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110章:情況略顯詭異

第110章:情況略顯詭異

兮兮秋風的吹拂之下,晉國的“下軍”和“中軍”拔營離開“交剛”,一支向南,一支向北,踏上了各自的征途。

因為程滑有意透露的關係,呂武知道了一些情報。

他們過了大河就會被拆分,每一個“師”自己單獨對白翟發起攻擊行動,不是一整個“軍”一直湊在一塊。

如果戰事順利的話,晉軍還會再次進行拆分,以“旅”為單位四散而開,針對白翟進行地毯式的掃蕩。

呂武走了一段距離,發現“下軍”的行軍路線自己很熟。

那就是他們上次的撤退路線!

沒過大河之前,不存在什麼危險性。

大河東岸的狄人平時並不渡河。

而這個並不是單純地懼怕晉國,只因為狄人也分為很多支。

大河西岸的狄人皆是白狄。

大河東岸的敵人則是有白狄也有赤狄,只是赤狄基本上被晉國打殘了。

他們要是進入對方的場地等於是在搶牧場,也會爆發戰爭的。

目前的赤狄與各種戎人進行混居,外人其實很難分辨他們的民族成分。

“下軍”是從一處淺灘來到大河東岸,一路上並沒有遭遇任何的敵軍,甚至連部落都沒找到一個。

霍遷笑嘻嘻地說:“此皆為我等之功。”

好像……,還真的是!

他們上一次深入胡人地盤,一陣燒殺搶掠不說,消滅了不少胡人的武裝力量,又迫使胡人的部落向更北的區域遷徙,導致大河東岸的胡人部落都遷徙走了。

呂武不得不想道:“要是上報的話,能被當成功勞嗎?”

來到大河的西岸,晉軍深入十里之後開始進行分隊。

作為“下軍”軍將的韓厥,他親自統率兩個“師”行走直線。

呂武所在的這個“師”被委派了向西北的路線。

另外兩個“師”則是向南而去。

等於說一個軍團的五個“師”原本是捏成了拳頭,變成了五指伸張出去的姿態。

呂武上一次就沿著大河的河灘撤退,向北上百里的地圖已經點“亮”了。

只是,那麼久的時間過去,地形改變也不會太大,但無法預測是不是有部落在放牧中遷徙過來。

一個“師”向西行軍十五裡,停駐在一個山腳下休息。

程滑按照慣例召集麾下的五名旅帥。

“此地往前皆為高坡,樹木密集,山澗交錯。”呂武正在充當參謀角色,沒有地圖只能進行口述,說道:“若有敵必在山間平野,難以悄聲無息侵入。”

其實這裡就是現代的陝西了。

只是目前水土流失屬於不存在,並不是光禿禿的黃土高坡。

甚至,一眼看去到處充滿植物,一些深山中多的是需要幾人懷抱才能合攏的參天大樹。

要是在現代去過陝西,穿越過來再來看,真的能體會到什麼叫時過境遷。

“山澗交錯?”程滑覺得自己有些聽不懂,問道:“山中有原,其間多存部落棲息?”

呂武並沒有用錯詞。

山澗指的就是一些有潺潺流水的複雜山地,它們會進行匯流,形成山地內的一種溪流。

而有山澗就有山,有水源就能棲息。

這邊也不全是山地,一些山地會包起了某塊區域,使其形成盆地平原或幽長山谷。

沒有被破壞式的開發,以放牧和採集為主業的胡人,他們能放過這種物產豐富的寶地嗎?

聽呂武的描述,程滑的臉色越來越發木,其餘的幾名旅帥臉色則是很不好看。

說白了,他們真的不是要到一處曠闊無邊的平原上尋找敵人,地形方面與晉國國內的區別並不是太大,有區別的是他們不熟悉這裡。

山體密集的區域非常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就能證明韓厥為什麼會拆分兵力,又吩咐那些“帥”說還能再次進一步拆分部隊。

因為對地形不熟悉,程滑需要等派出去偵查的人手回來,才能下達新的命令。

一個“師”的戰兵再加上輔兵,將近兩萬人,擠在距離大河二十裡多處,有些營地都需要駐紮在小山坡上。

這樣一待就是四天。

程滑歸納了偵查人手的情報,包括地形的描述,以及發現的一些狄人部落棲息地。

他再一次召集五名旅帥,簡單地介紹情況,用著木木的表情說道:“此間三十裡狄人甚寡,多為老弱婦孺。”

其餘的旅帥露出了喜色,呂武卻是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有發現部落,可是裡面的青壯不多?

這就只有一個解釋!

他們的青壯被集中起來,可能是早已經開拔前往某處,也不排除藏在附近的哪裡。

黃召難掩興奮地說:“此為胡,非列國也!”

那是不是不用宣戰,趁著他們內部空虛,進去殺一圈、燒一把、劫一波?

程滑依然是那種木木的表情,用眼睛掃視眾人,特別留意呂武是個什麼表情。

楊度問道:“三十裡內無敵蹤?”

