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340章:俺不姓雷啊!

第340章:俺不姓雷啊!

少年吶~~~

那是近萬身穿鐵甲的士兵排成方陣,以智朔看呂武的角度,成為了呂武的背景牆,陽光照射之下的反射,與呂武身上甲片形成的輝映啊!

戰場上,吶喊聲交織成為一片。

呂武所在的這一面城牆,已經有多輛攻城車成功抵在城牆上。

這種攻城車並不是衝車。

也就是說,它們並不是被拿來撞擊城門用的。

它的主要材料當然是木頭,總體結構就像一個尖頂木屋形,主建築物裡面“Z”字梯,下面裝有八輪,後側有一個傾斜狀的反斜面,士兵能夠踩著斜面的階梯直登車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外面蒙著牛皮或羊皮,以防備守軍的箭矢或檑木、石塊破壞。

為了防止火攻,呂武還命人在攻城車澆上了泥漿。

現在的人,什麼時候見識過這玩意?

不對,老呂家的一些士兵倒是見過那麼一兩次。

不是在外面,是他們值崗時,在自家的地盤見過。

那是呂武總需要一再試驗。

畢竟,藍圖是一回事,造出來才是最實在的。

有了實物之後,什麼地方不對勁,或是需要改良,也好有更直觀的操作。

現在,一輛又一輛攻城車靠向城牆。

離得足夠近之後,站在頂層的士兵將踏板放下。

踏板前方有咬鉤,一旦放下就能勾住女牆,使之形成一種固定。

欒氏的守軍哪裡見識過這種怪物?

再來是,攻城戰發生得極少。

欒氏守軍嘗試拿火箭射,拿石頭和檑木砸。

火箭射中蒙皮,只是燻黑了蒙皮上的那一層泥漿,無法再立寸功。

石頭和檑木砸在攻城車上面,只是聽了個響。

當踏板被放下的剎那,陰氏的甲士一手握著戰劍,另一只手舉著盾牌衝了出來。

看到攻城車這種“怪物”被嚇了個不輕的欒氏士兵,再看到“怪物”裡面湧出來甲士,一顆心沉到了谷底。

欒武在大聲鼓舞士氣。

然而,沒有用。

城池的城牆先是給予了欒氏守軍勇氣,卻是在大股大股敵軍攻上城牆之後,信心喪失了。

他們倒不至於立刻就投降。

現在還不是“帝國時代”,誰家的士兵就是屬於自家。

除非是頂頭上司投降,要不然底下的士兵要麼逃跑,要麼就是堅持到底。

會出現轉身逃跑的現象,說明不是每一個士兵都死硬到底。

其實是,作為士兵是沒有單獨投降的資格。

聽著有點搞笑,但是絕對的事實,也是春秋的一種規則。

在統兵將領的領導下投降,好歹還能成為奴隸。

一旦士兵私自投降,迎接他們的命運是被梟首。

“‘長子’非堅城,其內守軍不足七千,需對戰四面之敵,攻之易也。”呂武講得很風輕雲淡,得意的嘴臉太過明顯。

那些話從耳朵進入到腦海,智朔聽著有一種濃濃的炫耀意味。

智氏在攻打“溫”地,面對的城池跟“長子”在規格上其實差不多,有區別也只是四個“師”打不滿編的郤氏三個“師”。

郤氏的三個“師”之所以沒滿編,主要是野外打了兩波,後面倉促撤入城池,“溫”地被智氏和眾多中小貴族聯軍包圍之後,郤氏無法再獲得援軍。

結果是,智朔率軍攻打“溫”這座城池將近一個月,只是成功地登城兩次,很快又被趕了下來,損失兵力超過四千。

他意識到繼續死磕下去,哪怕最終能將“溫”攻下,己方少說也要再填進去一萬士兵,將部隊交給程鄭,自己來找呂武尋求幫助了。

如果士弱沒來的話,智朔早就將過來的緣由說出來。

畢竟,智朔與呂武的交情就在那裡,用什麼樣的代價來換取想要的東西,超大機率不會被拒絕,只是付出的代價多大而已。

多一家來競爭就有點不一樣了。

智朔才不願意在士弱面前丟臉,也怕多了一家,導致需要付出的代價翻倍。

看到陰氏的匠人製造了便於攻城的器械,他改變了主意。

他本來想要大肆採購一批鐵甲,主要是弄到足夠多箭矢。

攻城對箭矢的消耗極大。

老智家是有儲備,還挺多的。

只不過,智朔一個月就用了七十萬只箭矢,消耗比較大。

庫存方面只剩下八十來萬。

老智家需要攻打的地方卻是有點多。

現在,智朔需要跟呂武好好談一談。

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獲得一定數量的陰氏匠人,再拿到攻城器械製作權。

等於說,智朔並不是過來尋求援軍,老智家的貪婪還能控制得住,並且作為年輕人的智朔不像自己那個老子那樣不要臉。

事實上,有足夠的時間讓智罃有些回過神來了。

這位老帥哥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確是得意忘形,並且表現出了利令智昏的一面。(成語講的是戰國的平原君,卻很合適智氏啊?)

