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59章:唯元戎之命是從

第559章:唯元戎之命是從

大家都以為韓氏要完蛋的局面之下,沒人拉一把超大機率是會真的完蛋。

那是一種概念成為現實,也就是大多數家族覺得韓氏會完蛋,必將造成一種“既定形勢”,他們會像群狼那般撲上去撕咬。

呂武只是安慰韓無忌和韓起,像以往那般沒有給予任何的承諾。

而實際上,呂武經過一番詳細的思考,認為韓氏暫時不能倒下,應該作為某個“弱軍”的補充。

另外,他很快就要上任元戎,怎麼都要有個立威的舉動。

別人的立威是拿一個適當的家族開刀,用來彰顯威勢和權柄。

現階段的晉國是個什麼情況?又該去拿哪個家族來開刀?挑選太過弱小的家族彰顯不出威勢和權柄,挑選太強的則可能形成大型內戰。

“暫時保住韓氏會是一種理想的選擇。”呂武決定下來。

誰都覺得韓氏會完蛋,偏偏在呂武的操作下韓氏得以儲存,能夠展現一種仁德的胸懷,還用另一種方式來彰顯威勢與權柄。

當然,呂武保住韓氏的前提是,荀氏(中行氏)和智氏那邊找不到是韓氏進行刺殺的證據。

如果荀氏(中行氏)和智氏有證據證明刺殺是韓氏幹的?呂武就該操作起來將韓氏給覆滅掉,過程要極盡的幹脆利索,甚至處理過程要越狠越好。

呂武沒去問韓無忌和韓起刺殺是不是韓氏幹的。

問出來會顯得很傻!

畢竟,哪怕真的是韓氏幹的,他們還能告訴呂武真實答案?

即便韓氏會說實話,比如真的是韓氏幹的,荀氏(中行氏)和智氏卻找不到證據,呂武到時候只會難辦。

真實情況是,除非呂武現在要肢解掉晉國,要不一切還是以大局出發為穩妥。

非常現實的是,哪怕現在肢解掉晉國,陰氏也佔不到最大的那一份,國際形勢也不適合在當前階段將晉國肢解掉。

一旦晉國在目前階段分裂,秦國那邊極可能會出現反覆,中原也不再有一個國家能抗衡楚國。

看看中原各個諸侯國是什麼尿性吧!

東邊最強的齊國不忘霸業,一個勁地給晉國搗亂,晉國真的被搞沒了,他們選擇聯合楚國成為南北兩強不划算嗎?

齊國會等待某天能夠跟楚國掰腕子,再嘗試正面剛楚國;亦可能是雙方和平一段時間,楚國搶先對齊國動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衛國是一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諸侯國,他們估計會想站出來取代晉國的“盟主”地位,然後很快就會轟然倒下。

一再標榜自己是“禮儀之邦”的魯國?他們除了會喊“爸爸救命”之外,還能幹點啥???

其餘諸侯國?他們的存在只是因為晉國還在。

只想爭霸而沒有旺盛擴張慾望的晉國,一直是作為一個壓制了其餘大型諸侯國的國家而存在,迫使那些大型諸侯國收起吞併弱小的獵心賊膽。

所以沒有晉國之後,形成的結果必然是楚國一家獨大,說不得以後會出現一個“楚始皇”了。

新一次的國君與眾“卿”、中等貴族會議召開。

會議之上,關於呂武就任元戎的任命正式下達。

呂武上任元戎的第一時間公佈了卿位的人選和排序,沒有停歇地釋出第一道“元戎令”,針對齊國吞併萊國給予必要的懲罰。

因為事先有得到溝通,沒人表現出任何異議。

各個家族甚至要因為呂武選擇對齊國動刀,不是向國內的某個家族揮刀,而感到極大的慶幸。

主政之後的第一個命令,其實一般會被看成執政方向。

呂武的表現無異於展現出自己的執政態度,警告國內的各個家族都安分點,有什麼壞心思朝外使,別特麼搞窩裡鬥。

“這樣也好,避免國中內鬥,先穩住東邊,再南下與楚國爭霸。”國君心裡有點相信呂武看重諸夏文明得以延續了。

呂武沒有再釋出第二道命令。

他在正式的會議結束後,邀請眾“卿”以及一些中等家族來到自己的家,幹的事是分食智氏。

不是要把智氏搞覆滅掉,要做的是在保留“智”地和“虞”地的前提下,將智氏其餘的封地進行重新分配。

其實呂武覺得自己很幸運,沒有智氏主動“瘦身”並且將刀遞到他的手上,就任元戎肯定要挑出一個家族來開刀的。

一切只因為晉國的貴族遠比其它諸侯國要現實和直接,沒有得到足夠好處的話,他們被迫當小弟也會不情不願的。

智氏想要保留“智”地與“虞”地,商議時中行吳和趙武表達了同意的意見,魏琦、解朔和祁奚明白或隱晦地表示不同意,士匄、士魴表示怎麼都行。

呂武能看出範氏並不願意看到智氏變得太弱。

就目前的而言,陰氏、範氏和魏氏其實都有些撐了,新佔的利益還沒有得到良好的消化,處在擴張慾望最弱的時期。

最為飢渴的是解朔和祁奚,他們中的一個需要飢不擇食地加強家族力量,好有足夠的實力承認為“卿”的責任和義務;另一個則是並不想永遠待在公族陣營,想要成為一種真正的獨立自主。

呂武選擇的是彰顯仁德,何不加強自己的信用?

