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138章:晉國第一勇士

第138章:晉國第一勇士

魯國是周王室分封時任命的“禮樂之國”。

這個“禮樂之國”,說白了就是管理“禮”和“樂”的國家。

現在人可能覺得不就是一個文工團的管理員嗎?又能有多麼了不起。

然而,以春秋時期的規則,魯國作為“禮樂之國”是真的掌握了很大的權柄。

首先,“禮”是周朝的立國之本,也就制定了什麼樣的規則,成為所有諸侯國必須遵行的制度。

這樣就能明白一點,魯國掌握了對制度的解釋權。

現在音樂很神聖,一般很正式和隆重的場合都需要用到音樂,尤其是進行祭祀的時候,音樂絕對不能少。

現代人肯定聽過“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這句話,裡面的“祀”排在“戎”的前面。

“戎”就是征戰,而“祀”排在“戎”的前面,足以證明至少是在春秋時期,人們對祭祀的看重超過了軍事國防。

魯國掌握了“禮”和“樂”,成了規則的制定者,他們以此為榮,並因此而感到驕傲。

後來,魯國又得到了另一個權柄,也就是關於歷史的記錄權。

說白了,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每一個國家都有來自魯國的史官,負責記錄各個諸侯國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記錄起來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現在有兩個舉世聞名的“圖書館”,一個在周王室的“成周”,另一個在魯國的“曲阜”。

裡面擁有非常多的藏書,一些甚至是夏朝的文字應物。

更多的則是來自諸侯國的《詩》,還有記錄列國君主和大臣一生軌跡的文獻。

姓李名耳,字聃,也就是老子,前兩年剛剛出生。

他以後會成為周王室的“圖書館”管理員,很用心費時地整理“圖書館”裡面的藏書,學習和消化來書寫自己的著作。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也就是孔子,他以後會成為魯國“圖書館”的管理員,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整理那個“圖書館”,毀了很多不喜歡的書,又推廣自己喜歡的書,搞出了自己的流派。

這是濫用職權啊!

自己不喜歡的就銷燬。

自己喜歡的則是定位必讀文集。

史上第一個許可權狗也就出現了!

然而,權柄這麼重的魯國偏偏沒壯大起來。

到現在的歲月,魯國一直被齊國摁在地上錘,失去晉國這位老大的保護,還不知道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

因為知道依賴誰的保護才能不滅國,魯國奉行的國策就是伺候好晉國。

比較令魯國糾結的一點就是,他們明明這麼牛逼,卻被齊國摁著錘,又要伺候好晉國,感覺高貴的臉面都被丟盡了。

以至於掌握那些權柄的魯國,一方面不敢得罪晉國,另一方面卻情不自禁總是會在史書上黑一把晉國。

他們不管那叫黑,認為自己是在克忠職守。

心裡思想矛盾的魯國,他們的國君本來是要親自率軍報到,走到半路聽說晉君沒有親征,魯君黑肱暗罵了一聲“晦氣”,見完了周簡王就轉道回國。

晉國出動的是欒書,而他是晉國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

魯國是一個很有“原則”的國家。

既然晉國出動的是欒書,他們就選擇執政季孫行父來統率魯軍好了。

“陰武子是下大夫?”季孫行父有心過去看看情況,一想自己是執政,哪能屈節於一個下大夫,說道:“無佚何在?”

這個叫無佚的是季孫行父的兒子。

魯國對待晉國,講的是平等對待。

國君對國君,執政對執政,如此這般的職位對等,或是爵位對等。

無佚很快就來了,還帶著一名看上去身材高大的青年人。

這個青年人叫叔梁紇。

他是孔子的父親。

同時,他也是魯國的一名小貴族,食邑在陬邑。

“無佚。”季孫行父看著自己的兒子,用命令的口吻說道:“往此處而去。如何做,你當知曉。”

無佚有自己的字首,他的全稱叫公孫無佚。

這個“公孫”的意思很直白,講的就是祖上闊過。

他看向了前方正在忙碌的人群,也看到了正在指揮建設營地的呂武,向自己的父親行禮,帶上自己的隨從就走。

老呂家的輔兵,第一時間察覺到陌生人的到來。

他們看那一夥陌生人的穿戴,能辨認是貴族,只是不好確定是哪個國家的貴族。

公孫無佚一路板著臉,不跟身份低於自己的人講話。

叔梁紇就充當了溝通者,被問就說自己等人是魯國人,過來是找呂武的。

等呂武見到公孫無佚,滿心訝異,卻保持風度。

雙方見禮完畢,公孫無佚開始操作起來。

他命自己的隨從弄來坐蒲以及案几,擺弄好之後請呂武入座。

很講究的一幕落在呂武眼裡,又知道來的是魯國貴族,心想:“傳言沒錯,魯國人很講排面啊。”

