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春秋大領主 > 第107章:秦國背盟!

第107章:秦國背盟!

學習使呂武感到快樂。

其實,要是能夠穿越回小時候,多數人在面對學習方面,必然會用更認真的態度去對待。

一切只因為等長大成人之後,才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並不是一句空話。

學習禮儀對呂武來講是重中之重。

隨著地位的提高,要有與之相匹配的禮儀規範。

不懂禮儀在現代的代價不是那麼大。

春秋時期要是不懂禮儀,什麼時候被拉出去砍頭了,還滿肚子的疑問和委屈,壓根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

因為禮儀缺失,明明能夠更進一步卻沒了,於春秋並不是個段子,會是一件無比真實的事情。

教呂武禮儀的叫師賓,他來自周王室治下,就是專門依靠教導貴族禮儀吃飯的人。

周王室已經沒落,有著大批的公卿,他們沒辦法再玩征戰這種高階的遊戲,只能尋找一些有能力去玩的專案。

征戰的確是一種極為高階的遊戲。

首先要有足夠的國力和人口,來支撐組建一支數量足夠的軍隊。

再來就是耗費一定的資源,武裝並訓練這一支軍隊,使他們上了戰場不至於一觸即潰。

以當前的時局來看,周王室那麼多的公卿,他們連維持三軍部隊都困難,還是周制下五百輛戰車和一萬兩千五百名士兵的軍團,不是晉國五百輛戰車和三萬七千五百士兵的軍團。

這個“三軍”指的是上、中、下,不是海、陸、空。

古時候的將軍總會來上一句“三軍將士聽令”,其實就是周王室的三軍,後面成了一句習慣用詞。

周王室還是那個周王室,就是直屬的貴族和屬民基本上都成了和平愛好者,導致三軍已經是空架子,拉到戰場連裝樣子都辦不到。

呂武除了學習禮儀,需要跟著師兵學習武技。

師是職業,兵是名,就是那位老師的稱呼。

以前肯定不叫兵,應該是為了表達專業性,後面才改的。

他來自智氏,只會教導呂武直至來年春暖花開的季節。

其餘的老師,專業方面也會有針對性,比如教畫畫、教字、教駕馭戰車等等,甚至還有教房中術這種老師。

是不是缺了什麼?

沒錯,就是少了一個教音樂的老師。

很符合當前時代的特性。

音樂就不是誰能隨便聽,懂得鼓搗音律的就更少。

貴族可以特別去找音樂老師,但音樂老師過於槍手,很難找到。

師曠就是來老呂家做客,不是來當老師的。

他一點教呂武音樂的想法都沒有,認為這樣會耽誤了呂武的本質。

所謂的“本質”,就是好好帶兵,好好去殺人,就別學這麼“雅”的技能了。

等呂武的爵位到了上大夫再去專門學音樂還來得及,在此之前就不用刻意追求了。

每一天都過得很充實的呂武,一段時間後訝異地發現,家臣向自己稟告的頻率在減少。

他特地查了一下。

有計劃表這種東西,什麼時間做什麼,完成了一個專案之後該幹什麼,跟著計劃表去做就行了。

再來是,家臣認為學習更加重要,不是發生意料外的事情,不敢過多打擾。

呂武對此很不滿意。

身為一家之主,總是需要擁有絕對的掌控能力,別拿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當事,養成不彙報的習慣可咋整?

要糾正家臣時,他發現了更值得納悶的事情。

那些家臣也許覺得不稟告不好,他們卻是跑去向呂陽……,也就是呂武那個還不會說話的兒子稟告。

知道這麼一個情況後,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一群羊駝奔跑而過的畫面。

我還活著,怎麼看都無比健康。

有事不來稟告我,跑去向我那個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彙報,是上演哪出戲?

呂武花了點精力和時間,就想搞清楚是個什麼情況。

結果,他後面知道家臣這樣做是春秋時代的一種習俗,不是要架空他,更不是家臣變得跋扈了。

現在是嫡長子繼承一切的規則,呂武的一切要是沒發生意外,以後都會是呂陽的。

儘管呂陽還沒有學會講話,卻是老呂家理所當然的二代目。

家主因為一些事情不能打擾,家臣去跟二代目彙報屬於正常流程。

也就是春秋時代了,換作以後的時代,哪個臣子敢這麼幹肯定是包藏禍心,想看一場父殺子或子殺父的大戲。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迎來了秋收的季節。

在這一段時間裡,韓妏如願以償了,肚子一點點地鼓了起來。

而小透明趙辛的懷孕比韓妏還要早上一段時間。

呂武對兩位從夫人先後懷孕感到很滿意,自己給自己取個了“播種機”的外號,但絕對不會話出於口就是了。

其實最滿意的是老祖母,她醞釀了一段時間,派人召喚呂武過去。

“武啊,家祠當從修。”老祖母其實並沒多老,實際年齡也就四十來歲。可能是近期日子過得舒心,她有越來越年輕的趨勢,非常嚴肅且認真地說:“尋來神巫進山,覓一處寶地,可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發達了之後重修祖墳這種事情,現代人都還十分熱衷。

春秋搞的不是重修祖墳,找個地方特地修建一座家祠?

