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楚氏贅婿 > 109 繁華盛景下,烈火烹油!

109 繁華盛景下,烈火烹油!

深夜。

秦淮元宵燈會落幕,畫舫依然燈火通明,街頭和河畔的熱鬧人群,終於漸漸散去。

楚天秀和李虞郡主,滿臉幽怨的狄兒,醉醺醺的祖兒,一起乘座駕,返回平王府。

馬車路過長樂街的鴻門客棧。

楚天秀無意間看到,鴻門客棧裡數百名儒生們,賈生在儒生人群中,正在慷慨激昂的發表言論,似乎在聲討著什麼。

這群儒生在痛心疾首,說《石頭記》怎麼怎麼...。

“不久之前得到的訊息,煙雨畫舫,居然當眾表演這種小黃戲!上演了一出賈寶玉夢遇金陵十二金釵...天吶,這是要讓整個金陵城,都被《石頭記》給汙染!”

“這是秦淮河畔,響起了小昏侯的靡靡之音啊!”

“這是要敗壞我大楚的風氣,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封殺!”

“對,應當嚴厲的封殺《石頭記》!”

“我們金陵儒生要團結起來,向公車府上抗議書,封殺這本小黃文。”

“對,明日我們便去公車府上書!”

楚天秀聽了,納悶。

金陵城裡的儒生們,也看過《石頭記》?

本小侯爺沒讓你們看啊,你們從哪裡偷偷弄來的手抄本?呃...不會是賈生,從平王府偷偷帶出去的吧!

他怎麼記得,後世最愛看《石頭記》的,就是這群儒生啊!

算了,不管這群口是心非的儒生。

今晚在煙雨畫舫,酒喝得有點多,回去睡上一覺再說。

明天的事,明天再說。

...

金陵皇城。

慈寧宮。

皇帝項燕然和崔皇后回到寢宮。

他面色陰沉,並未睡下,反而憂心忡忡。

這個元宵佳節,乃是舉國歡慶,與民同歡的好日子,他這個皇帝卻過的很不痛快。

不論是吳王、淮南王等諸侯王們在金陵城裡的囂張跋扈,還是匈奴使節伊雉的張狂,都讓他如鯁在喉。

吐不出來,吞嚥不下!

難受的要死。

尤其是吳王世子項賢那番話,罵的十分難聽。

但是。

這話雖難聽,卻道出了一個他很不想面對的事實。

他在位的這些年,“外無戰功,內無治功”。一句話刺的他心痛,讓他睡不著啊!

他這皇帝忍辱負重十年,一邊用黃老之術,與民休養生息。一邊在焉支山下,馴養戰馬、囤積騎兵,厲兵秣馬。

項燕然知道,自己現在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在為大楚積累實力,為日後踏平心腹大患匈奴做準備。

可是天下人不知道!

那些諸侯們就絕不承認,他這個皇帝,有什麼大作為。

相反,諸侯們各個都覺得,自己在封國比皇帝幹的更出色。他們要是一旦當上皇帝,要比他項燕然強十倍。

如果他這皇帝現在死了,那他項燕然在大楚史書上,估計也就留下“平庸”二字了,生平一筆帶過。

皇帝項燕然心中憋屈感,越來越強烈。

他早就變法之心。

只是,事關重大,阻難重重,猶豫不決,遲遲未下決斷。

今晚元宵佳節,他在煙雨畫舫親眼見了眾諸侯王和匈奴使節伊雉,那副“不尊天子,輕視大楚”的傲慢態度,讓他終於下了決心。

諸侯不尊天子!

匈奴輕慢大楚!

這遲早會生出大禍。

這金陵城張燈結綵,處處笙簫,看似天下太平,一片繁華盛景,底下卻是烈火烹油。

太子項天歌年十四歲,尚太年輕,經歷的風雨太少,像蠢鵝一樣易怒,莽撞衝動,一言不合便要殺吳世子。太子至少要五年到十年之後,才能成熟、穩重起來。

大楚皇朝歷代皇帝,大多都很短命。

經常不是病死,就是意外身故...諸侯造反,宮廷政變,手足相殘,遭遇刺殺,那也有的。

項燕然也不知道自己能在皇帝位上活多久。

他不能等到十年之後,把這大楚的內外大患全交都給太子去剿滅。

他甚至敢肯定,萬一自己不小心意外身故,太子項天歌年少威弱,吳王等諸侯必然更肆無忌憚,恐怕立刻便會群起攻訐,謀朝篡位。

北方匈奴自上一戰,蟄伏了十年之久,也早已經恢復了元氣,磨刀霍霍呲牙等待時機。

稍有不慎,便是大楚的滅頂之災。

不能再猶豫。

他要親手,推行變法,解決這內外兩個大患。

但是要推動變法,剷除這兩大大患,他手底下必須有一大批可用的人才,貫徹他的意志。

“夜色已深,該入寢了!”

崔皇后捏著項燕然的肩頭,柔聲道:“皇上,這又是在為何事犯愁?”

項燕然默然不語。

“你我夫妻一心,有何不可說?臣妾也能分擔一份憂愁。”

崔皇后柔聲勸慰道。

項燕然冷道:“今年的歲舉,朕下旨王侯、三公、郡守,舉薦一批才能之輩,以供朝廷差遣。

你們崔家舉薦的是誰,崔什麼來著?

