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398章:玩的就是特立獨行

第398章:玩的就是特立獨行

這寫寫,那寫寫,什麼兵家著作、法家著作、名家著作、農家著作、墨家著作……,甚至是道家學說,但凡能寫的都寫一點。

呂武不就成了各家的創始人了嗎?

哪一天陰氏不再玩貴族模式,完全可以玩學閥模式。

這樣一搞,呂武的子孫後代,不就能佔了“百家”的很多坑位?

那誰不是說了嗎?

百年皇族,千年世家。

所以,某一天呂武成了王,又或是皇、帝,需要搞明暗相合的那一套。

若是王朝在哪一天崩塌,在明的血脈滅了就滅了,在暗的血脈別想著復國啥的什麼玩意。

破產重組的操作一下,換個招牌重新上市,不玩唯我獨尊,改玩合作共贏啦。

對了,皇是皇,帝是帝啊。

但凡神州未能一統,反正呂武是沒好意思將皇帝這個稱號弄出來的。

他連續半個多月的抄抄寫寫,累了就帶著呂陽溜達,一邊溜達一邊對照實物或是實事,用閒聊的方式灌輸思想觀和價值觀。

這個絕對不是什麼快樂教育。

現代已經證明了一點,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快樂教育,一次兩次快樂下來,學生被教廢了。

快樂教育哪怕真出了頂級人才,也是學生本身天賦好,跟快樂教育沒半毛錢的關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哪種教育模式好,不是看到底出現了多少頂級人才,看的是學生素質體現出來的平均值。

一個國家只是出現少數的幾個人才,更多的被教成廢物,國家不完蛋簡直沒天理。

所以,教育從來不看頂級的成果,需要看的是以什麼作為出發點。

比如,小、中、高先搞應用教育模式,到了大再玩精英教育模式。

真有天賦的話,小、中、高階段就會體現出來,是不是?

“阿父,我家獨霸北疆,蠻荒之地廣也,如何立足?”呂陽有去過‘呂’地以北。

這件事情是呂武給安排的。

呂武笑著說道:“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地之廣,牧也。”

牛和羊可以用放牧的方式來養。

馬就真的不行啦。

尤其是戰馬。

放養模式養不出戰馬,需要的是一再地馴服和培育,方式還要正確。

頂級的戰馬絕對不可能光啃草,需要將食草的習性改為葷素皆食。

要不體格高大不起來,體力方面的耐力,需要達到的衝鋒速度值和爆發力,不會有足夠的體質來作為支撐。

所以說,戰馬真的非常嬌貴。

另外,呂武也是不久前才知道一個事實。

成年野馬根本無法馴服,哪怕馴服了也不能當戰馬來用。

戰馬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說白了就是,不但要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脾氣方面也不能爆炸,再來就是習慣突發狀況。

比如,成群衝鋒模式,又或是沒有密集恐懼症,敢於迎頭而上。

這些都需要在戰馬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

導致的是,馬一旦超過兩歲,已經無法成為一匹戰馬。

沒有打小就培育的馬,看上去再怎麼的雄壯威武,除非騎它的人足夠剽悍也不怕死,要不還是悠著點吧。

得知這一個事實後的呂武很是抑鬱了一把。

他還想著某天去草原抓野馬王來當坐騎,明白再好的馬沒有培訓也無法當戰馬來用,心裡不止一次埋怨“演義”故事騙人。

陰氏在開始之初很貧窮和破敗。

等待呂武將家族發展起來,尤其是打了兩波狄人之後,不再出現缺乏肉食的困擾。

現在?

陰氏的牛羊加起來是以數十萬的單位在計數,並且一直在持續增漲中。

馬匹被進行細分,啃草的馬用來耕地、拉車,葷素搭配的馬用來騎乘,總數有個三萬匹左右。

呂武想搞正兒八經的騎士,並且已經在做。

一開始是用選拔招募的模式,搞得實驗性質的騎兵隊裡面狄人和戎人的數量比較多。

慢慢地,他改為強制模式。

怎麼個強制法呢?

就是選出一個“士”階級的家庭,以租借的模式分配至少一匹戰馬,老子學不會就讓兒子學,反正一家必須出現一名騎士。

這個模式已經搞了快五年,由開始之初的一百,增加到現下的近兩千。

不過,凡事都是從摸索走向成熟。

呂武給弄出了馬鞍、馬鐙和馬蹄鐵,目前麾下能夠被稱為騎兵的數量也就不到五百,其餘頂多就只能算是騎馬步兵。

再算上不是“士”階層……,也就是非“徒”的那一批“羨……”,也就是臨時領主武裝,陰氏能騎馬作戰的人數有個接近五千的數量。

算起來也是呂武太過於講究,要不然能騎馬作戰的人數遠遠不止五千。

五年的時間取得這樣的成果,呂武並沒有感到滿足。

他琢磨著,什麼時候陰氏能拉出一個騎兵“軍”才算是真正的牛逼。

現階段他的目標比較明確,再花一年左右的時間,搞一個騎兵“師”出來,再拉上戰場看看成果。

開始搞騎兵了,一些服飾方面肯定也要跟著改一改。

陰氏剛崛起不久,人也是剛剛歸於陰氏,沒有什麼頑固派和保守派,幾乎是呂武說怎麼整就那麼弄,阻力啥的並不存在。

他當然不會大張旗鼓,卻把“胡服騎射”這個成就給搶了。

話又說回來,現在“胡”這個泛民族體系還沒有出現。

諸夏看世界的目光,中央必須是自個兒,再來就是北狄、西戎、南蠻、東夷。

陰氏已經開始在玩騎兵,要不要完全地拋棄戰車?

