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378章:忍住,一定要忍住!

第378章:忍住,一定要忍住!

進入戰爭狀態,不是兩國軍隊你追我逐的較量,是約個地點相互開瓢?

這就是春秋中葉的戰爭啊!

講道理,呂武幸虧是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要不少不了成為明顯的異類。

因為被遊俠頻繁襲擊而不得不圍剿?

很合情合理的!

至於為什麼要攻城拔寨?

遭到阻擋進行攻擊,同樣也是理所當然的呀!

信不信齊君呂環得知晉軍遭到沿途齊國貴族的阻攔和攻擊,反應是感到開心?

哪怕是晉軍主動攻擊沿途的齊國“城”、“邑”、“邦”,齊君呂環也會包裝成是齊國貴族的抵抗,用以證明在對抗晉國這件事情上,齊國是團結一致的。

不止齊君呂環。

齊國貴族同樣樂意將自己的這個階層塑造起忠君愛國的形象。

晏弱這一次來了不打算再走,要留下來監督晉軍。

兩國已經進入交戰狀態,本國的大臣卻能去敵國軍隊進行監督?

這種事情在後世會顯得很搞笑。

然而,在春秋中葉卻是一件極度正常的事情。

現在的戰爭不講什麼陰謀詭計。

兩個敵對的國家約個地方,追求的是面對面堂堂正正的交鋒。

有沒有敵國的人在己方大軍中,看到了什麼沒有進行彙報,其實是沒區別的。

呂武對這樣的事情很不習慣。

他本來有意拒絕,習慣性與士魴和魏琦進行溝通,發現士魴和魏琦不以為意,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太特別也就答應了晏弱的請求。

這一支晉軍算起來已經轉戰將近兩個月,一再攻城拔寨折損的兵力並不嚴重,為了將戰利品先行運輸回國倒是造成了不小的兵力減少。

解氏的兩個“旅”徹底退出了作戰序列。

現在解朔擔當的是運輸大隊長的職務,指揮包括解氏兩個“旅”在內的五個“旅”,也就是一個“師”,連同兩萬左右的輔兵,負責將戰利品先送回國。

當然不是運到“新田”。

運回“新田”就是不打自招了吖!

他們才沒那麼傻。

呂武選的囤積地點在“黎②”。

那裡現在是範氏的封地,歸屬士魴管轄。

“兵士不可再肆意妄動,收繳私藏,以正其心。”呂武說道。

他很清楚一支軍隊當了強盜想再單純屬於不可能。

萬幸的是現在各國的軍隊都是兼職當強盜,重新整頓軍紀,再抓幾個典型,狠狠地操練上幾天,能夠將軍心掰到正確的軌道。

士魴很用心地在記住呂武的每一道命令。

如果說現在誰能代表法家的話,毫無疑問是範氏。

只不過,範氏的“法”還只是一個雛形。

士魴跟呂武合作之後發現,呂武辦事極度的有章法。

而章法其實就是律法的根本。

他倆閒暇時,聊最多的就是關於律法。

呂武能從士魴這裡獲得立法的基礎。

士魴則是從呂武這裡獲取了制定律法的新方向。

完善晉國法度,制定新法,一直是範氏的追求。

他們上一次打算推動新法的成型,只是時機方面有些不對,不得不延遲了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魏琦也在汲取得自呂武的一些規章制度。

在管理軍隊這種事情上面,每一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不太好說到底哪家最好,只能取決於到底合不合適。

“十日後,再行開拔。”呂武腦海中出現了那個地方大致的地形。

魯國的東面疆域基本都是山區,得益於地形才能扛住齊國。

過“五嶽”再繼續往東,實際上並沒有成片的平原,只是相對來說山不再扎堆而已。

“丘輿”在淄水的北岸,南岸是一個叫“夾谷”的地方。

諸夏取名歷來很有講究,基本是以山川地形來進行命令,要不就是發生了過什麼名人軼事。

光從名字來判斷,“丘輿”就不是一個平坦的地形,壓根就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所以了,晏弱沒有答應在“丘輿”這個地方開戰。

他給出的回覆是需要稟告齊君呂環,再最終給呂武以答覆。

那個時候,呂武就是隨便說一個地方,為的是拖延一點時間。

只要能夠達到拖延時間的目標,其它不是那麼有所謂。

晏弱跟自己的國君溝通,來來回回怎麼都要個十來天,等待最終確認下來,跟晉國這邊確認也需要時間。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呂武已經完成對軍隊的整肅。

他們最終確認的交戰地點其實就沒變,還是在那個叫“徐關”的地方。

那裡也是齊國在靠近魯國方向,一個平坦地形相對佔地較廣的區域。

呂武需要很努力才能壓制內心裡不斷上升的違和感。

拜託!

這是戰爭啊!

怎麼看著不像那麼回事?

交戰地點能商量也就算了。

什麼時候該抵達,互相之間也要遵守約定?

