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342章:無恥,太無恥了!

第342章:無恥,太無恥了!

“陰武得‘隨’克‘黎’,進取‘長子’?”智罃露出了訝異的表情,感覺什麼都不對勁,道:“如此之速!?”

他可是剛知道自家那個聰明的兒子率軍去攻打“溫”地,已經打了將近兩個月,還是被攔在城外。

另外,士匄率軍先打下了“陽”,卻一樣是被“蘇”給擋住。

現在重名的地方非常多。

範氏打下那個“陽”在南方的大河(黃河)北岸,很是靠近“雍”。

而那邊其實就在鄭國邊上,距離周王室的地盤也不遠。

還有一個叫“陽”的地方在晉國北境。

晉國在晉景公時期進行了國土擴張,“潞氏”、“黎①”、“黎②”、“長子”、“曲梁”、“留籲”,包括“隨”等等的那一片區域,就是在晉景公時代打下來,原來是屬於赤狄的地盤。(相當於讓晉國增加將近三分之一疆域)

攻下之後,晉景公進行了分封,地形好的區域基本被大家族得去,差一些的則是被中小貴族瓜分,剩下一些更差的區域則沒人要,導致依然有赤狄的人在定居和流竄。

要是有一張地圖,會發現那塊區域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卿位家族所有。

另外一些中等貴族則是在那一段時期崛起,並且被晉景公分封在那邊。

這個也是一種常態。

好比如晉景公之前的晉國進行了擴張,新佔的土地大部分封給了當時的“卿”,他們這一代“卿”的封地就會顯得相對集中。

趙氏、欒氏、範氏、郤氏、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韓氏……等一些差不多同一時間崛起的家族,互相之間的封地基本上會形成交錯的局面。

智罃命人拿來輿圖,一陣檢視下來感到非常驚訝。

“一月有餘,轉戰近五百裡?”智罃太驚訝進軍的速度了,繼續想道:“郤氏抵抗甚微?”

其實是郤氏面對呂武壓根就沒抵抗。

這一點,智罃暫時還不知情。

要是給他知道,必然會有諸多的聯想。

只不過,郤氏完蛋已經是定居。

智罃哪怕知道了,最多是暗罵幾句“陰武狡猾”之類,思考呂武在欒氏和郤氏的鬥爭中起到什麼作用,很難再有多餘的動作。

要不然還能怎麼著?

拿陰氏開刀嗎???

欒氏和郤氏接連完蛋,導致晉國已經夠亂的。

再拿新的家族開刀,必然會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真那樣,晉國分崩離裂就在眼前了啊!

智罃現在巴不得呂武趕緊解決完自己戰區的事情。

一切只因為秦國那邊傳來了不太好的訊息!

之前一直跟晉國死磕的秦桓公嬴榮在四年前薨逝,新君嬴石即位後重新整理朝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幾年間,秦國和晉國倒是進入了消停期。

比較關鍵的是,晉國擊敗秦國,幹出了咬塊肉的舉動。

秦國割讓河西之地,新上任的秦君贏石就喊出了一雪前恥的口號。

當然,他喊了之後,沒有對晉國採取什麼軍事行動。

他幹的是整理朝綱,也就是梳理內政。

另一方面,秦國加強了跟楚國的交流,並且幫助白翟朝西北方向進行遷徙。

這幾年,秦國沒跟晉國再開戰,卻聯合白翟在侵略義渠。

晉國只在乎秦國有沒有奪回河西之地的行動,對秦國的其餘舉動並不是那麼在乎。

甚至可以說,晉國這邊還巴不得秦國跟義渠交惡,陷在涇水周邊跟義渠惡戰,最好是動彈不得。

也就是欒書要臉了一些,幹不出溝通義渠的事情,要不然絕對有秦國難受的。

而秦國跟義渠交惡的事情呂武還不知道,否則就該發生“臉是個啥”的典故出來。

智罃關注到秦國又開始作妖。

他發現秦國近期有跟義渠緩和關係,甚至好像有聯合起來要打白翟的趨勢。

要知道白翟可是秦國的盟友,多次配合秦國侵擾晉國,才得了個西遷避難的下場。

現在秦國不但拋棄白翟,還要跟義渠重歸於好,來一起對付白翟?

老秦人真沒拿信譽當回事啊!

有點腦子都該明白是個很大的異常。

排在智罃前面的“卿”不是完蛋,就是躲在家裡完全不管事。

他除了要關注內戰之外,不得不注意周邊各國的動向。

發現秦國的異常?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尼瑪!秦蠻子這是趁俺們內亂,要奪回河西之地啊!

幾十年的盟友說拋棄就拋棄,倒是很符合秦蠻子的特性。

那麼重新交好義渠就是要穩固後路。

秦國除了想奪回失地,還有其它的解釋嗎?

很明顯。

沒有的吖!

關於這一點,智罃還是相當有正治嗅覺的。

秦國那邊的情況不對勁,另外的地方也出現了問題。

或許不是新的困難?

