼎立的局面怎麼都能維持下去,能夠給國君的操作空間就太大了。

誰能想到公族那麼沒用,坑到祁氏也就不提了,迫使國君不得不讓祁奚當替罪羊。

再之後,局勢明顯被呂武所掌控。

國君沒有破罐子破摔的原因有點多,包括國家終究還是“曲沃一系”的晉國,成為元戎之後的呂武沒有太過於囂張跋扈,陰氏為首的團體跟範氏保持涇渭分明的態勢,公族依然獲得了一個卿位。

上面其中一點沒形成,國君沒事也會再搞點事,怎麼都要讓各個“常務卿大夫”亂起來,免得國將不國的局面真正形成。

有那麼點想清楚前因後果的呂武和士匄在面面相覷,他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明明比較警惕國君,還是給小覷了啊!

現在的問題是,國君為什麼要承認是自己殺了中行偃,後面所謂的掌握“大料”又是個什麼意思?

國君在喘息,吸氣和呼氣的動作有點大。

自己辭職後的智瑩再次活躍起來是個錯誤,他的重新活躍威脅到的家族太多太多,再來是誰都不樂意智氏再登上卿位的舞臺。

問題在於智瑩的所作所為有威脅並不刻意針對單獨一個家族,採取刺殺這種被發現就是孤注一擲的行動,怎麼都要有點深仇大恨吧?

沒有深仇大恨?那一定是有更大的圖謀,可以一下子顛覆晉國的既有局面。

站在後面的其餘幾位“卿”剛才其實有聽到一點聲音,只是離得有些遠聽不太著很切,依稀聽到誰是殺死中行偃的兇手?

中行吳瞪大了眼睛來回注視呂武和士匄,用極大的努力忍住才沒湊上去,已經要有點控制不住了。

那可是殺父之仇啊!不報不當人子。

荀氏(中行氏)身上的恥辱也將永遠無法洗刷,必然會在長久的時間裡限制荀氏(中行氏)的發展。

事實上,家主被刺殺找不到兇手,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是在述說這個家族的無能。

剩下的那些“卿”則是臉色都很嚴峻,明白接下來晉國或許會迎來一個多事之秋。

所有的“卿”之中,魏琦的臉色除了嚴峻之外還有點怪怪的。這種“怪”是擔憂什麼秘密被揭發。

一直在等國君繼續講下去的呂武和士匄等了個寂寞。

過程發展是國君像閉上眼睛要養神一下下,結果卻是睡著,或是再次昏厥過去了!

發現這一情況的呂武和士匄退開,讓出空間給公子彪母女哭天搶地,一眾寺人和宮女各種瞎忙。

“方才君上言及我父?”中行吳的迫不及待很現實。

一句問話讓呂武和士匄面面相覷,陷入了共同的為難。

怎麼著?直言相告是國君派人刺殺了中行偃,再讓中行吳對國君發動報復嗎???

春秋時期,貴族對國君發動攻殺的事情可不止發生過一件,只是擺明陣仗開幹比較少,一般就是設局伏擊,或是用刺殺的手段。

呂武深呼吸一口氣,輕聲說道:“此事……,且容後再議。”

那件事情著實是太大條了。

僅僅是國君派人刺殺自己的臣子這一點來看,足夠晉國發生大動盪的。

荀氏(中行氏)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難道真的跟國君擺明陣仗開戰嗎?

到時候,其餘幾個卿位家族應該站在哪一邊?其實站在哪一邊都是錯的啊!

士匄欲言又止,低低嘆息了一聲,輕聲對呂武說道:“君上之言,不聽也罷。”

講的不是國君承認刺殺中行偃的事。

國君看似要薨逝,臨死前爆了這麼一個大料,搞得呂武和士匄有些暈乎乎的。

而且國君還有另外一個“料”是關於刺殺智瑩的真兇。

智氏現在已經不行了,再加上智氏唯一的繼承人智盈年幼,他們沒有能力去報仇。

考慮到智氏被陰氏所庇護,刺殺智瑩的幕後兇手暴露,會導致陰氏必須入場的。

眾人沒有離開宮城。

他們來到“下”宮這個地方,選了個趙莊姬之前很喜歡待的庭榭,周邊被卿位家族帶來的武裝力量團團保護住,宮城衛士被驅趕到一邊去。

氣氛很不對勁之下,沒人多嗶嗶什麼,一直拿眼睛在注視呂武和士匄,看呂武的時候會更多一些。

這裡的環境挺清幽,地面鋪上了密密麻麻又圓潤潤的碎石子,建築物的用材明顯都是使用名貴的香木,有一條寬約一米左右、深度不會超過三十釐米的清水環繞庭榭。

要是在夏季,這裡絕對會是一個避暑的好所在,冬季過來就很比較不合適了。

眾人現在需要吹一吹冷風,尤其是中行吳現在亟需冷靜一下。

“若君上薨逝,便由公子彪繼位?”士匄率先打破詭異的安靜。

呂武卻是知道士匄對國君不滿到了一種極致。

真實情況是,呂武對國君也非常不滿,內心裡多多少少則是有點佩服。

姬周幾乎“光溜溜”回國,儘管只是把控國政不到一年的時間,展現出來的才華卻是個有為之君的素質,並且發展晉國的思路很清晰。

只是吧?國君的膽子太大了,甚至可以說是大到了驚世駭俗的程度。

這種人一天不死,哪怕是一再面臨失敗,只要給成功一次,晉國各個卿位家族的滅頂之災也許就悄然降臨了。

士匄講那一句話讓好幾個人臉色大變。

尤其是羊舌肸的臉色一下子變得鐵青。

搞什麼啊!

儘管國君的狀態很不妙,也許養一養能好的。

士匄是在給國君判死刑嗎?

呂武用警告的眼神瞪了士匄一眼,其餘人以為呂武要訓斥士匄時,說話聲出現,道:“便由公子彪繼位。”

我靠!

真的要給國君判死刑啊???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