周邊是忙碌的人群,他們砍伐來了木頭進行各種加工,再編排成為欄柵,一面又一面的欄柵疊好,再去挖一道又一道的溝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各種聲音很吵雜。

偏偏工地上又弄了一道排面。

“未曾介紹?”公孫無佚直立腰桿行禮,很緩慢地介紹自己的身世,複道:“早聞陰武子名聲,今日終於得見。”

沒有半點名人自覺的呂武,聽來者介紹,才知道是魯國執政家的孩子。

他回禮,說道:“公孫前來,我未能招待,請勿見怪。”

公孫無佚很有禮儀地笑著,問道:“陰武子與卿位韓氏,上大夫魏氏,趙孟一族,為姻親。得卿位智氏、邯鄲氏看重?”

這話是什麼意思來著?

呂武品味了一下下,猜出了一個大概。

公孫無佚那些話就一個意思,也就是呂武的人際關係很複雜,本身在列國也有名聲,要不然他才不樂意過來交朋友。

呂武差點被這少年的實誠堵得不知道該說點什麼,沒話找話地看向身材高大的叔梁紇,說道:“此士,壯也。”

叔梁紇趕緊一臉榮幸地行禮。

哎喲!

上國的貴族稱讚我了啊!

心裡興奮和高興,叔梁紇卻沒有講出一言半句。

其實,這次會面的氣氛真的挺尷尬。

呂武沒跟魯國有什麼往來,雙方也就沒有什麼共同的話題,想尬聊都不知道該怎麼點題。

而公孫無佚明顯也不是什麼“交際花”,時時地端著架子,過來也不事先找個話題來聊。

“此來略有疑惑,如陰武子願意,請告知於我。”公孫無佚內心裡應該也挺尷尬,不想再繼續尷尬下去,問道:“陰武子本在‘下軍’,因何轉為‘新軍’?”

呂武卻是有些迷了。

自己家的事,什麼時候輪到外人來問。

另外,老呂家跟魯國真的沒有往來,呂武今天之前連誰是公孫無佚都不知道,自然也不是朋友。

公孫無佚哪來的立場這麼問話。

在恰當的時候,叔梁紇站了出來,很恭敬地行禮,解釋道:“我魯國仰仗上國庇護,得以不被齊國肆意欺凌,對上國的事情不敢不用心對待。”

呂武眉頭挑了挑,示意叔梁紇接著往下說。

叔梁紇看了一眼公孫無佚得到示意,重新看向呂武,繼續說道:“上國對魯國的恩惠,我便是‘小人’也不敢忘記。若上國有所行動,必將盡心盡力。”

話還是講得太委婉了,沒點聯想能力,會聽得雲裡霧裡。

再加上魯國人有些字的發音跟晉國人不一樣,呂武需要聽得很認真,才能大概猜出在講些什麼。

總的來說,他們這一次過來是打聽呂武怎麼會轉到“新軍”來服役。

而他們關注的原因又很簡單。

上一次跟楚國會盟,晉國的國君可是親口提到,呂武是晉國的第一勇士來著。

不管呂武是不是晉國第一勇士,晉國的國君都那麼講了,名聲肯定已經傳到列國。

對晉國大小事不敢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魯國,他們一直很在乎晉國的任何變動。

事實上,列國中最不想看到晉國衰弱的肯定有魯國一個。

他們知道晉國內部矛盾重重,季孫行父看到呂武的第一眼,腦子裡思考的是,晉國的第一勇士被調到了“新軍”,是不是代表晉國內部連自己的第一勇士都容不下啦?

呂武聽了半天,搞懂了公孫無佚來意,笑著說:“武如今已是‘軍尉’,此來‘新軍’為大大解憂罷了。”

公孫無佚腦子裡冒出問號。

他能聽懂呂武說的“大大”是誰,就是不知道趙旃當下遭遇了什麼難題。

呂武並不喜歡這種氣氛尷尬的社交,後來都不知道該聊些什麼,又抽不得身。

等待公孫無佚帶著疑惑告辭離去。

呂武看著他們越走越遠的背影,吐出了一口葷氣。

而公孫無佚回去見自己的父親。

季孫行父讓公孫無佚事無巨細地重複了一遍,揮手讓公孫無佚退下。

作為魯國的執政,季孫行父當然要時刻關注晉國,他多少知道邯鄲趙要退出晉國卿位的角逐,有些猜不透呂武這麼個晉國第一勇士這時候到“新軍”有個什麼意圖。

他喊來了叔梁紇,又仔細地問了一遍,還問叔梁紇覺得呂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叔梁紇覺得自己是三生有幸才能跟執政對話,全程非常緊張,被問呂武是個什麼樣的人,認真地想了想,說道:“陰武子乃是謙謙君子。”

他們這邊在亂猜。

呂武那邊卻不知道一點。

也就是在今天,他跟孔子的爹見上面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