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435章:晉國爸爸救命啊!

第435章:晉國爸爸救命啊!

解朔看懂呂武沒聽見自己剛才說了什麼,只能重複一遍,說道:“我與新軍將商議兩家置換封地,以河西之地換取舊有封地。”

置換封地這麼件事情不關陰氏的什麼事,又會牽扯到陰氏與魏氏的聯盟。

呂武腦子裡面一陣齒輪轉動的閃電帶火花,說道:“如君上許可,諸‘卿’無異議,陰氏自是樂見其成。”

解氏願意拿開發好的封地跟魏氏換河西那邊的蠻荒之地?不得不說解朔的魄力很大,解氏的族人也夠明智的。

如果呂武沒有記錯的話,解氏家族的主要封地是在少水邊上,另外在靠近周王室的邊上有塊很小的地盤。

解氏的主要封地從事實上被範氏和智氏包圓,周邊沒有其餘的中小貴族。

一旦智氏和範氏有點什麼特殊想法,沒有其餘鄰居為前提,兩家想動解氏並真的動,連個給解氏通風報信的家族都沒有。

呂武比較奇怪的是,自己之前怎麼沒聽到個風聲。

解朔用了很大的注意力在對呂武察言觀色,看出呂武的另一層疑惑,說道:“歸‘新田’之時,朔方與新軍將提議。”

換家這種事情太大,肯定不是臨時起意。

解朔也許早就在物色,想著到底哪一家能跟自家換一換,卻不知道找魏琦就成功,還是之前被哪些家族拒絕過。

腦子裡還在閃電帶火花的呂武在盤點地形。

魏氏在河西的地盤很大,許多地區根本來不及開荒。

他們之前很刻意地找其餘家族置換封地,才將封地給形成集中。

現在魏琦卻答應解朔置換封地的提議,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帶有深意。

看看解朔選的是哪個方位的地盤就能進行洞察。

解氏搬家過去,會從實際上跟魏氏和陰氏成為鄰居,沒徹底擺脫展現過惡意的範氏和智氏,甚至離惡意最大的韓氏更近了一些。

比較關鍵的是,解氏換了個地方不會再被一下子包圓敲悶棍,有個時間能大聲喊救命啦。

從正治層面來看,魏氏願意跟解氏置換封地,代表接受瞭解氏的靠攏,此後解朔也算上頭有人能夠依靠了。

而解朔沒直接找陰氏顯得無比聰明,只因為無論再怎麼樣,呂武跟趙武是姻親關係來著。

“新軍將若向君上提議,還請下軍將美言促成。”解朔說道。

呂武無聲頷首,算是某種程度地答應下來。

這一下,解朔臉上的喜悅像花盛放,心裡想道:“可算不用再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呂武的視線向魏琦看過去。

魏琦可能一直在留意,發現呂武視線移過去,點了點頭表示一切盡在不言中。

他們兩家需要解氏充當“預警線”這麼種玩意。

接下來,魏氏會找陰氏進行協商,拉解氏一把不可能全由魏氏承擔,陰氏多多少少需要付出一點什麼。

一場從食物水酒到氣氛都不怎麼樣的宴會結束,國君喊上了呂武與魏琦、解朔,其餘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他們來到接見吳國使者的智罃這邊。

智罃先跟國君行禮,再對呂武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只是隨便掃了魏琦和解朔一眼。

吳國的來人是子遠。

上一次晉國南下與吳國在“鍾離會盟”期間,呂武跟子遠有過接觸。

剛過來的人分別就坐,子遠開始與之一一見禮,顯得老有眼力介了。

吳國人什麼時候這麼有禮貌啦?

話說,吳國人不是一直挺我行我素的嗎???

呂武心想:“吳國一定是被楚國教訓得滿頭包啦。”

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

吳國只有被楚國打得很慘,來到中原列國出使才會表現得有禮有節,平時則是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態度。

如果是吳國剛剛戰勝楚國,使者會以“我最厲害”的嘴臉對待任何人,儼然就是沒有尾巴也能翹上天的傲嬌。

關於上述那些,晉國高層很是心知肚明。

果然,呂武就聽坐在旁邊計程車魴說道:“吳軍敗於楚軍,楚克吳‘鳩茲’,後揮師連克數十邑。”

啊哈!

這麼慘的嗎?

事實上,能從子遠的行事態度察覺出端倪。

吳國敗得越慘,他們的使者就會越有禮貌。

子遠好奇地掃了呂武、魏琦和解朔一眼,再看向晉君姬周,問道:“晉大勝於秦?”

按照道理來說,吳國不該知道呂武和魏琦牽頭邀請各家入侵秦國的事情才對,哪怕有聽到一些風聲也只會是一些道聽途說。

士匄挑了挑眉頭,一副“我剛才炫耀了”的表態。

這也就能解釋得過來了。

白得了很多好處的晉君姬周正是高興的時候,笑著點了點頭,再看向呂武,意思太多於明顯。

呂武對自家君上表示明白,幹的是看向解朔的事。

瞬間接棒的解朔會意,沒怎麼加油添醋,只是稍微進行了一部分的藝術加工,講述為什麼會跟秦國打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他的嘴巴裡,晉軍西向去教訓白翟與義渠,很碰巧地撞上正在跟義渠、白翟作戰的秦軍。

接下來是晉軍幫助秦軍擊敗義渠人,琢磨著是能在異國他鄉玩一玩哥兩好,結果秦國公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派刺客刺殺呂武這位晉國的下軍將。

他們是怎麼擊敗秦軍往誇張了說。

入侵秦國之後幹了一些什麼事情之類,春秋筆法懂不懂?

