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62章: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是!

第562章:什麼叫滅頂之災?這就是!

“曲梁②”距離“邯鄲”並不遙遠,兩地從平面地圖看去相隔約五十裡地。

當然了,平面地圖的距離是一回事,真正走起來用時多久又會是另外一回事,不能用相隔的直線距離去斷定走多少天能到,該是從實際趕路的路線去做判斷。

打個比方,“甲”距離“乙”不到一百米,中間卻是一道萬丈深淵,沒有橋樑、索道等東西的存在,又不能飛為前提,可以用走平地一百米的路程來判斷會消耗多少時間嗎?明顯是不能的。

“說好了要送個女人過來,快十年過去,還是沒有送過來。”呂武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一段往事。

邯鄲趙對婚嫁的事情閉口不談,陰氏這邊肯定也不會再提起。這件事情能夠產生的結果卻是有大有小,也許某天還能成為“爆點”啊!

貴族可以暗地裡陰險狡詐,開口講了什麼話最好履行,要不失去信譽將遭到唾棄。

以前是以前,現在呂武可是元戎了,邯鄲趙不能拿那件事情不當事情咯。

呂武待在大軍之中。

人之常情之下,士匄帶著一批人去了“寒氏”那邊。

考慮到時間方面允許,呂武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為難士匄。

如果時間不允許?相信士匄會自己有逼數,免得落人話柄。

按照行軍路線,再看看時間,衛國沒搞事的話,上軍已經借道衛國進入齊國境內?

衛國那個精神病君主會搞什麼很難猜,取決的是當時衛君衛衎有沒有犯病,衛國執政孫林父能不能壓下去。

中軍的駐紮地點跟衛國有點距離,消息傳遞需要三四天。

根據事先的約定,一旦齊國集結大軍迎戰,魏琦會派人到“曲梁②”通知。

到時候,呂武不會是帶著中軍去跟上軍會合,中軍要幹的事情是向東北方向繼續行軍,一旦被齊國發現就會立即展開軍事行動,沒有被齊國發現則會走到合適的位置,再直接逼向“臨淄”這個齊國的都城。

“大河抵衛國分流為二……”呂武頓了頓,環視了帳篷內的人一圈,問道:“諸位以為當走何處?”

現在大河(黃河)的入海口在不是後世的萊州灣,是在後世的天津那邊。

然後,大河在後世鶴壁市附近開叉成為兩條河流,河面都還很寬,使得中間出現了一個狹長的兩河狹長地帶。

目前棲息在那個狹長地帶的人並不多,以晉國這邊掌握的情報,形成大型定居點……也就是存在城池的地方僅是一個“冠氏”,它處在分叉後下狹長地帶的南河系邊上。

呂武已經派出偵騎沿著兩條河系進行勘察,能找到更多的淺灘最好,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渡河地點。

他們需要考慮當地的季節氣候性,避免汛期到來時的河面上漲和水流迅猛階段才展開行動。

秋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一旦時間上面不允許,哪怕是能夠建造浮橋過河,肯定是會造成時間延誤的。

為了避免“天有不測風雲”的情況發生,呂武一直有做心裡準備,帶足了匠人。

很多時候怕的就是哪怕有做事先準備,真正施行起來依然存在困難。

現在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再加上人員素質方面的差距,非常多事情想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中軍停駐在“曲梁②”的第十八天,魏絳過來了。

“為何是你?”呂武對魏絳的到來真心感到意外。

魏絳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不免會令人下意識覺得事情有些不妙。

“上軍入齊境,齊國早在嚴陣以待……”魏絳說出了一系列的訊息。

首先是齊國好像早就知道晉軍東進的訊息,集結了三個“軍”在衛國邊境約百里的位置。

齊國探查到晉國上軍的蹤跡,統兵的齊國執政崔杼派遣晏弱出使,尋求消弭兩國爆發戰爭在做努力。

什麼情況?

晉國派出宣戰使節的時間很有計劃,會是上軍進入齊國境內的稍早之前。

等於說齊國得到晉國的最後通牒,再集結大軍迎戰,起碼需要耗時一個月,不應該早就在嚴陣以待。

呂武說道:“當是齊國早早便在窺視‘新田’,察覺我國四‘軍’集結,快馬加鞭回國稟告。”

並且可以肯定的是,齊國吞併萊國之前就篤定晉國不會放任,早早做好了怎麼應對晉國的準備。

那麼就是,齊國滅掉萊國之後,可能只是留下極少的兵力在新佔領地,早早地向西邊回師。

這樣一搞,晉國最先進入齊國境內的上軍,他們就被卡在了衛國與齊國的中間地帶,不是深入齊國才遭遇到迎上來的齊軍。

“元戎英明。”魏絳拍了一記馬屁,又說道:“上軍將從元戎之令,於‘盧’與齊‘三’軍對峙。”

那就是暫時還沒有打起來。

這個也是能夠理解的事情。

齊國要商談投降條件,只是作為上軍將的魏琦不具備做主的資格。

兩國需在要不要接受投降方面進行討價還價,有一方無法接受最終“價格”才會開戰。

呂武問道:“上軍將命你留於中軍?”