他的信用值一直挺不錯,不能在選擇答應庇護智氏之後給破了“功”,又能借這一件事情來展示自己對局面的控制。

有一個很明顯的前車之鑑擺著,智瑩擔任元戎時太過於貪婪,光榮退休之後沒人覺得欠智瑩什麼情份,看看智氏現在落得個什麼下場唄。

最為重要的是,收小弟要像模像樣,不能收了小弟再將小弟抬上桌。

那樣幹,誰還敢當呂武的小弟?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作為老大要保證小弟的生存,該保留或爭取的利益也不能無視。

當然,一切都需要一個界線,要不到底誰才是老大,搞成收了一幫大爺了。

呂武會在其它地方補償魏氏,不至於兩家因為對智氏的處理意見不同而生齷齪。

解氏和祁氏?呂武倒是會補償解氏,對祁氏的訴求則會無視。

陰氏拿了“瓜衍”、“銅鞮”、“斷道”、“曲梁①(目前有三個叫曲梁的地方)”和“黎①”,其餘的地盤則是進行了分配。

看看上面那些地方都是在哪,能看出呂武將祁氏給搞得“孤懸於外”了,並且控制住了北進的通道。

範氏很是獅子大開口,直接要了“五氏”和“曲梁②”、“壺口”,一下子讓呂武發現範氏對東面很有想法。

魏氏則是要了位於“新田”邊上的“周陽”。

其餘各家也是有所得。

總的來說,但凡有實力來參與這一場瓜分盛宴的家族,他們對呂武的分配非常滿意。

不滿意?那一定是那些家族實力不夠,又或者實力不差,然而反對並沒有什麼鳥用。

別看陰氏獲得四塊地盤好像挺多,將“邑”和“邦”給計算進去,也就是實際的控制面積其實並不大。

呂武要的是完成戰略意圖,不是以佔多少地為目標。

在這一場瓜分盛宴中,一樣是“卿”的祁奚獲得最少,另一個同樣是“卿”的趙武則顆粒無收。

話說,趙武能保住卿位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腳踏車?

呂武沒給祁氏分配太多則是故意的。

另外,呂武要求韓氏讓出“梁”與“耿”,其中“耿”歸於陰氏,“梁”則是交給了魏氏。

“梁”在大河西岸,“耿”則是在大河東岸,明白通透了就是要讓韓氏的手縮回去,加強陰氏和魏氏對西邊的控制,同時也是換取陰氏和魏氏庇護韓氏。

韓起對此沒有任何的異議,甚至因為陰氏和魏氏要地盤的行為感到心安。

想讓別人幹點什麼,不給好處怎麼行?會搞得自家心中犯虛,覺得只是得到對方口頭的保證,真的出事對方未必會真的出力庇護。

拿了“保護費”就不一樣了。收到好處又不進行庇護,信用會破產的!

這一次不獨卿位家族吃得滿嘴油,呂武對實力強大的中等家族也進行了照顧,人設方面近一步得到了增強。

其結果是,呂武決定討伐齊國,一下讓國君先前打算召集各個諸侯國南下會盟的事情遭到擱置。

眾“卿”認為這是他們在國君表現強勢之後,取得的第一個勝利,其餘的中小貴族也看到了元戎該有的樣子。

什麼樣子?不就是當元戎就該壓制國君嘛!

呂武壓制國君的手段並不粗暴,決定擱置南下會盟前,有進宮跟國君講道理。

晉國不能坐視齊國吞併萊國,一旦齊國做大做強,難受的不光是與齊國有交界的各個諸侯國,說不得晉國會因為齊國一再搞么蛾子弄得個疲於奔命的下場。

真的那樣,晉國剛按下了西邊秦國這個“葫蘆”,結果是東面的齊國抬起“瓢”,局面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會變得更糟糕。

國君樂意還是不樂意,只要他保持頭腦清醒就必須明白呂武說得對。

道理講不通?那就要動粗了哦!

“今歲秋收罷了,出兵東進。”呂武再一次主持會議,先看一眼國君,再環視與會眾人,說道:“四‘軍’齊出,過境‘長狄’而擊齊。”

這個“長狄”是部落聯盟,算一個不是國家的國家,亦稱作“長翟”,國君是漆姓(盟主之類)。

“長狄”位於晉國東北部,諸夏的齊、魯、宋、衛與之比鄰。他們的活動範圍非常大,有時候還會進入“鮮虞”放牧。

呂武非常溫和地問道:“何人有異議?”

國君沉默。

其餘的“卿”與眾貴族站起來,齊齊行禮,異口同聲道:“唯元戎之命是從!”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