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128章:啥?挑戰養由基???

第128章:啥?挑戰養由基???

目前地球的東方有兩個“王”,有時候會出現三個“王”。

為華夏文化圈所承認的王,自然是周王室的那個王。

當前周王室在位的是簡王,姬姓名夷。

楚國的君主也是王,只不過並沒有得到絕大多數華夏文化圈列國的承認。

一些尊奉楚國王號的列國,一般是離楚國太近,又或是楚國的傀儡國。

這些列國其實也是周王室分封下去的諸侯國,只不過與忠心相比起來,他們更需要的是生存,只能承認楚國的王號。

另一個自號為王的國家是吳國。

位處大陸東南的吳國,他們打贏了楚國就會立刻稱王,一旦被楚國痛打了一頓又會去掉王號。

華夏文化圈其實知道吳國的奇葩,只是需要吳國一直找楚國的不痛快,一直放任著和扶持著。

晉國其實對吳國有一套計劃,想要讓吳國全面晉國化。

簡單說,就是晉國希望將吳國改造成為一個從文化到制度全盤“晉化”的國家,只是一直以來進行得並不順利。

不是吳國人懂得什麼叫文化入侵,是他們天性散漫又缺乏契約精神(不信守承偌),再來是不願意承認晉國比吳國強。

晉國的“下軍”和“中軍”進入鄭國的疆域,他們在“雍”停駐了八天之後,繼續向南方開發。

成為智罃“軍尉”的呂武,隨著職位的變動,接觸到的資訊越來越多。

首先,這一次弭兵會盟並不是心血來潮的產物。

晉國跟楚國一再交戰,還要應付秦國的挑戰,齊國時不時也跳出來頑皮一下。

跟楚國打了太久,打得晉國上下早就疲憊不堪,得到的好處是成為“中原盟主”這個身份。

這年頭當“盟主”可不止是名望上的好處,還有讓列國來“聽成”的資格。

所謂的“聽成”並不複雜,就是喊來各國的使者,告訴他們什麼年份,哪個國家應該給晉國交多少保護費,哪一次戰爭的哪一個國家該出多少戰兵和輔兵。

為了鞏固“盟主”的身份,幾代晉君樂此不疲地一再召喚列國會盟,搞得各個諸侯國其實是很心煩卻不敢拒絕。

秦國已經實際上對晉國發起了挑戰,短短數年之間,晉秦打了數次,還被秦國騙了兩次。

晉國並不害怕明面上的挑戰,集結大軍與之交鋒也就罷了。

他們最討厭的是明明答應臣服,卻是一再搗亂和私底下捅刀子的行為。

齊國就屬於晉國討厭卻不好動手教訓的搗蛋鬼之一。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呂武還窺探到了一點。

晉國內部的矛盾已經到了難以掩蓋的地步,要是再不及時地處理,國家不是在內部的互相攻殺下衰弱,便是被外部推一把導致滅國。

至於分裂什麼的?

晉國貴族不敢去想。

國君從沒有想過。

不是他們天真,主要是目前並沒有發生過諸侯國分裂後鬧獨立的例子。

目前華夏文化圈的所有諸侯國,無一例外都是周室分封後的國家。

即便是這些“封君”再怎麼荒唐,頂多是國君被幹掉,下一個坐上國君寶座的人,還是該國國君的後代。

呂武的理解是,當前的主流思想以及社會規則,處在王侯將相有種的年代。

所以了,幹掉國君自己來當國君,只會出現一個結果。

周邊諸侯國聯合起來,再有內部一大幫不服的貴族,一起組成聯軍將那個膽大的傢伙挫骨揚灰。

允許出現貴族強到將國君當傀儡,取而代之卻是萬萬不允許的!

呂武想到了齊國的田氏,他們就經過數代人的操作,成功地收買了齊國上下不提,還賄賂了周王室。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

田氏代齊給所有春秋人上了一課。

那個時候他們才發現:臥槽!事情還能這麼幹!??

田氏幹出這種驚天動地的事情,從根本上改變了華夏人的思維。

而周王室也因為收取了田氏的賄賂徹底沒了節操不說,還給自己挖好了墳地。

呂武沒記住田氏代齊發生在什麼時候。

他甚至都不知道晉國是什麼時期被瓜分的。(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原來晉國的內部矛盾這麼尖銳,已經嚴重到可以修改晉國稱霸的國策。”呂武乘坐在戰車上,眼睛看似在注視著什麼,實際上瞳孔並沒有焦距,他想道:“趙氏被滅只是矛盾的爆發,也將晉國的秩序攪亂了。”

晉國當前的元帥、執政和中軍將欒書,他就充分地感覺到了危機。

作為領頭羊,欒書其實不願意放棄爭霸,只是他看得非常清楚,晉國已經到了不解決內部不行的時刻。

在這個前提下,欒書對智氏跟楚國勾勾搭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經由自己的鐵桿荀庚,不斷地去進行鼓勵。

