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55章:站隊很重要!

第555章:站隊很重要!

到底是誰幹的呢?理論上誰都有嫌疑,區別在於誰的嫌疑最大。

呂武覺得自從將精力放在西面之後,自己對國內的關注度下降很不應該。

一定是他疏漏了什麼,才導致發生這樣的大事,思來想去沒有一個準確的方向。

元戎遇刺了啊!訊息傳開立馬讓晉國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晉國歷史上有發生過元戎遇刺的事情嗎?有的,並且還不少。

呂武都不知道晉國有沒有元戎死於刺殺,想知道答案需要專門找御史進行瞭解。

只不過,現在去瞭解那些好像很不合時宜?

魏琦兼任御史,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哪有閒工夫幫呂武去查閱史料嘛。

後續的訊息傳過來,智瑩掙扎了一天的時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那應該是失血導致的死亡,說明弩箭沒有命中頸動脈,傷口在初步處理上正確,後續處理則是搞了么蛾子。

也就是說,如果救治的方法正確,智瑩其實是不用死的。

這算幸運,還是倒黴?

幸運的是被射中脖頸沒立刻完蛋,倒黴的是現在的醫療手段不夠還是死了。

智瑩這一死,智氏徹底失去了掌舵者。

幾歲大的智盈肯定無法管理智氏,會被旁支智起接管,還是一幫智氏的家臣幫智盈守住家業呢?

不要懷疑現在家臣的忠貞,很多家族的壯年家主戰死或是病死,家中的繼承者年幼,家族就是依靠一幫家臣來支撐,一直等到繼承者能夠做事才進行接管。

“智伯死於往宮城途中。”

這還真是有夠一言難盡的。

呂武看向蒲元,問道:“你以為何人所為?”

蒲元則說道:“且不論何人所為,陰氏能否有所收穫方是當今之要。”

收穫?哪能沒有收穫。

呂武已經跟士匄完成交易,一旦中行偃身亡,元戎之位歸於呂武,作為交換是呂武需要幫範氏再獲得一個卿位。

這樣的交易交易到底劃不划算,暫時非常不好說。

國君正處於強勢階段,誰當元戎都要面臨很大的壓制,繼續被壓制會成為中行偃第二,想壓制國君則需要取得幾個實力強大卿位家族的鼎力支持。

範氏目前將自己的處境思考得很明白,他們現在已經是樹大招風,需要避免的是過度遭到針對。

士匄明白那一點,格局沒有出現大變動連讓範氏增加一個卿位都不願意。

如果是呂武就任元戎,會造成格局從事實上的變動。這種變動不是增加兩個卿位,祁奚或誰獲得卿位能比。

儘管呂武一直避免讓陰氏太高調,誰又沒發現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而已,陰氏已經發展到不容忽視的程度了?

關於中行偃的訊息也在斷斷續續地傳出來,他被弩箭命中了胸膛,傷勢到底多嚴重則沒有相關的訊息。

待在封地的中行吳,也就是中行偃的嫡長子已經在趕來“新田”的路上。

這一次,荀氏和中行氏出動了兩個“師”護送中行吳,隨行的還有來自荀氏和中行氏的眾多族人。

有沒有刺客被生擒,到底是誰動的手,訊息層面還停留在不靠譜的傳言之上,甚至有許多聽著好像很有道理,深入解析卻是謠言的言論在滿天飛。

刺殺發生後的第八天,國君單獨召喚了士匄。

士匄是中軍佐,也就是元戎寶座的順位繼承者。

中行偃出了事,國君召喚士匄很是合情合理。

畢竟,一旦中行偃死了或是無法理事,身為中軍佐計程車匄就要接過權柄,不能讓晉國的各種政務陷入停滯。

“中軍佐婉拒君上召喚。”魏琦是在刺殺發生後的第九天才過來見呂武。

關於士匄拒絕國君召喚的訊息,呂武這邊沒可能不知道。

在廣為流傳的言論之中,沒有少了刺殺是範氏所為的話題,並且說得有鼻子有眼,很難不讓人信服。

支撐刺殺是範氏幹的基礎很直接,士匄是中軍佐,中行偃死了就是士匄接任元戎。所以,是範氏的嫌疑最大。

強勢的國君不附合晉國眾貴族的利益,恰恰是國君過於強勢,導致士匄很擔心能進宮城給出不來。

這一次刺殺是國君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存在一萬只怕萬一的可能性就需要提防。

士匄要是去宮城,護衛帶太多了不合適,沒有足夠的護衛又無法產生安全感。

再則,國君召喚誰入宮,再埋伏弄死是有前例的。

就是晉景公發動的“下宮之難”咯。

小心無大錯為前提,不要怪士匄產生了那麼高的警惕心。

可以說,兇手是誰沒有給出一個結論之前,晉國上上下下心裡的恐慌不會消失。

在這種現狀下,晉國進入到“下宮之難”發生後,再一次誰也不信任誰的狀態之中。

魏琦問道:“若荀偃傷重不治,士匄可會就任元戎?”

