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484章:晉人/楚人,拼啦?鄭人,拼啦!

第484章:晉人/楚人,拼啦?鄭人,拼啦!

“寡君猜忌著令我惶恐難安,我實非為己,乃為兩國也。”孫林父私下找到魏琦提出了自己的難處。

中原很多諸侯國基本上都有晉國的“代言人”,一般會是某個國家的執政。

其實,他們未必是奔著賣國而去,只是很清楚惹怒晉國會使國家遭到什麼打擊,一再權衡選擇處處接受來自晉國的要求。

所以,孫林父那麼說真沒什麼大毛病,甚至是一句大實話。

國家的執政對晉國一再妥協和處處配合,出發點是為了讓晉國別針對自己的國家;而國君和其餘人看不過眼,覺得執政是在出賣國家的利益。

這裡也就是“凡事都存在兩面性”的證明了。

他們都覺得自己沒錯,又認為對方才是錯的,對立可不就形成啦?

魏琦用不解的目光看著孫林父,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孫林父索性挑明,說道:“如在衛無法立身,可否助我歸晉?”

這一下魏琦被嚇了一跳,脫口而出,道:“兇險如斯?”

孫林父沒再說話,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裡當然不是孫林父為了完成晉國的某些任務,才搞得跟衛君衛衎的關係水火不容。

只是內在的很多原因,孫林父絕對不會傻乎乎地交代個仔細。

魏琦稍微沉默之後說道:“我必上稟寡君。如事有轉圜可能,亦望卿大夫力使。”

達到目的的孫林父答應下來,內心裡卻沒有任何猶豫,一定要帶著封地和軍隊、屬民、奴隸加入到晉國。

在另一邊,衛君衛衎在跟晉君姬周控訴來自執政孫林父的各種霸道。

晉君姬周實際上並不喜歡衛君衛衎,尤其是衛君衛衎先前不顧孫林父的力阻,非要跑去蜀地參加楚國和秦國牽頭的會盟。

只是吧,他不能鼓勵為人臣子給一國之君難堪的事情發生,東拉西扯沒有成功轉移話題,不得不說道:“我必使魏卿言告,想來孫林父將有所收斂。”

假的。

他根本不會去管,甚至要提醒魏琦關於衛君衛衎不滿孫林父,好讓孫林父能夠有針對性地壓制衛君衛衎。

除了衛君衛衎之外,接下來還有幾個國君跑來找晉君姬周告狀,大多是不滿某個鄰國,希望晉君姬周能夠主持公道。

今年有秦國使者跑去楚國哭訴,求著楚國能幫秦國一把;又有魯國的國君親自對著晉君姬周痛哭流涕,話說著說著離席想抱大腿。

“魯實難,亦知唯晉可護我。”魯君午一把鼻涕一把淚,哽咽了幾聲才繼續說道:“魯實弱,望晉侯允許並鄅。”

爸爸,俺知道錯啦!

求爸爸保護。

求爸爸讓俺吞併鄅國來壯大實力呀!

晉君姬周當然不可能讓魯君午抱住自己的大腿進行談話,好說歹說才讓魯君午鬆開並回去自己的座位。

他不止一次看向季孫行父,發現這位魯國執政的狀況好像有點不好?

魯君午那麼幹就是出自季孫行父的劇本。

而他們必須用這種方式來表達魯國極度需要晉國。

季孫行父今年大病了一場,南下時都沒能痊癒,強撐著病體前來參加這一次會盟。

眼見氣氛差不多了,季孫行父說道:“寡君請求晉侯可使陰武子東行,望晉侯允之。”

晉君姬周立刻明白核心意思。

魯國不但想找晉國撐腰,還想齊國見到就慫的呂武能去站臺啊!

晉君姬周卻覺得魯國在幹一件糊塗的事情。

早先魯國表達了對趙氏的念懷,深深地噁心了魏氏一把。

現在又是個什麼情況?

魯國已經將魏氏給噁心到,又要拉陰氏下水?

難道魯國不知道這樣幹會同時將陰氏和魏氏得罪嗎???

事實上,魯國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更知道那樣做的後果,他們幹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晉君姬周很享受這樣的場面,迫切地期盼著晉國能夠重新稱霸。

找到空閒之後,他召喚來了中行偃,問道:“如遣人往西而去,尋陰卿可使率軍南下?”

