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524章:緊鑼密鼓以及突發事件(求訂閱)

第524章:緊鑼密鼓以及突發事件(求訂閱)

“姐夫!”

呂武聽到聲音停下腳步。

趙武小跑著追了上去。

今年晉國要幹些什麼事情已經大體上有定義,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出兵南下征討鄭國,用的是“以正視聽”這個名義。

為了某些目的,中行偃提議“呼朋喚友”,負責各個諸侯國邦交的家族,需要聯絡各自的邦交國,達到一起出兵南下的目標。

“恭賀姐夫就秦‘庶長’、‘大良造’。”趙武先恭喜,又一臉為難地說道:“秦公室伯在我處……”

他講了一系列的事情,包括秦庭派出公孫伯來到趙氏是什麼時候,談了一些什麼事情,等等之類。

既然是“公孫伯”,以輩分來定就是,那個“伯”是秦國公室的一員,血緣關係上卻是遠了一些。

公孫伯來找趙武就一個目標,希望趙氏負責秦國的邦交,再幫秦國解除來自晉國的壓力,裡面包含化解跟陰氏的仇恨。

不管公孫伯帶著什麼目標,隨著呂武率軍打崩秦國再成為秦國執政,有什麼謀劃都成為過去式了。

事實的情況也是這樣的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一直在出現變化,國家與國家的關係更不會一層不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什麼叫時過境遷?講的就是每一段時間,時局出現的變動,小到人與人關係上的變化,大到國家面對的選項。

呂武看著趙武,問道:“趙氏欲意何為?”

咋地了?

趙氏要接手秦國的邦交,搶奪陰氏的果實???

趙武用發愣的表情看著呂武,幾個呼吸之後,靦腆地說道:“姐夫處置便是。”

呂武只是笑笑,沒有多餘的表示,邁步繼續前行。

遠處,將一切都看在眼裡的幾個“卿”,他們聽不到趙武和呂武都講了什麼,能看出是一個不歡而散的局面。

趙武其實還有另外的事情要說,比如趙氏倒是能湊出一個“師”的兵力南下,“士”和“徒”武裝自己和自帶乾糧沒問題,其它方面這是有很大的問題。

亦兵亦農的“羨”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很多家族的“羨”只是經過粗略的訓練。

所以,也就等於“羨”沒有私人財產,又哪來的武器和糧食?他們的出征不是責任和義務,算是一種強制。

而“羨”實際上是拿著主家給的武器,吃著主家的糧食,有機會改變自身的渠道和機會,有點上進心就不應該拒絕,甚至樂意被強制進行服役。

“國中多變,各家兵力速增尤是。”魏琦選擇等待呂武,並且與之同乘。

晉國搞軍備競賽的事情可不是呂武開的頭,應該背鍋的人是士匄!

範氏一下子拉出那麼多兵力,使得有一個算一個都是神經緊繃。

以為只是晉國的國君和貴族緊張了嗎?

範氏拉緊了晉國內部的神經,導致的是各個諸侯國察覺到晉國的異常。

列國肯定是要打聽和探查,發現晉國兵力那麼恐怖,好些列國的君臣得到訊息差點沒被當場嚇尿。

他們其實知道晉國很恐怖,只是沒想到能恐怖到這種程度,一時間不是被嚇得噤聲,便是玩命地加強武備。

在這一串局勢變化中,得利最大的是陰氏。

晉國內部的貴族和國外的君臣,他們或多或少派人前往陰氏購買軍事器械,陰氏肯定是賺得盆滿缽溢的咯。

在呂武的操作之下,大量的財帛又像流水一般地撒出去。

對等交易是陰氏的常規操作,不吃虧也不佔便宜。

再來幹的是什麼?不會直接賄賂各國的執政,跟各國一些貴族做生意就是極好的選擇。

在很多時候,哪怕是公平公正的做生意都是在給人情,乃至於是一種施恩。

你有,我不一定需要;你想賣,沒地方賣,我去收購就是一種恩情。

實際上到了呂武的身份地位之後,能夠公平公正的交易,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就是一件感覺得到尊重的事情。

來自上位者的尊重是什麼?不懂要遭到各方各面和各種層次的毒打!

陰氏太富有,好當然是極好,負面也有。

呂武還能做其它的事情來正確消費那些財富,例如基建再基建,內部不給工錢,只是平時待遇……比如伙食、住所、穿戴等等的善待;對外則是僱傭勞動力,財帛當然是交到各家的家主手裡,不關參與勞動者的什麼事。

那些獲得好處的貴族有沒有善待自家的屬民或是奴隸,就不關陰氏什麼事了。

有進,還需要有出,才能體現出財富的價值。

將財富堆在那裡不用,它們的存在意義又是什麼?

