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467章:大擴張時代降臨

第467章:大擴張時代降臨

沒明白說要劃分戰區,意思則就是那麼個意思。

國君的反應並不大,甚至還有點認同。

這個當然不是他的腦子壞了,又或者是突然間得了個降智光環,純粹是以往沒有先例,導致無從判斷好壞。

對於目前的晉國來說,劃分戰區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合適的事情,不止眾“卿”那麼覺得,國君也有相關的認可。

事實上,沒有劃分戰區的話,國君難道就有多大的權柄了嗎?沒有的。

之前是個什麼情況?一樣是元戎帶著眾“卿”在壓制國君,國君想拉攏一名“卿”站在自己這邊的難度很大。

呂武提議劃分戰區,為的是能夠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好讓陰氏能盡情向北和向西開拓。

其餘的“卿”可能沒將戰區劃分想得那麼明白,看到更大的自主權則為必然。

國君看到的則是幾位“卿”同時負責哪一邊,產生衝突的可能性增大,站在國家層面的好處。

晉國的“卿”都是一些什麼樣的存在?不要忘記他們的貪婪無度啊!

國君很清楚目前自己需要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保留底線的同時一退再退,減少眾“卿”對自己的警惕心,接下來就輪到幾個“卿”自己去血腥傾軋了。

他也必須承認劃分戰區對晉國重新取得霸業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小打小鬧一家或是幾家上,遇到需要一塊上的時候,其餘幾家難道能閒著?

另外別忘記一件事情,每一個卿位家族都有負責邦交,比如陰氏負責齊國、杞國、莒國和大邾都是在晉國的東面,然而劃分戰區時東面交給了範氏和智氏負責。

智氏因為智罃的貪婪留下一種固有印象,饕餮一般的老智家能忍得了一時,又到底能忍多久才不會對東面的國家伸手?

再來是範氏計程車匄絕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在這一次玩了一手“急流勇退”或者說是“賢惠”的一面,在上軍將的爭奪上退讓給了陰氏的呂武,陰氏必須要有讓利。

其餘幾個方向的矛盾也多,大概只有西面看著變化最少,關於這點國君也是願意看到的。

諸夏體系中的秦國是個異類,第一個正式與狄人、戎人結盟,又是第一個高調與楚國結盟意圖將晉國從霸主寶座掀翻,並且秦國明顯不再想講規矩。

國君樂得陰氏和魏氏一直盯著秦國打,免得秦國跟楚國的呼應之勢成立,帶動中原其餘列國堅定反抗晉國的霸權。

最為危險的南面則有範氏和智氏頂著,趙氏也不缺了亮相的機會,國君還是感到滿意的。

各種各樣的思維,再加上經驗方面的問題,國君同意了中行偃的提議。

那一刻,呂武藏在袖中的手掌握成拳狀,心裡頗為振奮地想道:“妥了!”

什麼“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事情當然不會發生,時代的特性註定內部不允許那麼野蠻的事情發生,哪怕是要幹也要“溫柔”一些,用一種水到渠成的方式,不能實施以暴力。(比如田氏代齊)

外部幹掉某國取而代之,類似的例子倒是非常多,只是沒發生在大國身上,一般在小型諸侯國身上發生。

呂武認為妥了的核心是,陰氏向西和向北的擴張不再存在障礙,能夠盡情地肆意施展了。

事情談完,眾“卿”離開宮城。

中行偃在後續又帶著他們開了一場小會,主要談的是一些利益交換。

不是戰區要正式劃分了嗎?一些封地是不是該再置換一下,再來就是有沒有什麼其它要補充的事情。

紛紛擾擾的一再接觸與商議,新的一年到來。

“我欲攻伊洛之戎!”士匄在某次例行會議上來了這麼一句開場白。

這個“伊洛之戎”是個什麼玩意?他們一度很牛逼,逮著衛國和曹國可勁欺負的同時,趁著周王室內訌還攻入“王畿”佔領了王城。

魏琦臉色立刻變了。

伊洛之戎牛逼是曾經的事情,他們迫使周襄王逃亡鄭國,又向秦、晉求救,晉惠公出兵將伊洛戎逐出王城之後,很快衰弱了下去。

說是衰弱也就是被晉國揍了一頓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已,硬實力上其實還是比較可以,不會比衛國、曹國差到哪去。

最為主要的是伊洛之戎就在魏氏的南邊,地理位置算是“河南之地”。

魏琦不得不思考範氏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不逮著鄭國可勁的揍,跑來魏氏南邊擴張有什麼意圖。

同樣感到緊張的還有中行偃。

荀氏在那邊也有封地,另外還有韓氏一家以及一些中小貴族。

明明範氏在“河南之地”邊上沒封地,怎麼想的才要去橫插一槓?