在跟範氏達成交易之後,呂武並沒有告知魏氏。

陰氏和魏氏只是盟友,不用事事溝通。真的大小事情都要彙報,陰氏就是魏氏的附庸,反之亦然。

呂武說道:“猶未可知。”

事情沒有辦成之前,說什麼說呢?

哪怕是魏琦問了,呂武也不會將跟士匄的交易講出來,一旦說了,天曉得會不會出現什麼么蛾子。

有了範氏的支援,魏氏贊成或反對都不再是關鍵,國君那邊才顯得重要。

呂武說道:“趙氏、韓氏未有異動,程氏動靜頗大。”

“刺客持陰氏之弩。”魏琦停頓下來,一小會之後見呂武沒有說什麼,失笑道:“荀氏、智氏未有人前來過問?”

有時候該問還是要問一問的。

完全沒有問,代表他們還是有所懷疑。

呂武搖頭說道:“未曾有人前來,我亦無派人前往。”

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無限大,偏偏陰氏做什麼都難以有效果,該是被懷疑不會解除,不如選擇以靜制動。

某天,中行偃傷重不治的訊息傳出,伴隨而來的是荀氏和中行氏的族人分別拜訪士匄、呂武和魏琦。

到呂武這邊的為首者是中行吳。

這位中行偃的嫡長子今年多大?看長相和身高,估計有個十五六歲的模樣。

隨行的荀氏和中行氏族人、家臣,他們等待雙方見禮完畢,一大群人像是約好了那樣再次對呂武行禮,異口同聲說道:“請陰子相助!”

按照道理來講,確認中行偃傷重不治之後,士匄、呂武、魏琦、程鄭和趙武這些擔任卿位的“卿”應該馬上入宮謁見國君,商量出一個結果之後,再前往荀氏和智氏在“新田”的宅院悼念。

然而,卿位家族需要形成一種統一,也就是因為國君搞東搞西才出現目前的這種狀況。

說白了就是,他們需要利用刺殺事件對國君進行施壓,遏制國君繼續強勢下去的趨勢。

另外,因為中行偃遇刺傷重不治身亡,之前的一些決議就變得不是那麼確定,其中包括趙武和程鄭或許可能保住卿位這一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個關頭,趙武和程鄭需要馬上找到合適的大腿,爭取能夠繼續擔任卿位。

可能是之前士匄的表態,導致趙武主要將力氣放在範氏那邊,對陰氏的溝通也沒有放棄,來了個雙管齊下。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程鄭的精力大多放在荀氏、中行氏和智氏身上。

看樣子程鄭算是看透了為“卿”的本質,也就是但凡實力足夠,卿位哪能是誰想擼掉就能擼掉。

呂武沒有避開眾人的行禮,說道:“此時取決於君上。”

他接受了荀氏和中行氏眾人的行禮,代表的是願意出力。

“家父彌留之際告知於我,眾‘卿’為陰子可信。”中行吳用憧憬的目光一直盯著呂武看,想抱陰氏大腿的姿態展露無疑。

類似的話,中行吳有沒有對士匄、魏琦或是誰說過呢?

呂武剛要講話,家臣前來彙報說是韓起與韓無忌聯袂而來拜訪。

能看到荀氏和中行氏的一眾人臉色霎時一變。

刺客可不止用了陰氏的弩,射了一發弩箭之後又持弓射箭,射術方面很是精準。

晉國哪個家族將射藝玩得最溜?毫無疑問就是韓氏啊!

呂武心裡一動,問道:“可有生擒刺客?”

有一個荀氏的家臣搶先答道:“回上軍將,並無。”

那就是有了,要不然什麼時候家臣能夠隨隨便便搶家主的話,有有資格直接與“卿”問答。

他們為什麼隱瞞生擒刺客的事實?只因為放著就是一張牌,也許會有王炸的效果。

呂武將臉上的笑意收起來,有點不愉快地說:“何故瞞我?”

中行吳嚴厲地瞪了剛才搶話的那個家臣一眼,視線轉到呂武身上時帶著遲疑,說道:“刺客滿口胡言,告知乃是陰氏所派,隨後改口乃是範氏重金所聘。”

話術用得不錯,沒直接定性,卻解釋不相信刺殺是陰氏幹的。

要麼就咬死不變,隨即攀咬另外一家,無外乎就是轉移視線而已。

那麼一搞,不但陰氏和範氏的嫌疑無法洗清,還能製造一種撲朔迷離的效果。

呂武臉上重新有了笑意,問道:“你若為‘卿’,如何報答於我?”

問得很直接,然而現在要的就是直接。

沒有回報,呂武憑什麼要幫助中行吳獲得卿位,是不是?

至於中行吳只有十五六歲什麼的?之前趙武獲得卿位也就十四歲,有相關的前例,不成問題的。

所以,晉國搞成現在這般模樣,需要背鍋的人太多了!

如果中行吳說的是以陰氏馬首是瞻,信不信呂武會直接糊中行吳一臉!?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