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454章:不小心又要升官了

第454章:不小心又要升官了

陰氏在“虎牢”的那個“師”暫時歸總督“原”的茅坪在管。

等待宋彬帶著呂歡南下,茅坪會將軍隊的指揮權交出來,到時候軍隊的管理者名義上是呂歡,真正的管理者會是宋彬。

至於為什麼是呂歡不是呂陽?一開始統兵主將是韓厥,呂歡算是韓厥的外孫,後來統兵主將變成中行偃,呂武沒再改變南下的子嗣而已。

由某個子嗣帶領軍隊是當下各個家族的一種套路,家主的兒子當張牌,真正幹活的人是家臣。

呂武將國君接到霍太山靠西的山腰莊園。

國君帶來的軍隊則是大部分在山腳進行駐紮。

他們一路上沒有聊更多。

國君不再談是要讓呂武進行權衡。

呂武則是真的要好好地權衡一下。

晉國現在當然不是沒有戰將,八“卿”之中的魏琦就是一名在帶兵和致師(單挑)能力都很強的戰將,其餘“卿”之中的任何一人也都能帶兵。

畢竟,春秋中葉的貴族,哪一家的家主沒學過帶兵?有區別的地方只不過是帶兵能力的高或低而已。

呂武在對戰楚國的時候,有過很輝煌的戰績。

再來是,他統兵去攻打齊國和秦國,一樣表現出了超強的能力。

這樣就導致出現一種現象,晉國內部沒人承認呂武是第一戰將,輪到事情顯得很危急的時刻,人人又希望呂武能夠出現在那個戰場。

那麼,到底是依賴、信任,還是當做工具人?

呂武召集家臣進行會議,將國君的意思表達出來。

“我家不復從前,安能使之得逞?”宋彬表達的意思是,陰氏不需要再在任何事情上退讓。

關於這點,呂武持認可的態度。

陰氏在崛起的過程中為了減少阻力以及被針對,呂武很理智地帶著各家一塊玩。

他都已經那麼懂得做人,輪到該被針對的時候還是被針對。

實力不如人需要進行借力,不太好說到底是吃虧還是佔便宜,只是一種各取所需罷了。

而各取所需再去追究到底誰吃虧,不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就是在耍流氓。

現在陰氏已經不怵任何一家,憑什麼犧牲陰氏去成全別人?

宋彬又說:“若主為‘將’自是並無不可,如中軍佐、上軍將、上軍佐為‘將’,君上亦不能使我家犧牲。”

一眾家臣進行附議。

如果呂武是南征的主將,想要打到什麼份上屬於陰氏的可控範圍,獲得的利益也就有保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國君先答應了呂武的請假為前提,再讓呂武純粹去當打手?免了吧!

翌日。

國君再次主動邀請呂武。

位於霍太山西邊半山腰的莊園能夠俯視大半個“陰”地,包括將整座“陰”城看得通透。

“‘邑’距‘城’近也。”國君知道陰氏在打擦邊球,要不誰家的‘城’跟‘邑’是連著建的?他又說:“十載有餘,‘陰’更勝從前。”

呂武只是笑笑,心想:“有事說事,又是點撥,又是誇獎,太繞。”

曾經的“陰”地經受過戰火,導致沒有任何一個大家族願意接手,才輪到呂武在“陰”地發家。

在十多年的時間裡面,陰氏先後投入二十萬級別的人手來建設“陰”地,恢復以前的農耕區,又挖掘了縱橫的水渠,才使得“陰”地不比任何一個老牌家族寶貝到不行的產糧區差,甚至是進行了超越。

某種程度上來講,呂武兼任司徒正是國君看到了“陰”地和“呂”地的發展,國君希望呂武能夠拉各家一把。

國君見呂武不接茬,往下繼續說道:“‘虎牢’若失,晉楚之爭,我被動矣。”

呂武還是笑而不語。

但凡國君沒有主動開口請求,別奢望呂武能夠主動承擔。

這個絕對不是呂武狹隘,立下規矩不去遵守,還要立規矩做什麼?

現在的情況是國君事先沒有足夠長遠的目光,進行了錯誤的判斷,偏偏又不想承擔後果,想要呂武屁顛屁顛地為那些錯誤買單。

如果晉國真的只剩下呂武一個人能幹活,為了國家自然需要站出去。

關鍵問題在於,陰氏的卿位排名在智氏、韓氏、範氏、中行氏後面,前面的那些家族享受來自卿位家族的好處與榮光,不想或沒能力去擔負相應的責任和義務?沒有這種道理的。

呂武說道:“秦國兩次刺殺於我。天子未予說法,我不復仇,天下人何以對我,必看輕於晉。”

國君直接失語。

秦國給周天子的賄賂絕對很足夠!