這個很不對勁。

白翟不是響應了秦國的邀請,跟晉國已經實際上出於交戰狀態了嗎?

大河分東岸和西岸。

東岸不屬於晉國的疆域範圍,已經開戰了卻還有狄人部落沒有撤走,偏偏都還是老弱婦孺。

這樣一來的話,那些部落的青壯去了哪裡?

要是被帶走了,剩下老弱婦孺的部落不遷徙走,是看不起晉國,以為晉軍不敢渡過攻擊咯???

程滑這不是拿不準,才沒有立刻下達進攻的命令麼!

呂武其實很傾向於直接發起攻擊。

派出去的斥候,他們三十裡內沒有找到狄人的大股部隊。

雖然這邊的地形是很複雜,可是人數一旦多到一定的程度,可不是幾個人往山林裡一躲那麼簡單。

這年頭列國都沒什麼兵法大家,指望一群還在原始社會狀態下的出一個?

掃除軍隊行軍痕跡這種事情,就是到了戰國時期,懂的將領都不多!

斥候疏忽了沒發現狄人大股部隊的行動痕跡?他們不至於不專業到這份上。

另外,狄人還能長時間不生火造飯?

程滑看向呂武,問道:“以為如何?”

這一下,其餘的四名旅帥,他們的視線都是移動到呂武身上,內心裡也感到了驚奇。

華夏文化圈是講究虛心納諫,關鍵上位者通常拉不下那臉。

他們對程滑的印象比較固定,覺得是一個話不多又憨憨的人,沒想到程滑會在下屬都在時,直接詢問其中一名下屬的意見。

呂武行禮,說道:“可攻。”

程滑點頭,很直接地下令。

幾個“旅”分好了作戰區域,約定了遭遇意外該燃燒什麼樣的狼煙,出發之後回來的時限,該在哪裡進行會合。

作為“帥”的程滑,他則是帶著其中一個完全由自家武士組成的“旅”,決定就留在原地作為後備部隊。

“武子?”黃召臉上帶笑,說道:“早聞武子之勇。”

啥意思?

呂武轉頭看向黃召,臉上一樣帶著微笑。

“若有所需,勿要客氣!”黃召行禮,頗有點大丈夫氣概地說:“此番別過,武運久時!”

原來是示好。

還以為是要挑釁。

呂武回禮,說了相同的祝福語。

其實哪來那麼多懟天懟地對空氣的存在,傻乎乎地到處樹敵。

畢竟,不傻都該知道朋友比敵人多,才是好事。

該是看明白哪位有前途,哪怕不巴結,怎麼也不該去得罪。

幾個“旅”在做好準備後,分別出發。

“不乘車?”霍遷覺得這樣很不春秋和很不貴族,感到十足的不習慣,一邊邁步走路,一邊吶吶地說:“此多山,不宜戰也。”

無法提供戰車馳騁的戰場,真就不是一個好的交鋒場地。

對春秋貴族來說,他們一點都不習慣打這樣的戰爭。

事實上,春秋的貴族只有兵敗時為了逃跑,才會丟棄戰車走深山老林路線,要不戰時大多數時間真的就是在戰車上面。

呂武已經率隊出發。

他們不是在鑽林子,就是走在某個山腳下。

這一路並不是坦途。

山地不好趕路,並且各種動物的數量遠比平野中。

雖然是在行軍,卻免不了會撞上大型的猛獸。

因為不是狩獵活動,碰上了動物一般是驅離了事,趕不走就只能儘量不鬧出大動靜的殺掉。

一直很穩的呂武,少不了派出足夠數量的斥候。

足夠謹慎,才不會進了林子就迎頭衝出一大批敵人,也不會走在某個山腳下被山頂的石頭砸。

“禁聲!”呂武已經將不對帶到一個山的北面拐角處,眼睛看著前方的炊煙,說道:“此谷甚為深幽,成長廊數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谷就是至少兩座山包夾的中間地帶。

有些谷很狹窄,自然也存在寬度很大的山谷。

這個寬度約有兩裡,深度至少八里的谷地,裡面有白狄的部落,斥候登山進行偵查,給出的情報是裡面至少有五千人。

呂武並不覺得這五千人都是一個相同的部落,絕對是好幾個部落相約來到這個山谷躲起來。

他們這一次不是單純地為了劫掠,主要還是為了消滅白翟的軍事力量。

而消滅部落,其實也是消滅有生力量的一種。

實際看到的情況很能說明一點。

這一片區域的狄人肯定是被召集,導致大多數的青壯離開部落,前往某處進行了會合,才會只是剩下老弱婦孺。

至於大多數僅剩下老弱婦孺的部落為什麼不遷徙,只有狄人的高層自己知道了。

呂武進行了部署,不想講什麼花裡胡俏的指揮藝術,只是讓一支部隊進行繞路,堵住山谷的另外一頭進行埋伏。

等待了一天,直至山頂的斥候發來另一支部隊已經進入位置,並且可以發起進攻的訊號。

他沒有任何遲疑地下達了進軍的命令……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