那肯定是不能夠啊!

不是騎兵還沒有展現出屬於自己冷兵器陸地之王的價值。

諸夏怎麼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呢?

不是看一個國家有多少人,更不是看經濟實力,看的就是能拉出多少戰車。

好些個國家參加大型活動,搞會盟時各國國君吹牛逼,一口一個“千乘之國”,講的時候還要微微昂起頭,面上帶著一臉的驕傲。

諸夏現在的軍隊,是以戰車作為主要核心,搭配一定數量的步兵,形成自有的作戰體系。

呂武敢不玩戰車,信不信被一陣嘲笑之後,再被踢出“卿”的序列。

因為騎兵真正發威可能是呂陽這一代人的時間。

呂武帶呂陽除外巡遊,父子兩就是共乘一匹馬。

當然了,沒有馬能載得動身穿三層甲的呂武,搞得他只是穿了一層,又在周邊百步之內佈置足夠多的人手。

他可以很理直氣壯地說,自個兒真不是怕死,是“卿”的地位就要有這種逼格。

事實是,他真的怕死。

這麼個年頭,刺客著實太特麼多了!

他在國內看似沒有死仇,光是陰氏發展迅猛就有吸引刺客來刺殺的資本。

一旦陰氏倒下,多少家族能吃得滿嘴流油?

再來是,他現在是留守,敵國會很樂意在有機會的時候進行刺殺,致使晉國陷入或大或小的動盪。

回到“新田”。

呂武沒踏進家門就得到彙報,說是士魴來了。

士魴也是剛到。

沒有事先預約,代表發生了突發事件。

“下軍將,齊伐萊,萊子降,獻地百里,贈予美人。”士魴說道。

齊國的邦交是由陰氏在負責。

這事呂武早在七天前就已經知道了。

齊國攻打萊國的過程遠比士魴說的要複雜得多。

晏弱收了賄賂沒宣戰就回國。

齊國卻在晏弱離開萊國之後,陳列於萊國邊境的齊軍就殺了進去。

這一批齊軍複製了呂武率領晉軍在齊國南疆搞的那一套,逼得妘姓萊君不得不戰。

雙方在一個叫“東陽”的地方爆發激戰。

萊軍敗退,萊君請降。

萊國割讓半島之土,奉上“美檟”。

這個“美檟”是什麼?

“檟”其實是一種古茶樹的名稱。

而這個“美檟”就是一種萊國的特產,屬於十分珍貴的茶樹。

後續的發展是,萊國獻上的美人。

這一個叫“棠”的美女卻是被在國內的齊國崔杼看中並收入房中。

現在看著就是崔杼趁齊君呂環不在,把一個年齡很小的小美女給貪了。

誰又能想到這位叫“棠”的美女,後面會讓一個叫呂光(齊莊公)的齊國國君送給崔杼一頂綠色的帽子,又讓崔杼連續殺掉好幾個史官,害得崔氏逃奔晉國,致使崔氏在齊國除名。

士魴見呂武毫不意外,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他接著說道:“萊降,齊攻魯、伐莒。”

哦嚯!?

齊國被晉國摁在地上錘了一頓,還有能力拳打萊國、莒國,腳踹魯國?

這是一年之間,要三個國家一起打啊。

後面的事情呂武也知道,並且沒有制止齊國。

齊國打萊國是為了幫呂武獲取半島之地。

他們要打魯國和莒國之前有派使者來跟呂武進行溝通。

這個也是齊國上次被呂武給打怕了,不得不遵守的邦交規則。

他們要打誰有必要和義務會知呂武。

呂武同不同意,無法真的去制止齊國不能幹些什麼,卻能在齊國做了之後,率軍再去錘齊國一頓。

他有點知道士魴來說這些事情的意圖了。

絕對不是擔憂齊國做大。

是來隱晦地討要好處啊!

這個也不值得意外。

晉國的卿位家族都有自己的邦交國。

那些邦交國發生了什麼事情,事足夠大為前提,少不了晉國去擦屁股。

一旦晉國出兵不會是單獨一家出征,不可能白幹活沒好處啊!

士魴還是下軍佐。

下軍出征肯定是有他的份。

呂武沉默了一小會,說道:“若莒國求援,你我共援之。”

莒國的邦交一樣是陰氏負責嘛。

士魴一下子開心了。

話說,上一次打齊國的收穫很不錯哦!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