好像是得了個殿試中等吧,這還是給了你這皇后面子,才評了個中等。

朕連他的名字都記不住,可見庸碌到何種程度。

哼,不只是你崔家,你們金陵十大門閥,一個個盤根錯節,在朝廷上同氣連枝,相互聲援。

甚至有個說法,非十大門閥子弟和其門生,在朝廷上很難混上高官。

你們彼此舉薦自家子弟,若是有本事,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可你們舉上來的全是一群碌碌之輩,有幾個可堪大用?

今年的歲舉,前四名優等裡面,沒有一個是你們十大門閥出身!一年不如一年,越來越沒用了。”

金陵十大門閥,頂尖的人才也有。

像主相謝胡雍、副相王肅、郎中令崔浩然...他們個個都是老辣成精,精通朝政,十大門閥裡的頂樑柱。

讓這些大臣們去跟諸侯掰腕子,他們也能勝過各方諸侯。

可是,他們全都是一把六七十歲的老骨頭了,經常隔三差五的病假,還能熬幾年?

金陵十大門閥的後代,盡是一大群吃喝玩樂的紈絝,揮霍起來沒人能比,正經的本事卻沒用。

可以說青黃不接,也不為過。

“皇上,這,每年舉薦之人...都是依照老慣例啊!”

崔皇后心頭髮苦。

每年歲舉,金陵十大門閥,定然是先推舉各房的嫡系長子、長孫。先把他們安排好,才輪的上其他子孫。

至於才能和本事,當然不是舉薦的優先考量。

金陵崔家,除了家主九卿郎中令崔浩然之外,以及她這崔柔皇后之外,後輩之中的確沒出什麼像樣的人才。

可要是不推薦自家的嫡子嫡孫出來,崔氏門閥的榮華富貴,如何保持?!

“朕知道這是慣例,也懶得多說。”

項燕然冷淡道:“但是,以後天歌當了皇帝,就靠十大門閥的這群庸庸之輩,來治理天下,他能守得住這皇位嗎!

你今晚三沒瞧見,那群虎狼一般的諸侯叔伯,何等飛揚跋扈,眼高於天。

朕要是不在了,他們還不把太子給生吞活剝了!

朕這個皇帝,還是要替太子,找出一些可用之人。不能為了你們十大門閥的榮華富貴,就把這群庸碌後輩,放到朝廷來尸位素餐。”

項燕然對十大門閥舉薦上來的後輩,是相當的失望。

這群門閥的庸碌之輩,甚至比小昏侯,比小富出身的儒生們都還不如。

御史大夫孔寒友舉薦的兩名儒生弟子董賢良、晁方正,還有大農令楊褚舉薦上來的貧寒書生主父焰。

此三人,都非門閥士子,都是富戶,甚至貧寒儒生,可是他們一個個都大膽直言,敢獻言獻策,《大一統策》、《獨尊儒策》、《削藩策》,直指朝廷的各種弊端,提出解決的對策。

他們絲毫不懼得罪諸侯。

那些金陵十大門閥弟子們殿試上,都在幹什麼,吟詩作賦,賣弄文采,寫一些無關痛癢的對策...都在夢遊嗎!

連小昏侯這個屢教不改的大紈絝,都能寫駭人聽聞的《禁私鑄銅幣策》,幫朝廷收斂錢財。

眾十大門閥的士子們,哪個敢如此做?...他們要麼是不敢,要麼不想,要麼便是顧忌自己龐大的家族利益受損。

崔皇后心中惶恐,彷徨,心情無比的複雜。

她聽出了話外之意。

從煙雨畫舫回來,皇帝恐怕是下了決心,要擺脫十大門閥的這群庸才,另選人才了。

她希望崔家昌盛不衰,富貴長享。

可是項天歌是她的兒子,也是斷然不能害了兒子的帝王之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只能先保了兒子再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皇上,是要推行新政?”

崔皇后道。

“元宵已過,便是庚子新政!”

項燕然面色冷然,心意決然。

但凡新政變法,都是阻力重重,不知多少人會跳出來反對。

金陵十大門閥這群庸碌子弟,是指望不上了。願意跟隨的,就跟上。不想跟隨的,就滾蛋!

庚子新政,勢在必行。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楚皇朝要在他項燕然的手裡,煥發出休眠了十年的戰鬥力。

新政之後。

割據一方的眾諸侯王也好,傭兵數十萬鐵騎的匈奴也罷,必須匍匐在他一代帝王項燕然的意志之下。

“皇上既心意已決,臣妾自當追隨。這後宮之內,不管誰家出身的嬪妃。臣妾定保太平無事,不令皇上分心。”

崔皇后毅然道。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重新開始轉動的異能世界 這個首富有點牛 最強魔神系統 修仙暴徒 榮耀與王座 鬼志通鑑 欺天大世 一點風骨 近身武王 兵王無敵
本書作者其他書: 仙府之緣 我是仙凡 仙城之王 帝國遠征 紫府仙緣 神武覺醒 網遊三國之城市攻略
相鄰推薦:
上海灘:黑幫掌門的大小姐地球人禁獵守則公主真叛逆妖獸契約:豪門烈女最強紅包都市之仙帝贅婿萌寶來襲:霍少獨寵小嬌妻不要和我比天賦農門辣女:重生賢妻惡狠狠玥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