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203章:這是在為難我老呂啊!

第203章:這是在為難我老呂啊!

六年啦!

呂武來到春秋時代足足六年才將家族稍微發展起來,自我覺得在穿越大軍一員當中,已經算是非常廢材的一個了。

許多的同行,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招兵買馬,三個月就能佔領一大片地盤,一年內平推全國,三年之間完成對全球的佔領。

就問,怕不怕!

話說,那些同行是先將內燃機造出來,再發明汽車、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嗎?

還是軍隊壓根不用行軍,直接來個瞬移?

另外,他們所在的世界一定不需要吃食物,依靠的是光合作用,打仗也全靠赤手空拳。

呂武看著站隊成列的甲士,內心其實有點小激動。

如果沒有流水線生產模式,由一名匠人來純手動製作,哪怕是環片甲和胸甲,一套甲冑的製作工時其實也要將近一個半月。

使用分工合作的流水線工作模式,一套的製作工時被減少到十三天。

後面,老呂家投入了水利鍛造錘裝置,又研製出了很多鑄造模具,再一次大大減少了工時,五天的時間就能將一套甲冑製作完成。

而這個還是呂武取消了護肩、護臂……等等的皮革配件,一律採用金屬配套。

所以了,老呂家的士兵現在看上去充滿了金屬感。

現在人哪裡見識過金屬洪流?

即便不是鋼鐵戰車,三千名身穿鐵甲的甲士那麼一站,能帶來的震撼感依然十足!

主軀幹的甲冑,目前比較耗費工時的是在契合皮革上面。

也就是說,鐵片內部是有皮革層次,並不是直接貼緊衣服或皮膚。

為了讓製作變得更加簡單,呂武搞出了鑽孔裝置,又參與了改良,採用的是釘裝製作步驟。

因為是釘裝的關係,能夠看到甲冑的鐵片上某些位置存在一些小圓形的金屬銅片。

之所以是銅片,主要是銅遠比鐵軟,一定溫度下再施以強壓,更加容易壓扁。

郤周看到了五百重步兵,免不了頓足觀看。

依照他的理解,五百重步兵才是真正的甲士,還是十分精銳的一批。

這些來自老呂家的重步兵,他們一手扛著高一米六、寬八十釐米的大盾,另一只手持著長度約兩米五的短矛,腰間懸掛一柄寬面劍。

郤周總覺得好像在哪看過類似的兵種,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

其餘像是戰戈兵和長矛兵,算是比較常見的兵種,只是再配上一身的金屬甲,看著更有防護力一些。

除了近戰兵種之外,還有八百的遠端攻擊兵種。

只是,他們手裡的傢伙並不是弓箭,是呂武親自“發明”出來的十字弩。

這也是去年呂武有點閒,時間充裕才能搞東搞西。

十字弩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只是因為剛剛進入生產階段的關係,產能有些低的同時,一些毛病暫時也沒有得到解決。

郤周看不懂十字弩,看到老呂家的兵種構成,臉色頗為怪異地說:“如周所料不差,陰子之‘師’有魏氏、智氏、郤氏之風?”

“並無!”呂武先是很乾脆地否認,才又說道:“陰氏新晉,自是應當尋覓自家戰法。”

郤周接受了呂武的說法。

一個家族想要發展起來,肯定不能停止摸索的腳步。

只是吧,真沒有一家像老呂家搞得這麼複雜。

郤周現在覺得傳言有誤,老呂家一點都看不出哪裡窮,甚至看著富到流油。

至於模仿其他家族的事情?

現在的普世法則很明確,時間過於久遠的東西可以模仿和複製,一旦模仿和複製誰家的“獨門秘籍”則後果自負。

郤周認為呂武不會那麼傻,一下子就挑釁晉國的兩個卿位家族,還得罪對自己有恩的魏氏。

他檢閱完畢卻沒馬上離開。

呂武以為郤周是有什麼話要私下說,也就邀請著一塊來到自己的大帳。

“陰子。”郤周屈膝跪坐而下,等待一應招待的東西上齊,才對呂武行了一禮,說道:“周觀今次各家,惡金已然多家使用。此為陰子引領之風。”

其實呂武也看到了。

說白了,鐵這種金屬早就被窺知,想冶煉的難度並不大,只是無法冶煉出合格的鐵。

現在青銅技術已經成熟,人們已經習慣於使用各種青銅器,對新鮮事物總是會抱有遲疑態度。

另外,一些家族能將鐵礦石冶煉成為鐵料,只是他們還沒有摸索到正確的步驟,冶煉出來的生鐵除了滿是蛀孔之外,製作成為兵器也不是一般的脆。

其實木炭的燃燒溫度也能冶煉出優質的鐵錠,只是需要多加一些材料的事。

但!

沒有摸索到之前,誰又能想得到呢!