他已經在極力的進行補救,就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其中包括再次派人去韓氏的封地。

另外就是加快迎歸公子周的動作。

“朔,你不是前往迎接公子周嗎?”呂武憋得有點久了,一開始見到智朔就想問的。

他沒記錯的話,自己是在“新田”送別智朔和魏絳。

怎麼智朔成了南邊一路大軍的統帥,率領智氏和眾多中小貴族討伐郤氏和欒氏呢?

“本應如此。”智朔有些支支吾吾。

他總不能說,自己那個老子猛然間發現自己這個聰明兒子缺乏軍功吧?

中行偃的教訓在前,智罃強烈認為智朔需要補救一波。

郤氏和欒氏失去首腦,好像很好欺負的樣子?

是不是先讓這個聰明兒子立些軍功,也為自家多佔一些便宜呢?

儘管是內戰,名義上卻是平叛,不還是正兒八經的軍功嘛!

所以,智罃後面去了新的命令,讓魏絳繼續朝周王室進發,後續智朔再趕過去。

這一對父子沒有想到的是,失去首腦的郤氏,並不代表好欺負。

或者說,很多人都沒有料到,群龍無首之下的郤氏和欒氏,還那麼的難打!

其中就包括範氏。

現在就搞得老智家很尷尬了。

“溫”地一時半會打不下。

再不去追魏絳,迎歸公子周的事情就要拖延下來。

至於魏氏獨自迎歸公子周?

智罃認為魏氏還沒有那個膽量挑戰智氏。

老智家這對聰明的父子,用俗話來講就是幹了一件偷雞不著蝕把米的蠢事。

呂武見智朔支支吾吾了半天,後面還改了話題,不好再追問下去。

“匠人?攻城器械?”他沉吟了一下,看上去很猶豫。

智朔一下子就緊張了起來。

現在,請允許呂武轉個身,再昂天,做出張嘴亂顫的舉動。

這叫無聲地“哈哈哈……”大笑。

小樣!

還打壓老呂家不?

“武。”智朔恭恭敬敬地行禮,一臉懇求地說道:“助我!”

憑啥?

就憑你姓姬嗎???

什麼時候改名叫霸???

呂武繼續渾身亂顫,就是不轉身面對智朔的那份真誠。

另一邊。

隨著越來越多的攻城一方士兵上了城牆,欒氏守軍被趕了下去。

其餘三面的訊息也一再傳過來。

有多種攻城器械的幫助下,北邊以及南面也攻上了城牆,祁奚和魏顆保證馬上就佔領城牆段,詢問下一步怎麼做。

獨獨是東面城牆一樣有多種攻城器械,卻是一時半會戰況陷入僵持。

原因就在於欒武將為數不多的精銳放在東面。

欒氏守軍的這些精銳,其實就是配置了來自老呂家甲冑的部隊。

呂武心想:“欒武想從東面進行突圍?”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欒武為什麼不放在受威脅程度最大的西面。

而西面城牆,是呂武主持進攻,也是最先攻上去的位置。

現在關鍵的問題是,“長子”外面被圍了一圈又一圈,欒武單靠五百左右的精銳,怎麼突圍啊?

呂武沒理會一直猶豫不決的智朔,稍微傾斜身軀面朝下方,喊道:“傳令放開東面,使欒武突圍。”

想走可以。

就是別想著帶太多的人走。

呂武需要有人逃亡到欒氏的其餘地方,傳播屬於陰氏帶來的恐懼。

這個也是為將者的一種基本操作。

故意放跑部分敵方潰兵,去傳播己方的強大,打擊其餘區域守軍的士氣。

智朔呆了呆,心想:“還有這種操作?”

而這個,後世但凡是讀一些史書,又或是經常看一些歷史正劇,多多少少是會看到的。

就看能不能去實際運用而已。

很多人都學會或懂了一些知識,卻沒有無法將知識進行實際運用。

呂武並不屬於以上型別。

他見智朔呆住,索性也就暫時不管,再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包括攻下“長子”之後,安排哪些部隊進城,對敵軍和城內平民的處置。

另外就是己方的哪些部隊該追著欒武,又有哪些部隊可以散出去攻城略地。

智朔安靜地聽完呂武的佈置,覺得學到了很多,再次提到剛才的話題。

呂武就只是靜靜地看著智朔。

有要求。

付出呢?

少年啊,四海之內皆爹孃,是一種不健康的思想。

“想必武自知食邑不可多也。唯有口眾令武動心?”智朔就看到呂武挑了挑眉頭,一下子增加了無比的信心,繼續往下說道:“武缺糧,除‘隨’地,可再新增‘苦成’,口眾不低於十萬。可否?”

看樣子,“苦成”的農耕環境十分優良?

只是,“苦成”不是範氏的菜嗎?

這一點,智朔不愧是智罃的兒子,深得真傳啊!

呂武非常矯情地說道:“武別無所求,唯希冀兩家守望相助,世代友好。”

智朔卻是虎軀一震,想道:“這個要求好過分啊!”

為什麼?

關鍵詞在於“世代”這兩個字。

智朔的理解是,呂武要陰氏……又或者說他這一支林姓,成為晉國的釘子戶,老智家要幫忙做到這一點。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