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273章:兩件大事

第273章:兩件大事

呂武當然不會集結大軍去攻打義渠。

報復,則是一定要報復的!

老呂家現在沒有大軍。

他治下,能夠算是“徒”的兵源堪堪四千人,還是憋了七年給憋出來的;“羨”的數量不太好說,能集結的數量在九千到一萬二之間。

一開始的基本盤就那樣,前期想要迅猛發展,真迅猛不到哪去。

以呂武出征歸來劃出一個時間線。

給他三年的時間,“徒”的數量怎麼都能翻一倍,也就是達到八千名“徒”,將“羨”的數量增加到兩萬五千到三萬的數值。

這個是人口基礎不同帶來的變化。

只不過,武士的數量膨脹過快,老呂家的武力是上來了,經濟收益以及可用勞動力卻會減少。

畢竟,“徒”交的不是稅,他們納的是賦。

而“羨”就屬於亦兵亦農的類別了。

想要達到三年內將“徒”增加到八千,老呂家起碼需要再添四萬到五萬的人口。

這些增添的人口是算在呂武可收稅範圍,絕對不算武士自家擁有的奴隸。

三年再多新增四五萬人?

一年也就一萬多的增加量。

跟短短用四年時間激增十三萬人是不一樣的。

“主欲調北疆巡弋之旅?”宋彬不太贊成這個。

老呂家一直在對北疆的遊牧部落進行持續的打擊,幹的就是攻打其部落,擄掠其人口與物資的事。

兩年的時間而已,大河東岸的赤狄都快消失了。

那些赤狄不是被殺就是被抓,剩下的則向其餘地方逃竄。

直接讓老呂家的勢力範圍向北擴充套件了兩百裡。

這只是勢力範圍,跟有效的佔領與利用是兩碼子事。

要是沒有狐氏擋著,老呂家稍微向東邊拐,越過呂梁山都直接是一片盆地了。(既是太原)

那塊盆地目前是狄人與戎人佔著,還不屬於中原列國所有。

呂武知道呂梁山的東面是哪,更知道是一塊什麼樣的地方,有餘力肯定會伸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老呂家長期有一支部隊在北疆巡弋,沒發現可以攻擊的敵人就純粹進行拉練,找到可攻擊目標則是進行實戰練兵。

部隊維持在一千五百人左右,每三個月輪換一次。

簡單的說,除了冬季之外,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有老呂家的部隊在活動。

這個也是呂武為什麼有信心,能夠在三年內將“徒”增加到八千的原因所在。

要是他心再大一些,不顧後果為前提,將“徒”的數量增加到一萬都不成問題。

“再出一‘旅’。”呂武可不想顧得了義渠,卻放縱了赤狄或白翟,頓了頓才繼續往下說道:“借道魏氏,拆分為‘卒’,襲擾義渠;若有所需可合兵,不利則退,擇機再戰。”

同時出動兩個“旅”而已,又不是全上的“徒”。

只需要數量合適的“徒”將部隊的架子撐起來,徵召“羨”去服役,才算是對老呂家有益的做法。

宋彬率先同意。

其餘家臣沒有反對意見。

這樣符合了春秋時期每一個家族辦事的流程。

不是家主一個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有親族需要過半親族透過? 沒親族則是需要家臣的鼎力支持。

他們支援的不是什麼人力物力,是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去操辦。

並不是家主一張嘴,沒人幹活? 事情也能成了。

思想的一致。

行動力上面的配合。

無論什麼年代都是至關重要的!

“主? 或可邀其餘貴人?”茅坪是呂武在新田新接收的家臣之一。

他剛剛來老呂家效力? 還是希望有所寸功的。

呂武看向其餘家臣,想要獲得意見。

老呂家在國內明面上沒有什麼仇人,暗地裡……能算得上的就欒氏了。

要是呂武樂意的話,喊上幾個友好家族,倒是能湊出一支萬人以上的軍隊。

只是? 他知道現在所有家族都注重國內? 沒有多餘的精力去顧及國外。

葛存就說道:“宋國之事,衛國與曹國糾紛,朝中諸‘卿’、大夫? 無一言道。”

茅坪瞬間有些傻了。

說到底,要有足夠的身份地位,才能得到足夠的情報。

茅坪是衛國人? 他出門太久太久,才剛剛投效老呂家,沒來得及得到與身份匹配的消息來源。

呂武發現好些家臣都露出困惑的表情,只好讓葛存敘述一下。

事情沒有太複雜的地方。

晉國與楚國在“鄢陵”分出勝負,主戰場戰敗的楚國卻是在宋國那邊取得了大勝。

楚國的公子喜以及公子尚率軍正面擊敗宋國的軍隊,牛逼哄哄地帶著大軍到“商丘”一陣耀武揚威。

兩位楚國公子是想敲詐宋國一筆,為自己增加正治資歷不提,同樣想要取得收穫。

宋國跟以往一樣,表現得非常強硬。

戰場失敗,俺們認了。

想敲詐?

沒門!