周天子某種程度上很有信譽,直接無視秦國兩次刺殺晉國的“卿”。

他在裝聾作啞的同時,又因為秦國下足了重金,只追究呂武和魏琦帶著各個家族重創秦國的那件事情。

如果硬要讓呂武對周天子的做法有什麼看法?他會說自己很喜歡這個周天子,開始為某些可行性進行準備。

比如,陰氏取代趙氏贏姓成為秦國之主,又或是陰氏取代/與某家族分割晉國。

不就是賄賂嗎?跟誰不會似得。

目前“東方世界”的頂級軍械貿易被陰氏所壟斷,每年賺取的財帛以及各種物資多到驚人。

呂武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的錢財和資源來向國內各家採購物資,大多是糧食,次級貿易為礦石或鐵錠,再次之則是布匹。

不是布匹不重要,純粹是布匹本身也是重要的“貨幣”之一,能夠買到的數量非常少。

糧食也是“貨幣”之一,只是糧食的數量遠超布匹,市場上糧食的流動量也就比布匹多得多。

別忘記陰氏還負責跟齊國的邦交。

呂武訝異地發現齊國越變越好說話,並且齊國交“保護費”也夠準時,量上面進行了增加,還能任由陰氏選擇種類。

齊國這麼乖巧,搞得呂武算計起來有點不好意思,只是依然會繼續算計。

這叫:知錯,但是絕對不改!

只是作為“個體”當然是一種錯的行為,作為“集體/國家”會變得不一樣。

那麼定義的原因建立在集體/國家不看對錯,需要在乎的是有沒有必要。

國君到陰氏這邊,來也匆忙,去也匆忙。

“君上可會惡了我家?”宋彬支援呂武的決定,只是不免會有所擔憂。

呂武笑著搖了搖頭,心裡想道:“只要不觸碰底線,國君其實是一個很容易妥協的人。”

他有這個發現是經過長久的觀察,並且相信自己對國君的性格判斷無比正確。

當然了,其餘各家沒有滿足國君的胃口,陰氏當個陪襯並不顯得起眼,當出頭鳥這種事情別去幹就行。

宋彬知道了該知道的情勢,帶上呂歡以及相應的護衛力量,啟程前往“虎牢”了。

國君這一次過來並不止需要呂武南下,還提到了另外的事情。

首先是智罃和韓厥都有退意,也就是智罃哪怕病好了都要辭去元戎的職位,韓厥也明確表示不接任元戎,兩個人都要扶一把自己的後輩。

估計連國君都沒有意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時間陷入了迷茫。

一旦智罃和韓厥都要退,智氏肯定是智朔獲得一個卿位,韓氏就不知道是韓無忌還是韓起頂上了。

這麼一搞,晉國的八“卿”就會更加趨於年輕化,勢必要整得國君心情變得無比忐忑,進而再憂慮晉國的未來。

欒氏和郤氏完蛋,事實上不止是沒了兩個卿位家族那麼簡單,是讓晉國失去了矛和盾。

沒有陰氏取代郤氏成為晉國鋒利的矛,晉國不但要在與楚國的爭鋒中會頹喪好幾年,對幾個小弟的背叛也只有選擇綏靖政策,只能等晉國真正的緩過氣來才能從防守轉為進攻了。

陰氏先後解決了齊國和衛國,又把秦國打得半身不遂,等於說讓晉國不用擔心東面和西面,還能抽出更多的力量來繼續與楚國爭雄。

正是建立在晉國失去了東邊和西邊的顧慮,才會有中行偃帶四個沒有滿編的軍團南下。

沒有被改變的歷史上,晉國不但今年不會用兵,連續五年內都是採取守勢,甚至很羞愧地一再裝聾作啞,直至有點緩過氣來才再次謀求霸業。

也就是說,沒有呂武的歷史,晉國長達五年不說逆來順受,卻是壓根無力對國際形勢進行干預,別提出兵去跟哪個國家硬剛了。

而在五年之內是屬於晉悼公姬周的高光時刻。

他不但用高超的手腕來治理晉國國內,又在國際上做了足夠多的伏筆,展現出屬於一位明君的素質。

優秀的人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局面總能想出辦法,這一點會在姬周身上得到體現。

他回到“新田”之後召集了魏琦和士魴,不知道怎麼說服魏氏和範氏同時向“虎牢”增援各一個“師”,同時再次找各個中等貴族談話,湊齊了兩個“師”,帶著這些部隊親自南下前往“虎牢”了。

必須要強調的是,東面最強的齊國還有兩個“軍”被呂武捏在手裡,西面的秦國則要再次遭到呂武的打擊,國君敢那麼做的前提是晉國不用為了東面或西面的安全感到擔憂。

因為魏氏需要再南下一個“師”,本來用於西征的三個“師”變成兩個。

再來是,中等家族的兵力遭到抽調,哪怕想再次參與西征也變得有心無力。

同時,範氏的情況差不多。

沒有被再一次抽調兵力的智氏自家麻煩一大堆,沒有閒工夫參與西征。

一系列的訊息傳到呂武這邊,他對呂陽說道:“君上這是在小小警告陰氏。警告完了之後,明年你爹估計要成為上軍將了。”

呂陽聽不太懂,只聽懂自己這個老子卿位又要往前挪一挪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