呂武比較不明白的是,家祠不該是在住宅的嗎?怎麼會需要特地找個山修一座。

另外一個,找神巫這種事情要花錢,是花非常大一筆的錢,還不一定能請來。

呂武能說啥?他認真地答道:“當修!”

老祖母又說:“聞智氏需武,何時前往?”

這件事情已經有不短的一段時間了。

智罃還派家臣來過,給的說法是既然韓厥邀請了那麼多老師過來教導呂武,可以等呂武認為合適的時間再過去。

而呂武其實很想維持與智氏的交情,怎麼都要抽出時間去智氏封地一趟。

要過去幹什麼事情,他已經知道了。

智罃需要的是呂武過去智氏封地,幫忙總覽一下灌溉系統的最佳化。

可以的話,智氏其實更想呂武能走一遍自家的封地,規劃出一個全面的方案出來。

呂武知道後很鬱悶。

他又不是很閒,自家的封地都還沒建設完畢,智罃怎麼能開得了那口。

沒看見韓氏和魏氏也知道呂武有那個能力,卻是沒開口麼!

在這個時代,掌握了什麼技術,沒有義務為了國家的實力增漲貢獻出去。

貴族只要履行好納賦的義務就行,其餘都不是義務的一部分。

這叫在其位謀其職,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呂武還在等待智氏能付出一點什麼。

要是智氏沒有拿出等價的回報,他儘管還是會去,卻會先去韓氏與魏氏,可能也會去趙氏,將智氏排在自己出行表的最後順位。

呂武還在和老祖母聊著,卻有家臣不顧場合過來求見。

“武啊。”老祖母倒是很通情達理,說道:“正事為要,去罷。”

呂武就喜歡這樣的老祖母,行禮之後離開房間。

來到室外,他發現來的家臣有點多。

“主!”宋彬臉色非常復雜地說:“國君徵召!”

呂武聽得一個愣神。

今年的“賦”已經納了,等於完成了年份內該履行的義務。

“秦背盟?”呂武知道不是必要,國君才不會下達徵召令,說道:“且往議事處細細道來。”

正事的話,哪能是隨便站個地方就談,肯定要有合適的場合,不然會顯得很不春秋。

沒會盟之前,晉國的卿相續表達不看好這一次會盟,只是他們沒能阻止國君。

事情也正如幾位卿預料的那樣,秦國剛回去就頻繁派出使者前往列國,邀請他們一起攻打晉國。

這一次還是沒有列國響應秦國的邀請。

華夏文明圈的列國,他們當然知道晉國實力大不如前,但還是不敢正面硬剛晉國。

有些列國,前一腳秦使到來說明來意,他們就立刻派出使者到晉國,很直接地將秦國賣了個乾乾淨淨。

所以,晉國高層很早就知道秦國背盟並且要起兵進犯,只是訊息沒有通報全國貴族。

連呂武這個韓氏、魏氏和趙氏的姻親都是得到國君的徵召,才知道秦國已經起兵,並且就在來進犯晉國的路上。

他就不免需要思考一點,自己在韓氏和魏氏那邊是什麼份量。

只是,他真的想多了。

姻親是姻親,親戚卻沒那個必要什麼都說。

就好像韓氏長期跟周王室勾勾搭搭;趙氏一直沒跟秦國斷了聯絡;範氏也不會將衛國的事情公諸於眾;中行氏和智氏一直跟楚國眉來眼去;很多的很多,各個家族真沒將自己的訊息渠道共享的意思。

因為消息閉塞,呂武只知道國君發出了徵召令,卻不知道這一次是晉國的下軍、上軍和中軍都會出動,新軍被安排了個看顧南方的任務。

等於說,國君一下子就動用了所有軍團。

這也就能夠想象的出來,那位剛繼位不久的國君,對秦國的背盟是多麼的惱羞成怒和痛恨。

“這一次出征什麼花費都是算在國君頭上?”呂武越來越像個春秋貴族,捏著下巴想道:“那這一次該帶多少戰車和武士出去?”

不算在正常的納賦範圍,肯定是要國君或國家來買單。

呂武先是殺了秦大夫史顆,上一次的亮相也太過於驚豔,秦軍會不會特別針對?

他需要為自己的小命多做幾道保險,避免給英年早逝了。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鬼志通鑑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這個首富有點牛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修仙暴徒 欺天大世 兵王無敵 最強魔神系統 榮耀與王座
本書作者其他書: 我在春秋做貴族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強漢
相鄰推薦:
精靈之關東學院開著處刑曲的我戰無不勝!穿越大唐超級保安在都市入贅都市神醫眾星之主全才奶爸我在異界種田修仙極品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