士匄說道:“範氏、智氏、趙氏齊出,攻伊洛之戎為側翼脅迫鄭國。”

這可就是特麼瞎說了。

伊洛之戎跟鄭國不比鄰,中間隔著陸渾戎和戎蠻兩個部落聯合體。

因為沒有進行過瞭解,呂武其實不知道伊洛之戎是個什麼玩意。

他一陣停下來才有點明白,原來伊洛之戎是個半遊牧半農耕的部落聯合體。

這樣一來也就能猜出士匄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

什麼從側翼威脅鄭國是假的,範氏看上了伊洛之戎的牧畜資源,伊洛之戎也有自己的農耕區。

範氏和智氏看到了陰氏和魏氏西擴得到的紅利,想要複製那種成功,打諸夏體系國家的影響會很大,打伊洛之戎這種部落聯合體,面子裡子和利益都有。

魏琦不能默不吭聲,問道:“以何名義?”

雖然說打異族不需要出師有名,問題也不能是毫無根由,是吧?

魏琦想表達的卻比較復雜,大體上無外乎是伊洛之戎明明在魏氏旁邊,怎麼輪到範氏帶頭動手。

士匄幽幽地說道:“報襄王之仇。”

呃!?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怎麼都有個七八十年啦!

這個藉口找得有些隨意啊。

想是那麼想的。

話卻不能直白說出來,要不就是扯破周王室的臉皮。

魏琦點了點頭,說道:“如此,魏氏同去。”

士匄很直接地答應下來。

這一下卻搞得其餘的“卿”怎麼都覺得不對勁。

說好了劃分戰區,那幾家管哪一邊,還能搞臨時搭夥,劃分戰區又是為哪般。

只不過,伊洛之戎真的就在魏氏核心封地邊上,他們總不能阻止魏氏有所行動吧?

真的要阻止,以後誰來自家邊上搞事,要眼睜睜地看著嗎!?

事先猜到會有摩擦的呂武沒想到會來那麼快,心想:“士匄到底在搞什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全程保持安靜的趙武誰說話就看向誰,眼睛裡滿滿都是羨慕。

一樣都是“卿”,有的人能揮斥方遒,更能不加掩飾地爭奪利益;有的人只能安安靜靜,好好地當個背景牆。

趙武盡力隱藏羨慕,心想:“我什麼時候也能這樣啊?”

這個對趙武來說有點任重道遠。

同樣沒多少存在感的還有智朔,只是他會時不時地咳嗽上一兩聲。

現在的六個卿位家族中,毫無疑問是趙氏最弱,還是那種從掌有地盤、兵力和軟硬實力都弱的那種;看上去最為強大的是士匄管理的範氏,不過智朔接手智氏真不弱小,乃至於中行偃管理的中行氏和荀氏也非常強大,還有一個誰都不能忽視的陰氏。

晉國一些閒得沒事幹的貴族就進行排名,他們認為最強的是範氏,最弱的是趙氏,中行氏和荀氏的聯合排名第二,再來是智氏、陰氏、魏氏。

這樣的排名只是他們那麼覺得,實際上是個什麼情況很難說得清楚。

再來,很多東西真不是那麼好進行計算,觀察一個家族的強大要從各方各面來權衡。

就像智氏的封地很多很大很好,人口也不少,只是名聲在智罃的操作下被敗壞得差不多了。

中行偃同時管理中行氏和荀氏,他真的能夠調動兩家的各方各面嗎?

