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618章:來解釋解釋,什麼是君子(謝NemoFoxx萬賞)

第618章:來解釋解釋,什麼是君子(謝NemoFoxx萬賞)

魯國怕就對了。

前有齊國遭到肢解,好些個早就斷了國祚的列國在晉國的操作下復立。

後有衛國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城邑,使得一個二流強國遭到重創,還不知道能不能維持住遭到削弱之後的局面。

如果衛國扛不住?也許曾經的萊國就是衛國的榜樣。

萊國怎麼了?他們先是遭到齊國的痛擊,隨後更是乾脆吞併了呀。

近二三十年來“東方世界”明顯很不對勁,晉國和楚國的爭霸不是什麼大事,一流強國和二流強國發生的事情卻是有些多。

曾經要有個排隊的話,晉國和楚國在整老大的位置,兩國是公認的超級強國;齊國、秦國則是被列國公認為一流強國,現在秦國一點訊息都沒有傳出來,齊國乾脆遭到肢解;鄭國、衛國、宋國、魯國、吳國就是被認可的二流強國,其中魯國的地位有點不穩定,鄭國一再遭到暴揍依然能挺著,衛國卻是好像要不行了。

魯國口嗨是有歷史依據的。他們從建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口嗨,跟齊國處成相愛相殺的關係就是因為口嗨的鍋。

魯國人口嗨晉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數十年下來沒什麼事,相反晉國因為要讓齊國被牽制,還不得不捏著鼻子庇護魯國。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將口嗨視作理所當然的魯國人,知道晉國下軍氣勢洶洶過來,再有晉國使節前來警告,懵逼的同時被嚇到了。

師曠是瞎子嘛?看不到魯國君臣是個什麼表情和表現,聽聲音判斷出了一些意思,嘴角勾了一勾,說道:“我今次前來,乃是奉元戎之命,請貴國退出泰山以北。”

叔孫宣伯失神之下張大了嘴巴,回過神來有點不樂意了,說道:“晉侯賜我城邑,豈可回收?”

所以,魯國口嗨晉國就是天理和正義,晉國給魯國什麼東西都是應該,不能把魯國怎麼著,是吧?

偏偏師曠覺得很是不好意思。

他的不好意思在於送出去的東西,哪能給回收了呢!

魯君午捕捉到了師曠臉上出現的羞愧與不仁,再也不顧什麼‘君不與臣語’的規矩,說道:“伯國贈我土,乃我有功於伯國,為何無禮而反覆?”

真的?

魯國對晉國有個雞兒功勞!

如果說齊國長久以來淨給晉國搗亂,魯國則是那種拿了晉國好處卻扭頭就罵的典型。

認真的論起來,衛國對晉國在感情上的傷害還沒有魯國大,衛國是正大光明拿劍捅,魯國則是暗搓搓地背地一再捅匕首。

有時候拳頭傷人,傷口幾天就好了。

傷心的話,一輩子都難以痊癒的呀!

其他元戎願意慣著魯國是他們的事,呂武真沒有那種忍耐性。

再則,以前扶持魯國是因為需要牽制齊國,遭到肢解的齊國實力下降,晉國又幫那麼多國家復國,東面不再只有一個魯國能讓晉國選了。

有那麼一眾人,別人對他好是應該的,但凡有點不如意,不會去想別人為什麼要對自己好,想法是憑什麼就不對自己好了。

如果魯國有個明白人,不可能在看到齊國的下場後,還不明白接下來魯國對晉國的重要性下降,怎麼都該想想用什麼態度來侍奉晉國了吧?

好傢伙,真的是好傢伙!

看看魯國君臣的表現,好像就沒一個明白人?

師曠聽著魯國君臣七嘴八舌的講話,歸納起來就是:爸爸憑什麼不再愛我呀?

這麼理直氣壯的質問,搞得師曠有些懵,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師曠的腦迴路無限跟魯國君臣同步,其實也是不明白為什麼不再愛魯國,要不然不好意思個什麼勁。

可以說這一趟出使讓師曠很是不情不願,單純的無法拒絕罷了。

一系列逼逼叨叨下來,師曠在離開魯國宮城後才想起來,忘記給魯國君臣留下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了。

而魯國君臣以為將態度展現得很明白和透徹,晉國會想以往那般輕飄飄地放過魯國。

等待他們得知中行吳沒有來“曲阜”拜訪的意思,甚至晉國下軍刻意繞過“曲阜”前往北部,先是又一陣的懵逼,有點回過神來懂得害怕了。

師曠一直待在“曲阜”沒走。

他在等待機會講那一句“勿謂言之不預”,偏偏又不主動求見魯君午,等來等去,等到得知中行吳率軍進入作戰區域,一下子才有些慌了。

夭壽啊!

帶著使者身份出使魯國就是為了下達最後通牒,事情還沒有幹,下軍要動手了,怎麼辦呀?