另外,欒書還有一個幫手,便是有著“和平大使”稱號計程車燮,盡情去與宋國的大夫華元鼓搗。

其餘的卿不是瞎子,他們或多或少知道其餘的卿在幹什麼又有什麼盤算,一樣看見了當作沒看見。

士燮透過華元與楚國的令伊(執政)子重接上了頭,又將楚國公子罷、許偃拉了進來。

他們甚至連會盟地點在哪,又該談一些什麼,商量了個妥妥當當,一切只差舉行儀式,再盟誓以供上天監督了。

行軍自傍晚,全軍停駐紮營。

因為呂武不再是“旅帥”的關係,擔任了智罃的“軍尉”,營區也就靠近智氏軍隊。

他更多的時間需要待在智罃的軍帳,聽候差遣的同時幫智罃整理文牘,或是幫忙進行跑腿。

“武,吩咐下去。”智罃遞出了一支令箭,往下繼續說道:“明日我軍往‘睢水’行軍,務必備好乾糧與用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武放下手頭的事情,手持令箭再行禮,應:“諾!”

他們現在是在鄭國的東部,再往東行走百里左右就是“睢水”,過了“睢水”就進入宋國的疆域。

準備足夠的乾糧和飲用水,代表接下來會與後勤部隊進行分割,戰兵部隊進入到急行軍狀態。

這一次南下,他們其實走得挺急。

從“交剛”離開,花了一個月就進入鄭國地界,好不容易在“雍”喘息了一下,八天之後又是一路急趕向南,直至抵達一個叫“制田”的平原才又休整了三天。

之後,他們開始向東行軍,走了五天抵達“雍丘”。

這一路下來,呂武更多的心思是在繪畫地圖。

他是不知道春秋的很多事件,卻知道“趙氏孤兒”之後,晉國與楚國的交鋒場地基本都是在鄭國。

都知道會發生什麼,更多的事情不容易辦到,還不允許呂武趁著這次南下摸清楚地形?

要是情況允許的話,他甚至很想搞清楚鄭人的生活習慣,以及鄭國的村莊和城池分佈,最好是能知道鄭國重視哪些軍事要地。

只不過比較可惜,他們走得是在太趕了一些,呂武難以瞭解更多。

“今次南下若見養由基,武可會挑戰?”韓起臉上有著興奮,沒等呂武回應,繼續往下說道:“養由基乃是當世猛將,若能戰而勝之,必漲我晉國威風!”

呂武差點一巴掌將韓起拍飛。

挑戰養由基?

中華第一神箭手,誰不想過一過招?

呂武的確有想過,只不過是想想罷了。

他很有自知之明,猛將兄是依靠力氣大和兵器、甲冑的優勢打出來。

養由基可是一名能射穿七層甲的絕世神箭手,呂武難道還能穿八層甲上去跟養由基打?

跟養由基交手這種事情,需要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不然誰上都是送菜。

韓起見呂武目光銳利,理解錯了方向,建議道:“不若先挑戰潘黨,得勝再挑戰養由基?”

呂武問道:“潘黨何許人也?”

韓起知道呂武見識少,解釋道:“潘黨挑戰養由基而倖存,名列天下第二。”

尼瑪!

挑戰養由基沒被射死,就能得到“天下第二”的稱號?

從這一件事情也能看出一點,養由基是真的很恐怖啊!

能不恐怖嗎?

與之比試,只是能活下去就名傳列國,還得到了“天下第二”的稱號,只說明挑戰養由基的人都死了。

呂武發誓自己不是心虛才不挑戰,他只是想要低調。

晉軍在翌日向東行軍,渡過“睢水”進入到宋國地界。

宋國的國君鮑,他率領臣工迎接晉國國君。

呂武因為是智罃的“軍尉”,有幸見證了宋君接待的場面。

倒是沒誇張地有數千幾萬人來一塊迎接。

宋君擺出了自己的大纛。

出動自遠古傳承下來的大纛來迎接,禮儀方面無可挑剔。

造成轟動的是宋君還帶來了自己“交響樂團”級別的樂師團隊。

宋君要樂隊奏樂,遭到了欒書的拒絕。

呂武只是遠遠地看到,聽不見欒書跟宋君說了什麼,隨後就看到宋君很不好意思地讓樂隊退了下去。

“可惜……”智罃在卿的排位並不高,無法在這種場合多什麼話,很遺憾地說:“‘採桑’為大樂,若能聽聞,死而無憾矣。”

呂武在心裡翻白眼。

有沒有這麼誇張,聽一場音樂會連死都沒有遺憾。

他不知道的是,宋國是殷商之國,只有宋國儲存下了殷商的“國樂”,想聽來自殷商的大型音樂歌舞會,只有宋國才能演出。

姬壽曼這位國君和幾位卿,包括卿的貼身工具人(家臣、軍尉、尉)留下。

其餘大貴族和部隊卻是自己向東。

呂武在當看客,決定好好地當工具人,卻猛然間聽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是姬壽曼在大聲喊,講的是養由基又算什麼,晉國可是出現了一位力可拔山的猛將。

那一時間,呂武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