中行偃的心態有些繃不住,納悶在國君眼裡他們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怎麼搞得呂武不在場,國君不是那麼敢跟楚國開打。

他想道:“如事不可為,自是應當固守‘虎牢’,明歲招陰武率軍南下。”

話當然不能那麼講,他提到魏琦在,範氏軍隊的戰鬥力有保證,各家也多多少少列裝了採買自陰氏的裝備,怎麼能怕了楚國呢。

國君沉默了一下,才開口說道:“陰卿陣斬養由基、潘黨,楚人實懼之。如陰卿在,即便我不敵,楚亦不敢咄咄逼人。”

這個讓中行偃沒法反駁。

楚國最近非常活躍,他們沉重地打擊了吳國,對吳國的戰爭也在持續;後面楚國令尹力主教訓陳國,沒什麼難度就將陳國摁在地上錘了一頓。

其實,晉國也是看到楚國太過於活躍,尤其是連自己的盟國說打就打,覺得好機會來了必須抓住,又需要給予吳國信心,才選擇在今年揮師南下。

國君苦笑了一下,說道:“如事不可為,避戰可也。”

中行偃再次無話可說。

真的打不過楚國,避而不戰總比打輸了強,免得讓中原各個諸侯國再一次對晉國失望。

中行偃離開國君處,命人將各“卿”請了過來,優先性地述說剛才與國君會面的談話內容,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士匄比較不服氣,又是滿心的無語,說道:“非我戰與不戰,乃楚軍進犯。”

這特麼。

明明是晉國採取守勢呀。

難道要放棄“祭”地,灰溜溜地逃過大河嗎?

真那麼幹,才是更加丟人。

最重要的是範氏會丟了“祭”地!

中行偃打蛇隨棍上,說道:“‘虎牢’未全?如若開戰需率軍向前。何人為先?”

士匄說道:“可邀楚君領軍至‘管’。”

這個“管”是鄭國的某個城池,位於梅山之北,榮澤以南。

“管”的地形相對比較開闊,很合適作為大軍開戰的場地。

中行偃看向魏琦,問道:“範氏當‘前勁’,魏氏為輔?”

士匄懵了一下下,他只是表示自己不慫,沒說自己要先上啊!

中行偃不管那麼多,又說道:“我與國君為‘中勁’,下軍隨同列國之軍為‘後勁’。”

程鄭和趙武覺得受到了照顧,很滿意這個安排,趕緊地答應下來。

中行偃真的不是特別照顧下軍的某某誰,只是單純不信任下軍的戰鬥力,再來是對參與會盟的幾國軍隊沒什麼不該有的奢望。

“如我為‘前勁’,需陰氏一‘師’為伴。”士匄歉意地對魏琦笑了笑,接著往下說道:“楚‘王卒’盡出,必以雷霆之勢攻我,不可不防也。”

剛才中行偃在述說時,沒有給陰氏拉仇恨,將國君需要呂武在場的那些話講出來。

當然不是因為中行偃有多麼看顧陰氏,他已經進入到元戎的角色,沒好處的事情才不會刻意地制造矛盾。

現在,士匄強烈要求陰氏的那一個“師”一塊去跟楚軍戰鬥,中行偃聽了只感到有些酸溜溜。

要是早上個幾年,不用太多年,也就是齊國、衛國和秦國遭到陰氏暴打之前,肯定會有人跳出來講點什麼。

陰氏的能打是將齊國、衛國和秦國摁在地上錘來證明,儘管有一個算一個都在心裡恰檸檬,卻是沒人提出什麼質疑。

魏琦明確拒絕道:“上軍將信我,中軍佐亦可信我。”

郤氏沒有滅亡之前,他們是晉國公認最能打的。

晉國分食了郤氏,獲得郤氏最多軍隊的就是陰氏,使得大家比較理解陰氏為什麼會變得那麼能打。

要有個排行的話?排在第二的不是當時的哪個卿位家族,是還沒有獲得卿位的魏氏。

範氏從體量上來評價是目前的最強,但是包括士匄在內的範氏族人比較理智,沒覺得自家的軍隊戰鬥力能勝過陰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將軍隊的數量進行限制,範氏對上魏氏都不敢說一定贏。

範氏的強大建立在一個基礎,就是:人多,錢多,糧食足。

話說到這份上,士匄再拒絕不是在踐踏魏氏的尊嚴嗎?他只能說到:“我自信重魏氏。”

來自範氏的兩個“師”和魏氏的兩個“師”作為晉軍的“前勁”,出“虎牢”向南行軍。

晉國這邊的使者直奔楚軍駐紮的營地。

作為使者的是申公巫臣,很直接地邀請楚軍往“管”那邊進行開戰。

這個操作很可以。

秦國每次跟晉國想溝通,派出的一定是士雃。

晉國跟楚國用申公巫臣,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楚君熊審先答應下來,後面卻是派人急招鄭國,要求鄭君姬惲集結所有能集結的軍隊,先去“管”那個地方跟晉軍拼命。

人在家中坐的鄭君姬惲事先打定主意,才不管晉軍和楚軍在自己家裡怎麼打生打死,要幹的是當作不知道那麼回事。

他接到楚君熊審的通知,召集大臣進行商議。

子駟聽完大喜,說道:“我欲歸晉正當其時。”

鄭君姬惲一聽,很有興趣地問道:“盟晉攻楚?”

“非也!”子駟說道:“應答允楚君,往之與晉大戰、死戰,使楚晉知我可戰、敢戰。我已盡盟楚義務,可敗於晉,復求納之。”

臥槽!(一種體位)

一眾鄭國君臣聽了個目瞪口呆,完全搞不懂子駟是個什麼腦迴路。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