缺了這麼一道程式,等於是晉國沒有警告魯國就直接動手,於情於理都很說不過去的。

呂武讓師曠到魯國了。

師曠沒將事情做好。

到時候將變成晉國對魯國不宣而戰,堂堂霸主國幹出這種事情,不止是臉皮相關的問題了!

師曠緊急求見魯君午,得到了一個“寡人有恙”的答覆。

這個“寡人有恙”暫時沒什麼內涵,不是指君王為了女色什麼的,單純就是魯君午覺得自己病了。

有那個“覺得”,說明就是裝病。

原因在於魯國察覺到晉國想動真格,是真的慌了。

他們緊急商討應該怎麼辦。

按照魯國的慣例,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經過爭論之後變得復雜,再演變成明明知道應該選擇才正確,出於私人抗爭的不服氣,搞到變成意氣之爭。

後世一再發生荒謬的事情是有歷史痕跡的。

魯國根底出事了不對事,他們幹的就是“我只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等著事情到了不可轉圜的地步,他們再靦著臉表示“輸液,是想你的夜呀”來肉麻一下,期待對方能夠躺平。

魯國按照慣例傲嬌,搞得師曠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

要不然還能怎麼樣?

求見而不得,闖宮嗎???

換作是晉國的其餘人還有擔當會去那麼做,讓師曠來幹跟自己的理念不符合。

這位盲人樂師很喜歡講道理,並且非常喜歡幹那種我覺得對的,才是人間真理的道路。

師曠接到訊息,說是中行吳已經開始動手,想法是:你們簡直是在為難我曠某人啊!

這一下好了。

晉國的最後通牒沒有轉達給魯國君臣,下軍卻已經開始在幹活。

歷來覺得自己“口銜天憲”的魯國人,他們動起嘴巴來絕對會更嗨。

動手什麼的?

聽說過一句話嗎?君子動口不動手。

俺是君子,只動口。

為什麼不動手?俺能嚷嚷是因為自己戰五渣嘛!

師曠遭殃了。

覺得自己很有逼格的師曠卻是一點都不慌。

逼格就擺在那裡,誰愛咋就咋地唄。

之前是師曠求見魯君午而不得。

現在換成魯君午隔三差五地召喚師曠過去表委屈。

師曠也覺得自己是君子來著,再則就是事情真的沒辦好,一再被煩到不行,提議來一場音樂會。

魯國當然也有“豪華交響樂團”,並且還不止有一支。

他們的國君有一支,三桓合起來也有一支。這個其實也是他們自己跟其他人認為“我們不一樣”的原因所在。

師曠的提議得到透過。

僅是這一點,能看出魯國君臣的腦迴路很是奇特。

爸爸已經在痛揍啦!

兒子在捱打,前途方面好像也變得黯淡無光。

然後,有人提議用音樂療傷,得到了全票的透過?

所以是,音樂不但能夠讓人不識肉味,也能讓人暫時無視面臨的憂患咯?

因為“根紅苗正”的關係,魯國的“豪華交響樂團”奏響的絕對是雅樂。

什麼是雅樂?其實是一種平仄的曲調,也就是不存在什麼起伏的那種。

這樣的音樂讓現代人去聽,怎麼聽都會覺得沒什麼意思。

然而,以現在的人聽來,雅樂就是大氣的象徵,代表著堂堂皇皇,用師曠以前的評價就是會國祚連綿。

看上去師曠聽得很陶醉,發現有一個音節出現錯誤,給霍地站了起來。

大家都在安靜聽音樂,每一個人看上去是那麼的端莊,多麼的有貴族範。

猛然間有個傢伙加戲,一下子讓其餘聽眾納悶,樂師們鑑於師曠的大名聲發懵停止吹拉彈奏。

師曠露出了驚恐的表情,大聲說道:“此乃亡國之音!”

好傢伙!

真的是好傢伙!

衛國那種聽上去很輕快的音樂是靡靡之音,用一曲音樂就給衛國搞了當場“判刑”的操作。

現在魯國“豪華交響樂團”奏的是雅樂,是雅樂啊!

不就一個音節出現失誤嗎?來給解釋解釋,怎麼就成了亡國之音啦???

魯君午回過神來,先是一臉懵逼,隨後有無限的不服氣,說道:“寡人不類紂王,音乃是周之音。此處亦非濮水,何來亡國之音!”

對了,目前師曠還沒有評價衛國的音樂,魯國算是第一個被“寵幸”的國家。

沒有前例,一樣作為君子,腦迴路無限同步,誰還不知道君子的內涵是什麼?

魯國人是挺天真,傻在很多時候故意裝傻,並不是真的蠢。

叔孫宣伯滿臉怒氣,可惜的是師曠眼瞎看不到,只能用語氣來表達怒意,說道:“音乃雅樂!晉不可因我所為,斥雅樂為亡國之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操!(一種運動)

想揍我可以。

別特麼罵我!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