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少年杯酒意氣長 > 第四一五章 忠義之間

第四一五章 忠義之間

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這一日的彭城如同節慶般熱鬧。

趙、魏兩國在經歷了長達數月的對峙之後,終於要在大昭的斡旋之下,簽訂議和條約了。

彭城以北十里處的一處為天帝所立的祭壇上,撤去了清晨祭典所用的祭品之後,擺放上了一張長得讓人覺得毫無必要的長桌。

整張桌案長達十米,寬度卻只能容一人坐下,完全是為了滿足扶蘇的個人惡趣味而趕造出來的。

原本扶蘇甚至是準備整一節火車車廂放這兒的,不過因為彭城並未通鐵路,從水路運來又太過麻煩,最終還是遺憾放棄。

在各方的見證下,分別代表了兩國君主的平原君和信陵君從專為其留出的通道拾級而上,坐到了桌案兩邊。

隔著十米的距離,兩人隔桌相望,互相只能看到對面的大致模樣。

再看看戰在桌案內側中央位置,正笑意吟吟看著這等場面的扶蘇,兩人心裡都在嘀咕,這個一向喜歡不按常理出招的大昭太子,今日不知又在作何奇怪打算。

關於李清受到昭王提拔卻又主動拒絕的事件,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了。

此事必然會直接影響到扶蘇接下來對於彭城的處理。

得到這訊息的兩國自然都會有所動作。

魏國是透過靳尚轉達了想要與扶蘇合作,儘快解決彭城爭端的態度。

而趙國方面卻也一改原本想要硬拖下去的想法,轉而積極配合了起來。

這才讓今次簽訂合約如此順利,少去了不少扯皮的時間。

趙國突然轉變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同樣也是因為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被認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趙王尋人替代掉的大趙軍神,上將軍李牧。

不同於所有預想的那樣,被同時加授了上將軍和相邦之位的李牧非但沒有主動辭去上將軍之位,甚至連對相邦之位的授予也沒有按照一貫的成例那樣,三辭三授之後才接下相印。

邯鄲已經做好了三波使者接連奔赴雲中的準備,然後沒等第二波使者出發,李牧就自己跑回邯鄲了。

面對趙王將其架在火上烤的行為,李牧甚至沒有半點謙讓或者誠惶誠恐的流露,直接接手了相邦玉印,然後連夜兼程南下,在趙王還在床上與愛姬們嬉戲之時,就從邯鄲北門一路賓士而入,一點沒有驚動宮中。

直到第二日早朝,趙成才與文武百官一樣,驚訝,甚或有幾分驚恐地發現,那個站在百官之前的蒼老身影。

然後,趙成就覺得臀下的王座有些搖晃。

早朝在一種詭異的氛圍下宣告開始。

接著李牧只說了一句話,就讓想要拖延到魏國崩潰的平原君坐到了魏無忌的對面。

“臣以為,彭城之事不可再拖。”

趙成還沒準備好推託的言辭,朝上的風向便立刻為之一轉。

“臣,附議。”三朝老臣,文成君趙安或許是大趙百餘年來最沒有存在感的一位相邦。

處在多方勢力夾縫中作為緩衝存在的趙安,能力並不如何出眾。若非當日趙國的情況需要一個他這樣一個粘合劑,恐怕他此生都不會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

甚至連他的“文成君”也是在離職之後才被補償性地授予的。

在被拿掉相邦大印之後,趙安也沒有任何怨懟之言流露,從彭城回來之後,於朝上也一直如同泥塑菩薩。

所有人都將其視為了空氣。

然而在今日,李牧剛剛進諫之後,趙安毫不猶豫就是立刻接上。

趙成面容之上的微笑仍在,但已經緊緊眯起的眼角,散發出了令人心悸的光芒。

只比李牧遠了一個身位的郭開清晰地看到了這一切。

然而他知道,今日不是他能夠為趙王出頭的時候。

“臣,附議。”

就在趙安之後,蘇秦的弟弟,名臣蘇代同樣越眾而出,只輕輕三個字,作為自己立場的證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附議。”

“臣,……”

“臣,……”

每多出列一人,趙成緊握在身側的拳頭就多緊一分。

好啊,好啊……

這些老家夥往日裡悶聲不響,原以為是在本王的威勢下而懾服。

如今看來,卻是都在等著啊。

等著那個能夠成為他們反撲旗幟的老家夥。

趙成的眼神緩緩凝向了那個自出列之後就穩當當如同泰山一般站在了殿前的李牧。

“臣附議”的聲音仍然不時響徹大殿,如同拙劣指揮家所指揮的無稽樂曲。

然而趙成已經對此充耳不聞,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個老者身上。

雖然王座高高在上,但趙成彷彿感覺,李牧看待自己的眼神,如同俯視。

一頭白髮的李牧面容上不見喜怒。

然而他只是站在那裡,就連大殿之上的風也都避開了他的兩側。

早朝是怎麼結束的,趙成已經記不清了。

咬著牙說出那個“准奏”之後,他就強忍著怒火轉身離開,甚至忘了說退朝。

這是一場臣子反逼君王的巨大勝利。

然而從最先出聲的李牧,到最後發聲,已經到了殿門口的小臣。

所有人的臉上都沒有笑容。

這樣的“勝利”,代價實在太大了。

因為趙成自毀長城的舉動,整個趙國的官僚階級幾乎都被逼著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這樣的割裂,對於趙國的傷害甚至遠比匈奴入侵還要大。

在這場對峙衝突中,沒有勝利者,所有人都是慘敗。

或許除了一個人。

從始至終沒有加入對趙王的聲討,也沒有站出來逆潮而行的郭開此時緩緩向前走了一步,正好站到了李牧身側。

“武安君氣魄驚人,令在下佩服。”

是的,這場衝突最終還是有勝利者的。

平原君趙勝,也是這場遠在千里之外的衝突的敗者。

對於朝中如同決裂的那次早朝,趙勝心中多有痛楚。

趙成想要替換老臣來實現自己抱負的行為,趙勝並不支援,但同時他也沒有反對到底。

畢竟在他看來,李牧雖然重要,但還沒有重要到能夠讓他放棄趙王。

身為王室的一員,趙勝自出生起,首要的職責就是保證趙國王室不衰。

但是,沒有人能夠料到老臣李牧竟會如此決絕。

這是要把整個趙國都推到刀鋒之上啊。

看著對面那位同樣被視為將魏國一分為二,甚至如今也與魏王分庭抗禮的大魏支柱。

趙勝不由自主地將李牧與魏無忌放到了一起。

忠義之間的選擇,就這麼難嗎?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從洪荒穿越萬界狂妻要翻天:沈爺,娶我我就是傳奇首席爹地寵不夠妃常彪悍:腹黑邪王寵入骨盜墓引崇禎八年都市之戰神歸來柏先生的定製女友計劃重渡末世我為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