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279章:任重道遠啊,親!

第279章:任重道遠啊,親!

呂武不止一次想要當“校長”來著!

只是吧,他之前的事情太多,關鍵的是將家族給發展起來,哪有閒暇功夫去大肆搞教育。

另外一點!

現在這個年頭教育並不是那麼好搞!

消耗多少家資不是關鍵,主要是怕引起太大的社會效應。

以現在的人來看,只有傻逼才會將知識教導給外人,不然都是側重內部培養。

那一句“知識千金重”,用在當前年代是最合適的。

“我也不可能將誰都接納成為家臣啊……”呂武開辦一個學院的念頭越來越強。

現在當然沒什麼學院。

即便是家族內部也沒有。

不像往後的年代,但凡家族還過得去,一定會有個私塾。

呂武不止有家臣,還有不少門客。

一開始門客只是幾個。

直至上一次晉國與秦國交戰獲勝,呂武在對秦之戰中有了些名聲,才有成批的人想過來投效。

這一次南下打完“鄢陵之戰”後,每天都有人過來,大多數很有逼數,沒提應聘家臣的事,尋求的就是請求成為呂武的門客。

家臣跟門客就是兩碼子事。

作為家臣,事實上就是跟主家榮辱與共。

主家發達了,家臣未必會獲得多大的好處。

一旦主家完蛋,家臣則一定會跟著倒黴。

門客,字面意思已經非常直白。

不就是能進出得門,被接納了之後,有能力就幹一些力所能及的的活,不能就吃白飯的客人嘛。

他們被接納,吃喝方面不會缺,工資那絕對是沒有工資的。

門客想走,其實也能隨時告辭。

以春秋中葉的社會規則,門客還不是專門的黑手套或白手套。

專門替主家幹髒活,乃至於是作為死士之類的角色,要等到戰國之後了。

現在死士是死士,門客就是門客,不能混為一談。

做生意之類?

貴族不用感到不好意思,親自上才是社會主流,用不著門客當白手套。

到戰國之後,門客越多代表名望越盛。

絕大多數的貴族,養門客是用來當打手用的。

少數的貴族吸納門客,只是拿來當點綴用,不需要門客去乾點啥,幫忙吹牛逼就行了。

目前階段,呂武所知道的是,沒多少家族會吸納太多的門客。

吸納門客的主要用意是觀察有沒有需要用得上的人才。

一旦發現某個門客起不了什麼作用,會客客氣氣地請這個門客離開。

這個跟戰國時期是不一樣的。

到了戰國,門客再怎麼沒用處,還是要養著吃白飯。

另外,當前階段想成為一名貴族的門客難度很大,首先要有個貴族祖宗,要不連想都不要想。

畢竟,戰國貴族要的是名聲,也就是有人替自己吹牛逼;春秋的貴族要的是實幹的人才? 硬實力遠比名望更重要。

“稷下學宮是什麼時候開辦的?”呂武想不起太確切的時間。

他倒不是想開學宮。

齊威王搞稷下學宮? 完全是戰國時期養士用士之風的自然發展需要。

等於說? 齊威王搞稷下學宮? 還是為了名望? 出發點不是挖掘人才。

呂武現在連傳播知識都要小心翼翼? 哪來頭鐵到開什麼學宮(學院)。

“來我家之客? 可安置於一處? 查之學識,品其人性。”他喚來了想有表現的茅坪。

這位來自衛國的家臣? 他很想展現自己的價值? 儘管得到的差事不是自己所擅長,還是恭敬應命下來。

呂武已經抱定主意? 開辦學院是一定會做? 只是一開始不能搞得太大。

還是那一套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開始小打小鬧地來,給外界一點點適應的時間,等真正發展起來成為一種定局。

各個家族派來第一順位繼承人?

老呂家正好缺了很多幹事的人手啊!

這些人來學習? 交代一些事情讓他們辦,一點都不過份吧?

這種學了就要回去的型別? 往死裡用的話,說不得他們還要感恩戴德。

反倒是另外那些想一直為老呂家服務的人,需要認真進行對待。

畢竟,後一種人不止自己要用一生為老呂家揮灑汗水,連自家子孫都要給老呂家當牛做馬,不能虧待了!

“師曠何在?”呂武問了一句。

小白答曰:“山莊之上。”

來自越國的兩個姑娘,她們平時就是呂武的貼身護衛,屬於哪裡都能去的那種。

呂武也不用擔心她們搞事。

原因之一就是,他已經派人去接她們的家人。

人,要有牽掛,才能令人放心。

要不然,他哪怕是將兩人睡了,平時也沒少籠絡,還是要小心她們成了無牽掛的那類人。

小白和小青已經知道呂武派人去接她們的家人。

她們現在最為期盼的不是其它,是盼著哪天呂武能提高她們的身份。

比如,給個嬖人的身份。

至於滕妾啥的?