呂武無法學媯姓田氏的“大鬥出,小鬥進”,很喜歡跟中小貴族進行各種交易。

媯姓田氏能幹那種事情有其背景。他們幾乎將齊國把控,又成功地忽悠住了國君,幹起來自然能夠肆無忌憚。

現在的晉國,儘管國君權勢遭到壓制,卻不是完全沒有權力;各“卿”哪怕不是聰明絕頂,智商也是在正常人的水平之上。

呂武在晉國去幹收買全國的事情試試,有足夠的資本收買全部的卿位家族嗎?

不將卿位家族搞定,光是收買那些中小貴族,信不信一旦出了事之後,中小貴族玩跳反?

看看曾經的趙氏(主宗)就知道結果了。

趙氏得罪了很多人沒錯,施恩的物件也是不知凡幾,等趙氏出事之後是什麼情況,事後又只剩下多少人記得趙氏的恩情?

不斷施恩以及交好某某誰在晉國頂多就是留下退路,無法在發生什麼事情的前提下起到作用,不知道這點的卿位家族就是在自取滅亡!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國君又一再開啟會議,有跟諸“卿”的商談,要麼就是連中等貴族(含公族)一起到場。

一系列的事情被決定下來,出兵征討鄭國就是其中的一項定議。

國君採取了呂武的建議,三個軍團一起南下,初始階段是每個軍團只帶兩個“師”,由軍將和軍佐共同承擔;各“卿”以及在初始階段沒有出兵的貴族,做好徵召的各項準備,一旦時局需要就下令徵召,並且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某個地點集結。

有腦子的人看到底能看破多少層,可能只看到第一層,也就是把鄭國嚇住,國內能夠減少動員的損失;還可能看出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模式,國家能夠根據局勢需要進行及時又合適的兵力動員。(既動員層次和機制)

應該也有人看出是一種疲楚之策,感概智罌的提議可算是真的在執行了。

他們卻忘記第一個提出疲楚之策的人是申公巫臣,又或者是記得,但就是把功勞扣在智罌頭上。

沒腦子的那些人?慶幸能夠減少損失就行了。

呂武之前帶了兩個“師”來到“新田”郊外駐紮,出征卻不會帶著他們其中的一個“師”出征。

正確的做法是,命疲勞狀態的部隊回去解散,徵召新一批的“徒”和“羨”組成新的一個“師”。

中行偃對各個卿位家族有明確的要求,“徒”的比例一定要是多少,其中穿甲的士兵又是多少。

“元戎深知各家前次動員農夫?”呂武問話的人是魏琦。

魏琦最近的情緒有些不對勁,比較明顯的一個愣神,等呂武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才說道:“當是如此。”

呂武不再說話了。

職業軍人跟農夫在軍事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存在,前者一個人可以輕鬆弄死後者的四五人,並且會隨著前者的數量增加幹起後者更加輕易。

“漢末北軍幾千人就能輕鬆擊敗數萬數十萬的黃巾,不就是一方為職業軍人,另一方只是臨時湊起來的農夫嗎?”呂武對中行偃的要求沒任何不滿,甚至覺得做法很對。

根據中行偃的要求,卿位家族出動的一個“師”裡面“徒”的數量不能低於三千,著甲的士兵數量不能少於一千。

陰氏、魏氏、範氏、荀氏&中行氏都能夠輕鬆辦到,程氏和趙氏則很是不好說了。

難以達標的地方在於“徒”的數量,再來就是甲冑的問題了。

哪怕是晉國一再發生“軍備競賽”的事情,家裡的財帛支撐不住,能置辦得起甲冑的依然少。

要清楚的知道一點,各個家族的主家有錢,跟這個家族治下的“士”或“徒”有沒有錢,是兩碼子的事情。

主家沒有義務或責任幫“士”或“徒”置辦甲冑,看的是主家平時對下的賞賜厚不厚。

各家的軍隊集結到“新田”這邊來。

中行偃幹了其它元戎極少做的事情,也就是邀請國君出城,再在“新田”郊外舉行了閱兵。

“君上,我軍雄壯否。”

“寡人深感驕傲。”

“君上,我軍是否威武?”

“寡人深以為然。”

中行偃和國君在幹的事情,是當著列國使者炫耀武力。

各個國家的使者,他們聽著中行偃和晉君姬周的對話,看著遠處不斷走過的晉軍,臉上的謙卑或自卑越來越明顯。

呂武看到韓無忌急匆匆而來,又看見韓起不知道聽了什麼話臉色大變。

韓起先去找趙武,隨後兩個人一起過去國君那邊。

國君不知道聽了什麼話,先是一愣,隨後愕然,臉色最終定格在悲痛的表情上。

站在國君旁邊的中行偃表情就有些奇怪了。

“發生何事?”魏琦和士匄幾乎同時出聲。

呂武看了一眼韓氏兩兄弟,再看已經哭了的趙武,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