“秦與楚會盟於蜀地,廣邀列國而往,齊、魯、衛、宋皆至!”子遠不爽楚國,肯定要連楚國的盟友秦國一塊記恨上,順帶還埋怨或嘲諷了一把晉國。

吳人之傲嬌,可見一斑吶!

他自顧自繼續說道:“晉攻秦,道義也。秦公子行刺客以害晉‘卿’,此仇為私亦為公,攻之可也。”

說起刺殺,吳國人玩得比任何諸侯國都溜,別當中原列國不知道。

晉國的領導班子靜靜地看著子遠表演。

“晉攻秦以報之,楚乃大患,焉能不教?”子遠問道。

爹,爸爸,楚人把俺們打慘了,你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吖!

啊tui!

說好了當兄弟,挨了一頓揍竟然亂搞輩分關係。

以吳國的尿性,等下一次他們打贏楚國,信不信想的是當晉人的爹?

晉君姬周笑眯眯,一直的笑眯眯,拿眼睛看向智罃這位元戎。

智罃則是一臉的嚴肅,問道:“嬰齊(子重)如今仍率軍於吳境?”

子遠一臉怒容地說道:“楚軍不退,收繳舉國舟船,大有深入之意。”

楚國令伊子重率軍先是抵抗吳國的入侵,一點不想跟漫山遍野亂竄的吳軍玩捉迷藏,選擇進軍吳國地界攻打城池,逼迫吳軍回師自救。

楚軍在“鳩茲(蕪湖市)”擊敗吳軍之後沒打算撤軍,國內繼續徵集可用的水上工具,並且還在繼續調動軍隊,一副還要繼續打下去的架勢。

另外,這一次楚軍與吳軍的“鳩茲之戰”是諸夏歷史上首次明確記載的最早水戰。

楚國還在繼續調集舟船?只因為那邊有一條長江。

楚軍可以依靠水運的便利維持輜重等後勤供應,以楚國根本不缺糧食的豪氣,真的想跟吳國玩命為前提,一直耗下去說不定能把吳國給耗沒了。

現在肯定是吳國明顯是被楚國繼續搞大動作給嚇到,才有子遠北上來到晉國求救命。

晉國的領導班子臉色各不相同,極可能有“卿”壓根不知道“鳩茲”在哪裡,失去“鳩茲”對吳國又意味著什麼。

另外,子遠只說吳軍戰敗,沒有提到吳軍損失了多少,吳國又還能集結多少兵力跟楚國交戰。

智罃溫和笑著說道:“我(國)必不看楚國逞兇。只是……吳國尚有可戰之兵幾何,吳君是何態度?”

子遠說道:“寡君深恨楚人,絕不妥協於楚國。”

兄die,你倒是說說,楚軍真的玩命為前提,吳國有沒有把握頂住啊!

別搞得到時候晉國集結大軍南下,走到半路聽到吳國已經投降的訊息。

當然,以吳國對楚國的恨意,說什麼都不可能投降的。

話又說回來,楚國到底是對吳國幹了什麼事,怎麼能讓吳國這麼恨楚國啊?

智罃看似態度明確,實際上沒有給任何的準話,一陣侃下來也不知道子遠到底聽懂了沒有。

國君全程沒有插話,連帶其餘的“卿”只帶眼睛和耳朵地一語不發。

晉國現在的情況有點小複雜,先是打了一場損失不小的“鄢陵之戰”,後面國家發生超大動盪,一下子沒了兩個卿位家族,中小貴族其實也莫名地消失了一些。

再來是,近十來年晉國每年都在用兵,甭管到底有沒有跟哪個國打起來,整兵出戰就會出現消耗。

比較現實的還有另外一件事情,沒了那麼多家族,封地和人口被接盤沒錯,各家難道不需要在接盤後進行經營的嗎?

漸漸地,子遠懂了智罃的內涵,臉色變得越來越差。

他說道:“我國與晉國於‘鍾離’會盟共討楚國,寡君信賴晉國,歸國當即整軍備戰。如今楚軍肆虐吳境,晉國便要冷眼旁觀?無怪齊、魯、宋、衛捨棄晉國。”

這裡需要捋一捋時間線。

那次“鍾離會盟”發生在周簡王夷十年(公元前576年)。

晉國與楚國爆發“鄢陵之戰”是在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

然後,吳國這一次入侵楚國是發生在周天子登基的元年(周靈王一年,公元前571年)。

從結盟約定一起攻打楚國,到吳國真的有動作,時間間隔達五年之久。

現在拿結盟說事,晉國與楚國爆發“鄢陵之戰”時,沒見吳國有什麼動作。

所以,吳國人全員樹懶的咯?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