很多事情其實就是缺那麼臨門一腳,卻一直卡著。

再則,有了合格的鐵錠,鍛造技術不合適,一樣無法製作出優質的武器和甲冑。

在商代時期,先民就已經發現了鐵礦石能夠冶煉出金屬。

只是鐵的武器和甲冑全面取代青銅裝備,過程卻花了將近一千年!

【取公元前1100年(商末年)~公元前100年(漢武帝執政中期)的時間節點】

呂武為什麼能搞出鋼?

其實就是看懂不懂,不是看難度。

用更直觀的說法,換一個懂得更多的人來取代呂武,信不信有生之年百年內華夏就該出現火車這種玩意?

鐵與鋼的區別,不就是冶煉過程加“料”的區別嘛!

含碳2.1~4.3%為生鐵。

含碳0.03~2.1%為鋼。

至於製作出來的工具好不好用,就看加工技術了唄。

呂武搞了一套其他貴族家的鐵甲,立刻知道現在的士兵為什麼不願意穿了。

他們在製作鐵甲上,使用的是鍛造法。

甲冑的工序,冶煉出鐵錠,選擇鍛打成為條狀或是方塊狀,再縫合在一些皮革或布料上面。

他們在製作時,不知道是為了節省皮革材料,還是皮革不夠的關係,又混合了麻布,搞得看上去就像是乞丐裝。

款式好不好看,其實也不是那種重要。

只不過,鐵片分佈有點亂,沒有硬質的皮革作為內襯,再來是鐵片有很多的毛刺,甲冑變形會刺傷或割傷皮膚。

穿甲穿到被自己的甲冑割傷或刺傷,要是生鏽的鐵片傷人,感染發膿的機率太大,可不就是會導致發膿,使人產生高燒症狀,小命兒完蛋嗎?

然後,呂武將那一套得到的鐵甲“穿”在木樁上,命射手進行了試射。

不知道是老呂家的三稜箭頭太牛逼,還是那套甲冑的防禦力太廢,反正一箭直接射碎了鐵片。

三稜箭頭本身就是為了破甲而設計,但試射不是射穿鐵片,是射碎啊!

這就能說明不是現在的士兵主觀意識地去排斥,分明就是鐵的質量不合格,製作方式上又太粗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士兵:不穿,怪我咯?

………………

呂武對郤周講一些家族開始使用鐵器,是什麼用意不想猜測,更不想去問。

有些話不說還好,講了就是麻煩的後續。

他也就搶先詢問道:“不知溫子可需武做何事?”

郤周臉上有著很明顯的猶豫。

應該是權衡利弊結束,他才說道:“主並未提及。陰子,不知可願出售甲冑?”

寧娘咧!

這話題還是被搬了出來。

呂武舉起水杯,表現出一臉的為難。

“非是我主欲購。”郤周頓了頓,才繼續說道:“在下親眼所見,陰子之甲極佳。只是不知需‘金’幾何,或以何物置換?”

不聊這個話題,我們還能是酒肉朋友!

其實,呂武想賣,又不是那麼想賣。

老呂家現在正在發展期,財帛只嫌少不嫌多。

有點工業常識的人都能知道一點,一種產品的產量越加,就意味著成本越低。

是不是有點悖論?

材料不要錢?

人工不要錢?

然而,現實就是這麼一回事。

老呂家自己就有煤礦和鐵礦,人員壓根不需要工資。

效益什麼的,對呂武來說並不是關鍵。

他需要考慮的是該不該賣,賣了之後會讓魏氏有什麼反應。

同時,賣給誰,又是賣多少,後續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見呂武久久不語,郤周臉色開始有點難看了。

“我家新晉,得韓氏、魏氏、智氏看顧……”呂武想了想,補充一句,道:“溫子賞識使我倍感榮幸。只是……”

“魏氏不允?”郤周心裡不爽,覺得買些甲冑而已,搞得那麼為難,卻也能理解,說道:“若我主亦購,魏氏又將如何?”

“非也!”呂武不能將這口鍋給扣在魏氏頭上,要不就太不地道了。他說:“得魏氏相助,方有如今之陰氏。我若大肆出售兵甲,豈不成忘恩負義之輩。”

郤周沉默了。

晉國誰不知道最大的武器裝備批發商是魏氏。

其他家族不搶,不是他們給魏氏面子,純粹是工藝、產能以及成本上鬥不過魏氏。

另外一點,一個家族想乾點什麼,需要的是長久地塑造口碑。

魏氏幹這買賣不是一代人兩代人的時間,口碑方面已經立了起來,銷售渠道也已經佈局完善,更形成一種“買裝備找魏氏”的市場效應。

其餘家族想在武器裝備上跟魏氏競爭,哪怕是武器裝備的質量比魏氏好,價錢比魏氏低,使用正常手段都還有得鬥,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分出一個勝負。

呂武覺得,自己是時候找個合適的時間,好好跟魏氏談一談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