最最最重要的是,晏弱代表齊國向呂武等人保證,一定會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讓晉軍安營紮寨。

那個時候,呂武差點沒忍住問晏弱,是不是豬肉也要準備個幾千斤,用來進行款待。

當然,現在人們並不愛吃豬肉,主要的肉類是羊、狗和其餘家禽。

而豬肉之所以會成為後世餐桌的主要肉類,其實是經過長久“馴服”的。

另外,什麼吃狗肉殘忍啥的?

諸夏吃狗肉的歷史能追溯到遠古時期。

晏弱一開始沒琢磨過來,後來倒是反應過來了!

晉軍待在“長勺”沒動彈是為了整肅軍紀啊!

反應過來的晏弱開始不斷催促呂武趕緊拔營赴約。

這麼一搞,搞得呂武那種違和感更加強烈了。

什麼情況嘛!

明明是交戰狀態的敵國。

怎麼弄得比盟友還親密似得?

都能催促晉軍趕緊行動起來啦!

待在“長勺”的晉軍,減去以五個“旅”和兩萬輔兵,戰兵數量減少到五萬七千,輔兵不足一萬兩千。

因為輔兵的數量嚴重不足,很多事情不得不由戰兵來幹,等於需要抽調戰兵去幹雜活,減少了可參戰的實際兵力。

所以說,一支軍隊的輔兵其實相當重要,有他們的存在才能讓戰兵專司戰鬥相關。

在晏弱的一再催促下,呂武也完成了對軍隊的再次整肅,晉軍可算是開拔了。

那一天,魯國執政季孫行父特地帶著一幫魯國貴族過來,上演了相送的戲碼。

這是故意噁心齊國來著。

也是魯國真心希望晉國能將齊國教訓得半身不遂。

作為齊國人的晏弱是真被魯國給噁心到了!

晉國和齊國的交戰壓根就沒魯國的什麼事,強行給自己增加什麼戲份啊!

離開“長勺”的晉軍徑直北上。

經過七天的行軍,他們抵達“徐關”南面十里。

齊國知道晉軍的行軍路線,沿途襲擾什麼的壓根就不存在,故意破壞道路什麼的也沒幹。

這種做法在後世看來會很白痴。

關鍵在春秋中葉是絕對正常的。

那個叫“徐關”的地方並不是什麼關卡,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呂武過來後,約士魴和魏琦一起觀察齊軍是個什麼佈置。

雙方相距十里,南邊是剛剛抵達的晉軍,北邊則是早就紮營下來的齊軍。

能看到齊軍的營盤非常大,一眼看去幾近從大地的這頭延伸到盡頭。

他們並不全部駐紮在平坦地帶,周邊的丘陵或山頭也安排得妥妥當當。

“毫無章法可言。”士魴也不是嫌棄,只說事實。

呂武點了點頭。

齊軍的營盤也就一個地方看著像點樣子,其餘的全部像是胡亂扎個堆。

唯一像樣的營盤,應該是齊國“三軍”的營地?

其餘雜亂無章的營區,絕對是響應齊軍號召過來的黎庶。

那些所謂善於技擊之人,他們是自帶乾糧前來參戰,家境好一些會有一座帳篷,要不只能就地取材搭建窩棚。

沒有任何的規劃和約束,窩棚可不就是這一窩那一窩了。

晉軍過來。

齊人必然想看看自己的對手是個什麼成份。

他們遠遠地注視著,一邊與周邊的同伴進行交談。

結果,呂武、士魴和魏琦在護衛的保護下來到一處高坡,看到的就是齊軍營盤那邊的人頭湧動,聽著遠遠傳來的“嗡嗡”喧譁聲。

“這時候要是騎軍直接突擊,絕對能上演馬踏聯營,直接將這支齊軍一波帶走。”呂武心想。

晉軍則是在齊人的圍觀中,一隊又一隊地彙集起來,組成越來越大的方陣。

然後,一個又一個方陣無聲地佇立著,士兵彷彿雕塑那般迎接陽光與微風。

一開始還有齊人嘲笑晉軍傻,長途行軍過來不馬上找個陰涼的地方休息,再喝喝水解乏什麼的。

漸漸地,齊人感受到來自晉軍那股無聲的力量。

有句話叫: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能打不用兇狠叫囂。

軍隊的紀律才是力量!

有晉軍列陣,防備齊軍可能的襲擊,也是展示自己的強大。

也有輔兵和戰兵協同著,有板有眼地開始紮營。

“齊人約有二十餘萬。”士魴一點擔憂都欠奉,下一句話是:“今次,獲隸多也!”

沒打呢。

怎麼就想著能俘虜多少人?

呂武比較好奇的是齊國怎麼來保障二十多萬人的後勤。

而實際上,過來的齊人後勤保障自由自己負責,沒給國家增添負擔。

如果晉軍再拖個十天半個月才過來?

戰爭都不用打。

不知道多少戶齊人在接下來會破產。

“你我何人致意齊君?”

這就是春秋啊。

哪怕要開打了。

禮儀方面也不能缺哦!

而這時,齊軍營地開始有三三兩兩的人出營,直奔列陣的晉軍而去。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