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之勳戚崛起 > 第五章 六大產業

第五章 六大產業

酒足飯飽張延齡伸伸懶腰,然後揺著摺扇瀟灑的走出天然居的大門。看看日頭還早,便再次閒逛起來。

張延齡沒有發現的是,在他走出天然居大門的時候,二樓雅間的一扇窗戶悄悄開啟一條縫細,一道毫無感情的目光籠罩著剛剛走出天然居大門的張延齡,目光的主人看著走遠的張延齡,露出一絲冷冷的笑容……

三人又逛了一會兒,瑤兒先行告別前去刺繡坊找王婆婆,道過延後交刺繡的因由。

王婆婆聽說瑤兒已不是伯爺府洗衣服的下人,而成為了伯爺的漱洗丫鬟,連連誇瑤兒命好,而且很體貼的讓瑤兒不要著急著完成刺繡,並且很大方的說刺繡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時候送來就行,最後還邀請瑤兒留下一起吃飯……後來到瑤兒說,伯爺還在市坊裡等著一起回府,王婆婆才告罪般的,讓瑤兒趕緊離去。

張延齡在市坊街等候瑤兒的時候,已經在市坊逛裡的興趣缺缺,連個“麗春院”都沒有,也敢叫商業街!

哼!打道回府!

……

張延齡對今日的逛街很滿意,也很失望,除了見識了小偷這個古來就有的職業,幾乎什麼也沒有遇到。

說好的紈絝子弟縱馬街市呢?!說好的官宦子弟調戲良家婦女呢?!說好的文人士子情挑花魁呢?!說好的地痞流氓收保護費呢?!……

張延齡最最失望的是,說好的穿越眾必定偶遇美嬌娘,必定會有英雄救美,然後美女一見傾心,二見**,然後兩人過起沒羞沒臊男耕女溼的生活……

哎!

難道大明京師的官宦子弟素質全都這麼高?!……

就在張延齡無聊的思緒亂飛的時候,管家劉瓊抱著賬本走了進來。

一共是六本厚厚的賬本,全都是建昌伯府所經營的產業,六本賬簿記錄了伯府的全部經濟來源。

張延齡首先開啟自己的田莊賬簿,只見上面寫著,春初時節,伯府買入八百畝上好的水田,使伯府的田畝數達到了二千一百畝,雖然和其他公爵官宦人家上萬畝良田沒法比,但是跟普通的小康之家以是好了許多。

要知道建昌伯府才被封三年有餘,跟當初封伯時候,皇上賞賜的五百畝土地比起來,那是要多了許多。

“劉叔,吩咐下去,今年的新收的水田跟其他田畝一樣,只收一層租子。”

“哎,伯爺真是菩薩心腸。”

管家劉瓊由衷的稱讚著,要知道這個時代地租基本上都是五成,即使有善良之家也至少要收三層,更有甚者收個六七層,建昌伯府才收一層,也不知道佃戶們的祖上燒了多少高香才遇到這麼一個好田主。

“我不是菩薩,我只是看不上地裡那些產出,光靠地裡的收成,怕是連府裡的日常開銷也不夠。”

來自後世的張延齡清楚的明白,經商才是致富的首選,要是光靠種地,即使地再多也僅僅是餓不死。

張延齡又開啟第二本賬本,是一家火鍋店的賬簿。

這是張延齡在禁足之後,有一天心血來潮在府中吃火鍋想起來的後世美食。在後世的天朝,火鍋店可是開便了祖國大江南北的各個角落,據說南級探險隊每天的主要飲食都是火鍋。

“哎!這個季度的收入又少了許多啊!”

張延齡看完賬簿不滿意的撇撇嘴,卻也沒有辦法,火鍋店又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在這個沒有專利保護的年代,很容易被他人模仿,況且每家新開的火鍋店背後都有官宦人家作為後臺,以張延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也懶得跟他人進行商戰,要不是自己好歹是個伯爺,說不定自己家的火鍋店都會被他人給整垮或者吞併。好死不如賴活著,火鍋店好歹每季度也還能有兩三千兩白銀的收入。

張延齡開啟第三本賬簿,這是一家專門製作和售賣蜂窩煤的小鋪,在張延齡五個產業裡最是不起眼的存在,但憑著薄利多銷和幾乎壟斷整個京師的蜂窩煤市場,還是很賺錢的,連著銷售專門燒蜂窩煤的鐵爐每年盡然有兩萬多兩白銀的收入。

張延齡放下蜂窩煤的賬簿,拿起第四本。這是一家主要生產和銷售香皂的胭脂鋪子。

自古以來這女人和孩子的錢最是好賺,孩子的錢張延齡不知道該如何賺,但女人的錢張延齡還是有點瞭解的,況且前世看過許多穿越書籍,基本上都有製作香皂以發財致富的橋段。

可惜張延齡自己不會製造香水,只好請工匠多次實驗多次研製。好不容易研制成功,卻被一江南豪商以重金從工匠手裡買走了配方。使的本來準備走高階路線的香皂,也因為產量擴大而平民化。

好在京師人口眾多,倒也利潤可觀,搭配著其他的胭脂水粉每年到也有近萬兩銀子的純收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看完胭脂鋪子的賬簿,張延齡又開啟第五本賬簿。這是張延齡所有產業裡唯一賠錢的產業。

水泥,這個後世的建築業必需品,在五百年前的大明幾乎無人問津。水泥的生產成本並不高,而且使用方便,結實牢固。但就是吸引不了習慣了華麗土木建築的富貴人家的親昧,而小戶人家卻又接受不了它堪比普通木石的價格。現如今的水泥產業幾乎都是賠本賺吆喝,但就連這樣都幾乎沒有買家。

張延齡懊惱的把水泥產業的賬本丟到一旁,拍拍腦袋。

一旁候著的管家劉瓊提議道:“伯爺,要不然就把水泥生產停了吧,這個水泥是賣出一袋賠一袋,我還聽買水泥的人說,他們買咱們的水泥,主要是看著裝水泥的麻袋比較結實才……”

“不要說了,生產到年底再說!”

張延齡懊惱的打斷管家劉瓊的話語,有句話怎麼說著來著:自己做的決定,跪著也要走下去。

張延齡拿起最後一本賬簿,這第六本賬簿可是建昌伯府最賺的產業,主要是製造琉璃,沒錯就是琉璃,不是玻璃。

其實張延齡本意是要製作玻璃的,可是怕再次被其他豪商截了胡,忍痛拋棄巨大利潤的玻璃,轉而生產琉璃,其實在張延齡眼裡琉璃就是玻璃,混濁的就是琉璃,提純去掉雜質就是透明的玻璃,就算是為以後生產玻璃做技術儲備吧(我能說是張延齡三年都沒能把玻璃的去雜質技術鼓搗出來麼)。

六本賬簿看完,管家劉瓊再次抱著賬本退了出去,張延齡揉揉眼睛,看著窗外天色開始檫黑,無聊的夜晚又要到了。

張延齡心裡暗暗嘀咕:我想念後世電燈,想念家裡的電視,想念蘋果手機,嗯,對了,先吃個蘋果,無毒無公害純綠色食品啊!身處五百年前也就這一點比較令人欣慰……

『加入書签,方便閱讀』
推薦閱讀:
浮萍修仙錄那年暑月蟬鳴時曲藝天王家有白無常重天霸主一男五女在孤島磐道吃雞之榮耀狙神無上聖皇系統九指魔帝傳