魏絳答道:“正是。”

中軍與上軍之間的距離最近,兩支軍團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打配合,魏絳是被拿來當“通信員”了。

在齊國集結三個軍團在衛國邊境待命的訊息傳過來之後,呂武需要考慮就是怎麼能以最快的速度佔領“臨淄”這個問題了。

呂武已經成為元戎,不拿國內的大家族開刀,選擇一個國家滅掉成了最能立威的選項。

衛國、曹國、魯國等等,要麼是太小不足以立威,不然就是不好拿來開刀,滅掉萊國的齊國正好自己將脖子伸出來,呂武沒道理不把高舉的屠刀斬下去。

“我決意渡河!”呂武召集了眾貴族發出命令。

他們花了兩天的時間來到大河分叉的北河系。

事實證明想要在大河入海口附近找到淺灘太難了!

幸好呂武事先帶了足夠多的工匠,打造數量合適的小舟,再以小舟當橋墩,上面鋪設木排,一條臨時的浮橋經過努力完成了。

他們過河再朝正東方向行軍四天,來到了分叉的南河系的河岸位置。

如上次做業,並且因為有了上一次的經驗,花更短的時間將浮橋給建立起來。

“我走的路線是秦國滅齊國的路線嗎?”呂武還真不知道。

歷史上,秦國滅齊國戰役沒有從西向東打。這個是因為齊國搞了“長城”防禦體系。

現階段的齊國並沒有搞“長城”防禦鏈,他們跟衛國的關係還行,對上魯國就是一陣暴打,哪裡需要搞什麼防禦鏈。

士匄是在後面才趕上來,抵達之後才知道“崔”被中軍用半天的時間攻克。

這個“崔”在濟水北岸,位於齊國紡織業最為發達的區域東北端。

齊國的紡織業非常發達,某些時間段佔據了諸夏各國的“半壁江山”呢!

他們最大的紡織業生產區域並不是在“臨淄”,都城只是一個貨物集中地,不是生產基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齊國的紡織產業主要集中在濟水上游和中游沿岸,導致當地的“城”和“邑”非常多。魏琦所率上軍威脅的就是這一邊,齊國對此沒可能視而不見的。

士匄見到呂武立刻問道:“其餘各‘軍’現今如何了?”

呂武差點翻了個白眼。

以為現在是能遠距離無線通訊的時代呢?哪怕他們有其餘各個軍團的訊息,其實都是好幾天甚至一個月之前的資訊了。

“我‘軍’與‘臨淄’相距兩百裡,向東行軍渡河南下,徑直渡河,中軍佐以為哪條穩妥?”呂武問道。

這邊的什麼地方是個什麼地形,哪裡又有“城”、“邑”、“邦”依靠的是事先或即時的偵查。

陰氏一直有人在各處走動,不但國內繪製地形圖,某些諸侯國也在幹。

呂武卻是不會拿出陰氏的勞動成果跟其餘家族共享的。

士匄到底了不瞭解齊國的地形和聚居點分佈,取決於他的業務能力。

齊國這邊的地形大多是平原,說白了就是真的沒有什麼險要之地來依託,也就難怪齊國陷入衰弱之後會搞“長城”防禦體系了。

士匄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思考了一番,反問道:“元戎以為何處為佳?”

呂武說道:“如此便明日渡河,徑直逼近‘臨淄’。”

士匄能說什麼?只能保持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自己不懂又沒有認知,只能別人說什麼都是對的咯。

他們渡過濟水,朝向東南行軍,再一次非常輕易地攻克一座叫“夫於”的城池,將這裡設為一個基地,留下一個“旅”進行駐守。

一直到逼近“臨淄”不足五十裡時,也是他們來到一個叫“袁婁”的地方,齊國的使節求見呂武了。

晏嬰一句廢話都沒有,見到呂武直接說道:“陰子,寡君願降!”

尼瑪!

國內的主力去迎戰晉國的上軍了。

晉國的上軍牽制了齊國的主力,南邊還遭到了晉國下軍的入侵。

“臨淄”已經讓南境各貴族極限動員,說什麼都要扛住晉國的下軍。

結果是晉國的中軍不吭不響直接出現在“臨淄”五十裡之外?

齊國就是玩了老命集結軍隊,兩三天內能做的準備會相當有限。

並且,齊國集結起了一支大軍又怎麼樣,他們成功地將呂武親率的大軍擋在“臨淄”城外,其餘的地方要不要了?

所以對齊國來說,簡直特麼是天塌下來啦!!!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