宋國右師(執政)華元在城牆之上正告楚軍,講的是宋國跟晉國世代友好,晉軍已經在“鄢陵”戰勝楚共王熊審親率的楚軍。

他警告楚國的兩位公子,宋國隨時能求援晉國。

另外,楚共王熊審中了兩箭,還不知道會不會薨。

兩位公子有這功夫杵在“商丘”幹根本不可能達到目標的事情,還不如趕緊回國。

公子喜與公子尚當然不是楚共王熊審的兒子,其實就是兄弟,還是堂兄弟。

他們是“公子”,依照現在的規則,還是“大位”繼承人之一,只是排序有點靠後。

哪怕楚共王熊審真的有個三長兩短,國祚也會交到長子羋姓、熊氏、名昭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身上。

比較關鍵的是,楚國跟中原諸侯國不一樣。

楚國的“君”有實權,還是非常大的權力。

要是不知道楚共王熊審受傷也就罷了。

一旦知道楚共王熊審受傷又沒有什麼實際行動,甚至是幹出一些遭忌諱的事情,極可能會因為新一任繼任之君要上位,被當成障礙給“掃”了。

華元成功地將公子喜與公子尚給勸退了。

歷經這麼一件事,華元在宋國的威望猛漲,卻也遭到了宋國新君子成更多的忌憚。

晉國對宋國發生了什麼,有進行關注,只是關注力度很有限。

呂武會知道那麼清楚,純粹是華元進行了示好。

晉軍在“鄢陵之戰”獲得勝利,不是繳獲了大量的糧食嗎?

誰都不要為前提,糧食被呂武給討到手。

他第一批運回了五萬石。

現場還遺留二十萬石左右的稻米。

後面陸陸續續有老呂家的隊伍過去“鄢陵”,問題是到冬季來臨前,再怎麼也就多運個七八萬石回到封地。

剩下的稻米怎麼辦?

呂武有一名家臣提交辭呈,那人叫虞顯。

虞氏在周王室那邊是履任公職,家族卻是宋國的大族,實力方面多少過得去,就是不算頂尖。

現在虞顯已經不是呂武的家臣,沒反目成仇為前提,怎麼都還有情份在。

這一點不止呂武和虞顯看重,外人也不能無視掉。

華元多聰明的一個人啊!

他早早地抱上晉國卿位家族範氏的大腿,士燮給面子在弭兵會盟露足了臉,成為弭兵會盟的重要主導者之一。

士燮在“鄢陵之戰”爆發前力主不打,後來在“鄢陵之戰”的表現著實過於平平無奇。

宋國跟晉國的外交是由範氏在進行。

楚國出兵入侵宋國,士燮缺少了作為,又不想打“鄢陵之戰”這場戰役,等同於背叛了宋國。

派人責斥什麼的,華元沒那個膽子。

宋國上下對士燮的反應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忍氣吞聲,再尋思著找條新大腿來抱。

當然了,呂武還不夠層次成為一個二流強國的“大腿”。

關鍵的是,呂武跟智氏、韓氏、郤氏的關係好,早就是人盡皆知。

外人看到的就是那樣。

實際上,現階段呂武走得近的卿位家族也就一家智氏。

早期跟韓氏關係近,耐不住韓厥一點都不想再親近,呂武很明事理地進行配合。

郤氏的話?

呂武要感謝暴躁老哥郤錡。

有這位暴躁老哥在,郤至再怎麼努力,老呂家何其幸運不用被拉進坑裡。

外人看不了那麼清晰,他們看到的是呂武跟多個卿位家族的關係都很好。

這種狀態下的呂武,幫忙或許是起不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想壞事則是分分鐘的事情。

華元知道虞氏在幫呂武之後,給予了足夠的支援,想要依靠這種方式示好,並且借由虞氏進行小試探。

話說,宋國不抱老範家的大腿,會不會遭到報復?

再來,宋國想找根新大腿的話,哪一個晉國的卿位家族合適?

這種事情,呂武想幫忙就搭橋牽線,不想則保持安靜就行了。

另一件事情則有些操蛋。

衛國新即位的國君衛衎,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趁著晉國四個軍團南下跟楚軍作戰期間,謀劃對付曹國。

那都是去年的事情了。(公元前576年)

晉國當時沒閒工夫處理衛國與曹國的事情,打贏“鄢陵之戰”歸師回國,好像忘記了這麼一件事情。

或許也不能說忘記?

明擺著就是晉國的高層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暫時選擇性遺忘。

呂武雖然不打算納賦,卻不會忘記關注國內外都發生什麼大事。

他有渠道傳遞來訊息,講的是鄭國不甘心損失慘重,種種意圖都表明鄭國要搞事。

連老呂家都能打聽到的事情。

沒道理其餘的晉國高層就聾了瞎了。

考慮到近期晉國高層很喜歡裝聾裝瞎,鄭國被“釣魚執法”是可能性極大的機率。

等於說,呂武知道明年晉國還會大動干戈,討伐物件必然有鄭國,就是不知道楚國會不會出兵救援。

他都抱定主意了,其餘人愛咋就咋地。

得到三年不納賦許諾得老呂家,是時候進入到猥瑣發育的階段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