看似排在倒數第二的魏氏,嫡系家族人員團結,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家族軍隊的戰鬥力強悍。

那些將陰氏排在倒數第三的人,他們考慮到的是陰氏崛起時間太短,猜測內部歸屬感不強,陰氏族人太少。

而陰氏究竟是個什麼情況,作為家主的呂武也只是能做到大體上看得清,哪裡輪到外人來品頭論足。

趙氏墊底也只是趙氏,他們要是將國君和韓氏對趙武的支援算上,再加上陰氏這個不那麼確定的家族,軟實力上趙氏其實一點都不弱。

所以,任何的排名都是存在太多的變數,只是提供參考罷了。

士匄的提議像是開啟了閘口,很快各家表達了自家的訴求。

比如,中行偃說要乾鮮虞,可能會連仇由、肥國一塊幹。而他在事先根本沒跟呂武商量,搞了一次突然襲擊;智朔則是重提消滅甘國的事情,並且表示衛國著實有點不聽話,需要教訓衛國一頓。

今年陰氏和魏氏會繼續出兵進攻秦國。

這個算是陰氏的既定策略,一再打擊秦國不使之喘過氣來,只是魏氏不再像以前那般熱情。

所以,魏氏今年只願意出動一個“師”的兵力西征。

呂武對削弱和打擊秦國的熱情永遠不變,將會出動至少兩個“師”的兵力。

就像範氏、智氏和趙氏在南邊有動作那樣,魏氏決定參與,一些中小貴族肯定也想跟著喝湯,陰氏和魏氏又要西征同樣會有其餘家族參與進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關於魏氏對攻打秦國熱情降低這件事情?呂武非但沒有半點惱怒,甚至還有點小開心。

跟秦國還有多少實力又會爆發出多強的抵抗無關,魏氏減少參與度不止戰利品減少,相應的影響力也必然隨之降低。

等待哪一天秦國被迫遷都,甚至進行大搬家,陰氏順勢地進行佔領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他們在陳述新一年之中有什麼目標的前提是國君沒安排什麼任務,以目前的國際情勢來判斷,楚國今年沒看到有什麼大動作的跡象。

當然了,他們幹私活絕對不能將自家能用的兵力抽空,還是需要留下足夠的兵力應對突發事件的。

眾“卿”全在場的會議解散,誰想找誰再接著聊是自己的事情。

呂武在第一時間找中行偃,埋怨似得說道:“為何北征如此匆忙?”

中行偃卻說:“我亦未料中軍佐攻伊洛之戎。”

這鍋甩的,需要給個滿分。

是啊,誰能想到士匄會到魏氏邊上搞事。

士匄的動作完全是在逼迫各家也要有所行動,還必須挑軟的往死裡捏,消滅以及消化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好在“卿”的競爭中不落於下風。

“我出三‘師’,陰氏出幾“師”。”中行偃笑呵呵地問了這麼一句。

呂武在心裡翻白眼,搶話語權幹的過於明顯了。

曾幾何時,中行偃明明同時管理著中行氏和荀氏,納賦卻只是帶一個“旅”,最多願意帶一個“師”。

幹私活一下子出動三個“師”,還必須留下至少兩個“師”以上的兵力應對國家需要。

區別有點大啊!

鮮虞和仇由都是狄人,但又分為白狄和北狄。

實際上,什麼狄人、戎人之類啥玩意,他們未必承認自己這種身份,完全就是諸夏國家對他們的定義。

鮮虞和仇由的情況並不相同。

仇由就是一個總稱,他們根本不能算作一個國家,也就沒有哪個“王”來總管一切,甚至生活在那片區域的各部落,他們互相之間是一種死仇的關係。

鮮虞則是要比仇由“先進”那麼一點點,存在一個“共主”之類的人物,只是對各個部落能有多大的掌控力度真不太好說。

另外一個中行偃也想打的肥國從制度上完勝鮮虞和仇由,體量與人口、可能軍力則是又輸給了鮮虞和仇由。

呂武其實感到有些困惑,納悶中行偃對那邊的地形到底有沒有進行瞭解,不會是一拍腦門就決定要出兵的吧?

這些事情他當然不會去過問或質疑,說道:“陰氏便出兵一‘師’罷。”

中行偃先一愣,同樣沒問呂武到底要出動多少個“師”西征,為什麼只願意在北征行動只出一個“師”。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