畢竟,兩年前楚國就已經開始在找宋國的麻煩。(公元前575年)

去年楚國的公子喜和公子尚入侵宋國,雙方在“溝陵”爆發大戰。

那一戰以宋軍戰敗而告終,期間卻爆發了晉國與楚國的“鄢陵之戰”。(公元前574年)

而“鄢陵之戰”是晉國大獲全勝。

沒了一隻眼睛的楚君熊審(楚共王)已經瘋了。

不是精神失常,很像是歷經一敗受到極大的刺激,行事風格開始變得瘋狂。

他重新扛起“吾乃蠻夷”的旗號,去年(公元前574年)支援了鄭國一把。

而鄭國起了熊心豹子膽入侵晉國的“滑”跟“虛”,他們在以晉國為首的聯軍抵達戰場前,很從心地選擇撤退。

晉厲公(姬壽曼)率軍進行追擊,察覺到後路有被楚軍切斷的危險,接受元戎欒書的意見,選擇了戰略性質的撤軍。

之後?

就是晉厲公回國後,發生的一連串事情了。

現在,晉國爆發內戰,有一家算一家,但凡覺得自己有資格,就參與到分食欒氏和郤氏的行動當中。

晉國的那些小弟見老大陷入內部混亂,一個個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

宋國一再派遣使者到“新田”求援。

臨時總理國務的智罃一直在拖著,已經讓五波宋國使者失望又沮喪地回去。

宋國現在不但面臨楚國公子喜與公子尚的攻伐。

聽說楚君熊審再一次召集鄭國、陳國和蔡國,要再一次親征宋國。

沒有了晉國援救的宋國很危急。

一幫中原列國在觀望晉國內部混亂會出現什麼結果,肯定不會出兵援救宋國。

等於說,宋國面臨亡國之危。

智罃對最後一波宋國使者的話印象十足深刻。

講的是楚國滅國無數,屢屢亡人國、絕其祭祀。

他們宋人舉國上下已經心懷決死之心,要與楚國拼啦!

如果宋國滅亡了。

請晉國記得南方曾經有宋國這麼一個盟友,時常進行悼念。

一番話講得智罃既是感動又是尷尬。

他倒是很想幫宋國一把,關鍵是真的抽不開身啊。

“秦國要防,宋國要救!”智罃這一刻非常怨恨韓厥。

出了事,不佔不搶是挺高風亮節的。

關鍵是,韓厥的上軍佐還要不要幹啦!?

好歹是上軍佐,從心的避禍就算了,國家事務也一點都不參與?

是個“卿”該有的擔當嗎?!

道理是這樣的道理,絕對沒錯!

韓厥真的什麼都不想管,倒是卸任一切職務啊!!!

手握權柄,卻沒有半點擔當?

智罃深深地覺得韓厥這個人很無恥。

是比一臉貪婪想分食欒氏和郤氏的眾人更加無恥。

畢竟,貪婪的傢伙,他們至少在幹活。

解決欒氏和郤氏在當前對晉國有利,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高風亮節的傢伙,卻是一點屁事沒幹。

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佔著茅坑不拉屎。

又或者,完全不作為的清官遠比能做事的貪官更沒用。

智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怨念?

只因為,他發現自己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

國內需要用最短的時間恢復平靜。

然而,智氏被擋在了“溫”地,範氏被“蘇”和“駒”。

“叔父!”中行偃過來時,有著滿臉笑容,說道:“陰武已取‘長子’。”

看來,中行偃還是很清楚自己面臨的局勢,一聲“叔父”喊得很是情真意切。

智罃沒有太大的反應,問道:“可曾彙報往何處去?”

事實上,分配給呂武需要攻伐的地盤也就那些。

等於說,呂武已經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任務。

中行偃愣了愣,遲疑道:“將往何處去?”

智罃想了想,決定給呂武多加一點擔子,一邊寫文書,一邊說道:“欒氏之‘原’、‘周陽’、‘熒庭’,郤氏之‘苦成’,尚未攻取。”

中行偃腦子裡出現地圖,納悶地發現這些地方的距離都有些遠。

真的要讓呂武率軍去攻取,差不多就是繞了晉國一大圈。

中行偃吶吶地問道:“如此,陰武之功為最。”

智罃有什麼辦法?

誰讓只有呂武這一路進展最快,其餘兩路都被擋住。

智罃寫完了文書,抬頭看著中行偃,問道:“你可願去‘韓’求見上軍佐?”

中行偃臉色大變。

晉國現在的局面是晉厲公和欒書搞出來的。

中行偃也在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

他去見韓厥?

倒不是擔憂被韓厥一劍捅死。

關鍵是很沒面子。

再則,也等於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向韓氏低頭。

中行偃臉色不好看,語氣卻堅決,說道:“如叔父有意,偃願往。”

智罃無視了中行偃難看的臉色,意味深長地說:“國中上下皆久視上軍佐啊!”

繼續躲?

那就是韓厥坐實沒擔當的惡名。

出來?

有鍋一起背,有雷一起躺下來滾!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