呂武敢給,她們也不敢要。

對於這一點,贏?是一點忌憚都不會有的。

連從嫁的那些姐妹都不用擔心,還能去忌憚兩個一點出身都沒有的嬖人?

這個玩笑開得有點大。

呂武來到師曠所在的山莊。

他事先已經知道呂陽同樣在這邊,接受師曠的教導。

因為山莊是師曠在居住,哪怕呂武才是山莊真正的主人,還是要經過通報,得到同意才能進入。

這個是貴族與貴族之間最起碼的尊重。

呂武進去,來到師曠與呂陽所在的室外走廊,聽到裡面師曠正在講話。

“不可肆於民上,助以從其淫,你知何意?”師曠講話慢斯條理,咬字清晰。

只有三歲的呂陽能懂,不是天才,會是妖孽。

要是剛穿越過來那會,呂武聽後會在腦袋上列出一排問號。

那句話的意思就是:要善待民眾,引導他們正確的思想,不能使他們感到絕望。

呂武有看過師曠教導呂陽的記錄,發現灌輸的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思想。

或許,師曠還真的是“民本”思想的先驅者,可惜的是沒有什麼著作。

以現在的貴族主流來說,師曠的“民為本”其實應該歸納為異端邪說,屬於絕對不能去學,用更是絕對不能用的。

現在的貴族思想,要學的是怎麼壓榨治下各種人的價值。

然後,愛誰誰誰的,不能創造價值就屬於無用。

也就是呂武了。

換作其餘的任何一家,知道師曠在教自家繼承人那一套,趕走都算是客氣,悄悄埋了洩憤才是正經事。

這特麼的!

教俺的繼承人啥玩意啊!!?

為了普羅大眾的美好生活,要不要散盡家財,昂!!!

其實在當下的社會現狀中,真不是單獨分了一個家族就能使多數人過上美好生活。

哪怕是將晉國的所有貴族給完全獻祭了,一樣辦不到。

這個不是誰的錯。

完全是社會等級還沒到那種高度。

呂武知道師曠的某些見識沒錯,甚至可以說很好。

要是老呂家能成功引領社會進步,指不定還能搞出一套核心思想出來。

所以,他擋下了幾位家臣的干涉,琢磨著年紀小的呂陽壓根聽不懂,老呂家倒是能記錄師曠的那些知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盲人的耳力比正常人要好。

師曠在裡面說道:“陰子已來?”

將其餘人留在門外,呂武單獨進去。

“陰子以為如何?”師曠是在問剛才那一句話。

呂武說道:“意正其意,行則任重道遠。”

想法是很美好的。

想達到那種地步,還是再等等吧!

師曠說道:“肆於民上,以從其淫;如何?”

少了幾個字,意思沒變,說話的物件卻是錯了。

呂武答道:“言予國君便是。”

師曠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惟仁義為奉,恰為國君治國之道。”

呂武不接茬。

人家想的是奉獻。

想將自己的思想灌輸給願意聽的國君。

到底正不正確,又或者適不適合當下,不關老呂家什麼事。

反正,師曠別拿老呂家當試驗田就行了。

師曠說道:“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之明,炳燭之明孰於昧行乎?”

呂武能說啥?他擊掌,大贊道:“善!”

得到讚賞的師曠又笑了。

雙目失明並不是師曠想要。

作為一個因為眼盲而無法繼承家業的人,他其實是悲哀的。

又因為是貴族出身,他不用擔心失明之後吃喝用度的問題,一直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種前途,發現搞研究幾乎成了唯一出路。

悟了的師曠,需要更多人為自己真正想要達到的高度,遞上一道又一道臺階。

師曠笑著說道:“韓伯欲聘我為趙孟之師。”

是有這回事。

不但韓厥派來心腹家臣杜溷羅跟呂武親自商談過。

趙武本人也已經來老呂家,提了這麼一回事。

只要呂武願意放師曠離開。

師曠本人也同意。

韓厥的提議就算成了。

而趙武得意思是,他本人拜師曠為師,呂陽要不也一塊拜了吧?

這件事情上,呂武給予了回絕。

啟蒙是一回事。

塑造人生觀和價值觀,呂武打算親自來。

呂武自己要小心謹慎,刻意地活得像個春秋人,免得被當成了異類。

下一輩?

那麼多先進的思想。

好多只要肯花時間研究就能搞出來的新技術。

一套又一套治理體系。

作為老爹是被逼著需要從頭開始發展,努力地想有個作為肆意來幹的基礎。

下一代真要是成了地地道道的春秋人?

簡直就是一種天大的悲劇!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